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正文

吃东西塞牙缝怎么办(多半是这5种疾病在作祟)

就不把它当成一回事——因为健康的牙齿很少会残留食物,吃东西老塞牙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牙龈萎缩——即牙龈向牙根部位退缩,导致牙根暴露、牙缝变大,牙齿根部之间出现一个个黑色的三角形牙缝。让你的牙齿更脆弱牙龈萎缩,当牙龈萎缩导致牙本质直接暴露在口腔环境时,会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龈跟着萎缩。往往喜欢用某一侧的牙齿来咀嚼,很多人出现牙龈红肿、刷牙出...

每次吃东西,最尴尬的事情莫过于食物突然塞进牙缝里了。用舌头舔吧,往往无济于事;用手拉扯,难免有失雅观;用牙签去剔,有时却可能戳疼自己……最怕的就是“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牙缝还是清理不干净,那隐隐的胀痛感简直令人抓狂!

据调查数据显示,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90%以上都有塞牙现象,而90后、00后的“年轻塞牙人”也不在少数。

不过,你可别因为塞牙现象过于常见,就不把它当成一回事——因为健康的牙齿很少会残留食物,一旦出现经常塞牙的情况,很可能意味着你的牙齿已经出问题了!

一、吃东西老塞牙,当心是牙龈萎缩了!

吃东西老塞牙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牙龈萎缩——即牙龈向牙根部位退缩,导致牙根暴露、牙缝变大,牙齿根部之间出现一个个黑色的三角形牙缝。这样食物就更容易在咀嚼的过程中,水平地嵌塞进牙缝里。

1、牙龈萎缩,让你的牙齿更脆弱

牙龈萎缩,不仅容易塞牙,还会促进口腔细菌迅速繁殖,导致牙根表面的矿物质被溶解,出现一个个丑陋的小黑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蛀牙。

此外,当牙龈萎缩导致牙本质直接暴露在口腔环境时,一旦受到冷、热、酸、甜以及刷牙、咬硬物等刺激,很容易产生敏感症状,出现一过性的刺痛感。

2、4件事情,正在伤害你的牙龈

日常生活中,有4件事情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伤害我们的牙龈,平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①错误剔牙。很多人进食后喜欢用牙签或是手指去剔牙齿,一不小心就会伤害到牙龈,导致牙龈出血,时间久了也容易出现牙龈萎缩。

②刷牙不当。牙刷的刷毛太硬或长期用力横着刷牙,会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龈跟着萎缩。

③只用一侧牙齿咀嚼。一些人在吃东西时,往往喜欢用某一侧的牙齿来咀嚼,而另一侧牙齿则长期处于“休假状态”,牙龈长期缺乏功能刺激,也可能发生萎缩。

④牙周炎不重视。很多人出现牙龈红肿、刷牙出血等轻度牙周炎症状时,以为自己只是“上火了”,过一段时间就好;殊不知肿胀的牙龈下方,牙槽骨早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吸收,即便后期进行了消炎治疗,也会发生肉眼可见的牙龈萎缩。

3、牙龈萎缩难以再生,预防才是关键

需要注意的是,牙龈萎缩均伴有下方牙槽骨的吸收,一旦发生,就很难再生恢复到原有的高度。因此我们应注意预防,避免出现牙龈萎缩。

不过,也不用对此过于沮丧。对于已有明显的牙龈萎缩,并且影响美观的患者,可用弹性义龈(即软的假牙龈)来恢复正常的牙龈形态;个别患者还可以通过膜龈手术来防止牙龈进一步萎缩——即将其他部位的牙龈组织取下来,移植到牙龈萎缩的地方,覆盖暴露的牙根。

但每个人的牙齿情况不同,具体得遵循医嘱。

二、这4种情况也会塞牙,看看你中招了吗?

1、牙齿缺失不齐

当个别牙齿发生缺损,又未能及时修复或种植,那么缺损牙齿两侧的牙齿就会向其倾斜移位,使牙齿之间的缝隙增宽,从而造成塞牙。此外,牙列不齐,即牙齿排列“远近高低各不同”,存在错位、扭转的情况,也都可能引起塞牙。

【建议】:此类情况最好及时到正规的牙科医院就诊,通过补牙、种牙、牙齿矫正等方式来解决塞牙问题。

2、牙齿过度磨损

正常情况下,牙齿的咬合面都有窝沟,便于咬断食物,同时还能使咀嚼好的食物顺着窝沟排出,不滞留在牙缝附近。

但随着年龄增长,牙齿会出现过度磨损的情况,尤其是有磨牙习惯的人群,牙齿咬合面变得越来越平,食物排溢不畅,就会引发塞牙。

【建议】:少吃坚硬难以咀嚼的东西,更不要用牙起瓶盖,减少牙齿的磨损;如果夜磨牙的症状较为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可以通过佩戴磨牙垫、咬合板等方式来缓解改善。

3、龋齿

蛀牙若是不及时治疗,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虫洞”,而这些“洞”正是塞牙的高发地段。吃东西时食物残渣就很容易钻进洞里,难以清理干净,也会成为细菌的温床,导致疼痛。

【建议】:出现牙洞要注意及时补牙,不能任其发展;如果龋坏严重,还可以做牙冠,把牙齿包起来,恢复与邻牙正常的邻接关系,帮助解决塞牙问题。

4、智齿“作怪”

智齿是最容易发生嵌塞的牙齿了,这是因为大多数人的智齿都长得不“正”,或是侧卧,或是斜靠,或是倒立……不仅自身难以清洁到位,容易发炎、龋坏;还可能阻碍其它牙齿生长,导致牙列不齐、形成缝隙,使食物发生嵌塞。

【建议】:此类情况最好还是将智齿拔掉,但经期女性、妊娠期女性、高血压患者、高血糖患者、凝血功能障碍者以及甲亢患者,一定要遵循医嘱、谨慎拔牙。

三、预防塞牙,从有效清洁口腔开始!

由此可见,要想吃饭不塞牙,首先就得防牙周病,做好口腔清洁工作,以下3件事情,尤其要做好:

1、每天早晚正确刷牙

很多人虽然天天刷牙,但是由于刷牙的方法不正确,不仅不能刷掉牙菌斑、软垢,还会伤到自己的牙龈。正确的刷牙方式是:

①把牙刷放在牙齿和牙龈交界的地方,45度角向上倾斜,轻轻刷5到10次,然后向下轻轻刷动几次。

②向前移动一颗牙齿,重复前面的步骤,从牙齿右边外侧一直刷到左边外侧。

③内侧也要同样地刷,从左侧回到起始的地方。

④刷咬合面时可微微用力,让毛刷深入到窝沟中;可以横着放,便于左右刷动。

2、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线

牙缝中也会存在牙斑菌和软垢,但牙缝不是很大,用牙刷不一定能够完全刷干净,经常用牙签又会损伤牙齿和牙龈,因此使用牙线更为适宜。

建议: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线,尤其是食物塞牙后,最好马上用牙线剔除。

牙线的使用方法:拿出一根牙线棒,将其缓慢地竖向嵌入牙缝中,让牙线贴着牙面,从牙龈开始向外逐渐摩擦清洁,随后漱口彻底清除残留的食物残渣。

3、每年洗一次牙

除了要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每年一次的洗牙也是必要的。因为洗牙能够去除牙齿的牙菌斑和牙结石,对于预防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谣言“粉粹机”】

问:洗牙会让牙缝变大、牙齿松动,不利于牙齿健康?

答: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

原本牙结石、牙菌斑填充在齿缝间,会使齿缝看起来很小。但洗牙后,把牙结石、牙菌斑清理掉了,牙齿、齿间变得干净了,就会给人一种牙缝变大的错觉,但其实那才是牙齿的本来面目。

至于牙齿松动,对牙周炎患者来说,那也是原本就存在的,只是因为有牙结石的存在,可能感受不到。因此,洗牙并非牙齿松动的“罪魁祸首”,反而可以减轻牙结石对牙根的压迫,避免牙齿进一步松动。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