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正文

布展活动怎么拍视频(布展活动照片)

到了现场突然发现相机有故障、电池电量不够、镜头不合适,通常集体活动的拍摄只需要一个标准变焦镜头就行了,如果预计现场将会在大场面和小范围特写(如舞台上的演员、远处的参与者)之间频繁切换,大多数以报道为目的的拍摄只需要相机和镜头就足够了。...

集体活动怎么拍

本文以本人参与的两次集体活动拍摄经历为基础,出一点关于集体活动拍摄的经验,与对拍照了解不是那么深,但有活动拍摄工作要求的同学们分享。

事前的准备必不可少,主要准备拍摄所需要用到的器材和配件,并检查它们都能否正常使用。否则,到了现场突然发现相机有故障、电池电量不够、镜头不合适,那将会是很麻烦的事情。

拍摄所需要的最主要工具当然首先就是相机和镜头了。开机确定相机的各项功能都是正常的,拍出来的照片也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及时地调整修复或者更换一部相机;有不熟悉的操作及时地了解。

同时,检查相机的电池电量是否充足,是否有备用电池。如果活动的拍摄时间比较长,相机的电量将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对于镜头,通常集体活动的拍摄只需要一个标准变焦镜头就行了,也就是相机自带的那个配套的镜头。如果拍摄的活动场地很大、距离很远,如足球、音乐会、演出,那最好再准备一个有长焦距的镜头,如18-135mm、70-200mm这样的。

此外,如果预计现场将会在大场面和小范围特写(如舞台上的演员、远处的参与者)之间频繁切换,可以考虑带上两台相机,分别搭配不同焦距的镜头,以便方便快速地在不同场合下抓拍,不致因为换镜头而错过精彩瞬间。

一般来说,大多数以报道为目的的拍摄只需要相机和镜头就足够了,但有的场合也可能需要一些配件。

闪光灯:如果预计活动所在的时间、地点光线将会很不好,比如总是很强的逆光、灯光昏暗的晚上等,可能会需要一只闪光灯来进行现场打光。

三脚架:带着三脚架不大方便随时跑动寻找角度,但是如果打算拍摄曝光时间比较长的照片,三脚架还是需要带上一支。

稳定器:如果有录制视频的需要,那么稳定器将是必需品。

作为拍摄人员,最好是提前到达活动现场,事先对现场进行一定的观察,以便活动的时候更好拍摄。

首先确定参加活动的人们的活动范围是哪里,哪里将会是大家关注的核心区域,如舞台和后台、领导的主席台、运动会的比赛区域;哪里是听众、观众们的区域,他们将会从哪个方向进来,面向哪个方向,观众们的座位、站位是怎样排列的,等等。

同时,也要观察作为拍摄者的你的活动范围。一般来说,拍摄者属于工作人员,活动范围会比观众大,也可以相对自由地在场地里走动。所以,事先确定你的可活动范围,预先设想一下可以从哪些位置、角度拍摄主要人员、活动进程和观众,活动进行时才能更快速地调整你的位置,找到最好的角度。

光线对照片的影响十分巨大,好的照片都有着对光线的极佳利用。

观察活动场地的光线照射方向,拍摄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最好从顺光方向拍摄(即相对被拍摄的人,相机和光源的位置是同一个方向),这样才会使得被拍摄的人光照充足不至于黑脸;有需要拍摄逆光剪影照片时也能更快地找到角度。

如果现场灯光效果变化很多,就还需要关注灯光的颜色,即色温。如果从蓝色到红色经常切换,那么需要对相机的白平衡进行一定的设置,蓝色灯光环境需要比较高的色温值,红色灯光需要比较低的色温值。相机有自定义白平衡模式的话,可以针对这两个不同的灯光环境设置两个自定义模式,以便环境光变化时快速更换白平衡设置。

此外,如果现场光线强度变化比较大,比如将会经常地开灯、光灯,或者要从室内到室外,那么还需要对相机的曝光参数进行一定的设置。如果对曝光不是很熟悉的话,可以将感光度设置为自动,让相机自己去判断光线强度的变化。具体的曝光设置在后文详述。

在观察场地的同时,留心一下周围的环境,如果有比较黑暗的大片树荫、黑影,或者细碎但是很规律的墙、装饰,那么它将会是很不错的背景。拍摄时,选择合适的角度,使得照片中的人被照亮,而那些背景墙依然暗淡,这样的照片将会使得人物十分的突出,不至于看照片时注意力被分散到无关的背景环境中去。

除了可能的合适背景,我们还可以从场地中各种各样的摆设、装饰中找到一些可能可以作为不错前景的东西。前景的存在可以极大地提高照片的“深度”,使照片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选择前景时,尽量选择那些可以表现现场装饰特色、现场活动内容的一些物件,比如古色古香的礼堂中的雕花、聚会时桌上的糖果等。

如果现场存在一些比较规律性的线条,比如报告厅中排列整齐的弧形座椅、运动场上的跑到和草坪标线、一行行种植的行道树等,我们也可以在选择角度时将它们纳入构图,使用这些线条来组织我们的画面,让画面更紧密。

如果对相机的曝光、焦距、对焦、色温等参数不是很熟悉,可以参考本部分进行设置。但是,每台相机的操作都不尽相同,具体每个参数如何设置,需要查阅相机使用说明,这里不对此单独说明。

影响曝光的三个参数,光圈、快门和感光度,也对我们的照片效果影响十分巨大。这里只简单说在活动拍摄时可以如何设置它们,详细的曝光原理可参阅 搞不清楚曝光测光?详解相机曝光设置 。

曝光模式 :不管你对手动曝光是否熟悉,我都建议你将相机的曝光模式设置为手动M模式,因为活动进行时通常都会有人物的移动、动作等,需要保证足够的快门速度;也会经常需要一定的虚化能力来滤掉杂乱的背景,因而需要保证一定的光圈。而感光度相对影响较小,且都可以在手动曝光模式下设置为自动感光度,也具备自动曝光功能。

感光度ISO :在这三个参数中,感光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只有感光度过高时画面噪点会很明显这一个额外影响。如果对曝光不是很了解,可以简单地把它设置为自动AUTO,让相机在手动模式下实现自动曝光。但是相机自动曝光有时会出现曝光过度或者不足的情况,最好还是在事前试拍一张,确定合适的固定感光度后,只要光照情况不发生改变,就保持感光度不变,而不是全权交由相机自动。

快门速度 :对于活动中经常会出现的身体动作、跑动来说,我们必须要保证足够的快门速度,才能使得运动中的人被拍得清晰。根据我个人的经验,速度不快的跑动可以设置1/250s的快门速度一般就够了,赛跑冲刺等场合需要保证至少1/500s的快门速度。如果现场是阳光等足够强的光照,而你又不能保证相机快门是否能跟上飞速奔跑的人,那设置1/1000甚至1/2000等快门速度都是可以的。

光圈 :光圈除了影响曝光,还影响画面景深(虚化程度)。如果你对画面虚化基本没有要求,那是也可以将曝光模式设置为快门优先(Tv)模式,保证足够的快门速度即可。但通常情况下,依然比较建议设置为大一点的固定光圈,如18-55mm这样的配套镜头的F4.5或者F5.6,以及大多数定焦镜头的F2.8乃至F2等,这样能比较好地把现场杂乱的背景给虚化掉。不过,在拍摄合照时,切记把光圈缩小到F8或者F11等,不然虚化太强,会导致合照中总有一些人是模糊的。

对于大多数日常的活动拍摄来说,标准变焦镜头是最为方便的,如18-55mm、18-135mm和24-70mm这样,一枚镜头就可以解决几乎所有需求。但是,有几种情况下我们还需要其他的镜头作为补充。

当我们需要比较强的虚化能力时,我们需要大光圈镜头,而这样的镜头又通常是固定焦距,如50mm、35mm和我最常用的85mm镜头。

如前文器材准备部分所说,当场地很大,需要拍摄的对象离我们很远时,我们就需要长焦镜头,比如18-135mm、70-200mm镜头,来拍摄远处的对象。当然,长焦镜头不仅可以用于拍摄远处,在拍特写镜头上也十分的方便,能够让我们捕捉到非常多的精彩画面。

对于对焦来说,我们不大会经常地去关注到它。但如果拍摄运动会这样的快速跑动场景,我们的相机对焦就会常常出现问题,需要我们进行一些操作来补救。

在日常慢节奏的拍摄中,我们一般的操作都是半按快门按钮,让相机对焦好后我们再完全地按下去,拍下这一张照片。但是运动会上,运动员们飞速地奔跑,我们完全没有半按快门对焦的时间。此时我们可以选择直接按下快门按钮,让相机一瞬间对焦完成并拍下跑动中的运动员。嗯,考验相机对焦速度的时候到了!

如上图,站在正面拍摄冲刺的运动员是田径运动的极好视角。但是,这张照片中,我相机对焦时画面中前面的女生本位于后面女生那个位置,而就是对焦完成到拍摄完成这段时间内,她们都前进了大概一两米的距离,导致原本应是聚焦清晰的前面这位女生,跑到了前方虚化的区域,后方粉色衣服的女生由虚化的区域跑进了对焦相对清晰的区域,造成这种对焦左后方粉色女生的错觉。当然,这张照片拍成这样,主要是我快门按得不够果断造成的,但这样的场合下,相机足够快的对焦速度,将能够更好地避免这种时间差的发生。

当然,我们还有另一个更为取巧的方式来应对这样的场合,但这种操作需要极其熟练才能成功。将镜头调到手动对焦MF,对焦于跑道中的某一处,并将光圈缩小,以扩大景深范围,减少虚化程度,静静地等待跑道上的人跑入你所对焦的位置后,直接按下快门。这样的操作,直接取消了相机自动对焦所需要的时间,能够真正做到按下快门的一刻是什么场面,照片就是什么样子。过去街头摄影师们用着简陋的没有自动对焦功能的胶片相机,就是通过这种预先对焦的方式来捕捉精彩瞬间的。

对于运动的场合,为了不错过精彩瞬间,我们也可以将相机拍摄模式设置为“连拍”,在精彩时刻直接让相机连续拍摄,尽可能多地记录下各个时刻,事后再从中选择最精彩的一张。

如上文观察环境光线颜色时所述,我们在设置相机时也需要考虑到白平衡模式。大多数情况下,自动白平衡最为高效便利,但如果环境光线颜色有比较大的变动,就需要专门设置白平衡中的色温值。相机白平衡,其实就是告诉它环境光色温的方式,红色、橙色光线色温低,我们需要将相机也设置为低色温才能与环境光线匹配,拍摄出正常画面;相反,蓝色、紫色光线色温高,我们要将相机设置为高色温才能与环境光线匹配。或者,我们可以理解为,高色温就是往画面里面添加红色,来平衡原本的蓝色,低色温就是往画面里面添加蓝色。

对于这样光线色彩变化明显的场合,我们就可以分别设置两个或者三个自定义白平衡,来及时地切换相机的色温值,避免拍摄出的画面出现严重问题。

在拍摄集体活动时,我们也需要明确我们的拍摄主题,那就是展现出活动的内容——需要注意,是“活动的内容”,而非“人”。在这其中,“人”仅仅是“活动”的进行者,而不是我们所需要表现的最主要对象。因此,我们的镜头最需要对准的,是所在现场正在发生的事情,是大家正在做的游戏,是运动员的奔跑,等等。单个的人物照片在这样的活动拍摄中的价值远不如表现出“是什么活动、在哪里发生、哪些人参与”等信息来得重要。

当然,以活动内容为主的拍摄,并非完全忽略单个的人本身,人物依然是需要表现的对象,但在这样的活动背景下,我们最好将其纳入所处的环境,着重拍摄人物所正在进行一件事情的状态,并尽可能地将环境表现出来。比如正在众多学生面前演讲的校长、在观众前演唱的歌手等。如上图的那场演唱会,我在拍摄歌手时,几乎都会尽量考虑结合舞台、观众来选取画面,否则会有拍成歌手个人全身照半身照的可能性。

在拍摄时,我们最好避免平铺直叙地在会场正面随意地来一张完事儿,这样除了交作业,并不能更好地展现出这场活动的主要内容、趣味点和参与者的欢乐来,也就谈不上通过现场照片来吸引其他人参与。因此,我们最好在现场多多走动,根据我们事前对现场的观察,来选择一些能够更好地展示这次活动的拍摄角度。

首先,让你的双腿动起来!不要一直站在一个地方,只是拿着相机把视野拉近拉远,这样的结果就是拍出来的照片很难吸引人。让你的双腿动起来,走到外围去观察整个活动,走到人群里去寻找更有趣味的活动,走到大家意想不到的各个角落去,用你的镜头记录下不同视角下的活动!记住!让你的双腿动起来!

一场活动的拍摄中,最吸引人的照片永远是那些让人能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的照片,而身临其境的感受就来源于你也“参与”到了这场活动中,再将这个参与的视角通过照片传递给万千读者,让他们通过你的照片感受到现场活动参与者们的激情。

不要只是站在活动现场的一侧冷眼旁观,走入人群中去,看他们都在做什么;走到赛道上去,感受运动员们的激烈竞技;走到听众席中,感受台上令人心情激昂的演讲。不要怕你的出现扰乱了秩序或者阻碍了谁,你是活动的拍摄人员,也是工作人员,只要没有影响别人的正常活动,整个活动现场都是你的土地!

如上一张照片,如果一个场景太过平铺直叙,将会使读者丧失很多的乐趣。拍摄时,我们可以尽可能地为照片寻找一些合适的前景,来营造画面的深度,这同样可以给看照片的人带去身临其境的体验。

前景的选择以可以顺带表现现场特征为宜,如带有现场装修风格特征的装饰物、摆件等物品,或者正在围观比赛的观众、正在鼓掌的听众等。如下图,就是以围聚到一起正在听游戏规则的同学们为前景,从同学们的缝隙中“偷拍”到演讲者的视角。

为了获得最精彩的瞬间,我们经常会需要提前准备,在精彩瞬间发生的一刻拍下完美的画面。因此,我们需要熟悉活动的进程,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事,运动员们都会从哪个位置出发,经过哪里,跑到哪里;演唱者会从哪里上台,中途会表演些什么,何时会退场;下一个游戏项目是什么,有多少人参加,他们要做哪些事情,等等。

作为一场集体活动,观众也是非常重要的参与者,他们对于这次活动的态度,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这次活动有多么成功、现场的气氛有多热烈。我们在重点关注主要活动内容、核心人物的同时,不妨将镜头更多地对准他们,记录下他们最为激动的一刻。这是这次活动成功举办的最有力证明。

除了正式的活动拍摄内容,我们有时候也会在会场不经意间发现一些有趣的小细节,如下图,红色光束照到他脸上时,正好照亮他戴着的牛角头饰,看起来就像是小牛魔王一般。这些有趣的小细节不仅给作为拍摄者的你带来乐趣,有时也会给活动方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

一场活动下来,我们可能会拍摄上百或者数百张照片,但是精彩照片往往只有其中一小部分,而且活动方最后用于展示、发文的照片通常只有十来张。因此,活动完成后,我们需要对全部照片进行一次筛选,选出最能表现活动现场内容、主角、气氛的照片。但是,其余照片也不要急着删除,将它们存入你的硬盘或者网盘,日后或许会有用到的一天,或者当你再度审视它们时,也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一般来说,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都应当经过后期处理。但是,活动展示用的照片,也并不需要十分精致的精修,它们的主要价值在于所展现出的活动内涵。因此,对选出来的每张照片进行光影、色调的总体调整即可,不需要太过细致。我个人的调整思路通常是模仿电影的画面,找回高光和阴影,并添加一些色调模板。如本文中的“趣味运动会”的大部分照片。而演唱会的照片,由于当时刚接触数码相机,并没有进行额外的后期处理。

年会视频如何拍摄?

首先,在年会录像与晚会摄像前,视频拍摄团队需提前做好拍前的准备,首先要了解清楚客户方的晚会拍摄要求,确定晚会摄像或年会录像时要拍哪些场面,在什么时间拍。此外,拍摄前一天要把需要的录像、照相器材准备好, 好能提前一天到达拍摄现场,实地考察会场的大小、灯光情况、主宾位置、自己的机位等。如果是大型重要的场合一般对服装有要求,国际会务、国内中大型活动等必穿西服系领。提前向主办单位领取一份胸卡,出入方便。

其次,预先选好晚会摄像角度,在所要求的瞬间出现之前,你可以站在理想的位置等待它的到来。假如在演出过程中临时寻找拍摄角度,就一定来不及。当然,如果剧场内不允许你来回走动,则只能在固定的位置拍摄;

再者,通过观看演出或彩排,事先了解拍摄技术上的问题,做好准备。如舞台上的照明情况如何,演员动作速度的快慢等等。前提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舞台布光是否均匀,舞台灯光的色温是多少,这些都很重要。如果你的摄像机比较专ye,建议色温滤色,片设置为3200K(一般为第yi档),让灯光师将舞台灯光打开,用一张标准白纸在舞台灯光下手动调整白平衡(调整时用自动光圈),(如果舞台灯光的色guyuan02古元影视温为标准的3200K,使用预置白平衡也可),请一位演员站到舞台中央,将斑马纹打开(100%),推镜头拍摄脸部特写,然后将光圈设置为手动,手动调整光圈值,调整到鼻尖有少许斑马纹即可。

活动类视频拍摄攻略

活动类视频主要包括 会议、演讲、培训、沙龙 等现场花絮和活动过程的记录和展现。无论是一些中小型视频影像工作室还是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通常都会遇到此类需求和任务,那么,如何用影像完美地呈现一场活动的精髓呢?

虽然活动的种类不同,但是客户(领导)对于此类视频的要求无非两种:

1、活动现场精彩花絮的截取

2、较为完整的活动流程记录

对于影像工作来说,在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必须跟活动主办方索取相关的活动资料,明确活动 时间、地点、流程,人员 等基本的活动信息,然后仔细聆听主办方对于活动记录的详细要求。

通常,企事业单位的活动记录对于出席的 领导、嘉宾 的呈现较为关注,而一些小型的品牌方和个人则对于 品牌(人物)形象的展示 表现出重视和关照。对于一些硬指标的要求必须在前期就要牢记,比如人物的出场次序,必须露面的 嘉宾名单 , 品牌LOGO 的 呈现方式和次数 等信息。

由于活动只有一次,很多精彩和关键的画面转瞬即逝,所以对于影像工作者来说,必须确保此类 硬性指标 万无一失,否则一旦有失误则意味着“硬伤”,后期无法再进行弥补。

与活动主办方完成第一次信息对接后进入 前期筹备 环节,在此基础上,影像工作者必须根据主办方的要求、活动的场地、活动现场的灯光条件、音响条件来配备活动当天的设备和人员。

机位意味着需要配置多少名摄像人员。一般的大型活动,主办方通常要求 不低于3个机位 进行多方位全程拍摄记录,保证不遗漏精彩的画面角度。

以拍摄演讲为例, 主机位 通常用来记录包含演讲者、讲台、乃至观众景别较大的全景画面, 侧机位 通常聚焦于演讲者的近景画面,而另一台侧机位则在场内较为自由流动地记录观众的反馈,演讲者的动作表情等细节特写,也就是俗称的 “游机” 。

对于不需要全程记录以及小型低成本活动来说, 1~2个机位 足以完成记录要求,一台主机位设置在会场中心以较为稳定的状态记录主持人、嘉宾、观众的说话,另一台游机则灵活记录现场较为精彩的花絮和特写画面。

大型活动因为多安排在光线较好的会场,所以一般不需要拍摄者自带灯光设备,但是在大型会场进行拍摄时,因为现场的光源比较复杂,白帜灯、日光灯、聚光灯等各类灯光的色温不同,很容易造成后期画面白平衡难以统一,因此,前期必须记录下 白平衡正确 的画面。几个机位必须设置相同的白平衡参数,以免后期失误。

此外,当在活动现场进行人物采访时则需要补光来实现更好的人像效果,这时候携带一盏便捷性的灯光则显得非常明智和必要,如下图这种小型的 LED摄像灯 可以安装在摄像机上或者灵活手持,对于大部分影像工作室来说已经是一款必备“神奇”。对于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来说,这种LED灯携带方便,成本较低,也可以自行采购,很多场合都可以用的到。

大型活动现场多使用音箱等扬声器设备,此场景下无需再使用额外的收音设备,但是,对于一些中小型的讲座、沙龙来说,在演讲者没有话筒的情况下,这时候就有必要携带一些收音设备。

在活动现场进行 采访拍摄 时,由于背景环境的复杂性,噪音较多,这个时候使用 具有指向性的收声话筒、录音笔、或者小蜜蜂 就显得尤为关键,这些设备能够保证在较为嘈杂的环境里听清被采访者的声音。

当然,如果主办方要求的是全篇配乐的花絮类视频,那么收音环节就无须多此一举。

在明确了活动的详细要求后,有必要针对活动拍摄流程做一个大致的 拍摄计划和脚本 。脚本无须详细到每一个镜头,但是必须明确团队 人员的分工 ,包括摄像、灯光、收音等具体负责人。

在正式拍摄前的1~2天,拍摄者必须与活动主办方 再次确认 活动的详细信息和要求,在拍摄的前1晚有必须去现场进行 场地勘察,设置机位 等工作,并完成 设备(电池)的检查 工作。

至此,前期工作完成,拍摄团队可以放心休息,静待拍摄日的到来。

前面已经提到拍摄现场的机位、收音、灯光等技术指标方面的要求。圈圈这里想告诉大家是,技术虽然重要,但是不应该是影像工作者关心的唯一因素。尤其是对于活动记录这类现场变化情况较多的拍摄任务时, 人的重要性 才是不言而喻的。

在拍摄现场,影像工作者必须与从主办方到活动参与的每一个人 保持密切联系和交流 ,随时关注现场的变化,主办方可能会有很多临时的拍摄要求和任务,拍摄者应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在与主办方进行快速有效的沟通后再执行操作,否则,任何自作主张和消极怠工都会给主办方和现场的参与者留下不专业的印象。

此外,影像工作者通常会在活动类视频的拍摄上忽视的自己的创造力,主观上觉得这类活动视频都是千篇一律,按照套路来就可以了。

圈圈想说的是,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 用影像来玩创意 的机会,就算是拍摄简单的人物采访,也可以另辟蹊径,是不是可以多设置一个机位挖掘人物的微表情和小动作,在后期剪辑中适时地插入采访画面,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后,进入后期剪辑制作环节。对于 全程记录型 的活动视频来说,只需要简单整理好每个机位对应的内容,在后期剪辑时对号入座即可。

对于 花絮类 的视频,由于素材量较多,需要下一番功夫仔细分类和核对,这个时候,就算有重要的信息遗漏也难以补救了,这就是圈圈重点强调前期工作的重要性的原因。每个工作室和每个工作者的后期习惯会有所不同,但是大致都按照 剪辑、配音(乐)、调色、包装(字幕)等工作流 进行。

然后就是激动人心的交片时刻啦,希望各位的客户和老板们能够满意~

最近在做自己视频影像工作室和公众号,主要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视频影像制作的小经验和小技巧,希望大家喜欢~

年会视频怎么拍才好看

1、空镜头拍摄:到场后一定不要忘记拍摄会场以及会场各区域的空镜。包括会场(曝光要以会场主体,如舞台等数值为主)、大门口签到处、一些较大的会议活动还会在会场外布置横幅、氢气球一类的的布置,也不能忘掉,还有就是特别的细节拍摄(会场装饰物),比如:准备发奖用的奖杯、奖状特写等等。    2、主要人物会前拍摄: 活动前一定要和主办方和承办方的负责人沟通,确定拍摄人物重点(包括主 办方领导以及受邀主要来宾等),并且记录主要领导或重要来宾交谈的场面,包括寒暄和互赠名片,尽量能够结合背景的陈设,交代会议场所和环境。    

3、活动过程拍摄:  

A、领导讲话拍摄:如果条件允许,尽量抵近拍摄。这样可以将主席台的横幅、投影等反映会议内容的信息拍摄在画面当中。拍摄角度一般要与讲话者同高,尽量不使用仰角或俯角拍摄,并和讲话者保持45度左右的角度;       

B、会场拍摄:主席台拍摄一定要有全景和单人的特写。由主席台背景一般色调较暗,拍摄尽量使用人脸曝光值测光数据,注意不要让麦克风、水杯等挡住面部,如果有必要可以有一定的角度。另外会场内前排就坐的一般为比较重要的参会者,所以需要从左右两个方向对会场进行拍摄。较后还要对会场全景拍摄,拍摄位置一般为后场后左、中、右三个位置各拍一张,曝光值同样应该以主席台测光数值为准。     

C、活动拍摄:一定要注意主要领导和重要与会者的活动并兼顾其他与会者。拍摄尽量做到人物和能够表现活动的主题的背景相结合。  我这些也是在红瓜子传媒那里看到的。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