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租如何分摊,养殖4000只肉鸡需要投资多少钱?
你好,我是晓霞,从事土鸡养殖行业12年了,我采用的是发酵床+散养模式养殖土鸡,从改建场地到养殖出成品每只肉用型土鸡成本约43元,那么养殖4000只肉用型土鸡到成品出售需要17万元左右。之前我有按照500只鸡给大家算的一个成本分析,你可以参考一下:
1、散养区
一亩地一般可以散养200---500只鸡,地租各地不同,有的养殖户是用自己房间屋后的空地,不花钱,有的人是租地一亩大概400元左右,按照2亩地养殖500只就800元地租。
2、棚舍
500只鸡的棚舍大概面积在60--70平米,鸡棚的成本和你选择的材料有关,比如用稻草估计就1000元左右,用石棉瓦估计2000元左右,用彩钢棚成本在5000元左右。
3、鸡苗
鸡苗价格与鸡苗的品种,质量,行情等都有关,500只鸡苗大概费用在2000元左右。
4、料钱
一只土鸡苗从小到大需要135—150天左右的时间,体重在4—4.5斤左右,从小到大需要的料钱在26元左右。500只鸡从小到大需要的料钱是13000元。
5、加温费,药品费和杂支
自己育雏小鸡是需要加温的,具体的加温时间和当地气温有关。一般在30天左右,一只鸡的加温费用基本在5毛左右。从小到大需要做一些疫苗和喂一些预防药物,一只鸡大概需要三毛左右的疫苗费用和七毛左右的药品,500只鸡加温费用、药品等杂支共计750元。
合计:800+5000+2000+13000+750=21550元,一只鸡的成本在43元左右。我算的成本应该要比养殖户的要高一些。比如棚舍的费用是算到第一批鸡里面的,其实应该按折旧来平摊到以后几批鸡成本里面。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土鸡相关养殖,欢迎关注晓霞头条号或私信我。
想在西安投资一个宾馆?
总投资款
酒店的总投资款=房间数量*单房平均投资款。确定房间数在60-70间之间,接下来总的投资款就由单房的平均投资金额决定。
下图是目前国内各大酒店的单房平均投资金额。受物业条件不同、人力成本、材料等不同,每个房间有8000-12000之间的上下浮动。
收入
酒店客房售价=地段*装修*服务。 酒店立项后地段和服务基本是固定的, 所以装修是影响酒店收入的重要原因。一间平均6万的单房装修费,它的单价肯定无法和单房10万的装修的客房的价格。所以,单房的投资金额直接性决定酒店以后的收入。
利润
(1)房租。酒店利润的本质是赚取房东与酒店客人之间的房租差价,差价空间越多,利润率越高。个人建议,酒店每月的房租占月收的30%,而且需要在整个物业租赁期内。超过30%的项目,酒店的盈利空间非常有限。
(2)人力成本。人力成本是酒店经营成本中最大的开支,一般中档酒店每月人力成本占月收入的20%左右。20%是行业相对平均的水平,酒店的所有服务都需要依靠人力去完成,薪酬太低会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导致酒店的服务水平降低。
当然,也不宜过高,过高的人力成本会吞噬酒店的利润空间。一般中档酒店的人房比为0.18-0.2(100间客房配18-20个员工)
从收入的角度看,酒店的收入由装修水平决定的,而单房的投资金额直接决定酒店的装修水平和酒店的总收入。虽然影响酒店总收入有很多种因素,但是通过装修提高单房收入是酒店业利润的主要实现途径。
从利润的角度看,酒店的利润=收入-房租*人力。每月的房租和人力成本基本要占到月收入的50%,控制好这两项支出,80%把控好酒店的利润率。在立项前,尤其要控制好这两项的成本比例。
最后从整个项目的投资回报出发,还需要控制好酒店的总的投资款。总的投资款越多,需要更高的收或者时间才能收回成本。
目前中档酒店,市场的平均投资回报周期为4年。不过这只是一个平均的数据,具体的还需要以具体的项目情况才知道。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更多酒店干货分享
欢迎关注:小王在酒店
银行为何总是让储户去ATM机上进行取款?
一位朋友在基层银行当大堂经理,她告诉我:银行工作人员特别热情的引导储户去ATM机上取款,表面看似为了方便客户,实际上是有很深的套路在里面。
至于客户会不会使用ATM机进行存取款,银行工作人员是不会关心的,她们关心的其实是业务的考核,以及钱。
不知道大家去银行取款或者存款时有没有遇到此类的情况:无论窗口有没有人,只要去银行办理存取款业务,工作人员都会把我们往ATM机上引,让我们用机器操作,有的银行在我们操作完还会开心的赠送一些小礼品。
其实,银行这种“赔本”操作是有目的的,背后的套路深得很,特别是中老年群体,稍不注意就入坑了。
几个月前,婆婆因为要提前给自己买墓地,于是我陪她去银行取钱。因为当天是老年人发放养老金的日子,所以ATM机前排了很长的队伍,反而窗口处没有一人办理业务。
当我们准备“叫号”去窗口取款时,大堂经理热情地走过来询问我们办理什么业务,婆婆表示想要从银行卡里取18000元现金,但是取款机前人太多且自己不太会操作,怕取到“假钱”,所以想在柜台操作。
大堂经理听后却一直劝婆婆去ATM机上操作,并告诉我们柜台仅受理一些大额的存取款业务,小额的还是需要去ATM机自助。婆婆听后有些生气,正要跟其理论,哪知道大堂经理讨好似得赶紧对婆婆说道:“大姨,ATM机比柜台方便,您放心这机器绝对不会有假钱。今天正好银行有回馈老储户的活动,在ATM机存取款超过10000元,就能免费领10个土鸡蛋。您要不会,等会儿我在旁边指导您操作。您别声张,取完钱我再多送您5个鸡蛋!”
本来我打断拒绝,因为ATM机前全是老年人在排长队等着取养老金,一会儿存一会儿取的,操作速度一个比一个慢。而窗口明明空无一人,工作人员都在里面坐着聊天,就算我们过去取个钱也耗费不了她们多少时间和精力,何必一定要去ATM机那里排队?
哪知道婆婆听到大堂经理所说的这些礼品后有些心动,不等我相劝,乐呵呵的跑到ATM机那里排起了队。
取钱时,大堂经理也确实热情耐心的一步步的指导婆婆取钱,又贴心教婆婆以后再来ATM机如何自助操作。临走前大堂经理提了一小袋鸡蛋送给我和婆婆,又热情地送我们离开银行。
全程热情周到的服务,让婆婆头一次体验到了“顾客是上帝”的感觉,看着手里的15个土鸡蛋,婆婆已经完全忘记了原本可以在窗口2分钟完成的事情,硬是在ATM机前等了足足40分钟才取到钱,一上午的时间几乎全耗在了银行。
本以为大堂经理不厌其烦的一遍遍指导中老年人如何使用ATM机存取款,这种的优质服务是真心为中老年人考虑,直到一位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告诉我背后真相后,我才明白,这其中的套路真是太多了。
朋友告诉我:对于有些银行来说,在ATM机上简单存取款就能领取一个礼物,看似银行“亏了”,其实是“赚了”。因为引导储户“去ATM机办理业务”直接关乎着工作人员的绩效和提成,这种看似热情服务的背后隐藏的是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至于储户到底会不会使用机器,会不会取到假钱,都是“当面结清,离柜概不负责”。
今天我们针对这个话题,来跟大家简单科普一下:银行为何总是让储户去ATM机上进行取款背后的“猫腻”。
原因一:去ATM机上取款是为了减轻银行柜台的业务压力。银行各大网点平时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一般网点受理业务的窗口也就4个,稍大一点的支行可能是5个窗口。
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过,明明有5个窗口可以办理业务,但实际上真正能给大家办业务的只有1-2个窗口,剩下的要么是“暂停服务”,要么是针对那些VIP的大额储户,甚至有些业务员明明坐在里面喝茶聊天,无所事事,也不给大家提供服务。
这在很多银行都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主要原因就是银行有意的把用户往一些电子终端设备上引流,让电子设备来代替人工操作业务。比如存取款业务,让去ATM机上操作;修改银行卡预留手机号,大堂经理直接在电子设备上操作;去银行开户,直接在电子银行上操作。
就像ATM机,集存款、取款、查询、转账等功能于一身,功能比较齐全,只要是柜台能办理的存取业务,ATM机器上都可以操作办理,甚至包括一些信用卡业务(比如还信用卡账单)。当储户有其中任何需求时,直接引导他们去机器上操作,可以减轻银行分支机构在运营方面的压力,减少网点银行的支出,节约了一定的成本。
银行网点的压力和每日的工作量非常大,特别是遇到一些中老年群体开退休工资时,去银行取款的老头儿老太太们都能排起长长的队伍,而有的用户只是单纯的取钱或者存钱,就能在柜台上磨磨蹭蹭的操作10-20分钟才能办完。
这无形中就增加了柜台人工的工作量,特别是遇到那种“几张银行卡来回倒钱,查账”的用户,取个几百元能耗费1.2个小时,但是如果通过ATM机,几分钟就能解决,无形中减轻了银行柜台的工作负担。
原因二:去ATM机上取款跟员工业绩考核有关。商业银行的本质是为了赚钱,一台ATM机的功能可以代替2名员工,如果人们都能通过机器办理各项业务,银行就能最大限度的节约人工成本,毕竟1名员工每个月给她开几千元的工资,一年几万元,银行省下这几万元投资在别的业务上“不香吗?”
朋友告诉我:每个银行都会有一个ATM机器业务替代率的考核,主要就是考核银行对ATM 机使用的情况。“引导储户去ATM机上存取款”就属于一项硬性工作考核内容,大堂工作人员每引导一位储户去ATM机上操作,无论是取钱还是存钱,就代表着使用了一次ATM机。朋友告诉我说,这个是工作的一个环节,比如银行有要求:一个月内ATM机存取小额款项的使用率必须达到80%以上。如果工作人员完不成,当月的业绩就不合格。
同样的情况还不如“开通手机银行业务”、“关注微信公众号”、“开通小额存取款短信通知服务”等都属于网点银行的业绩考核环节。
因此,凡是进入银行办理业务的人,无论什么年龄段,只要是低于20000元的存取款,甚至50000元以内的,都会引导着去ATM机上办理。有些柜台网点甚至为了完成每月总行下达的任务指标,都自掏腰包购买纸抽、鸡蛋、米、油这种礼品,只要用户愿意去电子终端机或者ATM机办理业务,就免费送给用户。
所以储户们以为自己占了银行很大便宜,实际上银行这笔买卖并不亏,再加上银行工作人员们天衣无缝的话术和热情如火的服务态度,储户们几乎很少会拒绝,直接就高高兴兴的去ATM机办理业务了。
原因三:去ATM机上取款是为了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很多人不愿意去银行柜台办理业务的主要原因就是嫌弃排队等候时间太长,一个小小的业务就需要耗费几个小时,体验感特别不好。要是遇到那种有急事的用户,比如银行卡丢失或者盗刷的情况,前面有一位储户在柜台前一会儿取款一会儿存款的磨磨叽叽,估计这些用户心里分分钟想要把银行卡注销掉另换一家银行。
此时,ATM机的好处就体现了,小额的存取款业务直接让ATM机来操作,不用等待太久,24小时不休息,只要机器里有足够的钱就能随时随地的使用,这是人工所做不到的,这样能瞬间提升用户们的体验感和对银行的服务的好感度。
如今市场上银行之间的竞争压力也特别大,很多银行为了能留住客户,为了抢占更多的用户资源,又是研发手机银行的功能,又是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对用户的服务能力,就是为了能把用户留在自己银行。
如今随着居民收入的逐渐提高以及大家对金融服务需求的越来越大,人们去银行办理业务的次数越来越多了,ATM机能够轻松解决人工服务上的不足之处,提高了办公效率、缩短了人们等待的时间,也增加了用户们对银行的满意度,这样一举两得的好机器,银行能不大力推荐吗。
对于储户来说,去ATM机上存取款有什么好处?如果是针对查账和转账的用户,其实去ATM机上操作没有必要,因为现在手机银行和银行微信公众号上也具备了这些功能。
那么,对于储户来说,去ATM机上存取款有哪些好处呢?
1、省去了窗口排队等待的时间。
对于继续用钱或者急着转账的储户来说,去ATM机上操作确实要比窗口便捷很多。窗口办理业务不但要叫号,还得等号,三个柜台需要等待1个小时才能轮到叫号办理业务,要是遇到有急事的,一时半会儿都轮不到。
但是ATM机不一样,只要机器前没有人,过去存取款仅需几分钟就能完成,方便又快捷,给人的体验感特别好。
2、24小时自助服务,存取款不受限制。
银行柜面的工作时间都是8小时,节假日还放假,不受理业务。如果急需用钱时,想去柜台取款都无人受理,但是ATM机不同,只要是机器里有钱,无论是哪家银行的银行卡都能使用,24小时的自助式服务,让人们存取款不再受限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去ATM机上进行存取款有什么坏处?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储户来说,去ATM机上办理存取款业务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省了时间,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快捷。那么,去ATM机上进行存取款没有任何风险吗?
其实并不是,对于一些中老年人来说,特别是不太会使用ATM机的年纪偏大的老年人,去ATM机上操作反而会增加账户风险。但是有些银行工作人员为了业绩和工资,根本不管这些,反而以送礼物为由,一味的把老年人往ATM机上引。
那么,去ATM机上进行存取款会面临哪些风险呢?
1、银行会在城市里设置很多ATM机器,有的设置地点比较偏僻甚至附近都没有摄像头。因此有些不法分子就利用ATM机取款漏洞,在机器上做手脚。比如之前新闻上经常播出的那种:不法分子在ATM机上安装盗刷银行卡的机器,只要储户把卡片插入机器里,不法分子立马能获取到储户的取款密码,从而盗刷卡片。
因此,ATM机上的安全风险特别大,经常发生一些利用机器进行xx和盗窃的违法行为,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账户风险问题。
2、ATM机容易出故障,会出现吞卡的问题。这个应该是大家最怕的问题,有些机器上的操作系统比较老化,当人们在操作取款的过程中,ATM机系统突然卡顿了,可能就会出现吞卡现象,银行卡被吞后还得跟银行方打电话,让工作人员过来解决,要是遇到银行下班,那处理起来就更加麻烦了。
3、ATM机有时候会出现假钱。很多人都觉得去银行取钱一定不会有假钱,其实并不是,银行的ATM机上也可能取到假钱。虽然银行ATM机里的钱都是经过工作人员和机器清点后存入的,但是不能排除会有那么一两张假钱混入其中。如果在机器上取到假钱,要是没有及时查看就拿回家了,等到发现时再去找银行退钱,可能会遭到银行拒绝。
4、有些年纪偏大的用户不太会使用ATM机的功能,比如老年人可能无法区分取款密码和查询密码,要是两个密码设置的不同,当在机器上操作时,不知道机器上的功能作用,胡乱按很有可能会造成“密码错误,卡片被吞”。而且有些老人在机器上存取款时,警惕心不高,要是遇到身后有不法分子留意到老人取得金额比较多,免不了会钱财受损。
5、ATM机存取款有数额限制,一般情况下自动提款机一次取款最多2千元,每天每卡最多2万元;同时ATM机转账限额每天5万元,手续费视银行而定。所以要是想要取几万元在机器上根本无法操作,而且有的机器如果没钱了,银行又没有及时往里面存钱,也会影响用户使用。
在使用ATM机存取款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ATM机在日常生活中给我们带来方便,但是有些不法分子利用它来做一些侵犯我们财产的事情,那么当我们在使用ATM机来存取款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1、无论是取款还是存款,一定要去那些正规的ATM机,比如银行网点的ATM机。有些居民小区附近也会有一两个ATM机,虽然也是银行设立的,但有些机器附近比较偏僻,甚至没有监控设备,这给我们存取款时增加了一定风险。
2、存取款时要注意身边的陌生人,特别是身后的人,输入密码时注意遮挡。这样做一是防止对方偷看自己的密码,防止个人信息外泄,二是防止身后的人见财起意,导致我们的财产受损。
3、当我们在ATM前取款时,取完钱不要立刻走,最好查看下钱的真伪,一旦发现了假钱或者疑似假钱的,不要离开银行监控的范围内,并拿着钱在银行监控前,把钱号对着摄像头照一照,同时立即拨打银行服务热线,或报警都可以。
4、如果是年纪大的人去ATM机上操作存取款,最好是找一下大堂经理在旁边协助操作,以免出现操作失误卡片被吞的情况。
结语。综上所述,银行工作人员之所以热情的让储户去ATM机上进行取款,一个原因是关乎他们的业绩考核和工资,另一个原因是关乎银行的发展。这项业务虽然比较方便,但是对一些不太会使用ATM机器的老年人来说,还是不建议独自去操作,要么找工作人员协助操作,要么还是老老实实去柜台找人工服务,老年人操作不当反而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1929年美国金融大萧条为什么会导致700万人死亡和上千万人像畜生一样活着?
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
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是是二战前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转危机从美国开始席卷全世界,国际贸易锐减50%,美国失失业率飙升至25%,资本主义全面受挫。
当时美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有高达400万的美国学生失学,有高达800万的美国人失业,经济严重受挫,问题的确很多。
但是所谓导致700万人死亡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1929年的美国GDP为1046亿美元,而1932年1933年分别只有595亿和572亿,缩水一半,但即便如此,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只是相对于更高变低了而已。
1930年的美国人口为1亿2000万左右,按照这个比例的话,1933年的美国人均GDP在476美元左右。
而当时的10美元在1933年可以买200斤猪肉或者是700斤小麦,费城每个月的救济金是22美元,纽约是10美元。也就是说1美元可以买20斤猪肉……
500美元可以买10000斤猪肉,35,000斤小麦,这样的数据,这样的消费水平和购买力,恐怕即便即便是现在的很多发展中国家,也未必达得到。
1930年的纽约人口为693万,1931年被标明由于饥饿死亡的人口为55人,1932年由于饥饿的死亡人口为139人,如果按照饿死七百万人的比例,那么这个数字应该乘以百倍。
当然,大萧条对于失业者打击最大,但是在当时的美国,是不是失业就代表只能饿死呢?
当然不是,面临经济危机是胡佛总统,虽然奉行不政府不干预市场,但是也采取一些措施…
诸如当时的胡佛在1929年就批准了墨西哥裔人口遣返计划,这个计划把墨西哥裔的50万人遣返回墨西哥,以降低对美国人岗位的竞争。
民间社团和政府组织的救济……第二、大规模的社会福利,大萧条期间,由于失业人数急剧增加,高达24%的失业率使得救济需求大幅度增加,美国各级政府开始主导救济工作,比如在宾夕法尼亚州的12个城市中民间救济支出,从1930年170万元到1932年转变为900万元,官方的救济支出,从240万上升到1680万美元。
罗斯福上台之后,开始大力执行市场干预政策包括对失业人口的救助政策,由新机构联邦紧急救济总署负责制定失业人士的救助计划;
建立公民保护队,雇用失业青年25万人进行地方性农村工作计划,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翻修农村道路,同时提供贷款抵押救济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和业主,成立复兴银行公司,将农业救济置于高度优先的位置。
同时成立国家救济机构,公共事业振兴署,振兴署雇用了200万家庭的一家之主,同时建立社会保障法案和社会安全体系,为老人穷人和病人提供经济保障,保障他们的最低生存线。
即便在大萧条中,美国救济机构也给超过300万的家庭提供了岗位,在失业的家庭中,美国在1933年,给占全国人口13.4%的404万个家庭发放了196美元救济金,这是什么概念呢?
当时纽约市场上的牛的批发价是6.4美分,猪的批发价则是4.6美分一斤,大家可以想一想。
而当时美国民众的月收入,白领的工资达到了166美元,蓝领的工资达到了76美元,在1933年纺织女工的月工资为55.4美元,面包师傅的工资为88.3美元,这种经济水平,再加上物价的大幅度下降,这些人依旧可以生活的很好。
至于那些陷在失业泥潭的老弱病残的人们来说,确实压力很大,但这种压力是精神上的和自尊问题,他们虽然没有充分的收入,由于强大的社会救助,依靠救济,和依旧能够保证他们的生存。
大萧条中的小人物:服装贩子艾萨克斯,原本每周收入四五千块,如今身无分文,不得不放下身段去政府申请救济,他不止一次想到自杀:“如果不是为了孩子们,我死都不愿意领救济”。你看到了,只要不选择自杀,光靠救济一家人就不会死……
而且还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数字,那就是在大萧条的30~40年代,移民比上一个10年少了300万,生育率也大幅下降,以及避孕措施普遍推广,生育率从1921年的2.425%下降到1933年的1.65%,但是人口在这个十年却仍旧剧烈的增加了800多万。
从人口死亡率上来看,经济最繁荣的1928年人口死亡率为1.2%,危机最为深重的1933年人口死亡率为1.08%,1921~1930年10年间的平均死亡率为1.18,1931~1940年10年的平均死亡率为1.09。
反而在大萧条期间,死亡情况却相比于黄金10年的死亡情况更好一些,除了医疗水平的进步,也就是说并没有出现美国大萧条期间没有出现所谓的饥荒的情况,否则死亡率怎么也要高点才是!
所以是怎么算的死亡七百万??丰富的文化生活和无聊之余的精神享受大萧条时期,梅·韦斯特一类的性感女星走红,物质匮乏时期的人们更喜欢“丰乳肥臀”。
阅读的人数大大增加。曼西城的公共图书馆图书流通率翻了一倍。
无所事事的民众突然发现,公共图书馆简直是穷人的天堂 —— 不仅可以在温暖的座椅休憩打盹,还可以用知识填补焦虑。
有顾客对图书管理员说:“要不是有图书馆,我没准早就疯掉或者自杀了。” 八卦小报也成了朝阳产业。
它们凭借报道上流社会的精彩生活,配上刺激的标题和露骨的图片,吸引了一大批百无聊赖的市民。
有一半以上的人每周看一次电影,只要花两毛五,就能进入由《金刚》、《绿野仙踪》 或者《乱世佳人》编织的梦境。
(无所事事的人只好在酒吧买醉)
股市崩溃的同年,好莱坞举办了第一届奥斯卡颁奖礼,如同一个电影辉煌的预言。接下来的十年,虽然全国电影院倒了三分之一,但全美票房收入增长到了近7亿美元。
普通人的生活缩影虽然很艰难,但在1935年,一家人用攒下的闲钱,准备了圣诞节下午茶和巧克力蛋糕。
还有就是:
9岁女孩茱蒂丝看见父母辞退了保姆,从豪华的住所搬到狭窄的一居室,才知道并不是每间公寓都有餐厅。只是从豪宅搬到一居室,没了保姆而已……
这恐怕也不能说明像畜生一样的活着吧?
参考资料:
统计数据来自:美国历年统计资料
斯特兹·特克尔,《艰难时代:亲历美国大萧条》
陈芥.大萧条之中和之后的生活世界博览
孙立平,普通人生活中的大萧条,经济观察网
农民缴的公粮是交土地租金还是缴农业税?
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在网上有一定程度的热度了,并且在一帮不知法者的推动下,还把我们农民朋友单独地从国家整体中分离出来说如何地辛苦,如何地为国家作贡献,现在老了生活又如何的艰难等等,使得越来越多纯朴的农民朋友也在跟风吵闹。
农民交的公粮是交的农业税,这是我们农民在使用国家土地所必须要缴纳的营业性税收,自古以来都有,中外同样都有,与缴纳“社保基金"没有任何关系,更不能够抵“社保基金",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如果广大农村人对这个问题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仔细地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保法》,里面有非常详细的说明怎样才能够领取“退休养老金"和享受“医疗报销"服务。
现在社会上或网上许多的不知法者错误地认为以前我们农民交公粮就可以抵交“社保基金",他们自己不知不觉就犯了三个非常低级的认知错误:
第一,这些无法律意识者简单地认为“工人阶级"一生的创造的价值就只有自己的“工资"和“所缴纳的社保基金",他们就根本不知道工人阶级将自己所创造的更多的“剩余价值"无怨无悔的奉献给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和全国人民。
第二,城市工人的“退休养老金"是国家和社会以防城市工人阶级退休后无任何生活保障而专门设立的退休工人生活保障体制。
第三,这些无法律意识者错误地认为所有城市居民都有“退休养老金"。他们哪里知道城市里工人阶级的家属,无业人员,无“正式"工作单位者以及那些“农转非"人员和没有自己缴纳“社保基金"的“下岗工人"们同样也是没有“退休养老金"和“医疗报销"服务的。这些人只有自己缴纳了城市“居民社保基金"和“城市居民医保基金"后,到退休年龄后才有“退休养老金"和“医疗报销"服务。
综上所述,我们农村人在以前所交公粮是我们每一个农村人使用国家土地后必须要向国家所做的义务,和缴纳“社保基金"没有任何关系,更不能等同于“社保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