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鹧鸪词》,就不能不说唐朝的超级网红李白,话说天宝十二年(754年),李白的小迷弟魏万听说偶像去江南穷游了,慌忙离开了隐居数年的王屋山,一路打听追赶,行程三千余里,终于在扬州见到了李白。
像李白这样名震江湖的高人,老迷弟、小迷弟数不胜数,不知道有多少,李白原本不怎么看得起魏万,礼貌性地与魏万聊了几句之后,咦,在寒暄过程中,李白居然发现魏万这小子有两个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第一,这小子肚子里有点东西,虽然和李白自己比还差那么一大截,但是也还过得去。第二,这小子有钱。
这可是比才华管用多了,李白从来对金钱就没什么概念,钱一到手顺手就花了,从不精打细算。可是到了江南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手头也就慢慢拮据了起来。这时候魏万这个小迷弟腰缠万贯前来拜见偶像,简直就是一个送财童子啊。
李白心中一高兴,好听的话张嘴就来:"你这小子不错,沉淀一段时间以后一定会名扬天下。"然后把这些年来写下的许多诗文一股脑翻出来,送给魏万欣赏,然后轻飘飘一句:"顺便结个集子,把它印了。"
魏万不由高兴坏了,一路出钱出力,细心侍奉李白,晚上整理诗稿,老是觉得像做梦似的。
两人一路游来,秦淮,宣城,南陵,不一日来到了秋浦的清溪镇,这时天降大雪,行程受阻,不过两人也不急,手里有钱,心里不慌,雪夜拥炉饮酒,这可是一大乐事,不是有"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样的诗句吗?不,这时候估计白居易这小子还没出生呢,不过这不是重点,反正下雪天喝酒就是有这么爽。
网红诗人当下诗兴大发,佳句张嘴就来,俗话说吃人的嘴短,一路吃喝拉撒开支全是魏万,肯定要表示一下谢意,身上穿着你小子送的貂皮大衣,喝的是你小子用白玉壶拎来的美酒,看着从窗口飘进来雪花慢慢在酒里融化,寒气好像也没有了。突然旁边传来一阵低沉的歌声,诗兴被扰令李白相当不爽,正要发脾气,没想到那人唱得很有味道,而且曲调有点耳熟,凝神间却是那边的《山鹧鸪词》,歌声越来越高,连外面的鸟都跟着鸣叫起来,这样的夜晚真不错啊,用不着那些咿咿呀呀的乐器来烦人,等歌声一停,李白马上吟出了这首《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山鹧鸪者》:
于是,在李白的《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山鹧鸪者》中,流传千年不绝的网红歌曲《山鹧鸪》第一次正式出现在世人面前了。而《山鹧鸪》再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就要等到八年之后了。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这时候安史之乱已经差不多平息,但是唐玄宗李隆基已经驾崩,动乱的中心长安城依然一片凄凉,昔日的繁华景象只能存于记忆之中,宫女和教坊以及梨园的艺人散于江湖卖艺为生。
曾经在长安为官的原左金吾仓曹崔令钦,这时候也仓皇逃至江南寓居,他追忆昔日长安城教坊的盛况,不觉泪流满脸,经数年年编成一部《教坊记》,书中详尽地记载了唐开元时教坊制度、曲目、轶闻。
《教坊记》收录了278个教坊乐曲,第183个曲子就是《山鹧鸪》,说明《山鹧鸪》已经由原来的民间通俗歌曲摇身一变,成了宫廷宴飨时欣赏的皇家教坊曲了。
安史之乱不仅摧毁了城池和宫阙房舍,也摧毁了许多皇家制度。动乱之后经济崩溃,皇家再也没有豢养数量庞大的教坊乐工和歌伎了。
欧阳修《新唐书》记载:"贞元二十一年(805年)三月,癸酉,放后宫及教坊女伎六百人。大和三年(829年),乙酉,罢教坊日值乐工。"
这些从小在宫里长大的乐工和
歌伎,除了精通歌舞乐器之外别无谋生技能,出宫后大多数人重操旧业,以歌舞娱人或教人歌舞为生。
于是,《山鹧鸪》这支从民间来的网红歌曲,几十年里在皇宫兜了一圈之后,又回到了民间,重新回到社会底层人民的怀抱。
北宋郭茂倩在《乐府诗集·近代曲词》中记载了三首《山鹧鸪词》,其中唐代李益一首:
晚唐李涉二首:
其一
其二
李益的《山鹧鸪词》主题是怀远,李涉是思归,格调哀伤凄怨,明显不能用于宫廷宴飨,而且二人成年与安史之乱以后,应该是在《山鹧鸪》流入民间后倚声填的词。
《山鹧鸪》自从重新回到民间后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从中唐一直到现在,一直在流传,有诗为证。
如唐代许浑《听歌鹧鸪辞》序:
其诗曰:
如郑谷《席上贻歌者》:
如宋代《南宋杂事诗》卷七:
如明代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
康熙四十年成书的《渊鉴类函》给许浑的《听吹鹧鸪》作注曰:“鹧鸪,笛曲名。”
现代尚存竹笛独奏曲《鹧鸪飞》,有陆春龄和赵松庭两个版本,以赵松庭版本较为流行,赵版《鹧鸪飞》难度极大,行版部分借鉴了江南丝竹和昆曲元素,节奏较慢,快板部分需要用到循环换气技巧,因而是难度极大的曲子。
以上所有歌曲的主题都是羁旅思归,都是由鹧鸪的鸣叫声引起的复杂情绪。
鹧鸪,一般生长在南方,鸣叫声忧伤哀怨,听起来极像有人呼唤:"行不得也哥哥。"如明丘浚《禽言》诗:
古人常把鹧鸪叫声拟意成 "行不得啊!哥哥",表示行路与离别的艰难,意在劝阻离别。
当你孤身一人在异乡徒步跋涉,天色渐晚,前途渺茫,归路漫漫,这是远处传来一声呼唤:"行不得也哥哥。"怎不令人内心酸楚潸然泪下?由此,意在劝阻离别的《鹧鸪词》又怎能不成为离人们的心头好,不成为千年来人们盛唱不衰的“网红”歌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