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正文

初伏中伏末伏哪个最热(初伏和中伏哪个热)

也是通过食补驱散体内寒气、冬病夏治的好时机,北方人认为伏天宜吃面食。三伏脚鱼红枣肚」才是正经的吃法。先说头伏吃鸡,古人认为刚刚开声打鸣的子公鸡阳气最盛。所以形成了头伏吃鸡的习惯,男人在这天吃了公鸡能够强筋壮骨、补肾壮阳、消暑排毒,注意保留可以食用的鸡肫、鸡肝等杂碎。炒公鸡用的姜选用老姜其实更好,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适量多吃些姜...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初伏中伏末伏哪个最热,以及初伏和中伏哪个热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初伏中伏末伏哪个热

初伏中伏末伏哪个热

初伏中伏末伏哪个热?下面由放假网我为大家详细解答吧!

初伏中伏末伏哪个热

中伏是最热的阶段

“伏”可称“长夏”,“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出现在每年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在三伏期间,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其中最热的是中伏。 “伏”,乃是藏阴气于炽热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在三伏期间,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其中最热的是中伏。

中伏为什么最热?入伏(7月17日)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天气就最热。加之夏季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三伏天闷热的重要原因。在中伏时期(7月27日~8月15日),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三伏天吃什么

按中医的说法,三伏之「伏」,是指阴气受阳气所迫埋藏于地下的意思。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日子,也是通过食补驱散体内寒气、冬病夏治的好时机。

三伏天食补,是自古流传的饮食传统,各地都有不同的进补习俗。北方人认为伏天宜吃面食,正所谓「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而在南方人看来,「头伏鸡,二伏狗,三伏脚鱼红枣肚」才是正经的吃法。

先说头伏吃鸡。在我的家乡湖南,每到头伏这天,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各大酒楼都会大打时令美食「伏鸡」的招牌来吸引顾客,家家户户也会宰上公鸡,配以子姜、紫苏烹而食之。湖南地处亚热带,三面环山、北面临水,在气候上尤为湿热。古人认为刚刚开声打鸣的子公鸡阳气最盛,有去湿去寒的作用,所以形成了头伏吃鸡的习惯。按传统说法,男人在这天吃了公鸡能够强筋壮骨、补肾壮阳、消暑排毒,一个伏天不怕热。而小男孩吃了这道公鸡则会长得高,身体结实,热天不长痱子,长大了办事果敢。

「伏鸡」的做法简便,是一道在家里就能做出来的进补美食。先将子公鸡宰杀清洗并切成大块,注意保留可以食用的鸡肫、鸡肝等杂碎,同时将子姜洗净切片,紫苏洗净控干水分。炒公鸡用的姜选用老姜其实更好,但农村大多自家就种了姜,为图方便节省,从地里挖些尚未成熟的子姜也是可以的。子姜新鲜脆嫩,只是在辣度上远逊于隔年老姜,所以需要多备些。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夏天适量多吃些姜可有效除湿祛寒,增强抵抗力。苏叶有紫苏、白苏两种,在农村是房前屋后草丛里随处可见的调味料。炒公鸡用的紫苏顾名思义是紫色的苏叶,其味道比白苏要纯正香浓得多,且有发表,散寒,理气的功效。在锅内放少量自家压榨的土茶油烧热,加入切好的鸡肉块翻炒,鸡肉微微发白后,加入姜片,淋入老抽、白酒、陈醋,再放入紫苏和鸡杂轻微翻炒至脱生,然后加水,小火炖煮,出锅前 10 分钟撒入适量盐翻动一下,大火收汁就可以出锅了。有的做法为了追求更好的食补效果,还会加入另一味草药路边荆,说是可以祛风、排毒、养精、强骨。但路边荆有一股较重的草腥味,想来会严重影响鸡肉的口味,所以一般人是不用的。

在我现在工作的湘南地区,伏天吃鸡的风气似乎不如湘北浓厚。但这个地方四季都极喜欢吃鸡、鸭、鹅等禽肉。在吃鸡的选择上尤其看重体型健硕的大公鸡。有一道地方名菜,本地人稍文雅者谓之「烧鸡公」,粗蛮一些的则称之为「骚鸡公」,两者的招牌在大街小巷的饭馆前随处可见,其实是同一种菜。叫「烧鸡公」是因为这种鸡公的大致做法与红烧类似;称之为「骚鸡公」,则是由于鸡肉在摆盘上桌时,会将公鸡的两颗睾丸赫然摆在盘中央,由应酬场合的陪座敬给主座享用。每当碰到了这样的情景,一直自信于对多么生猛食物都来者不拒的我,总还是不免会引起一阵反胃。本来从小我就认为鸡肉有一种怪味,加之小时候身体羸弱,家里总是想办法用药材炖鸡给我补充营养,但每次吃鸡肉对我来说都是一份苦差,甚至还因为抗拒吃鸡肉被气急了的母亲责打过。有了这种阴影,长大后我是无论如何都不碰鸡肉的。

相比头伏天的公鸡,更让人垂涎的是二伏天的狗肉。老话说「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伏天喝了狗肉汤,冬天能把棉被当」,狗肉之味美和滋补,历来是被广泛认可的。

而关于吃狗肉的讲究也是讲法颇多的。从前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狗,用以看家护院。慢慢地人和狗之间产生了感情,吃自家的狗肉也就成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为难事。于是很多人采取易狗而食的办法,相互交换屠宰各家养的狗来吃。评价一条肉狗的优劣,首先在性别上肯定是母不如公,母狗在生育了狗崽之后,营养有所流失,滋补功效大打折扣;而在公狗里,又以大黄狗最佳,其次是黑狗,再次则是白狗、花狗、麻狗等杂色狗;还有种说法,不同年龄阶段的狗在滋补功效上也略有不同,小狗补肾,中狗养血,老狗去风湿。这些说法虽然不一定都具备完全的科学性,但我总认为,凡是能够在一个地方广为流传的老传统,即便是空穴来风,也总还是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和风俗情趣,是值得细细品味的。

关于狗肉进补,听我外公说过,不能直接用刀屠狗,因为狗挨刀子后,血都被放光了,也会导致营养成分的流失,最好采用水淹或是吊捆的方式。而且屠宰之后的狗,要悬于高处,而不能直接放在地上,因为狗是土命,接触到了土地,它就总会有一丝要断不断的气息在,会遭更多的`罪。我外公是个心灵手巧,宅心仁厚的人,会很多手艺活,但我从没见他杀过狗。他很喜欢跟我讲这些过去的事,他说,旧时穷人家舍不得杀自家的狗吃,又没钱买狗肉,就单买价格稍廉的狗头解馋。说是狗头上的肉多,有「一个狗头胜三个羊头」的说法。

伏天吃狗肉,最经典和普遍的做法,还是切大块,炒干水分以后焖煮。豪爽一点的人家,通常是呼朋唤友,欢聚一堂,一整只狗的肉,架起大铁锅,用柴火灶烹煮,上桌时用一只大脸盆装着,十来个人一顿饭便将汤汁都吃了个精光。一般在炆狗肉的时候,还会放几个青壳鸭蛋或土鸡蛋在锅中一起炖熟,谓之狗蛋。这种狗蛋吸收了狗肉的营养,然而性子又没有狗肉那么猛,最适合体虚的老人以及小孩子进补。小孩子吃了狗蛋晚上不尿床,夏天不怕热,冬天不怕冷。

狗肉是极温补的食物,这点在数九寒冬都能感受到。只要白天吃了狗肉,管他天气再冷,晚上睡在被子里浑身都能感觉暖洋洋的。伏天这么热,为什么能吃狗肉呢?说是在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吃狗肉这种热性的肉食,能够与体内的阳气相呼应,收到「以阳制阳」的功效。而且伏天虽然炎热,但是人体容易为暑气、湿气、邪气所侵扰,这时候吃些狗肉,才能浑身大汗淋漓,并且随着汗水排出体内的积热和毒素。

但凡事都有个度,我总认为伏天吃狗也还是要注意适可而止的。记得大概是我五六岁的时候,同村一个家境富裕的退休老头子死了,出殡时还在村里摆了很大的排场。那时正值伏天,我奶奶带着我坐在老屋的大门口,看着声势浩大的送葬队伍走过。奶奶说,这老头子是享福享得太过了,前一晚上吃了太多的狗肉后受不了,一下子就死了。不知道为什么,二十年后奶奶早已埋骨山间,我也长大成人了,但我时常会想起那天的情形。

对于吃狗肉,我向来是无可无不可的。发自内心地说,我觉得如果自家的狗养熟了要杀掉,的确会让人痛心,偷盗人家宠物狗的行为更是极度可鄙。我家很多年都不养狗了,也几乎不买狗肉吃。我因为小时候多次被狗咬过,更是对任何品种的狗敬而远之。但我必须坦诚,去人家家里做客,碰巧在饭桌上有大好的狗肉,我还是会忍不住大快朵颐的。毕竟,作为食物的狗肉确实好吃,口水是撒不了谎的。

在三伏那天,从前的习俗是还要吃甲鱼。甲鱼,我们那里又称之为水鱼或者脚鱼,而且「甲鱼」和「脚鱼」在方言里都读「脚」的音。平常我们开玩笑说谁捡了两只「脚鱼」,多半是笑话那个人走路不长眼踩到了水沟里,把鞋子打湿了。现在伏天吃甲鱼的人其实并不多了,主要是因为好的甲鱼难得,市面上的便宜货都是养殖的,口感、营养价值和野生的比起来相差万里。听我爸说,他们小时候池塘边、水沟里到处都是甲鱼,一到热天,它们都趴在水边的柳树干上乘凉,而等人一靠近,就「扑腾」一声迅速地潜回了水里。「那时候甲鱼多,价格也便宜,但是味道真的好。」好像是汪曾祺老先生描述过,以前小孩子吃甲鱼,一旁总要备一杯茶水和一条湿毛巾,以防止嘴巴被糊上。想想,那种甲鱼里的胶原蛋白该是多么丰富啊!

我从小到大没吃过几次甲鱼,而且都是在吃酒席的场合碰到的,不是觉得寡然无味就是酱料的味道太重了,总之没留下什么好印象。最近好像听说在夜宵里流行起了吃小甲鱼,也不知道味道如何。但我总觉得,小小的甲鱼就被吃掉了,真可惜。

当然在三伏天,也还流行着吃红枣炖肚片、豆子炖猪脚等可以滋润养颜的食俗,这些多半是为女性设计的。在我们那里,猪肚和猪脚都是女婿送给岳母娘的首选礼物,因为有祝岳母娘容颜永驻的意思。

但话说回来,以上这些食物到底应该哪天吃,怎么吃,吃了有什么功效,我认为应该并没有什么具体的可言。现在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么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总不至于吃个什么东西还要数着黄历等日子吧!

可我又是多么喜欢这些三伏天的食俗啊!通过食物,透过传统,既享受了口腹之乐,又能在这个一日千里、迷乱纷纷的时代里,体味到一种不变、具体而且充满烟火气的幸福感来,这才是人活于世本该有的色彩和韵味。

;

初伏热还是中伏热 初伏中伏哪个最热

今年三伏天已经到了,我们会经历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阶段,末伏是最后的阶段,所以天热情况有所降低,那么前面两个伏天哪个更热呢?想知道初伏热还是中伏热,初伏中伏哪个最热,就来瞧瞧我的介绍吧,还有三伏养生侧重不同的知识推荐哦。

初伏热还是中伏热

跟初伏比,中伏更热。民间一句俗话“冷在三九、热在中伏”,意思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属“三伏”,而“三伏”中又以“中伏”最热。末伏过后天气渐渐凉爽。

为什么在三伏里是中伏最热

首先因为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天气就最热。

另外,夏季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三伏天闷热的重要原因。在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而进入了末伏天后天气渐渐凉爽,早晚比较凉快,中午还是比较热,每个地区会有所不同。因为末伏已是立秋后,即使是俗称的“秋老虎”,白天热,早晚还是凉爽的。

三伏养生侧重不同

初伏防中暑

入伏的头两日气温极高,因此初伏的保健重点在于防中暑。此时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要在烈日下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中久留,外出应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勿做剧烈运动,保证午睡。最好全天少量、多次补充水分,且可选择淡盐水、绿茶、绿豆汤及其他清凉饮料。

若出现头晕、心悸、恶心、呕吐等中暑先兆,要迅速移至阴凉处,解开衣服,冷敷头部,饮用清凉饮料,并服用人丹或十滴水。如果是体弱多病的人或老年人、小儿中暑,则应立即送院抢救。

中伏防湿邪

伏天“湿热交加”,湿邪最易伤脾,常使人感到头昏身重,胸中烦闷,四肢无力,食欲不振。进入中伏,要格外注意饮食,既要清淡,又要富有营养易于消化,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腻食物。

食物是祛暑湿的好帮手,可用扁豆、薏米等健脾利湿之品熬粥,或者用鲜藿香、佩兰各10克,飞滑石、焦大麦各20克,甘草3克,水煎代茶饮,均于祛湿有效。

末伏防上火

末伏是立秋后,“秋老虎”正凶时。虽然暑热天已经结束,但“秋老虎”的余威不可小视,应注意预防“上火”,并注意清心安神。虽然早晚较凉,但白天仍旧热浪袭人,要特别注意补水,以免出现口干、鼻干、咽干、皮肤干燥等不适。

由于热扰心神,在注意防暑降温的同时,还应有意识避开不良情绪的干扰。

初伏 中伏 末伏 哪个最热?

中伏为三伏天最热的时间阶段!三伏天,呈现出气温高、湿度大、气压低、风速小等特点,高温高湿堪比“桑拿”,是我国中原地区一年的天气中闷热到异常难挨的一个连续时间段!

初伏、中伏、末伏,俗称三伏,按照我国的农历节气,在小暑和处暑之间,按照阳历则在每年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

村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冬天造成的老寒腿、风湿骨痛、腰腿疼,可以在三伏天调理,尤其伏里的30或40天最关键。别说不能贪凉,还要防风,老寒腿的三伏天穿棉裤,让积在骨缝间的寒病随汗水排出。

扩展资料

1、2011年三伏天:

具体时间是:

2011年7月14日~2011年7月23日 为初伏 10天

2011年7月24日~2011年8月12日 为中伏 20天

2011年8月13日~2011年8月22日 为末伏 10天、

2、2012 年三伏天:

具体时间是:

2012年7月18日~7月27日 为初伏 10天

2012年7月28日~8月6日 为中伏 10天

2012年8月7日~8月16日 为末伏 10天

三伏天最热是哪个伏天?

在我国的三伏之中最热的是中伏,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的说法。

中伏,也叫二伏,是三伏天里最热的一段时间。这是因为: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天气就最热。

加之夏季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三伏天闷热的重要原因。在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中伏来了!持续20天,头伏、中伏、末伏,哪个更热?

小暑过了就离三伏天非常的近,三伏天是夏天最热的时候,而且也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间段。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以及末伏,2022年的入伏日是7月16日,中伏是7月26日开始,末伏是8月15日开始。而一年当中最热的时间是三伏中的哪一伏呢?其实在初伏的时候就是小暑节气左右,还是比较热的。小暑这个节气到来,就说明很多地区都进入了炎热的时间段。

到了小暑这个时节不光天气会炎热,而且湿度也是非常大的,很多木头都会被雨水给冲刷过,而且晴天在经过暴晒就会蒸发水分,。这个时候坐在木头上歇息,那么就会导致一些湿气入侵我们的身体。所以在这个时候是不能坐在木头上的,初伏的时候其实还不是最热,真正热的是大暑。而大暑是跟中伏重叠的,所以中伏是要比初伏热的。 

中伏的热的程度要取决于初伏的时间段,要看出服那段时间热的程度是什么样的。如果初伏非常的热,那么中伏就会凉快一些,如果初伏凉快一些,那么中伏就会更热一些。末伏是在立秋之后,到了秋天经常会感觉到秋高气爽,但是立秋之后不一定会立马就凉快起来,因为还有末伏。在立秋之后会有一段时间会回热,也就是民间经常说的秋老虎。

这个时间会持续1~2周左右,而且很多地方反而会立秋之后比大暑还要热。尤其是在中午的时候,像是在烤火一样。而且有一种说法就是立秋之后早晚会非常的凉,而中午衣服都会汗湿。这种说法也就是说末伏会比较的热,但是在早晚的时候会比较凉快。相对来说末伏是凉快一些的,所以说三伏中最热的就是中伏。

初伏中伏末伏哪个最热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初伏和中伏哪个热、初伏中伏末伏哪个最热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