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正文

北京龟峰谷介绍

赵章成曾是国民党军的一名普通迫击炮手,用自己的土办法瞄准发射炮弹在离稻草人半米的位置爆炸,赵章成很快掌握了这门迫击炮的技术,当时我军中这类技术型炮兵人才还很少,指挥战斗的红一团团长杨得志急唤赵章成的炮火支援。...

北京龟峰谷介绍,做到极致那都是艺术?

无论做什么,做到极致那都是艺术,这句话有没有道理?通过这个炮神的事迹,你就会找到答案。

他是军队的炮神。他也凭借着对迫击炮的热爱做出了很多的贡献。这个人就是赵章成,开国少将,他是军队里的技术兵,天才。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没文化,但是有天赋,他可是一个神炮手。

赵章成曾是国民党军的一名普通迫击炮手,早年间他在冯玉祥的手下当兵,被调去当炮兵,他从来没有摸过迫击炮。教官在上课的时候,他在下面嘀咕哪有这么多什么数据什么角度,教官生气了,拿出两发炮弹,命令他要打中200米处的一个稻草人,打不中不但一天没饭吃,还要受到更大的惩罚。

第一次接触迫击炮的赵章成,用自己的土办法瞄准发射炮弹在离稻草人半米的位置爆炸,一发就命中。令众人目瞪口呆。教官问他以前打过炮没有,他说他第一次见到迫击炮,第一次摸到迫击炮。他是根据在耕田的时候,用石头驱赶远处的羊练就的感觉。他很快就升官了。天赋加上兴趣爱好,赵章成很快掌握了这门迫击炮的技术,并且在这迫击炮上面玩得出类拔萃,做到极致,以后他就用这迫击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在历史的关键时刻起到力挽狂澜的神奇功效,世界上唯一一个不可多得的天才,后来,他的贡献在共和国历史上不可或缺。

在1931年国民党26军宁都起义之后加入红军的队伍。当时我军中这类技术型炮兵人才还很少,他一来也成了军中的焦点人物,1935年5月25日,刚刚渡过金沙江的红军突出重围,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前。此时,红军损失惨重,部队十分疲惫,当年石达开就是在此全军覆没。前有天险,后有追兵,何去何从,红军必须得渡过大渡河,否则不堪设想,真是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

强渡战役打响后,第一船过河的红军“十八勇士”排除万难登上对岸,但被敌军火力压制在滩头,无法前行,情势危急。千钧一发之际,指挥战斗的红一团团长杨得志急唤赵章成的炮火支援。

当他赶过来的时候,看了战场的情形,他就准备发挥自己炮神的威力。可是当时,红军只剩下三发炮弹,都担心他出现失误,打不中目标。何况,当时无炮架,没有副手,且仅剩3发炮弹!临危受命,因陋就简。没有炮架,赵章成就以手托炮,但是没有助手观察坐标,就全凭自己的经验瞄准射击。一气呵成,连打三炮,3发炮弹弹无虚发,准确摧毁对岸3个火力点,扫除了障碍,更是极大的心理震撼,敌军溃败,让大家惊讶的是,赵章成连发三炮,这三发炮弹每一发都落到敌人最密集的地方。把敌人的碉堡,机枪阵地,密集的敌群,弹无虚发,炸得血肉横飞,就是靠着这三发炮弹,硬是把敌人炸得血肉横飞,让红军顺利攻击过去,强渡大渡河取得成功。这三炮成就了红军,赵章成一战成名,在这之后,伟人亲自为他题炮神之誉,他炮神之誉也逐渐在军中传扬,

在他手底下的战士,炮打的都是非常的好,这也大大加强了我军的战斗力。他之所以能够将炮打的这么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一有空就钻研有关炮的一切知识。

抗战时期,1940年9月下旬,百团大战进入第二阶段,此时赵章成已经担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迫击炮主任。9月23日,八路军129师发动榆(社)辽(县)战役,要拔除榆社至辽县公路沿线的日军据点,而管头据点是其中的“硬骨头”,日军在此处占据了有利地形和坚固工事,易守难攻。我军的进攻从23日深夜开始,战斗十分激烈,日军在24日的反击中甚至施放了毒气。直至26日,我军仍未攻克管头据点。

此后,我军主力悄悄撤出,拿下另一方向的石匣据点,29日再次回攻管头据点,赵章成前来助阵。看到敌军的碉堡“乌龟壳”一时难以攻克,赵章成灵光乍现,想出一条妙计。他和战士们一起改装迫击炮炮弹,把炮弹内的炸药倒出一部分,然后填满辣椒面,再装上引信,一共制作了20发“辣椒炮弹”。同时,为了增强攻击效果,赵章成率队将发射阵地抵近至距敌150米处。赵章成亲自设定射击诸元,4门迫击炮同时射击,20发“辣椒炮弹”准确落到日军据点里。浓烈的辛辣气味笼罩敌军碉堡,熏得日军难以忍受,纷纷跑出掩体工事,溃不成军。我军乘机一举攻克了管头据点。至此,榆辽公路上的日军据点全部被拔掉了。日军俘虏抗议我们使用了毒气弹,搞笑吧。

百团大战之后,日军疯狂报复,并在八路军根据地周围修筑大量碉堡群,企图将抗日有生力量困死在太行山上。而水平攻击坚固目标正是迫击炮的“软肋”。在一些战斗中,迫击炮无法消灭日军碉堡,八路军突击队只能拼死强攻,牺牲巨大。时任太行军区司令员的刘伯承和政委邓小平,给赵章成一个艰巨的任务,要想尽一切办法,利用迫击炮攻克碉堡。

迫击炮无法进行平射的原因在于,炮弹必须由炮筒前端装入,炮身一旦放平,炮弹就无法下滑去击发雷管。后来赵章成研发了击发装置,成功地将自己熟悉的迫击炮改成平射炮。广泛成为用于攻打炮楼碉堡的神器。经此改装,当时八路军普遍使用的82迫击炮就既能曲射又能平射,具有步兵炮的功能,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各军区部队将迫击炮分期分批送往兵工厂进行改装。在后来一次战斗中,我军经过改装的迫击炮将一发炮弹从日军碉堡的机枪眼里打进去了,令日军专家百思不得其解。赵章成又受到表彰。

在训练中,有一项绝技非胆大心细者不可为,这就是迫击炮单兵射击,也就是俗称的“单手放炮”。无座钣,无炮架,单人简易操作,自主瞄准,左手扶炮身,右手放炮弹,手起炮发,对于个人意志、军事技术和战斗心理是极致考验。在我军历史上,能将此绝技运用至出神入化程度的就是威名赫赫的红军“炮神”赵章成,后曾担任过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赵章成创造并完善迫击炮单人发射的整套技术,以舍身之境求“人炮合一”,悍勇无比,己方是人见人爱,敌方是闻之丧胆。

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次,炮兵某部举行比武演习。时任炮兵副司令员的赵章成现场观摩。当时因为场地泥泞,82迫击炮射击时底盘不稳,连发数弹未中目标。看的比练的更加着急。赵章成实在按捺不住,径直奔向发射阵地,亲自示范。不管好看不好看,他麻利地脱下自己的解放鞋垫于泥中作底盘,将炮尾支其上,一手稳住炮身,一手取弹发射,首发即中,全场掌声雷动,“炮神”绝非传说。

1964年,全军“大比武”运动中,八一电影制片厂将赵章成射击示范拍成了军事教学片在全军放映。片中,年已60的赵章成示范“单手放炮”,从容镇定,左手托着没有炮架的炮管,右手接过旁边递来的炮弹,以每秒一发的速度不停射击,指哪打哪,弹无虚发。巍巍乎,有老骥伏枥之雄姿。

他被授予了少将的军衔,不过他的功绩远不是少将能代表的。他就是把迫击炮技术做到了极致,上升到了艺术的境界,才能屡立新功。

红枫湖旅游攻略?

红枫湖即红枫水库,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清镇市、平坝县境内,贵阳市西郊,距省会贵阳28公里,是贵州西线黄金旅游第一站。红枫湖是在乌江上游支流猫跳河筑坝而行成的人工湖,始建于1958年,1960年蓄水,是典型的喀斯特高原湖泊。由北湖、中湖、南湖及后湖组成。湖边有座红枫岭,岭上及湖周多枫香树。深秋时节,枫叶红似火,红叶碧波,风景优美,故名“红枫湖”。1981年建立红枫湖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融高原湖光山色、岩溶地貌、少数民族风情为一体。1987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审定为贵州省省级风景名胜区。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中文名

红枫湖

地理位置

贵州省会贵阳市西郊

面积

200平方公里

著名景点

南湖、古战场遗址

国家

中国

景点简介

贵阳红枫湖

景区级别:AAAA 地址:贵州中部清镇、平坝县境内。(551400)

红枫湖

所属地区:贵州 贵阳市

红枫湖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会贵阳市西郊,是贵州旅游黄金线西线旅游的第一站。风景区规划面积200平方公里,水域总面积为57.2平方公里,蓄水量可达6亿立方米,深达100米左右,有“高原明珠”之誉,为贵州高原人造湖之最,据专家考证出来的数据显示,红枫湖比北京的十三陵水库大12倍,相当于6个杭州西湖。

红枫湖位于清镇市郊,距贵阳33公里,坐车也就不到一个小时。他的湖域水面东西可达2公里,南北长达25公里。湖域四周遍布红枫树,金秋时节、枫叶似火、湖水轻柔、互衬互耀,故名曰:“红枫湖”。

红枫湖景区由北湖、南湖、中湖、后湖四部分组成。北湖以岛闻名,鸟岛、蛇岛、龟岛等诸多岛屿如散落的珍珠一般点缀在万顷碧波之上,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北湖沿岸,有西汉的古墓群,有明代的“苗王营垒”。

主要景点

南湖面积

红枫湖

南湖的面积最大,景点也最多,南湖以洞多洞奇扬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奇目的山岩壁石,这是小巧珑朗而又天然形成的“盆景山”。这里的石头色彩特别丰富,青灰和棕黄的页岩直插入碧水之中。大湖面逐渐狭窄,这两边的岩岸,如同斧劈剑削,有些游人把它呼为“小三峡”;这一片景观石峰林立,如同到插的刀剑,给秀美的湖水增添几许阳刚之气,人们把它称为“小石林”;这里的岩石,别有风姿,它横看不成岭,侧看不成峰,一片又一片向上堆积,有如卷帜浩繁的典籍,人们把它称为“峭壁天书”。

南湖以洞著称。将军洞、打鱼洞、水下洞和大口同等幽谷洞穴蔚为奇异。尤其是将军洞,水涨时形成独特的“洞中湖”。洞内钟乳石柱五光十色,琳琅满目。尽头处有一幅十多米高、二十多米宽的晶莹闪烁大石幔,恰似一幅巨瀑从悬崖直泻而下,甚为壮观;洞中有湖,水质明净,乘船游程1400米,这里可一边欣赏千姿百态的钟乳石,一边倾听神奇的古老传说。

北湖与南湖之间,有中湖连接。中湖狭窄,两岸森严峭壁,山势险峻,景色俊美;山上松柏苍劲挺拔。山巅之上一石似亭亭仙姑,一石含笑若罗汉。

打鱼洞口

与将军洞隔湖相望的是打鱼洞,这是一个层叠式溶洞。洞分为7层,一层一景,洞底是阴河,洞内岩溶十分壮观,形态各目的钟乳石令人眼花缭乱,有的金碧辉煌,有的洁白如玉,宛如一座珠宝翠碧的地下宫殿。

古战场遗

湖湾汉众多,纵横交错,沿岸不但可看到田园风情,而且还可看到若干古战场遗址,只需听一听这些遗址的名称,就可知道这一带是古代兵家的必争之地:芦荻哨,小关堡,营盘,石城。明清之际,这一带发生过明王朝与水西各族联军的战争,清初吴三桂割据势力与清军和地方豪强的战争及当地各族人民反抗清王朝的战争。其中以芦荻哨古城遗址最昌代表性。芦荻哨这座古城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城内原来建有水晶阁和普兴寺,明代贵州诗人吴中着隐居的“芦荻别业”就在城中。这座芦荻城,是这一带各族人民起义抗清的大本营,清王朝派遣号称“铁脚板”的提督赵德光率领大军前来攻打。这是一场激烈的生死搏斗,起义群众伤亡惨重,但他们宁死不屈,英勇抗击,终于将血债累累的清军将领赵德光射杀于芦荻城下。芦荻城虽然在以后的战乱中被夷为平地,但当年那血雨腥风的斯杀,那惊天动地的反抗,依然留在后人的心中。诸位不妨凭借自己的想像,去臆想去营造130多年前芦荻城的各族起义者,在这湖畔的峰谷沟望间和清军浴血奋战的情景。

侗寨文化

侗寨建成较早,1991年4月9日正式接待中外游人,侗寨由侗院、侗居、鼓楼、花桥、广场、庭院、花围、草坪、码头等组成。总建筑面积3千多平方米。侗居宽大的走廊、吊脚楼、小青瓦屋面加偏厦等具有侗族民居特色。

鼓楼风俗

红枫湖

鼓楼是侗族村寨标志性的建筑,凡是侗寨,必有鼓楼。据侗族老人的介绍,鼓楼被喻为侗寨的‘遮荫树“,如果寨子里没有了”遮荫树“,寨子就没有凝聚力,就不会发达兴旺。

鼓楼的造型十分别致,它的底部多为四方形,楼顶是多角形状,楼的层数均为单数,如9、11、13、15、17,楼顶悬有象征吉样的宝葫芦。十几层的鼓楼,全为杉木穿枋或接榫而成,不用一颗铁钉。檐下的如意斗拱,飞檐翘角,非常精巧。檐板上绘有各种古装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或生活风俗画,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整个鼓楼,远观巍峨庄严,气势宏伟,近看亲切秀丽,玲珑雅致。在过去,鼓楼的功用是昌鼓在楼顶,以便寨老击鼓报警和击鼓议事,如今的鼓楼已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功用,它成了侗族人民学文化和开展娱乐活动的场所。每当夜幕降临,鼓楼灯火辉煌,夜校学员在此潜心学文化。每逢佳节,村民欢聚鼓楼坪,欢庆起舞,男女唱歌,热闹非凡。闻名于世的”侗族大歌“,就常在这里传唱。广大的青年男女,更把鼓楼作为传播爱情种子的乐园,在这里”行歌坐月“,轻歌曼舞,互相倾诉爱慕之情。

风雨的挢

在侗乡能和鼓楼媲美的,是侗寨的风雨挢,俗称花挢。凡侗族人聚居地区,有河必有挢,挢梁全都建筑在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上。大部分为木挢,还有石拱挢石板挢竹筏挢等,宽四五米。青石作墩,杉木铺挢面,上面是瓦顶长廊。长廊两旁设栏杆长凳,形如游廊,可供行人躲避风雨,观赏休憩。

苗族风情

苗寨集中体现了黔东南苗族的特色,苗寨建筑依山,就势布局,采用干栏式,利用地形建成全楼居和半楼居的半边楼形式,以寨内的小坪场为中心,恢复了苗王台,苗寨入口处有寨门。到苗寨做客,肯定充满情趣,苗族人民非常好客,只要获悉贵客临门,就要等候在寨中的路上,姑娘们穿着最好的衣服,头上和胸前缀满银饰,个个楚楚动人。苗族青年手持长短不一的芦至,还有伴奏乐器芒筒,客人一出现,芒筒向天吹响,芦笙曲随之奏起,姑娘们捧起香甜的米酒,唱着祝酒歌,向客人敬酒。

红枫湖景区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各式各样的歌和舞令人眼花缭乱。苗族的歌主要有“飞歌”、“酒歌”、“游方歌”和“鼓脏歌”,歌声高亢嘹亮、热情奔放。苗族的舞主要有“芦笙舞”、“木鼓舞”和“板凳舞”,舞姿自然洒脱、欢乐粗犷。苗族的芦笙技巧舞“滚山珠”,集中了舞蹈中的腾、跳、闪、转、翻、滚各种动作,更精彩的是头肩着地,双脚朝天,且吹笙不断,普在全国民族运动会上荣获金奖。苗族的“木鼓舞”节奏非常强烈,粗犷而又奔放,在国外演出时,兽产生强烈的效果,被誉为“东方迪斯科”。苗族还有“上刀山”和“下火海”的神功和特技。上刀山就是上刀梯,只见表演者光脚光身,手攀脚踩在刀刃上不断做出各种姿势,甚至全身顶在刀尖上旋转360度,观赏者手心捏汗,表演者却神色自若。而下火海就是踩铁板,只见苗王赤脚从烧红达800度左右的铁板上走过,然后在铁板上放慢动作,在近处就能清楚的听到肉脚踩在铁板上“吱吱”的声音,并有阵阵热气袭来,而苗王竟等闲视之。表演结束后,苗王将铁板放入一缸冷水中,那冷水立刻就沸腾起来了,青烟直冒,真是神奇!最后是篝火晚会了,数百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手拉手围成一圈,绕着中间的柴堆跳跃、狂叫、跑动……心中那份彻底的放松和原始的野性充分暴露了出来……

在红枫湖南岸一带的中八大星簸箩及其附近地区,青苗分布较为集中青苗的村寨,风光秀丽,山清水秀,绿树成林,翠竹成片他们的服饰亦很讲究,姑娘围百褶裙,裙刚过膝,绣着图案的围腰,左右两侧各系一块白毛巾,身后有两条飘带,未婚女子头戴马鞍形尖顶帽,前低后高青苗的传统婚俗。

历史沿革

红枫湖

红枫湖地区的规模开发,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早在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征战云南回师的明军万余人,在明威将军焦琴的统领下,分驻在今猫跳河中游一带,建立威清卫,实行军屯。今红枫湖镇中一、中八、右二、右七、后五、后六、刘官堡、陈亮堡、龙井堡等地,都是昔日屯军的驻地。屯军“三分戍守,七分屯田,”揭开了这片热土农业开发的序幕。之后,经过历代农民前仆后继的辛勤劳作,把这片荒漠的处女地,建成了清镇的“粮仓”。

1958年,兴建红枫湖,红枫湖水淹区近百个村寨的1.8万居民,献出了他们世代经营的良田沃土和林地园地7万多亩,房屋万余间,异地搬迁或就地往高处搬迁,艰苦兴家,重新创业,这是何等豪迈而令人欣佩的举措。几十年来,他们在国家的扶持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与没有动迁的居民和谐相处、团结互助、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经过一段贫困的日子后,与红枫湖相依为命,安居乐业,过上小康的生活。

红枫湖风景名胜区1981年建立,1987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审定为贵州省省级风景名胜区,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民族习俗

红枫湖

据贵州通志土民志中记述:青苗婚姻较他苗为早年甫周岁即订婚女家襁女之婿,家宿三日迨长,须生育而后居家解放前,青苗青年男女十几岁订婚后举行婚礼,婚礼形式独特。民族学家李道人在青苗的婚姻习俗的考察报告中,叙述了青苗的婚俗:在新郎及陪郎陪娘到女方家接亲返回时,在侧室中女眷所陪伴的陪娘二人也同时走出来了,四人同行出寨门,走到朝门时,必须唱歌一首,女家的人就立刻出来阻止他们,回家女子阻拦新郎和伴郎,男子阻拦陪娘他们手掌上涂满了煤烟,一面阻拦,一面向他们脸上抹。为避免涂抹新郎及陪伴,立刻准备好细布条及无数铜元撒满地上,当她们忙拾布条的铜元时,新郎和陪郎便趁机逃走了。这种风俗或许还表现初民社会掠夺婚姻的遗迹。贵州苗夷社会研究第三期这种打花脸的婚俗可能源于古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苗族先民就有纹身的习俗,打花脸似与纹身古俗有关婚礼打花脸情节,已成为喜庆中的取乐情趣。

红枫湖内的少数民族村能够买到侗族、苗族的制作精巧的传统手工艺品。

蜡染被誉为“东方第一染”。苗、布依、绕家、水、瑶等族都制作并使用蜡染织物。蜡染有些典型的传统花纹:蝙蝠纹,象征栖息居住。龙纹,象征吉祥。蝴蝶纹,被认为是动物始祖。犬纹,是对始祖狩猎时代狗的功绩的怀念。豆点纹,象征五谷之种。勾纹,象征人类顽强生命力和人们彼此的联系。鱼鸟纹,鱼为女、鸟为男,象征夫妻恩爱、家庭和睦。马蹄纹,苗族特有,象征富贵、倔强。

刺绣与挑花是贵阳的传统民族工艺,贵阳北京路的商店里,有不少手工制作的绣片,多从安顺等地收购而来,价格在几元到数百元不等。苗族刺绣苗族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刺绣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技巧。针法有平绣、辫绣、结绣、缠绣、绉绣、贴花、抽花、打子、堆花等十余种。

旅游贴士

美食好吃

红枫湖

贞丰糯米饭:贞丰糯米饭,早在清嘉庆年间已是颇有名气的风味小吃。

泡萝卜:兴义泡萝卜是一种独特的小吃,价廉物美,色香味俱全。

舒家杠子面:兴义市中心的“舒记面馆”,是久负盛名的面食小店。

刷把头:兴义刷把头起始于清同治年间,因其形状如民间所用竹刷把而得名。

交通路线

可在贵阳河滨公园乘至红枫湖民族村的专线车,或在贵阳客车站乘坐前往清镇的客车。

红枫湖风景区距贵阳市区仅25公里,贵黄高速公路穿湖而过,贵阳市内的河滨公园有旅游专线车,20多分钟即可到达景区。

在延安西路、山林路社会客运车站乘坐前往清镇的客车,8:00-17:00,每隔30分钟一班,票价5元。到了清镇后乘坐到红枫湖的专车,票价1 元。

住宿安排

景区内的住宿条件便利,高、中、低档客房上千间,适合各层次消费人群。

贵州的主要住宿集中在贵阳,那里住宿条件相对比较好,拥有多家星级宾馆。

特别提示:从贵阳市去旅游景区不能当天赶回,旅游景区的住宿条件相对较差,大多以招待所为主,所以建议旅游者前往附近中小城镇居住,那里的条件可能相对好些。

最佳时间

红枫湖最佳旅游时间是秋季,湖域四周遍布红枫树,金秋时节,枫叶似火,湖水轻柔,互衬互耀,颇具诗情画意。

2017年5月,住房城乡建设部通报了2015年列入濒危名单以及2012年~2015年执法检查后被责令整改的共计60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复查结果。红枫湖等7景区未过验收。红枫湖2017年5月26日,国家旅游局在浙江义乌对全国景区提出的“厕所革命”整治情况进行了通报,红枫湖因厕所整改滞后被摘牌。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