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常识 正文

功夫家庭歌词是什么意思(当80后家长遇见00后考生)

高考志愿信息筛选是一项大工程“考生和家长在报志愿时关注的维度越来越多;夸克App联合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22高考志愿趋势报告》显示,面对子女的高考志愿选择。里面涵盖了学校、专业、历年录取人数和分数的信息。而是通过搜索引擎、智能工具和讲座来了解志愿信息。我感觉自己已经成半个高考志愿填报专家了,使用夸克高考服务的家长数量增长2倍。85%...

高考志愿信息筛选是一项大工程

“我们家孩子这分能上211么?”“选什么专业将来好就业?”

各省高考成绩都已出分,考生和家长又面临另一场“大考”——报志愿。

2022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193万人,有14个省市采用新高考模式,不管是采用“院校专业组”还是“专业+学校”,在填报志愿数量上都比传统高考模式要多很多。

拿普通类本科批次志愿填报举例,广东、湖北、湖南考生最多可填45个志愿;河北、重庆考生最多可填96个志愿;辽宁考生最多可填112个志愿。

每一个志愿选择的背后都有无数次的询问和信息搜索,随着时代变化,考生和家长在报志愿时关注的维度越来越多,个性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夸克App联合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22高考志愿趋势报告》显示,在今年的热门专业榜单中,法学超过计算机,成为搜索热度最高的专业;西南大学、西华大学、海南大学等学校的人气开始飙升;成都、重庆等西南地区城市成为这届考生的新宠。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年高考家长大军中涌入了一股新势力——80后。

那些曾经被认为叛逆、独立的一代人,面对子女的高考志愿选择,会给出怎样的答案?

信息越充足,选择越谨慎

吉林省高考出分后的第二天,尹楠坐在电脑前给女儿看志愿。她的女儿今年考了599分,比吉林理科一本线高出100多分。

80年出生的尹楠是一名初中老师,在她当年高考选专业的时候,靠的仅是厚厚的一本《普通高校招生报考指导》,里面涵盖了学校、专业、历年录取人数和分数的信息。

在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她基本不看志愿“大本”,而是通过搜索引擎、智能工具和讲座来了解志愿信息,“我感觉自己已经成半个高考志愿填报专家了。”尹楠说。

80后的经验已经大部分无法复制给00后,但是他们却愿意参与其中。据《2022高考志愿趋势报告》显示,过去2年,使用夸克高考服务的家长数量增长2倍,其中80后家长的热情度最高,85%考生会参考家长意见后自主选志愿。

眼前的高考报志愿,对于家长和考生来说,资料不难找,难在“了解很多,怎么选才最适合自己”“选择很多,怎么选才更好”。

80后家长针对高校专业也是下了一番功夫,《2022高考志愿趋势报告》数据显示,他们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英语、法学等专业颇为关注,通过大量查阅为孩子出谋划策。

“女儿喜欢生物,如果真的读了,将来可以考虑读研、读博走学术路线,但她也不排斥其他理工科,我们也可以选择更好就业的专业。”尹楠表示,报志愿最重要的是求同存异,逐步达成共识,仅凭借模糊的兴趣和当下报考潮流,就随便填上一个,绝非明智之举。

在80后家长热搜学校中,西南地区以成渝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人气很高。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一方面是由于80后父母和00后考生在报考观念上发生转变,新一线城市在生活环境和引才机制、就业待遇等方面对他们更有吸引力。另一方面,部分优质高校在专业设置、教学质量以及科研水平等方面拥有独特优势,更容易吸引来自全国的学子报考。

数据来源:夸克《2022高考志愿趋势报告》

既要考虑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还要考虑孩子的个性培养,80后父母面对高考志愿更加谨慎,开始思考如何更妥当地和孩子交流。

80后父母放下“权威”

来自父母的权威,是大多数80后一代都亲身经历过的。“在我们那会填高考志愿,几乎都是父母说了算。”尹楠说,在上一辈家长的眼里,学校老师是一份非常踏实的工作,于是就填报了师范类专业,但如今她不会对孩子进行“观念输出”,直接帮她填志愿了。

80后家长中不乏独生子女,他们思维独立、善于接纳新事物,并且具有较强的平等意识。他们很少采取传统“专断型”教育方式,而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陪伴孩子成长。

尹楠坦言,女儿不一定要成为“高精尖”人才,也不用考虑发家致富,最重要的是能够有广阔的视野和自己热爱的东西。

如果说上一辈的家长们对孩子的评判标准是成绩、工作、婚姻,那么新一代父母的价值取向则更加多元:学业成就、沟通能力、兴趣培养、身体素质、心理健康……“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对于80后父母和00后孩子来说已经不适用。

据《数字时代的中国孩童白皮书》报告显示,有61%的80后父母不希望孩子太辛苦,希望他/她能轻松快乐;58%的80后家长只要孩子快乐就好。但同时他们展示出强烈的尽责意识,希望孩子全面发展。总的来说就是“既希望孩子轻松成长,又雄心勃勃追赶各种育儿KPI。”

高考对于00后考生来说,其意义已经不再是“定终身”。未来4年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他们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但不能决定其命运。父母在权衡孩子志愿选择的时候,也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了审视。

低线城市家长受困信息鸿沟

相对城市考生家庭而言,经济较不发达地区的考生家庭在信息获取收集、志愿填报分析等方面,存在着资源和效率上的较大差异。

夸克数据显示,在去年2100万使用夸克高考服务的用户中,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将近一半。实际上,辅导孩子高考填报志愿对于低线城市考生的家长来说着实是道难题。

低线城市的高三课堂

童瑶是四川营山县的一位80后母亲,今年她的儿子高考分数不理想,“我们在考虑是复读还是专科,但是对于专科学校真的不了解。”童瑶坦言,自己只是初中学历,在高考报志愿问题上存在知识盲区,每天要上班,能够收集信息、调研分析,帮助孩子选出满意报考志愿的时间和精力相对有限。

像童瑶一样的低线城市80后家长并不占少数,在选择志愿过程中,他们往往难以和大城市那些将报考规则“吃透”的家长一样做出判断,而是更多地求助于老师、亲朋好友,或者干脆“都听孩子的”。老师面对全班考生的个性化需求,在实际指导过程中往往分身乏术,很难为每一位同学量身定制报考建议。

数字化时代来临,互联网满足了80后家长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但网络上的海量信息又增加了他们筛选信息的难度。当高考这样的人生关键决策来临,低线城市信息不对称的鸿沟依旧存在。

面对繁多的高校与专业,尤其是一些学费高昂、成长期长的专业,还有政策扶持的专项招生计划,低线城市80后家长更需要志愿专家和智能工具的辅助。

夸克App洞察到这一需求,发起“暖芒计划”高考志愿助学活动,推出多场不同主题的线上志愿辅导直播,为乡村考生答疑解惑,同时发放志愿辅导专业书籍等“志愿助力包”,方便乡村考生家庭获取报考信息。

人生大事,一份责任

对于60、70后来说,高考是“全村的希望”;对于80后来说,高考是“命运的抉择”;对于90后、00后来说,高考是“未来的生活”,每个时代背景下,高考的意义并不相同。高考志愿不只是选择一门学科,而是选择一种人生。

在数字化信息时代,志愿填报是一个从信息收集到信息决策的过程。基于大量的信息基础,结合本人的特点,考生家庭才能作出一个重要的决策。

面对庞大的网络数据,如何在5天之内聚合新、老高考的最新招录数据,查询上千所本科、专科高校的招生、专业等信息,80后家长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智能志愿填报辅助工具。

过去2年,使用夸克高考服务的用户超千万。夸克提供的查大学、查专业、智能选志愿、志愿表管理、一分一段成为最受欢迎的智能工具,辅助考生和家长筛选学校和专业,提升报考效率。

80后家长需要的不是一个“一键填报方案”,夸克用“智能工具+内容+服务”的模式,提供了招录数据查询、专家直播讲解、个人性格测试、智能选志愿等一系列内容和工具,帮助考生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处在什么样的阶段、有哪些志愿选择,最后由考生家庭自主做出决定。根据用户的个人偏好,提供冲、保、稳三类报考参考建议。志愿表支持导出和打印,方便整理比对。

为了增加数据的理解度,夸克高考推出的高考锦囊,聚合实用信息和院校榜单,以一张图的方式让考生读懂报考干货,其中《极具“钱”途的本科专业?》、《文学类有哪些人气较高的专业?》、《极易混淆的专业(理工版)》等跟专业相关的内容最受考生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新增专业出现,报考制度也可能更加多元,用好效率工具,自主获取和分析信息,是考生家庭做出志愿决策的重要趋势,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帮助年轻人连接更广阔的的世界。夸克连续4年坚持免费、普惠的高考志愿服务,源于自身的产品特质和能力,更有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作者:肖皖璇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