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正文

成本拆分摊销

指按照国家规定一定比例收取的利润;这就是有些地方(住建部已有规定)不允许使用最低报价中标的原因,比如优惠部分措施费、利润、管理费,企业不能通过买发票的方式节税了。2、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

成本拆分摊销,土建工程下浮8个点可以做吗?

首先,你是要做不偷工减料、合格的工程,同时还要有合理利润,就必须要弄清楚建筑工程费用组成。

建筑工程费用由以下几个部分费用组成:

直接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等。它是根据分部分项工程的数量和预算单价计算的费用;

间接费,包括管理费和其他间接费两种费用;

利润,指按照国家规定一定比例收取的利润;

税金。

一般土建工程材料费用占总造价的50%左右;人工费占12-18%;措施费占比为18%左右,抵扣玩税费后,还要承担大约6%的税。上述费用相加,成本就达总造价的88--94%。使用定额报价时,合理利润也就是5%。这就是有些地方(住建部已有规定)不允许使用最低报价中标的原因,同时能回避恶性竞争。

如果要保证工程质量,保护施工方的合法利益,正常情况下,是不允许超出合理价格下浮的。

你所说的土建工程下浮8%,如果是总价下浮,你得承担材料风险,一旦材料价格上涨,在要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你就会有亏本的风险。

所以,如果你想做这样的工程,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你有足够的周转材料和满足工程使用的机械设备,减少摊销;二是要有稳定的施工队伍和管理人员,人工费和管理费用可控;三是甲方资金到位,避免工程垫资而产生不必要的财务成本;

一般一类工程不接受总价下浮超过5%的工程,二三类工程不超过3%,可以单项下浮,比如优惠部分措施费、利润、管理费,材料走市场价,随行就市。否则,还是不接为好。

国家进一步规范建筑业市场,按规则办事,不参与恶性竞争是保障建筑行业有序发展的基础,这样才能保证百年基业的建筑产品质量,也才能保障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

企业束手无策了吗?

合法节税的方法有很多。

题主的说法本身就有问题,给人感觉是金税三期之后,企业不能通过买发票的方式节税了。你说的方法是偷税,是违法犯罪行为,一直是国家打击的对象。依法纳税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但合法筹划是国家允许的,同时,国家税务机关也出台了非常多的税收优惠政策,所以企业束手无策从何谈起?随便举几个常见的例子吧:

1、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按月申报的,月销售额低于十万元,按季度申报的,季度销售额低于30万元的,免交增值税。

2、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3、在促进就业方面。

企业招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自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当月起,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6000元,最高可上浮50%。

企业招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以及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且持《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企业吸纳税收政策”)的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自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当月起,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安徽省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7800元。

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4、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方面。

企业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同时,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可以进行研发费用确认享受所得税加计扣除优惠。2018年1月1日前的研发费用可加计扣除150%,2018年-2020年可加计扣除175%。

除大量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享受外,对于合法的税收筹划,国家从来没有限制。比如,企业可能通过合法的筹划,不符合小微企业的条件的企业变为符合小微企业的条件,从而可以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等等。

没有金税三期工程,国家也不会允许购买进项发票这种违法行为的存在。作为企业,可以合法筹划,但绝不可以采取偷行为。只是金税三期工程实施之前,监管的力度不够,给了一些违法分子可乘之机而已。随着金税三期工程的不断优化,监管手续的不断进步,税收违法存在的空间越来越小。作为企业,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依法纳税,阳光筹划。

财务人员如何向领导汇报财务报表?

在企业做财务,我们经常需要像领导解释财务报表数据,如每个月的经营情况、利润多少、税务成本、资金流向等相关数据。所以作为财务,我们应该学会如何给领导汇报数据,汇报数据的时候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汇报数据着重强调哪些方面,我给大家来介绍下。

那么,作为财务人员如何向领导汇报财务报表?

1、确定需要向谁汇报,是汇报给你的上司还是企业老板。

如果你是企业的报表会计,想您的上司也就是财务经理或者财务总监汇报财务报表,这个比较简单,因为上司是财务专业人士,非常懂财务,汇报数据用专业语句解释没有问题的,我们汇报财务报表各项数据及相关指标以及财务报表各项重要数据变动即可,一般来说这种汇报主要是财务报表科目内容。

如果像老板汇报财务报表,尽量不适用专业术语,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解释即可。主要经营情况(如收入、料工费等)、资金使用情况。

2、汇报财务报表前的工作。

首先你要知道财务报表各项数据是多少,包括各项数据的明细,如应收账款余额及交易额较大的客户、应付账款余额及交易额较大的供应商、本期购买的重要资产、主要产品的销售情况等等,科目的明细数据事前都要有所了解;各个产品的成本情况;付现成本与非付现成本、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相关数据。

3、向领导汇报数据注意汇报对象不同,汇报的数据角度不同。

(1)向上司或者直接领导汇报本期财务报表时。

可以汇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本期与上期发生较大变化的科目,也就是说占资产较大的科目、本期变动较大的科目是主要的汇报对象。(如本期银行存款较多原因、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影响原因、本期固定资产或投资增加较大情况、毛利润增加、期间费用情况、净利润等等)。财务报表指标,解释重要的财务指标,主要是财务指标发生变动较大的原因。如负债率、毛利率、期间费用占比、税务成本比例等,都是可以进行汇报的。

(2)向老板汇报财务报表时。

语言要通俗易懂,不能以财务或者会计的视角来汇报财务数据,相关财务数据必须要经过自己加工整理后再汇报的。大部分企业每个月的经营方向不会出现太大改变的,每个月的报表数据差异也不会很大,日常成本费用老板一般是比较清楚的。

汇报经营数据的时候,我们可以直观的从料工费进行阐述,也就是说本期销售收入是多少,产品的成本是多少(材料费),人工工资以及各项费用支出(包括制造费用及期间费用)。

收入是产品销售直接得来的,材料费就是就是产品占材料比例,人工工资包括车间工资及办公区人工工资,制造费用及期间费用包括车间及办公区水电、车辆费、办公费、辅料费、业务费等等。那么这样解释给老板的时候,是不是老板就更容易懂了,因为他不知道会计上需要成品分配、成本计算、各个费用如何计入在报表科目的。成本费用中的非付现成本,如在汇报制造费用、期间费用的时候,还可以拆分本期成本费用中的非付现成本,如折旧费、摊销费、计提费用等等导致的非付现成本。这样老板知道销售收入多少,本期成本费用中料工费有多少,还知道这些料工费中有多少是为支付的现金。

公司资金收支情况:如本期销售产品的现金、采购支出多少现金、工资支出、日常费用支付现金以及其他收付现金的情况;

还可以汇报相关的资金计划,如可利用的资金,资金缺口等。

想了解如何编制财务报表、各个科目附注如何编制、合并报表如何编制的,可以关注我,我会持续给大家进行分析,我是悟空做财务,谢谢大家!

如何有效的节税?

税务筹划着重抓住结合点

税务筹划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表示:税务筹划=业务流程+税收政策+筹划方法+会计处理。从这个流程可以看出,要做好税务筹划,使税务筹划既要合法、又要实用,这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即需要抓住三个结合点。

第一点:税收政策与相适应的税收筹划方法结合起来。

在准确掌握与自身经营相关的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需要与一些恰当的筹划方法结合起来分析,从而 找到与经营行为相适应的突破口。

第二点:业务流程与现行的有关税收政策结合起来。

在发生业务的全过程,纳税人必须了解自始至终会涉及哪些税种?与之相关的税收政策、法律法规是怎样规定的?税率各是多少?采取何种征收方式?有哪些优惠政策?

第三点:税收筹划方法与相应的会计处理技巧相结合。

不同的税收要用不同的财务处理方式来处理,否则也会产生税收风险。成功的税务筹划光有税收政策和筹划方法还不够,因为最终要在会计科目中加以体现,所以还得用好会计方法,把税收筹划的内容恰当地体现在会计处理上,才能最终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

纳税筹划注重业务过程

许多企业纳税的最大误区就是只看到税收的交纳过程,不注重税收的产生过程,把税收单一的让财务人员来完成。一税通带领大家来分析一下税收是怎么产生的。企业是因为有了经营行为而缴税,那经营行为从哪儿体现的呢?税务机关要查账,是通过账本来查看你的业务过程,但无论怎么查账,税务机关永远都不会完全相信企业的账簿,因为账可以通过人为做出来。税务机关只相信企业的合同或者相应的证明,因为业务是按合同发生的,是受法律保护的。因此,合同决定业务过程,业务过程产生税收。但企业的合同没有一份是财务部门签订的,都是业务部门签的。那财务与税收是什么关系呢?仔细分析一下,他们只不过是将业务部门产生的税收在账务上反映出来,并交纳到税务局去。财务只是个交纳的过程。所以,业务部门产生税收,财务部门反映和缴纳税收。

现在有不少企业并不注重业务过程的税务筹划,只知道让财务人员在账目上做文章,甚至把偷税当成考核财务能力的标准,这种违法行为是非常危险的。

纳税筹划务必加强自我保护

税务筹划是一种未雨绸缪的行为,它具有三个特性,同时也是进行税务筹划的基本原则。

一、超前性:纳税行为相对于经济行为而言,具有滞后性的特点。但是如果等到企业发生业务行为之后再想少缴税,那就会出现偷税。所以做纳税筹划必须要有超前意识。

二、合法性:这是纳税筹划的本质特点,纳税筹划没有改变税收政策,只对业务过程进行合理选择和策划,符合国家的立法意图,纳税筹划只允许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进行。

三、实用性:纳税筹划必须有用才行,如果没能真正减轻税负,那它就没有实际意义。但同时纳税筹划不能盲目进行,纳税方案不是做给自己看的,必须经过税务机关的检验和认可后,才能得以实施。

园区税收政策介绍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都出台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将企业注册到有税收政策的低税区,不仅最节税而且合理合法。

1、 寻找一个企业所得税税率极低的税收优惠区,将部分业务通过个人独资或者有限公司等形式转移到新的税收优惠区;2、 通过利益或者其他费用输送的方式,将高利润以收入的方式转移到税收优惠区设立的新公司中。

假设浙江XX公司为一般纳税人(下称A公司),年收入为2000万元,费用支出在1000万,利润为1000万元,通过设立个人独资企业(下称B企业),将A公司的利润中的500万元以招待费营销费的业务模式转入B企业,具体节税效果比较如下:

分析:不管B企业为小规模或者一般纳税人,其所承担的增值税税额A公司都可以用来抵扣,等于是A公司应该承担的增值税部分的转移到了B企业,所以B企业实际担负的税额只有个税的10.44,那么算下来的税负10.44/500万=2.1%,B企业相对于A公司节约税款为:200-10.44=189.56万元,节税比例高达:189.56/200=94.78%。

合理的税务筹划有助于优化企业产业结构和投资方向。企业根据税收的各项优惠政策进行投资决策、企业制度改造、产品结构调整等,尽管在主观上是为了减轻税收负担,但在客观上却是在国家税收经济拉杆的作用下,逐步走上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道路。

为什么很多人都不再摆地摊?

地摊经济历史由来已久,只不过在现如今城市没有给与其合法化,一直处在经济的边缘区。

为了缓和国家经济,也为了人民自主就业,缓解就业压力,于是在2020年五月二十八日第十三届两会闭幕,李总理答记者问点赞“地摊经济”后,全国各地摆地摊者如雨后春笋般生根发芽。而且在后来的全国文明城市评比中,文明办也特别强调不将马路市场、流动摊贩纳入城市评选标准中。

地摊经济没有租金,没有装修费,没有水电费,没有人工工资,为摊主们极大的节省了开支,也为一部分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他们经营的种类众多,供居民选择生活所需品也多,同时为城市管理和另一部分居民带来了不便。

有些商贩会不自觉的占用马路经营,导致一些市民出行不便,对有车一族带来更大的不利。有一次,一个商贩为了抢占到有利位置刮到了一辆私家车,而他们又是“弱势群体”,为了保障他们的利益,那私家车主们的利益谁来维护呢?

这是我们这边的一条单行道,为了开放地摊经济,晚上7-10点禁止机动车出行,而这条路里面有几个小区,住了很多居民,晴天还好,要是碰到下雨,早上开车上班晚上车怎么办?难道停在外面等10点过后再开进去?而且就算停在外面,附近几乎是没有空车位的,停在路边不但会造成交通拥堵,还要面临交警的罚单。

地摊经济确实在很多方面能提供方便,但不能只看到它的正面,负面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1、影响市容市貌,脏乱差,就拿我们这边新开放的一个公园来说,河水本来是清净的,没过一段时间路面、河里面各种塑料袋、烧烤签、卫生纸,昨晚看到有人专门在清理河里面的垃圾。

2、损害正规店铺的利益,消费者可能会在满足了廉价的产品需求之后而打消了更多的 消费需求,正规店铺会受到地摊相同商品的不同程度损害。加上他们流动性强。商店要交租金、水电费、税费、卫生费,每个月开支就不小。地摊经济对他们的冲击则是极大的,成本不可与之相比其压力自然不小。就拿我们设置的水果便民点来说,是免费提供地方供他们经营,而其经营的地方也有水果店,由于成本的原因,水果店水果固然要贵一些,市民们就会选择到相对便宜的摊位买水果,为此好些商店老板们找我们诉苦,我们也是没办法,只能对摊贩进行规范管理,就算这样,一些摊贩还不知足,非要到马路上面去卖。

说了地摊的利弊之后,再说说为什么现在地摊热为什么会降温。

一是地摊的商品质量低下,产品及服务不受相关部门监督,某些不法摊贩为了求得更大的眼前利益以次充好,在市民们感受过地摊带来的视觉冲击感之后回归到理性消费,认识到了其产品的劣势。

二是地摊兴起,全国摊主们举旗而立,当商品供大于求、卖东西的比买东西的人多时,商品消费滞慢,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目标,他们的热情就会逐渐减退,最后淡出地摊市场。

最后说一点:作为一名城市管理执法者,应该说对地摊经济是持支持态度的,地摊的开放意味着我们的工作更轻松,也不必再像老鹰捉小鸡一样和他们捉迷藏。但是也希望他们有序规范经营,尽量不要给市民带来不便,把道路还给市民!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