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安葬着两位皇帝的陵寝——武则天和唐高宗合葬的乾陵。
在乾陵上,立有两块石碑,西边的那块属于唐高宗,上面刻着唐高宗的丰功伟绩。而东边的那块属于武则天,石碑高大巍峨,足足有八米高,但是上面竟然一个字都没有。这就是著名的武则天无字碑。
为啥武则天的陵寝前要立一块无字碑呢?是武则天的功绩太大,无法用文字概括呢?还是她罪孽太重,难以书写?亦或是武则天觉得自己这一生过得太波澜壮阔了,干脆留下一片空白,将自己的功过留给后人评说?
其实,这块碑是在武则天死后才被立在那的,和武则天本人的真实意志没什么直接关系(中国历史上的皇帝都是生前就开始修陵墓,武则天的身份则比较特殊,既是皇帝又是唐高宗的皇后,所以她没有单独修陵墓)。
当初,武则天作为李唐的皇后,不仅把国号从大唐改为周,还自己当了皇帝。后来的历史我们都知道,在武则天的晚年发生了“神龙政变”,李显登基复辟李唐王朝,她不得不退位,成为了亡国之君。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武则天这么一顿操作不但没有被李唐皇室清算,她死后竟然还能让中宗李显宁可惊动自己的父亲高宗的魂魄,也要重开乾陵让其与高宗合葬。武则天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她陵寝前的这块碑为什么空无一字呢?
想要解开这些疑问,我们还得回到历史中去寻找答案。
公元705年11月26日,武则天在上阳宫仙居殿病逝,享年82岁。在临死前,武则天的最后一道遗诏是:“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武则天这遗诏是什么意思呢?
武则天这遗诏是要求取消自己的皇帝称号,重新回到高宗皇后的身份上来;等她死了之后,葬入唐高宗的陵寝,把神主的灵位也放在李唐的祖庙之中。
然而,就是武则天这回归乾陵与高宗重聚的朴素愿望,在朝中却激起了一番争辩。
一些先前遭受武则天打击的大臣(主要是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们)极力反对武则天的遗诏,说什么唐高宗的乾陵已经封闭起来了,封闭得非常结实,如果要合葬的话,就必须把墓门凿开,这一凿不就惊动了高宗的灵魂吗?
另外,夫为妻纲为基本的纲常人伦,唐高宗是尊,武则天处卑位,怎么能以卑动尊呢?因此,还不如另外选择一块好地方安葬武则天呢。
你看,这些大臣把话说得多么的冠冕堂皇,但其真实的意思是这样吗?还不是为了有朝一日清算武则天的“罪过”(你武曌一介女流学习吕后独揽朝政打击我们还不行?竟然更改了国号,还做了女皇帝,成何体统),甚至剖棺戮尸重新评价武则天吗?
面对群臣的步步紧逼,中宗李显顶住了压力,他不仅力排众议,坚决拥护武则天的遗诏,还亲自护送母亲的灵柩,从洛阳返回长安,开启乾陵将武则天安葬在了高宗李治的身边。
不仅如此,李显还亲自督办了《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重申了对武则天的评价——“英才远略,鸿业大勋。雷霆其武,日月其文。”
李显做的这些,就是为防止日后武则天被历史清算。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刚刚登基的李显宁可罔顾群臣的意见,宁肯打扰父亲高宗的灵魂,也要完成武则天的遗愿,将其安葬于乾陵呢?
你可能会说,这有什么的啊?武则天再怎么说也是李显的亲生母亲啊,毕竟母子连心,血浓于水啊!
如果这么想,你可就天真了!帝王之家不比寻常百姓,被政治、权术逻辑支配的他们,那有什么亲情可言?
咱们不说别人,就说李显和武则天之间,有几分母子的真情?李显的心中对武曌这个亲生母亲的感受,恐怕除了恐惧,还是恐惧。
为什么这么说?看看李显的成长经历你就知道了。
李显生于公元656年,是武则天的三儿子。除了他之外,武则天和李治还有三个儿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四子李旦。
本来,按照立长不立幼的传统,李显是当不上太子的。大哥李弘是皇太子,但是在李显20岁的那一年,李弘久病离世,二哥李贤成了太子。
李贤成为太子后,深得李治信任,并三次监国,得到不仅得到了唐高宗称赞,朝野上下对其也是很拥戴。然而,就在李显以为二哥李贤将顺理成章地成为明日的皇帝了,他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太子。
因为就在李贤春风得意时,有一个人却不高兴了——那就是他的母亲武后。
公元680年,武则天担心儿子李贤掌权后威胁到自己手中的权力,就以谋逆罪名废为庶人,将其流放巴州,并在四年后派酷吏丘神勣逼令自尽。
李贤被废后,李显自然成为了太子。公元683年,高宗李治仙逝,李显继位第一次当上了皇帝。
然而,此时年轻的李显并没有政治斗争的经验,不知道是他没有细心研读历史没整明白他二哥是怎么被废的,还是自以为能够踹开武则天总揽大权。总之,当上皇帝后他显然有点儿飘。
李显登基后,马上着手发展自己的势力。眼看满朝文武尽是武氏的势力,他就重用自己皇后韦后娘家的亲戚,试图组成自己的集团。
武则天是什么人?那可是决心要干大事儿的绝世奇女子,岂能容忍别人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夺权?
更让她好气又好笑的是,李贤的前车之鉴已经摆在那了,她这傻三儿子还要往枪口上撞。看来这个李显还真的没啥政治头脑(说不定后来武曌称帝后又立李显为太子,就是看重三儿子的这个脑子)。
果然,在武则天盛怒之下,才当了55天皇帝的李显,龙椅还没焐热乎呢,就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被贬出长安。而后,李显的四弟李旦做了傀儡皇帝,成为了睿宗。
李显在被废后,尤其是听说二哥被赐死的消息,他的日子过得更加风声鹤唳了,生怕自己的母亲不宽恕自己。还好,由于李显之前在政治博弈中的“出色”表现救了他一命,与二哥李贤不同,母亲根本就不把被废后的他看成威胁。
李显就这么惶惶不可终日地过了15年,期间每当听说武则天派使臣前来,他都会在房陵忐忑度日,甚至几次惶恐异常地想要自杀。
公元698年,已经称帝的武则天被继承人的事儿困扰,最后听从了狄仁杰的建议决定还政于李氏皇族,于是就重新启用了自己仅存的两个儿子,李显被重立为太子,李旦为相王。
再次成为太子,李显在政治上成熟了许多(实际上是在其背后的韦后的主意)。他开始韬光养晦,注意搞好与母亲武姓家人的关系。他先后将女儿永泰公主嫁给了武则天的侄孙武延基,成了魏王武承嗣的儿媳,幼女安乐公主嫁给了武则天的另一位侄孙武崇训,成了梁王武三思的儿媳。
李显主动与武家结亲,很明显是想通过裙带关系稳固自己的地位。
神龙元年(705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神龙政变。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在迎仙宫杀了武则天的男宠——专权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而后,众臣逼迫武则天退位,李显再次登基成为了皇帝。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认为李显翅膀硬了,敢发动政变逼武则天退位了?那你可太高看李显了。
其实,神龙政变的主导人物并不是李显,而是以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崔玄暐和袁恕己五人为主的大臣,以及李显的相王李旦与太平公主。因此,神龙政变是一场各种势力联合发动的政变。
政变后,这些人因为对李显复辟大唐有功,五大臣都被封了王,相王也被加封为安国相王,太平公主加封为镇国太平公主。这些人在李显登基后都有了非常大的势力。
除此之外,这些人发动神龙政变之初的目的也并不是逼迫武则天退位,而是“清君侧”,诛杀打着武则天旗号弄权乱政的二张兄弟。因为武则天当时已经风烛残年,基本上不理朝政了。
武则天退位时,宰相姚元之,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开元贤相姚崇,在送别武则天的时候,就忍不住呜咽流涕。当时张柬之看见姚元之抹眼泪,就好心提醒他,说:“今日岂公涕泣时邪!恐公祸由此始。”(给武则天抹眼泪,要是让新皇帝知道了,他会怎么想?)
姚元之当时是这么回答的:“元之事则天皇帝久,乍此辞违,悲不能忍。且元之前日从公诛奸逆,人臣之义也;今日别旧君,亦人臣之义也,虽获罪,实所甘心。”
什么意思呢?
姚元之是说,我侍奉则武则天皇帝这么长时间了,辞别旧君,实在是悲不能忍。而且神龙政变那天主要目的是为了啥?我和你们一块儿去是去诛讨二张,这是从国家利益进行考虑的,我觉得这是大臣应该做的事情。今天我洒泪辞别旧君,这也是一个大臣应该做的事情。如果我因此获罪的话,那么我也心甘情愿。
姚元之的态度,代表了当时朝中一大批臣子的立场,他们出身寒族(寒族,并非出身贫寒,而是说他们非世家大族),因为当时武则天为了摆脱关陇贵族、山东贵族对朝政的控制,知人善任,大量启用寒门子弟,给了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他们对武则天抱有好感。
说到这里,“为什么李显不顾得罪众大臣也要完成武则天归乾陵的遗愿?”这个问题就容易分析了。只要你站在李显的立场,再分析下当时大唐的政治环境,就可以找到答案。
“神龙政变”后,李显虽然被抬上了皇位,但他的心里很清楚,自己只是那些发动政变的那帮人搬出的旗帜。那些人冒险发动政变之初更多是出于二张乱政下的自保,政变后个个势力庞大,在混乱的政治时局中未必跟自己一条心。
因此,李显得理清朝中的各派势力,能拉拢谁?怎么去拉拢?再如何弱化各方的势力。
仔细分析下,朝中势力粗略可以分为以下几派:
李显继位后,以什么态度对待武则天,将决定他如何跟这几股政治势力相处。这一通分析下来,步棋该怎么走就很清晰了。
你想啊,前文咱们说过了,李显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已经通过联姻与武氏在政治上深度绑定了。此时武则天虽退位了,但以武三思为首的武氏子弟依旧大权在握。武氏子弟的荣辱又和武则天绑定在一起,尊武则天就是拉拢武氏,反之就是得罪武氏。李显怎么会轻易地选择自断自己的左膀右臂呢?
因此,对于势单力孤的皇帝李显而言,如果过分强调神龙政变的正确性,就等于凸显了五位大臣的功劳,会使他们更加功高难制。在这种情况下,李显只能是拉虎皮,做大旗,强调自己是接受了母亲的禅让,并抬高武则天的地位,让自己的权力更具有合法性。与此同时,李显也必须要尽可能地淡化神龙政变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降低五王和弟弟妹妹的影响力。
因此,李显想淡化神龙政变的作用,只能拿母亲武则天做文章,退位后供着她,死后尊她的遗愿。
这个问题没那么复杂,个人推测当时李显其实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武则天?
李显虽力排众议将武则天安葬进了乾陵,但这更多是出于政治利益的考量。只要武则天葬进乾陵,将来就算有人想翻案清算她也会顾忌到高宗在此,不敢开棺戮尸。
但是,立碑是盖棺定论的意思,性质可就不一样了。因为,李显要歌颂武则天的丰功伟绩的话,作为立碑人要为此负历史责任。
李显初登皇位,政治形势还不稳定,在皇位还没坐稳的情况下还不敢负这个责任。他想等一等,历史是由胜者书写的嘛!他想等朝局稳定了,再对武则天下评价。所以,碑文一直空着。
然而,现实却不能如李显所愿。武则天退位后,唐朝就进入了政局最动荡的时期。从神龙元年(705年)到先天元年(712年)的八年时间里,一共爆发了七次政变。
期间,皇帝像走马灯一样,从武则天换成了中宗李显,又换成了殇帝李重茂,再换成睿宗李旦,最后才稳定到唐玄宗李隆基。
这几年间,各派政治势力都轮番上台表演,而对武则天也都有不同的认识和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光是武则天的尊号就换了若干次,什么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天后、大圣天后、天后圣帝、圣后。
直到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大唐官方才最终将武则天的尊号改成了则天顺圣皇后。然而,这时离武则天去世都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
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没有人能够给武则天一个确定的评价。所以刻碑的事也就一拖再拖,最后不了了之,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无字碑。
END
本文为“达文有话说”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