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科技 正文

硬盘决定什么(固态硬盘选择的三大误区)

移动机械硬盘市场容量越来越小了。机械硬盘没有擦写寿命限制?而固态硬盘都有一定的擦写次数,其实我说的寿命短是指机械硬盘的使用寿命短?因为机械硬盘的机械结构决定了其磨损,因为现在一般固态硬盘平均无故障使用寿命能达到150万小时以上,不过还没有等你用到固态硬盘完蛋,固态硬盘好像数据丢失了无法恢复啊。固态硬盘可能会掉速甚至掉盘啊,那是因为你买...

现在随着固态硬盘的普及,移动机械硬盘市场容量越来越小了。主要是移动硬盘有几个硬伤:

第一,体积大重量也大,携带不方便。

第二,传输速度很慢,耽误时间。

第三,机械硬盘最怕磕碰和摔,在通电时候最怕震动,动不动就坏,数据不安全。

第四,机械硬盘寿命短。

看到这里有小伙伴可能会抬杠:“你懂不懂啊,机械硬盘寿命短?机械硬盘没有擦写寿命限制,而固态硬盘都有一定的擦写次数,到底谁寿命短?”

其实我说的寿命短是指机械硬盘的使用寿命短,不是说擦写寿命短。因为机械硬盘的机械结构决定了其磨损,如果连续使用,能够用十年就非常厉害了。

而固态硬盘如果你不超出TBW最高限度,你几乎可以用100年,就算你一直都通电处于工作状态,使用100年好像也没有事,因为现在一般固态硬盘平均无故障使用寿命能达到150万小时以上,我大概算了算,每天工作24小时,平均可以工作173年。

当然了,这只是理论上的数据,真正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小问题,比如说主控方面,接口磨损方面,固件方面等等,所以能用五六十年就很不错了。不过还没有等你用到固态硬盘完蛋,可能接口早就淘汰过时了。

有网友可能会说,固态硬盘好像数据丢失了无法恢复啊,固态硬盘可能会掉速甚至掉盘啊。其实这是过去的一些观念,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新的固态硬盘数据都是可以恢复的,只不过稍微有点麻烦。而所谓掉速和掉盘,那是因为你买到了一些不好的固态硬盘:特别是一些颗粒有问题的固态,比如说黑片和低等级颗粒,或者QLC颗粒靠SLC缓存提速等,用完了缓存就“原形毕露”了,变成了龟速。

其实虽然现在固态硬盘非常普及了,但很多小伙伴对固态硬盘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三大误区:这些误区可以说十个人有九个中招,你被套路了没有?

首先第一个误区就是,很多小伙伴认为,只要是SLC颗粒,就一定比MLC颗粒好,MLC颗粒一定比TLC颗粒好。从理论上来说是这样的,但是在实际使用 中,其实是存在很大差异大。比如说现在3D NAND颗粒就算是TLC颗粒,也要比过去单层结构的MLC颗粒速度快,寿命也更长。所以不能光看颗粒类型,还要看颗粒结构。3D NAND颗粒可以分为32层、48层、64层、96层甚至128层,不同层级其性能以及使用寿命也不同。

第二个误区就是,很多小伙伴觉得,颗粒是原厂的就是好的,原厂的一定比白片好,白片一定比黑片好。白片一定比黑片好这是肯定的,但是原厂比白片好却不一定,因为所谓白片就是没有经过原厂二次检测的,进货价格相对便宜一些,但是一些大品牌固态硬盘厂商会自己进行检测,不合格的会淘汰卖给小品牌或者自己做U盘。

不同的厂家原厂颗粒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而且同一家厂家,同样的颗粒类型,也存在很大的品质差异。比如说同样是英特尔的TLC颗粒固态硬盘,其企业级和消费级的TBW相差好几倍。而不同厂家之间的差异就更大了,比如说同样是原厂的TLC颗粒的固态,同样是1T的容量,有些TBW能达到680,而也有些TBW只能达到340甚至更少,寿命比人家相差了一半,这就很坑爹了。

第三个误区就是,读取和擦写速度越快就越好。速度快说明性能好,但是并不是速度越高越好,因为固态硬盘不能仅仅看速度,还要看稳定性以及数据安全性。首先稳定性就是不掉速,安全性就是不掉盘,不会出现丢盘和数据错误,因为数据是无价的,在这个基础上再追求性能。

那么,说了半天应该如何选择呢?首先要看TBW,这个非常关键,因为一些国际一线品牌的固态硬盘使用QLC颗粒,但是却不标注颗粒类型和TBW,或者TBW很低。这样的固态最好不要碰,比如某士顿的灰盘、某部数据的绿盘和某迪的加强型,总之没有标准颗粒类型和TBW的,或者TBW很低的,多数都是割韭菜的。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