首页 文学常识 正文

懒画眉歌词什么意思(了解昆曲魅力)

如何走近并体味这种传统曲目的魅力,欣赏昆曲的门槛是不是真的很高,由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教授王振义分享他对昆曲的感悟,一般人观赏、学习昆曲的门槛有点高:我是觉得一般欣赏昆曲。想去看昆曲的观众,但是(如果)真的想比较深的比较彻底去欣赏,会发现很多我没说到的美,要说昆曲美?还有它的表演其实都很美,昆曲...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文物赋彩全面小康”,众多非遗项目在线上进行了直播,满足了疫情期间广大网友的文化需求。毫无疑问,昆曲是众多非遗项目中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自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昆曲进校园、进社区的活动日益增多,如何走近并体味这种传统曲目的魅力,欣赏昆曲的门槛是不是真的很高?本期搜狐文化讲堂,由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教授王振义分享他对昆曲的感悟。

以下为演讲内容摘录:

一般人观赏、学习昆曲的门槛有点高?

其实我倒不这么认为。我是觉得一般欣赏昆曲,想去看昆曲的观众,一定具备了一定的修养、素质,他才会有这种想法。如果他能学了,最起码他有毅力又提升了决心。所以你说高可能从专业上来说,门槛高的话可能就是形体会有些难度。

不用太在乎这个门槛怎么样,有畏惧心,你喜欢就好。只要你喜欢就去做,做得好你就往下做,做得不好你就在原地踏步、转转圈,也挺开心的就好。

昆曲(作为)传统艺术,它一定是舞台艺术。虽然现在影视、视频什么也都有,但是(如果)真的想比较深的比较彻底去欣赏,去了解它的舞台魅力,一定要走进剧场,会发现很多我没说到的美。

昆曲之美在何处,竟让世人如此痴迷?

要说昆曲美,都挺美的。除了唱词,还有念,还有唱的声音,还有它的服装,还有它的表演其实都很美。那你要说唱词的话,大家众所周知的,一说就知道的像《牡丹亭》,像小生唱的“则为你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还有明代高濂的《玉簪记》传奇,《玉簪记》琴挑有一个牌子叫懒画眉, 词是这样的:月明云淡露华浓,倚枕愁听四壁蛩。伤秋宋玉赋西风。落叶惊残梦,闲步芳尘数落红。

所以一念,大家就知道它美什么?我个人认为,一是它有典故。昆曲里这个典故还好,像有的戏里面典故很多,会有宋玉的《西风赋》典故。还有它的意境很美,“月明云淡露华浓”,月亮很亮,云很淡。“露华浓”就是形容露水,树叶上的露水、露滴,颜色会更浓更艳,这是意境美。

想去观赏昆曲,应该看哪些剧目?

我觉得昆曲观众的年龄分布和有的传统戏还不一样,年轻人还比较多。因为我觉得和现在大家做的好多工作有关系,包括媒体和一些业内人员的推广。

我原来所在的单位北方昆曲剧院,就做了大量推广昆曲的工作,我也有幸参与其中。除了一些原来那种小戏楼叫“湖广”(湖广会馆戏楼,建于清嘉庆十二年,名伶谭鑫培、余叔岩曾作为两湖同乡在这里演戏。梅兰芳、程砚秋等也在这里登台献艺过)、“正乙祠”(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河,是一座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纯木质结构的古戏楼。相传它是明代的古庙,清康熙年间,改建为戏楼)就是这种小型的舞台,还有大剧场的演出,还有就是会进大学、进校园。其实现在好像还做得比较好。不仅进了大学,还有进小学或高残小的活动。像我们那时候在北昆,我觉得做得还比较早,大概是在1995年左右,陆陆续续就去清华、去北大,当然其他院团也在做工作,我只说(对于)北方昆剧院这边(我)还了解一点。因为这些活动的举办,也拉近了(与)一批年轻观众(的距离)。所以我觉得除了年龄大的,年轻的观众比例还比较大。

(受众)具体的比例,我不太清楚,这个肯定是一门科学大数据的东西,我就不太清楚了。要是说推荐看什么戏?其实我是觉得艺术的东西,或昆曲,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只要想看,你就去看,看到你喜欢的,你自然就去看,你看到不喜欢的,你放一放,也可能下一个你就喜欢,没有特别的强性的杠杆,我要从哪个开始看。大可不必,放松心态,走进剧场就好了。

对后浪的寄语:稍微强迫吃一点苦,后边的事情自然就顺利

我是1982年考入的北方昆曲剧院的学员班。其实那个时候严格意义来说应该叫团代班,因为所有的费用是由剧院申请到文化局的。我觉得一是剧院有眼光,二是那些老师都特别好。

1988年毕业以后,虽然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多彩,诱惑力这么多,但是冲击力很大,所以那个时候会有些迷茫。最后,我们有坚持下来的,还在剧团,还从事昆曲表演、教学。但是(要说)思想境界多高,也没有。就觉得顺理成章,我从小学习,那我就干这个。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老师(的影响)。已故的北方昆曲剧院的昆曲旦角演员,叫蔡瑶铣老师。

为什么说没有她,也就没有我?我毕业后,在冲击力很大下一直晃荡的时候,蔡老师一直在剧团。老师跟我聊过,她信缘分,觉得还有缘分。因为在我十几岁时候,老师教过我《断桥》。她是旦角,我是小生。可能还有疑问,就是为什么专业那么强(的背景下),行当旦角老师可以教小生?昆曲是越早的老先生,他们的功力很深。而且昆曲要求是同样一出戏,必须我小生的(部分)要会,旦角我也要会。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表演是在一起的,所以如果你不会,可能就会很被动。

我觉得老师特平和,她就说你如果觉得还想干这个,应该做一些工作。我觉得我还是喜欢,还是想干。刚才我念的《懒画眉》、“月明云淡露华浓”这些戏是我在老师家里学的,并且是老师一分钱没有(收)。不光这个戏,包括整个的《玉簪记》都是在老师家里(学的)。

所以一直到现在,我觉得我当老师是顺理成章,也没觉得多难。因为没当过老师,总当过学生。所以老师怎么做,那我就这么做也就好,但唯一跟老师不一样的,是我道行不够,所以没有老师那么平和的引领。我觉得可能道行不够,所以慢慢再修炼。学生好像也不太一样,所以感触不一样,我2019年(教)的学生就已经是00后了。原来是90后,80后原来也少。给我的感受就是现在的学生,尤其是我们专业的,就是传统戏曲的,我觉得相对还是比较单纯。还有比我们那时候要聪明,唯独我觉得如果有欠缺的话,可能就是现在有吸引力的事情太多,诱惑力太大了。包括就是吃穿这方面,但是我觉得是正常的。我觉得如果说他们能改善一点什么会好,就是能够踏实下来、静下心来、稍微地强迫自己吃一点苦,后边的事情自然就顺利。

编 / 刘珊珊 ,审 / 任慧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