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雅图一飞机坠落,飞机出现坠落时真的只能“等死”吗?
美国西雅图一架飞机坠落,飞机上有八位成年人和一位儿童,一具尸体已经找到其他八具尸体仍然下落不明,在飞机出现坠落的时候,我们能做的不只有等死。飞机出现意外的情况还是非常少见的,在出现意外的时候,乘客采取很多种方法能够拯救自己的生命,而飞机上都会放有救生物品,如果能够好好利用,那肯定能够挽救性命。
1.飞机出现坠落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飞机上的救生物品进行自救
在飞机出现事故的时候,从可能做得并不是等死,而是采取手段方法挽救生命。我们也许听说过很多飞机坠落之后无人生还的事例,但也有很多生还的情况。飞机坠落之后并不意味着机毁人亡,保持冷静,才能够让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在出现事故的时候,一定要听从乘务员的指挥,可以背上降落伞缓缓降落。
2.飞机出现坠落的时候我们不只有等死,我们可以相信飞机驾驶员的技术,能够把飞机坠落到安全地点
飞机事故中能够生存的概率还是非常大的,很多旅客都可以幸存下来,因为大多数飞机在坠落的过程中,都能够实现安全着陆。所以在飞机发生事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相信驾驶员的技术,驾驶员能够把飞机降落在最安全的地方,虽然是否能够生还取决于运气,但我们仍旧可以观看安全手册增加生还希望。
总而言之,飞机出现坠落的情况还有很多其他自救的方法,并且在飞机起飞之前,乘务员都会给乘客讲注意事项,只要能够听从安排就能够降低危险,而且一定要系好安全带,一定要了解救生衣以及氧气面罩的使用方法,能够让我们在发生危险的时刻作出反应。
飞机发生坠落后,有幸存者的可能性吗?
昨天,东方航空从昆明飞往广州的波音737飞机,在广西梧州上空失联,并已经确定坠毁,现在搜救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开展,飞机上的乘客能否幸存也成为全国人民关心的事。飞机发生坠落能够幸存的凤毛麟角,但是这也是大家美好的祈愿!
大家都知道,飞机坠落大多数是落在无人的山脉或者是海洋,再加上坠落的速度是极快的,所以飞机上的乘客能够存活下来的几率是非常小的。但历史上也有一些飞机坠落事故发生后,有幸存者的先例。1972年,从乌拉圭飞往圣地亚哥的飞机在经过安第斯山脉时,由于强烈的气流干扰,飞机出现颠簸,由于气流过于强,所以飞机不受飞行员的控制,撞上了山脉,飞机被分成了两半。但在飞机坠落地面后还有33个幸存者,这33名幸存者在事故发生72天后,有16名幸存者获救。而这次空难的奇迹也被称作安第斯奇迹。
而飞机座位越来越被普及的一种交通工具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这些年也陆陆续续有一些飞机的交通事故发生。有的飞机很幸运,比如,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从成都飞往拉萨的过程中,由于飞机挡风玻璃破裂脱落,机主实行紧急迫降。在机长刘传健和同事的努力下,和地面指挥中心的帮助下,这架飞机成功的在成都双流机场紧急迫降。飞机脱离了坠毁的危险,飞机上面119名乘客全部安全。而这一次危机的化解,也成为中国民航史上一次非常经典的教科书式的操作。由此可见,在航空事故发生的时候,能够紧急迫降是挽救生命的制胜法宝。
但并不是任何事故发生的时候都可以那么幸运的紧急迫降成功,所以在遇上飞机坠落事故的时候,大家心里面已经默认生还的几率是很低的。一方面因为飞机飞的高度很高,坠落下来的时候再加上重力,很多时候都伴随着爆炸,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安全几率很低。一方面是飞机坠落的时候人会缺氧,再加上坠落的地点是山脉和海洋沙漠等等,这些地方本来就不利于人的生存。但每次发生事故以后,大家都会全力的去搜索,也是祈祷着奇迹的发生。加上现在的通讯设备越来越发达,这一次的搜救动用了无人机等高科技设备,所以也不能武断地认为没有挽救的可能性。
大多数直升机上没有逃生装置,发生意外时如何确保飞行员的安全?
在人们印象中,武装直升机是威风凛凛的“空中铁马”与“坦克杀手”。但实际上,直升机飞行员堪称当前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之一,直升机飞行高度低、速度慢,战场生存能力相对较弱,在面对突发事故时,飞行员生存率不及固定翼飞行员的十分之一。
那么直升机被击中或遇到无法逆转的机械故障时,飞行员到底如何火线求生?
直升机的飞行原理主要是依靠机顶上的旋翼和机尾的尾桨为其提供升力并控制方向。正是因为机顶旋翼的存在,导致直升机一旦发生事故,并不能像固定翼战机一样直接弹射,而是要先炸掉旋翼和座舱玻璃,随后飞行员再弹射出舱。
由于直升机的特殊性,所以通常利用直升机独有的自转迫降方式,或采用加强自身防护的思路来保证飞行员及乘员的安全。目前,直升机遇险自救主要有三种方式。即:自旋迫降、抗坠设计、以及弹射救生。
第一种自旋迫降(有局限性)
相比飞行在数千上万米高空的固定翼飞机,习惯在“一树之高”飞行的直升机飞行高度低,留给飞行员的反应时间短。不过一名中国专家27日告诉《环球时报》,直升机动力系统出现问题后,还有着独有的自转迫降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迫降时的冲击力。
但自转迫降受很多客观条件限制。首先,它对飞行员的技术和心理素质要
求很高,整个处置过程中需要飞行员精准判断和果断操作。其次,不是所有情
况都适合自转迫降。直升机在自转迫降时不是垂直下降,而是带有一定的前向
速度。如果迫降地点位于山区,即便控制住下降速度,也可能发生撞山事故。
第二种机身用抗坠设计
直升机特别是军用直升机,出于提高生存能力和保护机组成员安全的考虑,在设计时都把抗坠毁能力作为重要指标,尤其是对座舱、座椅、起落架、机身及邮箱做了特殊措施,直升机一旦发生坠地,则通过部分结构变形和破坏吸收或转化大部分撞击能量,并尽量降低对飞行员及机组成员的冲击力。
比如,一些直升机在机体下方采用蜂窝夹层材料,利用其坠地后的变形,来吸收一部分能量;而另一些直升机的滑橇式起落架或液压作动筒式起落架能吸收60%的坠地能量。
如美国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特别注重抗冲击设计,机体可以承受20G的坠毁冲击力,而不会伤及机上人员,飞行员座椅也经过特殊减震设计,保证在大地冲击力着陆时时不会给飞行员造成严重损伤,油箱也可以经得起坠毁的冲击力,同时还会自动封闭,不会引起爆炸。
再如美国“黑鹰”系列直升机,起落架综合采用了减震器和抗坠吸能套管,减震器可以承受的垂直下沉速度达到11.9米/秒,在这个速度范围内,撞击动能全部被缓冲装置吸收。另外,“黑鹰”直升机的坠毁传感器和易断连接器在坠机时可以立即切断电气系统、防渗漏燃油管路,并自封油箱,以保证坠机后不致因漏油而失火。
资料显示,这些设计使“黑鹰”直升机能在以12.8米/秒的垂直速度触地时,乘员的生存概率为95%,“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同样达到这一标准。在“黑鹰直升机”事故中,乘员幸存概率平均达到85%。
第三种弹射救生技术(目前只有俄罗斯)
弹射救生措施是最主动的理想救生措施。弹射救生系统主要由弹射控制系统、降落系统和个人救生包组成。在当前世界现役直升机中,只有俄罗斯敢为天下先,其装备的卡-50“黑鲨”和卡-52“短吻鳄”两款直升机采用了K-37火箭弹射救生系统,该系统包括弹射火箭、座椅、降落伞等。座椅底部还装有救生筏、医疗袋等救生物件和一个无线电信号机。
当飞行员执行弹射操作时,旋翼间的爆炸螺栓会将所有旋翼炸断弹开,座舱盖玻璃也被炸掉。随后,座椅上方的弹射火箭点燃,将飞行员牵引出机舱约40米的高度。在下降过程中降落伞自动打开,此后,飞行员将以不到7米/秒的速度降落在地面,完成逃生。
不过,直升机的主动逃生装置,在操作性和安全性上都存在不小隐患。一方面,直升机存在扭矩的问题,即机身同旋翼共转,靠尾桨来保持平衡。但直升机失事后机身往往无法保持平衡,因而很难具备进行弹射的角度要求。另一方面,直升机弹射时,必须首先炸掉旋翼,而这一过程本身就十分危险。
不可否认的是,给直升机配备弹射逃生系统,是大势所趋。随着微电子技术、材料技术、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未来的直升机上,将配备具有人工智能的弹射救生系统。
不过,作战环境复杂、使用条件恶劣的军用直升机,仅仅依靠飞行员的自救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而,世界各直升机研制强国与大国,也在开发其它的直升机乘员救生技术与救生装备。
直升机整体救生舱技术。在这种救生方案中,直升机的乘员舱,也是救生舱,是直升机上的一个模块化部件。当直升机在飞行中发生故障时,为拯救直升机飞行员的生命,可先将直升机的旋翼、发动机及多余的机身部分切掉,让救生舱作为一个整体从失事直升机上分离出来。接着,救生舱放出降落伞,徐徐降落到安全地方。
火箭牵引救生技术。这种技术与火箭弹射座椅救生技术的原理差不多,但与火箭弹射座椅救生技术也有不同之处。采用火箭弹射座椅救生技术逃生时,直升机乘员是被束缚在座椅上,与座椅一起从失控直升机上脱离的;而采用火箭牵引救生技术逃生时,只有直升机乘员被火箭单独拉离直升机。在火箭牵引救生技术投入使用前,直升机飞行员与乘员要从空中离开失控的直升机,只有人工跳伞一种方式。即乘员要先将降落伞系统穿戴好,再开启舱门,然后往外跳。
直升机水面迫降后的救生技术。 当直升机发动机发生故障或执行任务被敌方炮火击伤时,直升机都必须立即迫降。美、俄、英、法等国军队的直升机,在海上执行任务时,其机身下方通常都安装有漂浮系统,这类系统一般由多个浮囊加上稳定装置组成。当直升机在水面迫降时,浮囊会自动充气或根据飞行员的指令充气。浮囊充气后可使直升机在水面漂浮而不下沉。在这个技术上,中国与别国没有差距。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微电子技术、材料技术、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未来的直升机上,配备具有人工智能的弹射救生系统将成为可能。
不过在此之前,保护飞行员安全、防止直升机意外事故发生,归根到底还是要依赖我们精密细致的地勤维护和严谨认真的飞行操作。
飞机失事时,作为一个乘客如何自救?
多数空难发生在黑色十分钟,飞机出事后的90秒是逃生黄金时间。
1:座位尽可能选在在紧急出口五排以内靠近过道,靠近逃生口。
2:登机后认真听乘务员的讲解,,迫降时采取正确防冲击姿势。
3:紧系安全带。
4:学会解开安全带。
5:听从乘务员的指挥。
6:脱掉高跟鞋和高筒丝袜,丢弃行李尽快逃生。
7:如果舱内着火,乘客不要大喊大叫,保持冷静带好氧气面罩。
8:尽量在200秒爬向“上风口”移动。
9:乘客采取正确跳滑梯姿势,上手握拳平举火双手交叉抱臂,双腿及脚跟紧贴梯面,收腹弯腰直到滑到梯底后迅速离开坠机现场。
10:逆风方向尽力奔跑100米外,不要在飞机附近逗留。
(第6条-第10条来自:新京报动新闻)
4月7日,一架DHL国际物流公司的波音货机在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的胡安•圣玛丽亚国际机场降落时滑出跑道,机身断成两截,所幸未造成机组人员伤亡。乘客在飞机失事时可通过以下方式来自救:
1:座位尽可能选在在紧急出口五排以内靠近过道,靠近逃生口。
英国民航局委托格林威治大学的研究结果显示:乘客坐在紧急出口五排以内靠近过道的座位从飞机上成功逃生几率大。
2:登机后认真听乘务员的讲解,迫降时采取正确防冲击姿势。
按照乘务员的指示采取防冲击姿势:小腿尽量往后收,超过膝盖垂线以内;头部前倾,尽量贴近膝盖。这样可以降低乘客在飞机发生坠机时被撞昏倒的风险,也可以减少脊椎受伤的风险。
3:紧系安全带。
紧系安全带可以让乘客在飞机失事时尽可能避免在机舱内发生碰撞。
4:学会解开安全带。
我们乘坐飞机时需要打开插销才能解开安全带逃生。
5:听从乘务员的指挥。
当飞机组人员组织乘客疏散的时候,一定要听从乘务员的指挥,不要无脑行动。
6:脱掉高跟鞋和高筒丝袜,丢弃行李尽快逃生。
7:如果舱内着火,乘客不要大喊大叫,保持冷静带好氧气面罩。
8:尽量在200秒爬向“上风口”移动。
9:乘客采取正确跳滑梯姿势,上手握拳平举火双手交叉抱臂,双腿及脚跟紧贴梯面,收腹弯腰直到滑到梯底后迅速离开坠机现场。
10:逆风方向尽力奔跑100米外,不要在飞机附近逗留。
(第6条-第10条来自:新京报动新闻)
飞机失事前的部分预兆:
1:飞机舱内出现了烟雾;
2:飞机舱外出现了黑烟;
3:飞机急速地下降;
4:飞机机身颠簸;
等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新京报动新闻)
发生空难陆地怎么保存自己
首先要熟读客机的“安全须知卡”,做到有备无患。万一发生事故一切听从空乘员的疏导。牢牢记住乘客生存六守则,并识别空难发生的时段,比如降落过程中、空中巡航阶段、迫降在水中还是陆地上。
乘客生存守则一:超过八成的航空事故都发生在客机起飞后三分钟和降落前八分钟,也被称为“黑色十一分钟”,这个时间段尤其值得警惕。
图、正确的防撞姿势
乘客生存守则二:认真了解90秒黄金逃生时间。命比金贵,即使行李箱里有金子也不要带!
绝大部分客机遭遇事故而迫降时,都会在90秒内起火燃烧。如果不幸碰上了,听从乘务员疏散程序,不携带任何行李,在90秒内逃离客舱。
乘客生存守则三:认真观看乘务员或视频里的逃生程序,并观察好距离自己最近的紧急出口,学会使用正确的防撞姿势。
乘客生存守则四:务必确保系好安全带。
图、
美国航空航天局和FAA进行相关破坏式实验
乘客生存守则五:在水中迫降时,记住在逃出客舱后才能打开救生衣为它充气,否则很可能卡在舱内,别人也逃不出来。
乘客生存守则六:对空难而言,火灾是最可怕的灾难。大多数遇难者都因吸入浓烟而窒息,要学会使用简单的防毒面具。并穿着不易燃烧的天然纤维面料衣服。
尤其是女士要注意了,尼龙、涤纶或者人造纤维等材料受热后会熔化贴在皮肤上,所以第一时间脱掉丝袜!
图、使用滑梯的正确姿势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大多数航空事故都是人为原因导致的。例如飞行员训练不足、疲劳、信息错误、气候等。尤其是疲劳会严重影响飞行员的表现。例如2009年科尔根航空3407号航班就是因为飞行员疲劳导致的。
飞机从万米高空坠落里面的人会怎么样?
历史上,如果飞机在万米高空失事坠落,几乎都不会有幸存者,一方面是由于万米高空的温度只有零下30到零下50摄氏度,氧气含量只有地面的三分之一。所以绝大多数人在这种环境下,十几秒就会丧失意识,甚至由于失温死亡。另一方面,当身体从万米高空坠落的时候,强大的冲击力会使得内脏破碎、心脏炸裂。
那么历史上万米高空的飞机失事时,存在过幸存者吗?在1972年1月26日,一架从瑞典斯德哥尔摩起飞的飞机,在捷克的万米高空中失事,这起事故还真的出现了一个幸存者,这个幸存者也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从万米高空坠落,没带降落伞,还仍然幸存的人。
这个幸存者叫做乌洛维奇,是飞机上的一个空姐。本来当时乌洛维奇不该出现在这架飞机上,但是航空公司却把她的名字和另一个空姐弄混了,所以乌洛维奇就顶了班,出现在了这架飞机上。
乌洛维奇能从万米高空坠落而幸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偶然。当飞机失事时,乌洛维奇其实已经因为缺氧而丧失了意识,只不过她当时正好被较软的飞机残骸给裹了起来,所以坠地的一瞬间,飞机残骸替她吸收了大部分能量。
更幸运的是,她坠落的地点正好又是在雪地上,当时的雪很厚,这些雪也替乌洛维奇缓冲了一下。而乌洛维奇本身有低血压,所以在撞击的一瞬间,心脏受到了冲击小了很多。更巧合的是,乌洛维奇坠落的地点附近正好有几个当地的居民,而其中一个居民又正好当过军医,所以在乌洛维奇坠落后的几分钟内,她就得到了及时而得当的救治。正是这些巧合出现在了一起,所以才造就了这一例从万米高空坠落而幸存的奇迹。
人世无常,愿大家珍惜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