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话一般一学就会,说"中",到东北说"嗯啦",就像模像样是个当地人了。北京的方言土语不少,但再多,也不难学。贫嘴刮舌,倍儿美,特好,念秧儿,知道了意思也一学就会。外地人永远学不会的,是北京人的儿化音。有的人听北京人说“后门儿上车“门字都带了个,字,于是见了大前门“就说是,地安门儿,错啦”哪些字加儿,哪些字不加儿“这个儿化音不能一个一...
地方话一般一学就会,比如到河南,说"中",到东北说"嗯啦",就像模像样是个当地人了。
北京的方言土语不少,但再多,也不难学。比如,贫嘴刮舌,倍儿美,特好,念秧儿,等等,知道了意思也一学就会。
但是,外地人永远学不会的,是北京人的儿化音。有的人听北京人说“走后门儿”,“前门儿下车,后门儿上车”,门字都带了个“儿”字,于是见了大前门,或者地安门,就说是“大前门儿”,“地安门儿”。怎么着?错啦!
哪些字加儿,哪些字不加儿,这个儿化音不能一个一个教,要一个一个教,可是教不完。这个儿化音只能体会,即使是北京人也觉得不可言传。
北京人对小的东西,喜爱的东西,往往有儿化音。比如:小金鱼儿,小胖妞儿,小小子儿。
但有时用儿化音也表示蔑视。比如:小日本儿,小样儿的,小不丢丢儿。怎么着?这就复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