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做"一针见血"的护士不是好护士,然而,"一针见血"并且能顺畅地抽出血,才是病人心中的好护士,你能做到吗?
近日,笔者连续接到两起病房护士求助电话,均由抽血而起。
来到病房,观察了病人的血管,并不是很细,也没有血管硬化,四肢温暖,为什么护士会抽不到血呢?
给病人抽好血之后,我找到责任护士了解情况。
护士一脸疑惑地说:不知道为什么,扎中了血管,只能抽到一点血,远远达不到检验标本的合格采血量。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静脉采血时血流不畅呢?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1
止血带的使用是否正确?
原因分析
止血带距穿刺点过远,会引起血管塌陷,造成血流不畅。
止血带压迫动脉过紧,影响动脉血流量,同时也阻止了静脉血的回流,导致血流变细或中止。
止血带结扎时间过长,干扰血液流向和流速,破坏体液和细胞间的平衡,还可激活血小板和纤溶酶,引起采血不畅。
止血带扎压时间过长,机体快速建立侧支循环,使已充盈的血液通过静脉交通支进入深静脉,血流减慢。
对策
止血带的位置及压力适中,止血带要扎在肘关节上方6~7cm 处,压力相当于血压计40~60mmHg。
以仅仅 阻 断浅 静 脉 血 流而不阻断动脉血流为原则,力求使穿刺静脉充盈饱满,利于穿刺。扎止血带时间不要过长,不能超过 1min。
2
是否遇到静脉?
原因分析
针尖滞留静脉瓣内,针尖斜面被静脉瓣膜阻挡,血液流出受阻,造成导管内血流缓慢。
静脉瓣是静脉内存在的类似"单向阀门"的结构。静脉采血时,针尖方向与静脉回流方向一致,连接采血管后,针头压力增大,静脉瓣关闭,血流减少。
对策
采血时应选择清晰可见、粗大、充盈饱满、弹性好、较固定、不易滑动且避开有静脉瓣的静脉。
3
针尖斜面是否紧贴血管壁?
原因分析
针尖斜面紧贴血管壁,采血时血流受阻,出现采血断流或点滴血流。
对策
调整针头的位置,使针头悬浮在血管中。
三种针头固定法,解决针尖斜面紧贴血管壁造成的采血不畅问题。
A.静脉穿刺后,采用翻转针柄法固定,即将针柄从右侧翻转180°至左侧, 使针头斜面由向上转向向下,从而脱离血管壁以使输液通畅。
翻转针柄固定时,穿刺针头针柄平贴在穿刺部位皮肤, 易于固定, 不易脱落。
B. 静脉穿刺后,在针柄下3cm软管处固定,此时针头会顺应血管转动方向,使针尖斜面不紧贴血管壁。
为使采血时针头不易脱落或滑出血管外,可将针头处加贴一张输液贴或创可贴。
软管3cm处固定法不仅简单易行,血流通畅,而且缩短了采血时间,减少患者对采血的恐惧心理,保证了血液的质量。
C. 静脉穿刺后,既不固定针柄,也不固定软管,而是让针头顺应肌肉血管走向,自然悬浮。此方法适合采血量少,患者能配合时。
宜宾市飞针护士熊茂华、厦门飞针护士阿桂,均采用的是自然悬浮法。
在静脉采血时,有的护士会发现,手一松开针柄,针尾就会翘起,甚至翘起90度。
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要慌张,进针角度大时,针头顺应血管,针尾会自然翘起,不影响采血。
下图为飞针护士熊茂华采血时的截图。
儿童及躁动病人难配合时,不建议用此法。给此类病人采血时,针尖与皮肤角度不宜过大,控制在30度以内,减小针尾翘起角度,易于固定。
通过以上三个问题分析,责任护士很快找到了采血不畅的原因及相应对策。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
在严谨的医学领域,细节的处理,小则影响操作的成功,大则影响患者的安危。
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就能在实践中得到进步和发展,持续提升自身的操作技术水平和工作价值。
参考文献:
[1]唐泽萍,陈卫.探讨献血中采血不畅的原因及相应护理措施[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4):3071-3072.
[2]周燕,张守潘,仇铭华,蒋冠军.对采血中血流不畅问题的剖析及对策[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08):630-631.
[3]刘玉欣.护生在静脉采血操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02):482-483.
[4]李金花,王燕燕,韦庆玲,张沙沙.采血时松解止血带的时机对采血效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14):1318-1319.
[5]谷小燕,廖建鄂.针头斜面贴血管壁两种针头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J].现代预防医学,2007(21):4200.
[6]熊星星,占惠鸣.不同方法固定采血针在静脉采血中的效果观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1):145-146.
来源:中国护理管理
图片:同上
赞!近期新编推荐
精彩幻灯|CRRT血浆置换护理专科培训
透析前少吃一顿降压药能否预防透析中低血压?
血液透析病人该怎么管理好每日饮水量呢?
对血液透析患者饮水量的管理指导要点
CRRT常见报警及压力检测的意义
护理转交接制度在住院患者行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动静脉内瘘功能异常紧急处理流程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操作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危重症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
本号非商业用途,仅用于健康科普,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联系即删;医学内容请读者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