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河边捡到鹦鹉螺化石吗
碰运气 ,在一般河边是捡不到化石的,如果要去捡化石,建议去原始河流附近,不过那就比较偏远了,需要专业的人员带你去。
什么地方可以自己挖化石收藏?
化石”这个词原来字面的意思是指“挖出来的东西”,而现在指的是石化了的生物(包括动物或植物)的遗留部分。古代的生物被掩埋在沉积物中,这些沉积物可以堆积在陆地上,也可以堆积在江、湖、河、海的水底,还可以堆积在沼泽地。化石保护条例照抄文物保护法的。
不过化石保护条例保护重点化石为主,一般化石自己采集、收藏、交换并无大碍。简单地说,无脊椎和植物自己挖了收藏是没问题的。化石这东西,在云贵川高原、青藏高原这些地方很常见,很多地区甚至可以在景区内捡到(注意是捡到)。比如像珠峰这些地方没有火之前,可以捡到贝壳、珊瑚类的化石。现在游客变多了,应该是不行了。另外就是在一些洞穴里,化石很多,而且品相很好。同时还可以捡到一些水晶、钟乳石之类的石头。
这是化石么,表面有一条一条的条纹,是裂开的,有磨砂的质感原来在河边捡到的。。如果是,又是什么化石,
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你所说的表面的条纹是什么样的呢?是类似贝壳的表面还是石头的表面?你的图片不清楚,怎么说都白搭 啊!
鉴定是不是化石需要重要的一点:看有没有生物构造,有,就是化石了。楼主还是拍照清晰的微距图片吧,否则,谁也帮助不了你。
河边捡到一块石头貌似植物根茎化石,大神们帮忙鉴定.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
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动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保存在地壳的岩石中的古动物或古植物的遗体或表明有遗体存在的证据都谓之化石。从太古宙(34亿年前)至全新世(1万年前)之间都有化石出现。
简单地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动物死亡之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化石有三叶虫化石,植物化石,贝壳化石,足印化石,恐龙化石,鱼化石等。
化石究竟怎么找?一位古生物学家的野外考察故事
出品:科学大院(ID:kexuedayuan)
作者:邓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科普博览
说到古生物学家,大家脑海中的印象可能就是几个人天天戴着放大镜,抱着几千年前看似没有生命的化石看个不停;或者是常年野外考察,风餐露宿,自己都不知道翻了多少座山,走过多少条路;高科技的发展似乎和我们无关,我们只关心远古生物发出的声音……
当然,这只是人们固有的刻板印象。
接下来,我想用在西藏札达考察的亲身经历为大家讲述真实的野外考察故事。
札达之缘——追随上个世纪线索的指引
首先,为什么选择西藏札达?
这个人口只有600人的小县城,历史上既拥有西藏阿里地区最重要的藏传佛教的寺院托林寺,又是古格王朝的遗址。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中国出产的脊椎动物化石第一个被研究的地点。
札达风光
关于札达,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
1839年,有一个英国博物学家在印度工作,他得到了从札达发现的化石,但这个化石并不是他亲自采集的。
他在印度加尔各答遇见了几个从西藏到印度去做生意的藏族商人,他们身上带的护身符,有几块竟然是化石。当地人可能觉得这些东西明明是动物的形状,现在却变成了石头,颇感神奇,于是就佩戴在身上。
博物学家后来发现,原来这是远古动物的化石。
之后,这位博物学家写了一篇文章来报道这件事,这就成了要去西藏札达进行野外考察的一个重要的线索。
当然,札达只是一个特殊位置,考察队的工作不仅仅限制在札达,因为除了采集哺乳动物化石以外,还需要采集其他化石,比如植物化石和鱼类化石等。
在札达的考察完成后,考察队继续向西直到班公湖,那里有非常典型的高原鱼类。古生物学家需要采集很多的标本,来了解现代鱼类和过去鱼类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在考察结束,回程时,团队还会去其他一些认为有可能找到化石线索的地方。如果当时没有时间考察,也要先去确认下一次也许要去的地点,在古生物学家的圈子里,这个称为踏勘。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专业齐全的考察队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次成功的野外考察绝对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团队。我们的野外考察队不只做古生物研究。
实际上,古生物研究这个学科要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包括哺乳动物化石研究、鱼类研究和植物研究等等,即使在哺乳动物化石里面,也有许多细分的门类。
以我的研究方向大型哺乳动物为例,这里面也有不同的类型:比如陆地上庞大的动物——大象,考察队里面就有人专门研究象的化石,除此之外还有剑齿虎等猫科动物,我的同行也有专门研究食肉动物的。
同时,考察队里还有地质学家、古气候学家和古植物学家等等,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我们考察队不仅在专业上有所分工,还是一个全球性、科学学术的团体。
比如,考察队里面还有好几位美国的同行,他们来自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德州大学以及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等。
另外,由于需要在野外发掘,自然少不了非常强大的技术支撑队伍。队伍中每个人都有非常高超的技巧,可以把野外相当破碎的化石,很完美地采集回来,送到实验室进行修复。
除了这些专业人士,团队里还会有很多支持野外工作的当地藏族同胞,比如司机,他们驾驶技术十分了得,能够保证考察队的安全和野外顺利工作。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化石究竟怎么找?
在这么强大的团队支撑下,想在札达这么大的地方,寻找到有化石的地点,怎么去找呢?
一个科学完备的考察计划至关重要。
要找某种化石,首先要进行非常详细的分析,发现当时适合它生活的环境。
比如,要研究鲨鱼的化石,就一定要在有海洋沉积的地点寻找;要找陆地上的哺乳动物,那一定要在有陆地上的湖泊或者河流的沉积的地方。
科学家首先要在地质图上详细地去研判哪些地方有这样的地层分布,这是成功的第一步。
地点确定后,就可以找到化石了吗?
这是不一定的。虽然有时候分析得很好,但化石并不会一动不动地暴露在那个地方,科学家到达这个地方后,就可以直接把它取走。
大多数化石往往埋藏在地层里面,只在地表露出一些蛛丝马迹。由于自然的风化,这些碎片暴露在地表。
因此,确定地点后,我们就需要进行一项细致的工作——仔细搜索地面或者岩面。可能一开始只找到一点小小的线索,但最终也可能会有令人吃惊的收获。
我可以用考察队在札达挖掘到完整犀牛头骨的例子来讲一下。
一开始,我们在札达的观景台附近的地上发现了有反光的东西,经检查是犀牛牙齿的很小一部分釉质,细致地把围岩(周围的岩石)拨开,查看牙齿的保存状况,然后进行详细的技术处理。
出乎意料的是,我们逐渐发现这个牙齿竟然在地层里保存十分完整,一列牙齿很牢固地保存在它的头骨上面。
所以我们团队马上就开始进行大规模发掘,随着面积的不断扩大,最后发现这是一个完整的犀牛头骨。
这个结果可以说是十分令人吃惊,当然,也让我们十分开心。
找到化石,怎么取出来?
这个时候石膏绷带可是立了功劳!
别小瞧这一卷石膏绷带
找到完整的犀牛头骨,并不意味着考察的成功。如何把它取出来,也是个难题。
由于这些骨骼都已经开裂,甚至有很多折断的地方,如果要从地层里取出来,就需要很多专业的处理工作。
首先要用化学试剂来加固化石,不能让它暴露在空气中继续被风化侵蚀;然后,不能很简单地把化石用手拿起来,需要像人骨折去医院打石膏绷带一样,用石膏绷带把化石包裹起来,严严实实像一个木乃伊一样,再运到野外考察车上。
所以每次考察前,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准备石膏绷带。
如何识破古生物的“庐山真面目”?
最后,科学家是如何根据化石,推测出某种古生物的真面目的呢?
披毛犀化石(左)和复原图(右)
与研究现生生物不同,化石一般只保留了生物的硬体部分,特征并不完全。
当标本运回实验室后,首先要进行完全客观的修复工作,不能人为补充丢失的部分。
然后,古生物学家将根据残缺的特征,运用功能形态分析、现代近缘生物类比、伴生生物组成等来判断化石的系统分类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
只有在极端特殊的情况下,古生物的硬体和软体可以比较完整地保存而无显著的变化。
举一个例子,冰河世纪有一种叫做披毛犀的动物,身披长毛可以御寒,可是如今它只是一块石头,怎么知道它以前是身披长毛的呢?
这就要讲到冰河世纪动物的特别之处:西伯利亚等地区的永久冰冻的地层里会存有已灭绝动物的完整遗体,包括毛发,披着长毛的披毛犀遗体就能在这种永久冻土里找到。
因此,除了化石,科学家往往需要严密的证据支持和推理,才能得知古生物的本来面貌。
如果你根据以上方法找到了化石,记得要把它上交给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