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护理病人时发现他是乙肝阳性,应该怎么办?
楼上的回答也太不专业了,又不是很严重的瘟疫,用的着还防护服么?乙肝的传染途径主要是3种:母婴,血液和性传播;所以在护理病人如果知道对方是乙肝阳性只要没有血液和体液上的接触是不会被传染的!如果你护理的病人是因为乙肝生病的,可以在生病期间他自己的碗筷用单独的,如果行走不便有粪便排泄等,处理后要洗手。注意不要把自己的皮肤弄破一般没有什么很大问题。一般的皮肤接触是不可能被传染的,另外你自己如果有乙肝抗体也是不用担心的。如果你护理的病人不是因为乙肝生病的,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健康的携带者,那样传染性更低了,只要你记得避免那3种传染途径是不会被感染的~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对献血员和血制品加强管理
这是为了防止输血后肝炎的发生。应用敏感的检测方法筛查献血员和血及血制品,禁止乙型肝炎患者和病原携带者献血,禁止出售和使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血制品,未经筛检的全血或有潜在危险的血制品绝对不能用于临床治疗。医疗单位要认真做好输血后肝炎的监督检查工作,对每个病例的全部供血者做详细记录,并将可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名单通知血库,以提醒注意。
医疗机构要大力提倡无偿献血,杜绝“卖血”现象,尽可能降低包括乙型肝炎在内的各种经血传播的传染病的发生。
1.防止医源性传播
可在医疗机构推行一次性注射器,并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和预防注射都应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各种医疗器械和用具,如采血针、针灸针、手术器械、划痕针、探针、内镜、口腔科器械等均应一用一消毒。为防止患者的血液和其他各种体液污染医院的设备和器械,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吸毒者,特别是静脉吸毒者一定要严格戒毒。
2.禁防以性传播为主的密切接触传播
确认配偶或性伙伴是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时,健康一方应接种乙肝疫苗,待产生保护性抗体(抗-hbs)后再行性生活,最简便有效的预防方法是性交时戴避孕套。
家庭、托幼机构、学校和军营内的乙肝病毒携带者,通过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触有可能导致病毒传播,因此应给这些家庭和机构中的成员普遍接种乙肝疫苗,并与抗原阳性者分班或分室隔离。
3.阻断母婴围产期传播
妇女为乙型肝炎患者或病原携带者,尤其是乙肝病毒复制指标(hbeag、抗-hbc-igm、hbvdna)阳性者,在怀孕前应积极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抑制或清除病毒,使母婴传播的机会降到最低或杜绝。
新生婴儿应立即接种乙肝疫苗。若确认母亲是乙肝病毒复制指标阳性者,婴儿于出生6小时内必须注射一次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然后按程序尽快接种乙肝疫苗。
4.接种乙肝疫苗,保护易感人群
目前我国把接种乙肝疫苗的主要对象放在新生儿、学龄前儿童,同乙肝患者和病原携带者密切接触者(尤其是性接触者)、医疗卫生工作人员、需要输血或血液透析的病人等暂列其次。
5.做好对乙肝的防病消毒
切断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是预防乙肝的最好办法,预防主要以做好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流水肥皂洗手)、管好饮食入口关(如不食可疑污染的生冷糕点食物或对可疑食物高温加热消毒等)为主。可通过避免与可疑病毒性肝炎患者或携带者密切接触、对病毒性肝炎患者或携带者的日常生活用具及饮食用具隔离放置并进行严格消毒、注射与输液等使用一次性医疗器具等手段,阻断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达到预防该病的目的。当然,对于可疑病人,应及时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乃至消除传染源亦是十分重要的。
护士实习前要不要打乙肝疫苗?
建议最好是注射乙肝疫苗,医院本身就是各种疾病病毒比较多的地方,卫生条件并不能得到保障,注射乙肝疫苗,自己放心。
如何预防乙肝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我国是世界上乙肝感染最严重的国家,在12亿人口中,约有1.2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其中3000万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每年有30万人死于慢性肝病,其中约13万人为原发性肝癌患者。
更为严重的是,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约有3%可将病毒传染给婴儿,而婴儿感染后因免疫功能不健全,最易形成乙肝病毒携带者,成年后将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这将严重影响后代的健康素质,给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负担和损失。
乙肝慢性患者和肝癌病人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而每年仅此医疗费用就耗资达五百亿元。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1.母婴传播:
即由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传染给自己的孩子。
2.性接触传播:
夫妻中一方带病毒时,可通过性生活传染给对方;性乱和卖淫嫖娼最易传播。
3.经血液传播:
输血、使用没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和针头、以及拨牙、穿耳、纹身、共用牙刷或剃须刀都可能造成乙肝传播。
乙肝不会由一般社交接触传播:如共用办公用品、一起游泳、拥抱握手、共用卫生间等。
乙肝虽然是一种危害很严重的传染病,但还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每个人都掌握预防乙肝的知识,并认真去做,就可以把感染乙肝的危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1. 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搞性乱;
2. 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3. 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4. 不接触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或血制品
5. 注射时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不使用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具进行诊疗;
6. 接种乙肝疫苗: 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特别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E抗原(HBeAb)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使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00IU/ml,肌注)一针联合乙肝疫苗三针免疫接种。HBIG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与第一针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但注射部位要分开,严禁将HBIG与乙肝疫苗放在同一注射器内注射。阳性的孕妇当孩子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特别重要。
新生儿或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的程序是"016",即:"0":出生后24小时内的新生儿注射第一针;"1":第一针注射后1个月注射第二针;"6":第一针注射后6个月,即半岁时注射第三针。
乙型肝炎病毒接触后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预防措施一:精神上不要过于紧张。有人意外地接触了乙肝病毒后,整日坐立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其实这大可不必。此时关键要保持平和心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
预防措施二:立即抽血检查乙肝五项和肝功,以了解自己体内是否有足够量的乙肝抗体及肝功有无异常。如果在当时这些检查都正常,也不要掉以轻心。由于乙肝病毒感染后直至乙肝的发生,通常还有1-6个月的潜伏期,所以还要在3个月和6个月后复查这些项目。
预防措施三:如果这次意外接触前接种过乙肝疫苗,并且产生了保护性抗体—表面抗体(抗-HBs)10mU/ml,那么可不进行特殊处理。
首先要定期进行体检。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阴性者不能排除患乙型肝炎的可能,因为许多乙型肝炎属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阴性,特别是与乙肝患者有血缘关系的直系亲属,一定还要检查乙肝病毒系列指标。确认乙型肝炎后,还需检查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以明确乙肝病毒是否处于复制期,检查肝功能系列及B超或CT检查,以明确乙型肝炎是急性的,还是慢性的,判断肝脏受害程度。
其次要注意高危人群。要知道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乙型肝炎的潜伏期通常是6周至6个月,乙型肝炎80%左右是通过家族性的垂直传播而感染,另有15%左右是通过血液、医疗等媒介感染。所以,一定要对乙型肝炎患者的家属、接受过血液或血液制品输入者,长期接受针炙治疗者等,定期反复进行肝功、“两对半”和/或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的检查。
乙肝该怎么预防
乙肝该怎么预防
乙肝该怎么预防。众所周知,乙肝是一种传播疾病,如今我国患有肝病的人群众多,其实,乙肝是没有那么可怕的!像一些平常的共餐、咳嗽、喷嚏、接吻、偶然接触如握手、拥抱等不会传播乙肝病毒。那么,乙肝该怎么预防。
乙肝该怎么预防1
若肝硬化患者是长期感染乙肝、丙肝等肝炎病毒而引起的肝炎后肝硬化,这种肝硬化是具有传染性的。这种情况下肝硬化的传染途径与病毒性肝炎的相同,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染、母婴垂直传播及性传播,而像日常的一般接触,如握手、交谈、礼仪接吻、在一起共事等等,是不会导致乙肝或丙肝病毒传染的。
需要强调是:即使有传染性的肝硬化其有传染性的是肝炎病毒,而不是早期肝硬化本身。
由非肝炎病毒引起的药物性、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引起的肝硬化,是不具有传染性的。因而其肝硬化的患者及其家属不必担心传染性的问题,以免因不必要的担心而加重肝硬化患者的心理负担,而不利于病情的恢复,但应积极治疗和控制原发病,去除病因,最大限度的逆转和控制疾病的发展。
乙肝传染途径
1、经血液传播:
如输入被感染的全血、血浆、血清或其它血制品,或其他血源性注射传播。
2、胎源性传播:
如孕妇带毒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妊娠晚期发生肝炎的孕妇对胎儿的感染等,最年已经采取了相应预防措施,大大降低了此环节的传播几率。
3、医源性传播:
补牙、修面、修脚,医疗器械如针具、口腔器材、内镜等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可引起传播;用1个注射器对几个人预防注射时亦是医源性乙肝传播途径之一;血液透析也是乙型肝炎传播的途径。
4、性接触传播:
性滥交、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的亲密性行为是重要的乙肝病毒传播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间的传播,夫妻之间的无防御措施的性行为传播率大概在14%左右,具体引人而异。因乙肝病人的唾液中可以查到乙肝病毒,在接吻时有可能会由于皮肤粘膜破损造成传染。因此在口腔有破损(如溃疡,咬伤,牙龈出血等)的情况下应避免与乙肝病毒携带者亲吻。
5、昆虫叮咬传播:
蚊虫以及各种吸血昆虫,可能对乙型肝炎传播起一定作用。如由于蚊虫叮咬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皮肤粘膜破损处被乙肝病毒感染(如因被蚊子叮咬后的痛痒采取的抓挠)。据国内外多年研究,乙肝病毒在蚊子体内根本无法复制繁殖,而且乙肝病毒随血液被蚊子吸食后一般在14小时内就会被消化。即使没有被消化,乙肝病毒在蚊子体内也不会活过48小时,而蚊子的吸血间隔在72小时左右。还有证据表明,蚊子在吸食血液时并不会把前一次吸入的血液吐出到被吸食者体内,它只是吐出一些自己的唾液产生一些润滑和麻痹效果而已。所以一直波有争议的被蚊虫叮咬也是乙肝病毒传播途径应排除。
6、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与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粘膜传播,成为隐匿的乙肝病毒传播途径。但是一般被污染的物品含病毒量是非常低的',达不到致病目的,往往很快被消灭,所以此类传播极为少见。
往年,母婴传播在乙肝的传播途径占有很高的比例。但近年随着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的进行,以往由母婴传播乙肝的比例正在逐渐下降,但同时医源性传播、性传播、肠道外传播却在明显上升,应引起警惕。
乙肝该怎么预防2
一、 练太极拳能治肝病吗
太极拳不能治愈肝病,特别是乙肝,医学上也暂时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
太极拳虽然不能治愈肝病,但是可以帮助控制病情。打太极拳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通过练太极拳,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肝脏血液循环。是历来被人们提倡的一种肝病的康复性锻炼方式之一。
二、练太极拳能预防乙肝吗
练太极拳只可以帮助抵抗乙肝,但却没有预防乙肝的作用。乙肝是一种依靠病毒传播的疾病,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是注射乙肝疫苗。
三、练太极拳对肝病的好处
1、帮助调节肝脏功能
练太极拳可以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气血,使血气运行通畅,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让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系统更有效地调节肝脏功能。
2、促进肝脏修复再生
练太极拳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从而促进肝脏的修复以及肝细胞的再生,肝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
3、营造良好的心态
练太极拳可以帮助肝病患者消除负面情绪,享受太极拳练习带来的欢乐和安宁,缓解精神压力,营造积极良好的心态,从而有助于疾病的控制。
四、肝病患者练太极拳要注意什么
太极拳虽然对肝病病情的改善有一定帮助,但是千万不能因此运动过量。对于肝病患者而言,过量运动会加重肝脏负担,对身体造成损伤。
我们知道,太极拳具有很好的养生保健功效,很多人都通过太极拳来锻炼自己。有些疾病甚至也能通过练太极拳来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如今我国患有肝病的人群众多,那么,练太极拳能治肝病吗?
五、太极拳对其他疾病的功效
太极拳可以预防慢性疾病和帮助康复。
太极拳通过有氧锻炼的方式,可以增强人的心肺功能,增强心血管弹性,使心血管保持年轻。有氧消耗也能起到降低血糖血脂,减轻体重的效果,预防三高的发生。练太极者的肌肉耐力,关节灵活度也能得到提高。对人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都有着非常好的影响。因此,通过全面提高体质,增强了个人免疫力,打太极拳可以起到预防慢性疾病的功效,也可以帮助患病者的康复。
乙肝该怎么预防3
日常该如何预防乙肝?
1、想要预防乙肝,需要接种疫苗。目前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乙肝疫苗,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通过相关数据调查发现,接种了乙肝疫苗之后,有九成以上的人体内都会产生乙肝病毒的抗体,具有抵抗和预防乙肝病毒的能力,而且效果比较持久。
2、想要预防乙肝,需要避免和患者亲密接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为乙肝病毒容易传播,需要洁身自好,避免跟乙肝患者亲密接触。性传播也是乙肝传播方式的一种,需要做好安全措施。
综上所述,乙肝需要及时治疗和控制。如果治疗不当,有可能诱发肝衰竭,出现肝硬化,甚至是发展成肝癌。为了身体健康着想,发现疾病后需要马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