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正文

山西省2020年峰谷差

家里哥哥农村养羊,春天我买了三十多个带羊羔的母羊,每年我买我的羊的草料,洗完找个育肥的一百八一只赊欠给他了,他总觉的我上了大学回家养羊丢他人,义无反顾的回家养羊。带着我的二十八个羊给别人放了一冬天羊。这样一冬天成本就在与买多少玉米。...

山西省2020年峰谷差,如果再次发生羊价大跌?

你好!我根据自己的经历谈谈这个问题,因为我经历过羊价暴跌以及今年的羊肉暴涨。

2003年左右,我还在上班,家里哥哥农村养羊,我们家有草场。为了多赚点钱,春天我买了三十多个带羊羔的母羊,一对大概三百多,放在哥哥羊群里,每年我买我的羊的草料,就一直扩繁,到第三年,羊一百多个,但是那年大旱,草场枯萎,羊群受灾了,春天以及初夏,到处没草,羊群都带着羊羔,没奶,膘也没有,羊羔缺奶也长不好,成活也低。整体都不好,我记得冬天我卖羊羔,宰肉十几公斤的羊羔,买羊的才给五十元,最后没卖,那就送人送礼,春天受灾了,羊群五六百只,没吃没喝的,嫂子打电话不断来说,羊太多,圈不下,草场受灾没吃的,我就跑回来,正好六月羊洗澡,洗完找个育肥的一百八一只赊欠给他了,他说过年给我钱,给的比别人贵些。好吧,结果过年时候羊肉又涨起来了,买我羊的让我去吃肉,我吃不下啊。我总结了一下,第一合作真搞不成事,我还是老老实实上班。第二,坚持很关键。我第一次养羊就这样收场。总结一下,没赚到钱,就多吃了肉,也没赔钱。这是我第一波养羊。后面还有第二波。

但是我一直惦记着我的牧场,我的羊群,但是家里亲戚,父亲一直不让我回去,为了照顾家人我认了。十几年后也就是2013还是14年,我的父亲去世了,我以前都考虑我父亲,他总觉的我上了大学回家养羊丢他人,父亲去世后我就更不想上班了,于是就辞职回家了,把铁饭碗砸了,义无反顾的回家养羊。亲戚都和我断绝关系逼我回去上班,我没有圈舍,没有饲料,借钱买了二十八个多胎,有小尾有湖羊,带着我的二十八个羊给别人放了一冬天羊。一只一千八,还是友情价,一般都二千左右。高潮来了,我买的羊一千八,靠给别人放羊带着我的羊过了一个冬天,下了五十多个羊羔,家里人慢慢也认可我了的时候,春季羊价开始暴跌,羊羔从一千左右一只跌到五六百一只,这还是好的羊羔,发育不好的二三百一只。我几乎都不买草料,冬天就买点玉米,其他时间都是放牧,一个母羊按照一百天喂料,一天二百克玉米。羊羔都是去捡葵花地的葵花盘子。这样一冬天成本就在与买多少玉米。大概一只羊成本再几十元。每年好的母羊羔留下,不行的淘汰。看着周围的羊群都倒闭了,以前到处都是羊群,现在方圆几里就我一个羊群。就这样每年赚不了多少钱,但是除了把自己养活以外,还还楼房按揭,还攒了一批母羊。2017年的时候光母羊一百六十多个,都是精挑细选的。行情不好,到处都是卖羊的,据说好好的大母羊都再屠宰场排队待宰。所以我一点也不担心羊价跌多少,市场行情的涨跌只能说赚的多少的问题。

那么扯到这个价格跌落的问题,我认为做好以下几点就行了。

第一,再高价位,好好的精选羊群,把不好的泌乳,带羔,牙口不好的母羊母羊乘机处理掉,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换成钱装在口袋里最安全,不然等到真下跌,这些羊都不值钱。留下精壮,好管理的母羊一起度过困难时期。一般市场波动三五年一个周期,每年羊羔再怎么跌价都很好处理,母羊比较难,卖了卖不到好价格,不卖他效益比较低,成本过高。还是趁价格高处理掉。

第二,要落实草场,廉价草场或者免费草场,降低饲料成本。不要说什么放养不科学,肉质不好之类的,我们的放养的不愁销路的,但是那些圈养的只能送屠宰场大批量上市场,他们的肉质比不上我们放养的。就好比现在,我们放养的羊轮只屠宰六十一公斤,圈养的也就五十五一公斤,夏天放养的羊肉再圈养的羊肉价格上高五到七元每公斤。我们自己都不怎么吃圈养的羊肉,一堆添加剂。

第三,提高羊羔成活率。这个是很关键。我们控制不了价格,只能提高产量以及成活率。为啥不说改善羊群品种之类的呢?说实话适合自己的品种才是最好的品种。我们不谈那些高大尚的,品种好了肉贵了之类的。我自己的经历以及周围的经历来说,多胎一个人养五十个以上就很费劲,因为多个羊羔,母羊照顾不好就需要人工辅助照料,要看护要隔离,要区别对待,你一个羔的两个羔的以及三四个羔的能一样喂养吗?答案是肯定不行的。所以不管什么品种都是要求成活率。我们的收成主要再羊羔,羊羔多了成活高了,出栏高了,自然效益就高了,抗风险就高了。我周围大老板几百个多胎,一家人围着转,甚至雇人干活,一年才一百多个羊羔,第一年熬过去了,赔点钱,第二年死的羊羔堆成山了仍然赔钱,第三年就剩几十万的羊圈还在,破产了。

第三 与人为善,多结善缘 这个可能觉得很扯,这和养羊有屁关系。当然有关系。出门还靠朋友呢。不管是买羊的还是卖羊的,还是屠宰的,都打好关系,不管处理羊还是进购羊,这样都有个好价格。别人家卖羊,三十毛称,你家卖羊二十七,还爱要不要的。我们经常遇到的转头疯,一千的羊只给你四百,你不卖那就等他慢慢死吧,与人为善,你也赚钱我也承受的了。尤其是价格暴跌的时候,那羊价格都不忍直视,前面不是说过吗?十几公斤羊肉的羊五十元,你卖不卖?好吧你不卖你拉屠宰场屠掉,但是屠宰场尾巴割掉,哦脖子淋巴再割去,肚子上油再割去,割来割去多少钱没有了。本来价格不好,再割来割去就更卖不出多少钱。

第三,不论价格高低,贵在坚持。我们既然打定决心,仔细衡量可以赚钱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市场波动有峰谷,我们坚持下去,峰谷相抵还是整体赚的,谷底时候可能赔点钱或者赚的少,峰顶时候赚的多,最终整体是赚钱的。不要盲目跟风。前面说我的羊一千八友情价卖给我的就是这样。他家领居都是育肥的,低买育肥高卖赚钱,他把羊处理给我育肥去了,秋天买的羊,养了三个月,羊价跌了,没赚上钱。又觉得放养好,又买了一批母羊放羊繁育,这个母羊成本正好羊价跌了买的很便宜,这样和我又是战友了,天天一起放羊,一百多繁育到好几百了,但是羊价一直没有起来,他又感觉不咋赚钱了。放养了三四年啊,2017年他又大小轮群裹七百多全部卖了,然后上班去了,一个月三千。然后大家都知道,羊价又涨起来了,七百多只能买个小羊羔。所以贵在坚持很重要。

最后总结下:高价时候处理淘汰不好的羊卖个好价钱,控制成本,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羊羔成活率以及出栏率,能有效抵御市场波动带来的冲击,不要盲目追风,贵在坚持就一定会有汇报的。

啰嗦半天希望能帮到你。喜欢的加个关注呗,会每天更新。

地球能源枯竭了会怎么样?

汽车领域讨论能源话题☞新能源汽车

能源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概念,其类型可大致分为常规能源与新能源两类,细分则有以下几类。

煤炭石油天然气(常规能源)

电能

光能

风能

地热能

化学能等新能源

在这些新能源中实际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来自天体能量,比如太阳带来的光辐射能(光伏),月球与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引力带来的潮汐能等。第二类则是地球自身蕴含的能量,比如地热能与自然孕育的原子核能等。这些能源是不会枯竭的,至少对于人类而言可以这样定义。

生物集群灭绝论

集群灭绝可理解为绝种,这就像恐龙经历多纪但却完全在地球上消失一样,是整目甚至全纲在短时间内完全消失,或者极少数演化形态留存在地球上。目前统计出的数据为每6200万年会发生一次生物集群灭绝,不过针对的主要是动物体而不是植物,这是一个多漫长的概念。恐龙这种生物突破了第一次周期共计生存了1.6亿年,但最终也没有逃过第三次二叠纪的大灭绝,那么人类还有多长时间呢?

最后一次生物大灭绝是在公元前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而智人的出现是在不足20万年前的非洲大陆,那么对于人类而言似乎还有非常充足的时间去生存和发展。在这一阶段中人类需要掌握的是如何利用新能源,也就是天体与地球自身蕴含的能量,一旦能掌握这些能源则人类不会在面对能源危机。

常规能源/传统能源/汽车

常规能源中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能源,也就是用一些少一些且最终一定会用完。汽车从一战阶段开始大量普及,在经历了一个世纪后达到什么程度呢?百年时间对于人类的文明史仅仅是一瞬,但就在这一瞬间也已经将石油消耗至不足支撑35年;但是消耗燃油的汽车飞机火车以及船舶舰艇却承载了整个世界的运转,一旦石油枯竭后果则会是整个世界的停摆,工业革命的成果最终要倒退回畜力时代?

假设没有替代能源的话,这一问题的答案很显然是肯定的,人类的文明必然会倒退;但以当今人类的文明与科技等级自然不会让这种场景出现,因为人类已经掌握了新能源的获取与使用方面,那就是电。电能被定义为新能源有很多人不认可,认为电能的出现与利用也超百年了;然而只是以其有限的生命去看待对于人类而言寿命无限长的宇宙,翻看上文内容会了解人的几十年生命有多渺小,百年之前出现的电能有多新。

电能驱动的发动机为电动机,这种机器理论上可以让目前的所有交通工具正常运转,所以只要能无限获取电则不会让承载运输(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转)的交通工具停驶。而获取电能的方式正式所有新能源,比如光辐射可以发电、地热能可以发电、风能与潮汐能可以发电,地球不停转则水能可以永久的发电,参考三峡葛洲呗水电站等等。这些电能可以无限且源源不断的获取,现阶段需要的是加速此类方式发电量的增长。

主流的新能源发电方式增长速度并不快,因为诸多模式受限于峰谷电耗差异以及储能的影响,制约了其发电量增长与控制弃电的能力。所以想要刺激新能源发电的增长则需要充实储能,也就是利用电池仓均衡发电量与峰谷电耗;而储能电池也可以当做汽车动力电池使用,且储能电池的制造成本极高,那么这些本就需要转变的汽车是需要动力电池的,把高成本的动力电池放在汽车领域创造一次价值,之后以低成本充实到储能领域,这一循环模式似乎能很理想的控制成本。

新能源汽车的意义似乎就是这样,大一些的说就是在人类自救的过程中用电动汽车作为工具,并且在使用这一工具时还能加速推动能源变革,实现最终全面转型清洁电能,维持世界秩序的正常运转。第四轮能源变革的核心正是电,其起步转型的基础自然会看向普及率与能耗消耗量极大的汽车,十数亿台汽车一旦转型将会让这个地球真的有蓝天白云,工业革命不在会建立在破坏环境的基础上了。

关于电池循环利用,二次制造,溯源平台等内容不再赘述,只说一点:行业外人士能想到可能存在的问题,行业内的专业人员不会想不到,不要用业余爱好的臆想挑战别人的专业,仅此而已。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原创发布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什么时候买入最合适?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

市面上关于如何选择基金的文章非常多,真正有帮助的不多。

数据方向收集整理了基金十年以来的相关数据,并结合基金的一些基础知识,写下此文,希望能够对想买基金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也对还在股市中挣扎的朋友多提供一个选项。

基金是什么?

基金从广义上来说,指的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从会计角度来看,基金指的是有指定用途的资金。一般基金只能投资于证券、企业、或其他指定项目中。

对于投资人来说,购买基金就是用闲置的资金进行投资、理财的一种方式,以获取保值并赢取利益。过程中会发生一些费用,这些费用由投资人承担,用来支付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销售机构和注册登记机构等提供的服务。

封闭式基金有明确的存续期限,只能在发起设立时购买,并只能在到期后赎回,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以内。本文重点研究开放式基金。

买基金能不能赚钱?

投资开放式基金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获利:

1.净值增长

由于开放式基金所投资的股票或债券升值或获取红利、股息、利息等,导致基金单位净值的增长。而基金单位净值上涨以后,投资者卖出基金单位数时所得到的净值差价,也就是投资的毛利。再把毛利扣掉买基金时的申购费和赎回费用,就是真正的投资收益。

对近十年来所有开放式基金净值增长的情况进行统计:

1)2011年是基金表现最差的一年,全部804只基金,净值增长108只或13.43%,平均涨幅为-16.29%;

2)2019年是基金表现最好的一年,全部7599只基金,净值增长7389只或97.24%,平均涨幅为21.2%;

3)如果在2010年初就买入基金,并一直持有到2019年底,十年可以获得64.47%的投资收益,对应的年化收益率为5.1%;

这样的收益水平基本能够覆盖通货膨胀,对比较低的利息收入或者亏损的股民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

2.分红收益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基金契约的规定,基金会定期进行收益分配。投资者获得的分红也是获利的组成部分。

基金的分类

目前,市场中的开放式基金将近8000只,同期的A股也只有3800只,选基金似乎比选股票更加困难。其实不然,选择基金要容易得多。选择基金之前,必须要弄清楚基金的分类,才能对号入座。

根据基金投资对象可划分为五类:

1.货币型基金

货币型基金,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工具(一般在一年以内的),比如一些国债,银行定期存单,企业债等等。

2.债券型基金

债券型基金,基金资产80%以上投资于债券,也可以有一小部分资金参与新股申购、投资于股票市场、或投资于可转债,具体又可以分为:

1)纯债基金:只投资债券,不参与新股申购,也不投资股票;

2)一级债基:主要投资债券,但可参与新股申购;

3)二级债基:主要投资债券,但可少量投资股票;

4)可转债基:主要投资可转债;

3.混合型基金

混合型基金,指同时投资于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等工具,没有明确的投资方向的基金。它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在不同资产之间进行分散投资的工具。

1)平衡混合型基金:股票、债券比例比较平均,大致在40%~60%左右;

2)偏股混合型基金:股票配置比例50%~70%,债券配置比例20%~40%;

3)偏债混合型基金:股票配置比例20%~40%,债券配置比例50%~70%。

4.股票型基金

股票型基金主要投资各类公司的股票,其股票仓位不低于80%。股票型基金又可以分为:

1)普通股票型基金:股票仓位不低于80%即可;

2)增强指数型基金:大部分资产复制指数的同时,小部分资产进行主动投资;

3)被动指数型基金:以特定指数为标的,指数包含什么股票,就买什么股票;

4) QDII基金:国境内设立,经该国有关部门批准,投资境外证券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

5.商品型基金

商品型基金,通过商品交易顾问(CTA)进行期货和期权投资交易。

各类基金的净值增长水平

对十年来各类基金净值增长的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1.大分类中,表现最好的是混合型基金,累计净值增长99.45%,年化收益7.15%;

2.大分类中,表现最差的是股票型基金,累计净值增长32.44%,年化收益2.85%;

3.细化分类中,表现最好的前三名分别是:偏股混合基金,累计净值增长101.97%,年化收益7.28;普通股票型基金,累计净值增长97.14%,年化收益7.02%;平衡混合型基金,累计净值增长84.12%,年化收益6.29%。

看到这份数据,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股票型基金的收益竟然比不过货币型基金。细看才发现问题所在,四个细分类中,普通股票型基金还是不错的,被其他三个细分类拖了后腿。上证指数近十年都没怎么涨,两项指数型基金的自然难有好的收益。

本来认为混合型基金有些不伦不类,各路大V也没有对其有详细评论,通过对十年数据的透视分析,发现混合基金同样能够获取不错的收益。其实,这样的结果与A股的走势密切相关,上证指数近十年都在3000点上下波动,这为混合型基金的发挥提供了巨大的操作空间,当市场波段上涨时多持股,享受波动带来的利润,市场波段下跌时多持债,有效避免回撤风险,如此反复,利润自然可观。

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

我们知晓了基金的分类方法,也知晓了各类基金的收益情况,可以结合实际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

1.货币型基金

货币型基金本金很安全,连续十年都获得了正收益,年化在3.36%左右,而且没有利息税,随时可以赎回,一般可在申请赎回的第二天资金到帐。

具有“准储蓄”的特征,非常适合追求低风险、高流动性、稳定收益的单位和个人。

2.债券型基金

债券型基金本金比较安全,连续十年都获得了正收益,年化在4.97%左右,通常作为抵御通货膨胀的工具。债基的收益高于货基,但流动性没有货基好。根据合同,有的可以随时赎回,有的必须在固定期限内赎回,有的在封闭期内无法赎回,即使是随时赎回,如果持有时间未满一定期限,手续费会比较高,赎回不是很划算。

适合有闲置资金,不愿过多冒险,谋求当期稳定收益的投资者。

3.混合型基金

投资者如果判断接下来的股市行情为上下波动行情,则可以买入混合型基金。

4.股票型基金

净值增长跟股市走势息息相关,十年中遇到行情差的年份回撤比较大,如2011年和2018年,遇到行情好的年份涨幅也惊人,如2015年和2019年。股民朋友经常感叹满仓踏空、赚指数不赚钱,这种时候不妨把资金交给股基来打理。

适合追求高收益,并且愿意承担相应风险的人。

5.商品型基金

是普通投资者参与大宗商品市场投资最便捷的投资方式。

各种基金可以单独持有,也可以组合持有。

例如有一大资金,不追求超额回报,只想保值增值,此时可以买入“货基+债基”的组合,用大部分的资金买入债基对抗通货膨胀,用小部分资金买入货基保证手中的流动性;

再例如一普通家庭有笔闲置资金,期望保值增值基础上搏取一定的超额收益,此时可以买入“货基+债基+混基”或者“货基+债基+股基”这样的组合,把钱分成三份分别买入即可;

深度挖掘股票型基金

买一只股基,承担了极大的风险,最后只能获得7%左右的年化收益。数据方向有些不甘心,决定继续对股基进行挖掘。

1.普通股票型基金

股票型基金投资对象是股票,选择范围大、流动性好、变现容易。但同时又设置了80%的持仓下限,且不允许择时操作,使得基金在面对调整行情或熊市行情时,不能通过减仓清仓来控制风险,只能把高波动的股票换成低波动的股票来降低回撤。基金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最终能够获取什么样的收益,完全取决于基金经理的水平高低。

找出高水平的基金经理,我们不追求在某一年投资收益大幅领先的基金经理,而选择能够持续、稳定排序靠前的基金经理,首先找出十年来收益排序前20%的基金,再看看哪些经理出镜率最高。

2010年普通股票型基金只有5只,5*0.2=1,提取排名第一位的基金;到了2019年普通股票型基金已有351只,351*0.2=70,提取排名前70的基金;十年一共提取221只基金。

经统计:郭睿、周应波、萧楠、陈一峰、邱杰、陈建军,六位基金经理带着他们旗下的产品,多次进入了历年的榜单。

把排名前两位的基金经理和他们入榜的基金产品展开,发现:

1) 在股基回撤的2018年,这些明星产品回撤幅度更小;

2) 在股基上涨的年度,这些明星产品涨得更多;

3) 周应波经理的“中欧时代先锋股票A”连续四年入榜,回撤更小,涨幅可观;

2.被动指数型基金

巴菲特老先生说:“大部分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早晚会发现最好的投资股票的方法,就是购买管理费用很低的指数基金。”

被动指数型基金简直就是作弊基金,以特定指数为标的,指数包含什么股票,就买什么股票,收益情况和基金经理的水平关系不大。指数定期会把不好的股票调整出去,把好的股票调整进来,指数型基金也会跟着一起调整,从而保证投资的股票始终优秀。

上证指数十年都没有涨什么,一些宽指基金表现不好,拖累了指数基金的整体收益。但在局部的一些行业指数基金,表现令人惊喜。

找出2019年被动指数型基金净值增长前20名,无一例外涨幅全超过了60%。粗看之下还以为来到了牛市,细看才发现,主要集中在白酒、食品、消费、信息技术、电子等行业,起码可以说明,大势不那么好的情况下,选对了行业也可以获取超额收益。

如果投资者非常了解某个行业,并对这个行业将来一段时间特别看好,则可以提前布局买入此行业的被动指数型基金,等行业的发展被市场认可时就可以获取收益。

另外,A股不可能永远停留在3000点,机构投资者以及外资的持仓比例不断提高,散户持仓比例不断下降,资金越来越集中于优质核心资产,指数行情厚积薄发值得期待,投资者不妨提前了解一下游戏规则,亦可以小仓位体验一把。

2010年时开放基金只有626只,2019年初已经达到了7599只,十年时间增长了12倍,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相信用不了多久,很多储户和股民也都会转入基民的大军中。

数据方向坚信,未来的“基”会,一定属于有准备的投资者。

自家装的新能源电表怎么算费用?

居民式充电设施按照居民电价收取,包括阶梯电价和峰谷电价两种。居民家庭住宅、居民住宅小区、执行居民电价的非居民用户中设置的充电设施用电,将按照居民用电价格中的合表用户电价标准计费。

而经营性集中式充换电设施则执行大工业用电价格,包括基本电费和电度电价两部分。而2020年前,经营性集中式充换电设施将暂免收基本电费。

2018年出台了哪些重要的金融监管政策?

中保协发布《2020年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分析报告》:互联网信用保证险保费收入62.52亿元-工保网

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技术不断创新突破,为保险业数字化线上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推动互联网保险市场在近年来取得高速增长。2020年,在疫情影响和监管政策的推动下,财产保险业加速了线上化转型进程。一方面,疫情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居民投保习惯,倒逼机构提升线上展业水平和数字化能力,提质增效。另一方面,银保监会提出“到2022年,车险、农险、意外险、短期健康险、家财险等业务领域线上化率达到80%以上”,鼓励机构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便捷的线上保险服务。在疫情影响和监管政策双重推动下,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1、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总体情况

1. 互联网财产保险业经营主体持续扩张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及网民规模的扩大,保险公司纷纷布局互联网渠道。根据保险业协会统计,六年间,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经营主体实现翻倍增长;2014年,共计33家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截至2020年,共计73家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

2. 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规模同比有所收缩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车险综改、意外险改革、信用保证保险新规等监管因素综合影响,互联网财产保险累计保费收入797.95亿元,同比下降4.85%,低于财产保险市场同期增长率近9个百分点;互联网财产保险累计承保保单数量279.51亿件,同比下降0.92%。

3. 互联网非车险业务发展优于车险业务,非车险保费规模占比超七成

2020年,互联网车险累计保费收入220.60亿元,同比下降19.64%,占比27.65%,较2019年下降5.09个百分点;互联网非车险累计保费收入577.35亿元,同比增长2.35%,占比72.35%,相较2014年4.41%的份额增长超15倍。在非车险高速增长,特别是退运险、意外险等产品热销的背景下,互联网财产保险整体件均保费逐年下降,从2014年的25.18元/单降至2020年的2.07元/单。此外,虽然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渗透率出现下降,由2015年峰值9.12%下降至2020年的5.87%,但是互联网非车险渗透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从2014年的1.10%增至2020年的10.81%。

4. 互联网财产保险业积极应对,多措并举抗击疫情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保险业快速响应,除捐款、捐赠物资外,更立足保险业务本身,充分发挥经济稳定器的作用。一方面,针对疫情进行产品与服务双重升级,在第一时间为客户提供保险保障;另一方面,将销售、服务、运营线上化,降低因疫情导致的承保、理赔及其他客户运营不利影响。同时,疫情也持续提升着客户对互联网保险市场的关注和健康保险保障意识,给行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和发展推动。

5. 监管政策陆续出台,保障行业良好健康的运行环境

科技与保险的结合,催生了全新的市场,很多公司开始探索构建互联网保险生态圈。在积极鼓励互联网保险创新发展的同时,监管机构也非常重视互联网保险经营行为的规范和相关风险的防控,通过多种监管措施有效部署和推进行业结构转型升级,以推动互联网保险向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2020年,明确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要求,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出台《关于推进财产保险业务线上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线上化任务,提升保险业务可获得性和服务便利性;发布《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严格规范互联网保险业务行为,加强互联网保险风险防控。

2、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分渠道情况

1. 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主要来源于第三方

2020年,在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中,第三方(包括第三方网络平台和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合计保费收入593.23亿元,占比74.34%,同比上升5.45个百分点;其中第三方网络平台保费收入335.28亿元,占比42.02%,同比下降3.76个百分点;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保费收入257.95亿元,占比32.33%,同比上升9.21个百分点。自营网络平台保费收入187.85亿元,占比23.54%,同比下降5.68个百分点。

2. 自营网络平台渠道客户数和活跃度有所提升,但整体业务量大幅下滑,销售险种以车险为主

2020年,自营网络平台渠道保费收入187.85亿元,同比下降23.35%。从细分险种来看,该渠道以车险业务为主,车险保费收入占比为70.82%。随着互联网车险业务的萎缩,自营网络平台渠道在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中的贡献度也在下降。从细分渠道来看,移动端官网在客户数、活跃度双重提升的同时实现保费规模增长;其余渠道虽客户数、活跃度有所提升,保费规模却大幅下降。2020年,移动端官网独立访客户和访问量同比增速均超300%,保费收入9.80亿元,同比增长22.96%。移动APP累计安装量约5100万人,同比增长3.25%,独立访客数和访问量同比增速均超25%;保费收入97.22亿元,同比下降28.99%。微信公众号关注数2.80亿人,同比增长14.19%;保费收入42.25亿元,同比下降15.99%。此外,PC官网累计注册客户数约4756万人,同比增长54.40%,但独立访客数和网站页面查看量却均出现同比下降,可见用户的行为习惯从PC端演变到了移动端。

3. 第三方网络平台渠道保费规模首次呈现收缩,业务以非车险为主,退货运费险占大头

2020年,第三方网络平台渠道保费收入335.28亿元,同比下降12.66%。从细分险种来看,相较于其他渠道,第三方网络平台的险种结构较为多元化,其他险(主要为退货运费险)、意健险、信用保证险业务保费收入较高,占比分别为 32.61%、31.88%、13.57%。从具体平台来看,根据保险业协会主要合作机构数据,前四家第三方网络平台为淘宝网、支付宝、天猫、美团网,四家机构累计保费收入占第三方网络平台总保费的57.15%。

4. 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渠道业务增长迅速,主攻意健险

2020年,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渠道保费收入257.95亿元,同比增长33.07%。从细分险种来看,其主要销售险种为意健险和车险,保费收入占比分别为64.03%、24.13%。根据保险业协会统计,泛华集团和明亚经纪两家机构互联网意健险保费收入占比均超过99%。

3、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分险种情况

不同险种发展呈现分化格局,业务结构与财产保险公司整体险种分布存在较大差异。2020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中前三险种为意健险、车险和其他险(主要包括退货运费险),累计保费收入656.70亿元,占比82.30%。其中,互联网车险份额比财产保险公司整体市场低33.05个百分点;而意健险则体现出与互联网更高的适配性,占比高于财产保险公司整体市场(12.18%)27.93个百分点。

(一)互联网车险业务情况

1. 互联网车险业务持续负增长

2020年,互联网车险累计保费收入220.60亿元,延续2019年负增长趋势,同比下降19.64%。

2. 互联网车险业务发展与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主要集中于东南发达区域

2020年,互联网车险保费规模排名前五地区为山东省、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和河南省,累计保费收入88.31亿元,占比40.17%,和车险整体市场的区域分布趋势一致。虽然西部地区互联网车险规模较小,但是受线下机构铺设较薄弱的影响,当地互联网车险渗透率普遍较高。

3. 互联网车险市场集中度进一步下降

2020年互联网车险保费规模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别为大地保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人保财险、泰康在线,累计保费收入121.18亿元,CR5 为54.93%,较2019年下降14.51个百分点,集中度持续下降。

4. 自营网络平台是互联网车险主要业务来源,但业务贡献度逐渐下滑

2020年,互联网车险业务中自营网络平台保费收入占比60.31%,较2019年下降7.91个百分点,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保费收入占比28.22%,同比上升7.78个百分点, 第三方网络平台保费收入占比9.23%,同比下降0.50个百分点。

(二)互联网非车险业务情况

1. 互联网非车险业务维持正增长,但同比增速有所回落

2020年互联网非车险累计保费收入577.35亿元,同比增长2.35%。从具体险种看,除信用保证险外,其余互联网非车险险种累计保费收入均实现同比正增长。从主体增速来看,超一半的保险公司互联网非车险保费实现同比正增长。

2. 互联网意健险业务维持较高增速,保费规模跃居互联网财产保险首位;信用保证险保费规模大幅收缩

2020年,互联网意健险累计保费收入320.05亿元,同比增长19.70%。自2020年1月起,互联网意健险保费收入开始超过车险且差距不断拉大,截至年底,超过互联网车险12.46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互联网短期健康险紧抓用户需求,产品简单透明、性价比高、投保智能高效,同时疫情下健康保障意识大幅提升、社交图谱集群化效应凸显。信用保证险方面,鉴于个别网贷平台出现不同程度的违约风险情况,信用保证险迎来新规,各家险企纷纷收紧融资性信用保证险业务,规范业务流程,提高风控级别。2020年,互联网信用保证险累计保费收入62.52亿元,同比下降52.18%。

3. 互联网非车险市场集中度远高于互联网车险,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发展强劲

2020年互联网非车险保费规模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别为众安保险、泰康在线、国泰产险、人保财险和太保产险,累计保费收入377.14亿元,占比65.32%,较2019年下降0.75个百分点,但是仍比互联网车险CR5高出10个百分点。从具体公司情况来看,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在互联网非车险业务中表现优异,2020年合计保费251.86亿元,占比43.62%。

4. 互联网非车险业务主要来源于第三方网络平台,专业中介机构渠道次之

2020年,互联网非车险业务中第三方网络平台保费收入占比54.55%,同比下降8.77个百分点,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保费收入占比33.90%,同比上升9.48个百分点,保险自营网络平台占比9.49%,同比下降0.75个百分点。

5. 互联网非车险热销产品中短期健康险、退货运费险表现突出

各类科技应用飞速发展,各类互联网平台层出不穷,为互联网非车险的产品服务场景化创新、营销精准触达、用户体验优化提供了机遇,如快速迭代的百万医疗、电商场景的退货运费险、出行平台的航意航延险、移动支付的账户安全险等。根据保险业协会对2020年前60款热销产品监测,短期健康险产品有27款,累计保费收入占比48.12%,主要为百万医疗产品;意外险产品7款,累计保费收入占比6.61%,主要为航空意外险和个人人身意外险。此外,在各类热销产品中,退货运费险承保保单数量最高,保费收入呈现持续较快增长态势,保费规模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国泰产险、众安保险和大地保险。

4、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分主体情况

1. 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集中度下降,竞争更加充分

2020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规模排名前十的保险公司分别为众安保险、泰康在线、人保财险、太保产险、国泰产险、大地保险、太平财险、平安产险、京东安联、阳光产险,累计保费收入622.12亿元,占比77.96%,较2019年下降4.46个百分点。

2. 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保费规模占比超三分之一,非车险业务发展强劲,其中意健险表现更为突出

受疫情影响,消费者对零接触消费模式愈发关注,这也为专业互联网公司业务拓展提供了较好的机遇。2020年四家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累计保费收入280.60亿元,同比增长19.27%,占比35.17%,较2019年上升7.11个百分点;累计承保保单数量96.49亿单,同比增长4.46%,占比34.52%,较2019年上升1.78个百分点。在互联网非车险业务方面,四家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累计保费收入251.86亿元,占其整体业务比重89.76%,高于传统财产保险公司26.84个百分点。一方面,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在车险服务领域不具备比较优势,促使其聚焦非车发展;另一方面,百万医疗等网红产品在具备较高互联网适配性的同时,对技术迭代、产品创新等都有较高要求,而这也是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的优势所在。从具体险种来看,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意健险保费收入在其总保费收入中占比超六成,占据互联网意健险总保费的半壁江山。

3. 传统保险公司在互联网车险经营中占据比较优势

2020年传统保险公司累计保费收入517.35亿元,同比下降14.25%,占比64.83%;累计承保保单数量183.03亿单,同比下降3.54%,占比65.48%。从分险种来看,传统保险公司在互联网业务拓展中,车险经营更占据优势,主要是由于车险对线下服务要求较高,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需进一步强化线上销售线下服务相结合的能力。2020年,传统保险公司互联网车险业务保费收入总计191.86亿元,占整体互联网车险业务比重86.97%。

5、对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的思考和建议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作为当下消费主流的以80、90后为主的“新中产”人群正逐步养成网络消费习惯,该人群具有年轻、新事物适应性强、受教育程度高、主动保障意识强的特征,正是互联网保险的主要目标客群。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4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与此相比,中国互联网保险用户2亿多人,可见互联网保险仍具有较大的潜在增长空间。

(一)当前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1. 后疫情时代经济风险压力

2020年,在新冠疫情黑天鹅事件全球性蔓延、中美摩擦升级等影响下,我国和主要经济体都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当前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但仍面临境外输入性疫情压力等不可控因素,预计国内经济影响将会一定程度地持续存在。国内保险市场面临新的形势,保险存量用户和新增用户的风险管理是业内较大的挑战。

2. 信息不对称引发逆向选择和纠纷风险

互联网保险业务与传统线下业务不同,由于保险公司与投保人无法面对面接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沟通限制和信息不对称,由此可能导致的逆向选择以及纠纷风险都不容忽视。一方面,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中,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提高风险识别和处置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部分保险公司存在信息披露不全面等问题损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由于保险人和投保人缺乏正面沟通,投保人可能对保险产品条款产生误解,从而产生诸如保险利益难以确认等赔偿纠纷。

3. 新技术放大潜在风险,应对能力亟待建设

互联网保险业务对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极大提升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伴随着新技术在保险行业的应用,此类风险也相应进入保险领域。例如,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核保过程意味着更多维度数据的埋点、采集与应用,一旦发生信息泄露,后果会更加严重。诸如此类的风险,需要保险业积极投入,共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4. 互联网创新产品设计和科学定价存在难度

当前,大多数创新型互联网保险产品都属于首创,产品设计需要兼顾产品本身属性和网络化操作要求,即进行在线咨询、投保、理赔和售后服务等,这在提高了产品设计适应性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风险。此外,由于互联网保险业务开展时间不长,没有太多的历史数据积累,消费者行为习惯相较传统产品难以预测和控制,这对互联网保险的产品科学定价也形成了一定的挑战。

(二)下一阶段的思考和建议

1. 推进财险业务线上化工作,强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为更好地服务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消费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保险服务,财产保险公司应积极提升业务线上化水平,优化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同时,通过线上赋能传统线下业务,探索线下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加强线上线下业务的有效联动,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做好服务,提高消费者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保险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

2. 强化科技应用,激发行业发展新动能

互联网保险场景碎片化、交互频次高、交易时效强、业务峰谷波动大等特点推动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行业的应用,使保险公司建立起更加全面的业务流程、更加完整的业务监控体系,从而实现业务流程的智能化运营。保险公司需借助新兴技术带来的强大计算资源和大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对用户数据、保险业务场景数据和外部大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快速适配,并建立起应对多元化场景需求、多样化产品类型、多层次产品运营、多维度风险监控要求的智能化保险运营体系。

3. 坚持融合创新,提升线上保险产品和服务价值

当前,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保险公司对互联网渠道掌控力较弱,需树立互联网思维,从价值转移迈向价值创造,利用线上技术形成差异化能力。围绕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居民消费等重点领域,迭代创新保险产品,例如拓展UBI、网约车等创新产品。同时,形成更丰富完善的保险服务供给,做厚保险服务的价值,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

4. 坚持合规经营,在保障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切实保证风险可控

随着互联网保险业务的迅速发展,不断涌现出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给保险消费者带来困扰的同时,也影响了互联网保险的健康发展。保险行业应本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在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角度出发,通过完善信息披露、制定线上服务标准、建设线上销售追溯体系、保护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提升线上消费者满意度。同时,进一步完善保险在线业务风险防控体系,运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提高保险业务风险识别和处置的准确性,防止风险交叉传染。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提升风险防控的及时性。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