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九州风神更新了自家的4热管散热器序列,推出了一款号称四热管守门员的全新单塔散热器冰立方400,起先我其实不太信这种自信言论,不过当看到造型后我联想到之前测试过的同系列散热器冰立方620,那款双塔散热器确实很猛,不免就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近气温回暖是时候开始计划新一轮的百元散热横评了,那就弄一颗回来看看吧。
包装方面冰立方400延续了冰立方620的浅色系新包装,正面印刷了冰立方400的彩色定妆照,左上角是醒目的产品型号,右下角则是品牌的全新LOGO。
九州风神现在的包装完全就是走小清新路线了,整个包装除了背面的参数详情表之外,什么卖点介绍都没有,翻遍整个包装的六个面,只看到一句话——更多信息,请浏览网站。这与目前市面上其他产品包装的风格截然不同。
开箱后可以看到散热器本体被上下两片珍珠棉包裹,所有配件都放置在顶部珍珠棉的凹槽内。
包装内所有配件一览,分别是配件包、说明书以及预装好风扇的散热器本体。
冰立方400是一款标准的单塔散热器,45mm标准厚度的塔体加155mm的高度,这基本就是目前市面上最均衡的标准单塔散热器规格,既不容易出现内存与机箱的兼容性问题,又有足够的体积保障散热性能。
颜值方面冰立方400延续了冰立方620的优雅风格,九州风神在顶盖表面使用了光面与磨砂两种工艺,打造出了很多整齐排列的正方形格子,无光塑料顶盖能做的这么好看的,真不多见。不过这次冰立方400的风扇边框变成了镂空的,顶部的整体性相较于冰立方620我感觉到了一点退步。
顶盖右下角内嵌的LOGO算是神来之笔,九州风神的新LOGO是英文名DEEP COOL的首字母简写,这个LOGO本身就设计的极为漂亮,更妙的是这个LOGO的融入方式让人感觉,它刚好是在顶盖格子上敲出来的色块。
为了让这些格子不显单调,设计师还在顶盖的一圈用银色的装饰条做了包边处理,包边塑料有做大角度的内侧倒角切割,这又让顶盖在视觉上有了一丝悬浮的感觉。
对了这款散热器的顶盖还可以拆下,这意味着动手能力强的用户可以很方便的对其进行DIY二次创作。由于顶盖是平面的,贴纸应该是其中技术难度最低的了,有兴趣的可以动手尝试一下。
看塔体之前先把风扇也拆了下来看看,冰立方400这次使用的风扇与冰立方620类似,不过在框架的细节上有所不同,除了外框进行了掏空处理之外,迎风面也加深了内凹程度。老实说侧面的掏空处理让我觉得颜值有些下降,具体原因后面会说。
扇叶造型与冰立方620的基本一致,这种扇叶设计非常特别,不仅扇叶弧度很大,而且扇叶宽度也是由内向外逐渐变大,以我上次测试FK120风扇的经验来说,这把风扇的性能应该非常厉害,并且噪音控制也很出色,当然也别口嗨了,后面实测看数据。
这把风扇的橡胶垫设计也很有意思,首先它采用的是全包胶设计,外侧出于美学的考量采用了方形设计,但看不见的内侧为了更大的缓冲面积依旧是将接触面几乎全部覆盖到了。实用好看两不误。
我们接着看散热器本体,上次我评价冰立方620的160mm是个兼容性很微妙的高度,因为很多机箱散热兼容高度就是按照160mm这条线去做的,而这次冰立方400的塔体高度被控制在了155mm,这是很多单塔散热器都在使用的高度,事实证明这也是目前单塔散热器最合适的高度。
冰立方400的塔体鳍片宽度约为45mm,鳍片没有镀镍,有意思的是九州风神通过鳍片的凹陷排列在塔体的两侧均做出了5X6的方格整列。
实际上这种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呼应品牌slogan,它们还可以制造湍流,从而减少散热片之间因层流效应造成的热交换效率下降,美与实际作用的相结合又出现了。另外通过微距观察,冰立方620的鳍片切割依旧保持了九州风神的高水准,切口边缘光滑无拖泥带水的切削痕迹。
冰立方400的侧面采用了折fin+扣fin的组合工艺,扣fin可以加固塔体,而折fin则是为了约束气流,提高散热效率。
扣具方面冰立方400使用的是高端散热器上很流行的压力扣具,铜底上方有一个比较厚的金属片,横跨散热器铜底顶部,这套扣具可以用两颗带弹簧的压力螺丝与扣具锁紧,从而将散热器压在CPU上。值得一提的是冰立方400的压力扣具做的非常宽,这可以让压力更平均的覆盖到CPU表面。
冰立方400的热管与鳍片采用了穿fin的方式固定,也许不少人会觉得穿fin不符合中高端散热器的定位,不过这一年我用了接近30款散热器下来发现,穿fin似乎比回流焊效率高,唯一的风险就在于穿fin的耐用度可能会不及回流焊产品,但目前为止谁也说不清这个耐用的时间尺度到底是多久。对了热管方面冰立方400是有做镀镍美化的。
由于冰立方400给散热器做了硅脂预涂抹,所以底部有塑料盖进行保护,预涂抹硅脂对于新手来说非常友好,即便是对老手来说,这也是非常方便的设计,毕竟大多数人散热器装上去之后可能就直接用到报废了,给了预涂抹的硅脂可以算是一劳永逸,硅脂的性能我后面会做单独的测试。
散热器底部,是整个散热器最关键的一处,整个散热器通过这里与CPU进行热交,它的接触效率也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散热器的表现。冰立方400这次采用的是热管直触方案,这种方案可以充分地利用热管的特性,效率很高。值得注意的是冰立方400底部的热管排列还有些特别,可以看到中间的两根热管做了紧密的贴合处理,这种排管方式其实比较少见,我上次横评的9款150元以内散热器都是等间距排列,热管与热管之间都有2-3mm的间隙。
下图是大多数散热器的底部热管布局。
为什么冰立方400要改变中间两根的热管间隙呢?一开始我也疑惑这一点,直到我看到了微星分享的CPU开盖图,CPU的核心基本都是长方形,其长边刚好对应的就是单塔散热器热管的走向,而这次12代由于使用了10nm工艺核心的宽度再次缩小,仅有10.5mm的宽度。
如果依旧是使用以前的等间距热管排列,如下图左侧所示红色部分将不会被热管覆盖到,而这恰好是核心的正中央区域,这使得散热器无法将核心最热部分的热量迅速带走,而九州风神将两根热管紧密排列后这两根6mm热管刚好可以完美覆盖12代CPU的核心部分(下图右侧所示)。我只能说九州风神的这个考虑真的很细。
最后我们看下扣具吧,这次冰立方400提供了三个平台的扣具,分别是115X/1200、1700、AM4,搭配方面三种平台的隔离柱都是互相独立的,螺丝上115X/1200与1700共用一套,AM4则单独使用一套螺丝,另外英特尔的两个平台还共用一套背板、而AM4平台则是由主板提供背板。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115X/1200的隔离柱与1700平台高度不同,为了让用户更加容易的进行区分防止误用,九州风神特地将两者的外观做了区分。
另外我还发现,隔离柱可以抓住背板上的螺丝孔,我特地将所有隔离柱都试了一遍,这应该不是巧合,而是九州风神特意为之的。
通过观察,我发现九州风神通过模具的特殊设计,让隔离柱孔洞内侧在注塑时留下了三道轻微的凸起,正是这些凸起,可以让隔离柱牢牢的抓住背板,这意味着这款散热的扣具不需要手托着背板完成散热安装了,这个细节上的直接让冰立方400成了目前安装最顺手的扣具之一。
AMD平台隔离柱的凸起更加明显,可能是为了应对不同主板厂的背板之间存在公差,所以放大了设计。
首先交代一下测试平台,这次测试我选择在机箱中进行,竖装散热器的中塔机箱是大多数人的使用场景。机箱使用的是散热非常出色的安钛克DF 800Flux,Flux是安钛克最近推出以散热为卖点的新系列产品。
这个系列的机箱具备比较特殊的双风道设计,在常见的CPU风道之外,安钛克开辟出了从背板进风,经过电源仓直吹显卡的第二风道,这种设计对现在功耗越来越高的显卡来说特别友好。不过这次为了让测试环境更有普适性,我并没有在这里安装风扇。
Flux平台因为这个独特的设计,还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这个系列除了DF800Flux之外还有风行者DF700Flux、驱逐者DF600Flux等多款机箱可供大家选择。
风道方面前面板使用的是三把机箱附送的ARGB风扇,其实DF800Flux总计送了6把风扇,分别是5把ARGB风扇和一把反叶风扇,不过这次测试我只用了三把做前进风。
由于ARGB风扇的有效面积一般都比较小,所以在风量上相比于无光风扇会比较弱势,为了避免出现后置风扇风量较小阻碍排风的情况,我选择了风量较大的采融PT12025V3作为后出风与顶出风,这两款风扇的售价也比较亲民,大家很容易就能复刻出我这套风道。
废话不多说我们来安装散热器,这款散热器的背板是115X/1200平台与1700平台公用的,所以我们先将螺丝孔调整到下图这样的115X/1200位置,螺丝孔两段设计,向外推则是1700平台的位置。
将背板的螺丝孔对准主板背面的螺丝孔贴上去,就像下图这样。
来到主板正面将隔离柱压到背板的螺丝孔上,即可完成对背板的预固定。对了我这次的测试使用的CPU是10代的10700K,主板位华硕M12H,测试时我会将CPU超频到5G,电压1.35防掉压4级,实际在win11中烤鸡功耗大约在185W。
接下来安装扣件,这个步骤很多散热器都会让用户手忙脚乱,因为很多散热器的扣件没有提前固定背板,用户在这个步骤需要腾出一个手扶着背板,在正面你只能用一只手来完成安装。
不过由于九州风神的隔离柱已经将背板进行了预锁定,所以这一步我们可以有条不稳的用双手,在主板正面进行扣件的固定。
扣件三步安装完毕,下一步就直接上散热了,上散热器之前还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由于这次冰立方400预涂抹了硅脂,所以让新手最拿捏不准的硅脂涂抹过程直接消失,我们只需要拆开散热器底部的盖子,和散热器风扇即可。
接着压上散热器,拧紧两颗螺丝即可,冰立方400的锁紧螺丝同样做了较长的行程,在散热器底座还没碰到CPU时,螺丝就已经能碰到扣件了,这让用户可以很快的对准位置,快速完成散热塔的安装。
装上风扇,插好风扇供电线。安装完成!
安装完成!冰立方没有RGB灯光,不过我依然很喜欢它的颜值,说实话在这个RGB当道的时代,很难得一款无光散热器还能这么用心的去做顶盖,这款散热器虽然只是一款百元出头的产品,不过与很多黑化的高端配件搭配也很合适。
好了是时候看看这个漂亮家伙的内在实力了,毕竟作为一款散热器,性能才是评价它的关键因素。
这次除了测试散热器的温度表现之外,我还会使用噪音计与风速计测量散热器的噪音、风速等参数。
先用华硕的软件看一下冰立方400风扇的PWM曲线,可以看到我手里的这把风扇的可控范围在296-1854之间,最高1854转刚好是九州风神的标定最大转速,可控范围达到了1500转,可以实现比较精细的调节。
看完曲线再用风速计测一下风扇在不同转速下的风速情况,并用扇叶有效面积粗略计算一下风量,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最大风速计算风量并不能代表风扇的真实风量,因为扇叶上不可能每个点都是我们测到的最大风速,不过如果这个值低于标定风量的话,那这把风扇就绝对大幅虚标了(还真遇到过),总之只能检测风扇是否大幅虚标,具体数值大家当个乐子看就好了。
噪音测试则使用噪音计在距离风扇50cm的位置进行测量,并且从侧面侧,尽量模拟人体感受的实际噪音大小。
首先通过测试我发现除了扇叶形状相似之外,冰立方400可以说是一把全新设计的风扇。冰立方400的风扇电机尺寸从冰立方620标配的FK120的40mm来到了45mm,这是因为这款风扇有一款ARGB的版本FC120,不过虽然电机侵占了一部分有效面积,九州风神又对风扇扇框进行了减薄处理,这也是扇框边镂空的原因。最终这款风扇的有效面积仅下降了0.0001平米,性能损失不会太明显。
实测数据如下,在1850转下,冰立方400原装风扇的最大风速依旧可以达到4.28m/s,这个风速在12cm风扇里已经算是比较厉害的了。更重要的是,达到这个性能别看它需要1850转,但它的噪音依旧也只有39.3db,这个噪音数据在我的测试中基本已经与猫头鹰A12持平了,对了它也有FDB轴承,还能兼顾长寿!所以这是一把高效、静音、长寿的风扇。突然想买FC120
1、是否具备微重力热管
随着百元散热的内卷加剧,微重力热管这个高端散热器才有的配置也被开始下放到了百元散热上,简而言之就是具备微重力热管的散热器,在竖置主板的立式机箱中有着与卧式机箱近似的效能,由于目前大多数机箱都是竖装主板的立式机箱,所以这个微重力热管还是挺重要的一个配置。
实测冰立方400就使用了这种微重力热管,并且我还实测出了神奇的现象,就是冰立方的竖装温度,居然比卧式还低了1.3度,虽然这比较颠覆认知,不过九州风神的热管好像就是这样,因为上次冰立方620也有同样的现象。
2、原装硅脂怎么样
由于冰立方400使用了预涂抹硅脂,难免会有些对性能敏感的用户想知道,使用冰立方400有没有必要更换第三方高性能硅脂,对此我也进行了测试,对照组是我一直在使用的雅浚W15,这款硅脂售价约为2g 39元,实测冰立方的硅脂性能也非常出色,仅比20元1g的雅浚W15高出了1.4度,作为预涂抹硅脂来说,我觉得大家尽管享受它的便利即可。
3、散热性能对比
九州风神这次夸下海口,说自己是四热管单塔散热器守门员,于是这款散热器到底是什么水平,也让大家非常好奇,为此我特地购买了一些单塔散热器,来看看它到底能不能扛起守门员的大旗。这四款散热器分别是,最近风头很盛的百元新秀——超频三EX4000、两年前发起内卷的先驱——雅浚G3。为了探探冰立方400的效能水平,我又选了一款越级的6热管单塔散热器——利民BA120,为了看看静音表现我又越了一大级,直接买了静音之王猫头鹰的U12S,除了雅浚G3是我两年前买的之外,这次测评我又花了700多块买散热,换不起板U是有原因的。
不废话直接上实测数据,所有散热器我都是在竖装状态下测试了两次,取的最好成绩。
挨个点评一下吧,雅浚G3因为这次测试成绩太离谱我试了一下卧装,试完才发现2年前的雅浚并没有使用微重力热管,但我还是没想到成绩差距这么大,只能说G3卧装确实挺强的,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的强可能用不出来,而且在内卷了两年后,G3的噪音在单塔新秀中也颓势尽显。所以现在这个时间点买G3可能确实不太合适了,当然我这是两年前的G3,不知道现在的G3有没有更新热管。
超频三的EX4000确实是一款不错的散热器,购入价格也比较便宜,多数时候99即可入手。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EX4000并不是标准的120单塔散热器,它的散热塔宽度要明显比这次所有的散热器都宽,实际上你可以认为这是一款减高的14CM单塔散热器,由于塔体有一定加宽,它在面对一些PCIEX16插槽放在第一拓展位的M-ATX主板时,可能你拆装风扇都必须得先拆显卡,另外超频三还使用了13CM的非标准风扇,来获得更大的风量与风压,不过即便是做了这么多,它还是没能在效能与噪音上占到冰立方400的便宜,可见九州风神的技术储备更加深厚。
利民的BA120确实是个不错的散热器,论效能妥妥是本次测试的第一,不过这是多堆了两根热管以及更厚的散热片达成的,并且为了达成这一成绩,它的噪音控制已经崩了,噪音成了倒数第二,我不知道多少人愿意为了这2度而忍受增加4分贝的噪音值(噪音每差1分贝,绝对响度X2,不要觉得没感觉),反正我不会,因为热是CPU的事,而噪音则会直接作用到我的耳朵上,何况它没凉快几度还比冰立方400贵了。
猫头鹰U12S这款散热器价格已经来到了450了,有一说一论安静猫头鹰真的是NO.1,不过面对冰立方400也仅有0.6分贝的优势,可见冰立方400在噪音控制方面确实非常出色,另外效能上五热管的猫头鹰U12S还被冰立方400领先了0.7度,看来U12S确实是老了,这400多花的真的让我感觉肉疼,但效能与静音都强的U12A已经去到了799元,我至今都没舍得买。
虽然我已经知道冰立方400很厉害了,但是我没想到的是它的表现这么均衡,这次对比的散热器中,比他效能强的噪音比他高一截,而噪音强一点点的U12S性能又差了一点点,价格却翻了三倍,价格低廉的EX4000,效能与噪音都逊色一筹,兼容性与颜值方面也有劣势。总的来说这次冰立方400确实称得上是4热管单塔散热器守门员。
4、噪音测试&使用建议
最后单独说说冰立方400的噪音情况吧,实测冰立方的最高噪音为39.1分贝,可能记性比较好的朋友已经发现了,风扇的空载噪音居然比散热器整体噪音要高,我一开始也比较怀疑,复测后发现,风扇装到散热器上后依旧是仅有风噪,并且风噪变闷了,频率更低之后,人的主观感受差别会更大。这确实是比较反直觉的一件事,我不知道这是无心插柳还是精心调教的结果。
使用方面由于冰立方400的最高噪音已经非常低了,所以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建议,当然如果你的CPU温度比较低,是非K类的I5这种,我觉得可以直接调调PWM曲线,将70度的转速控制在1600以下,这种设置可能会让你忘记散热器的存在。
下面是这次测试的一些原始数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一下,需要说明的是,这次由于使用了塔式机箱,考虑到玻璃面板反射性太好,我给机箱盖了毛毯,因为环境反射差异较大所以本次测试的噪音值与我之前测试的噪音数据不可横向对比。另外所有核心温度是单烤FPU5分钟清除数据后,记录的5到10分钟的平均温度,由于核心1温度波动较大,最终CPU温度为2-8核心的平均值。
如果你最近需要装机,并且预算不是特别紧,我都很推荐你考虑九州风神AK400这款散热器,这款散热器不仅颜值优雅,而且在安装便捷度、效能、噪音这几个维度上它都是也都是第一梯队的产品(我甚至没说同价位),总体上来说是一款很均衡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