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直以来,大家心中都有这样一个疑问:一些桶装水烧开后会发现,桶内有一些白色沉淀和漂浮物,这些东西是什么?很多人表示害怕喝了后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
针对这个问题,水便利今天就为大家普及下,我们平时喝的天然矿泉水,烧开后产生白色沉淀和漂浮物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桶装水也分为纯净水和矿泉水,纯净水顾名思义,过滤掉水中所有的杂质和成分出来的,而矿泉水是水与储水岩层经过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长期接触,在一定的环境温度和压力下相互作用,由岩层的矿物质溶解于水中而形成。天然矿泉水的储水带与地表水天然隔离,不受污染。矿泉水有多种类型,例如偏硅酸型(偏硅酸大于25mg/L)、锶型(锶含量大于0.2mg/L)等等。
矿泉水烧开后的白色沉淀是什么?
白色沉淀物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水垢、水碱,科学的说法称为硬度。
根据2001年1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健康的水》中,美国环境研究员、营养学家、著名水专家马丁·福克斯博士指出健康水的标准是:含有一定量的硬度,要有一定量的溶解性总固体。而硬度的别称就是水垢,主要是由钙、镁离子组成。当钙镁含量高的水在低温结冰或者高温烧开后,就会生成白色的矿物质,该成分主要为偏硅酸钙、碳酸钙、碳酸镁。
天然矿泉水经加热或冷藏后都会产生白色沉淀物,叫碳酸钙,与钙片被捻碎后形成的白色粉末是同一种东西。在地层深处的矿泉水中,钙是溶解在水中的,以碳酸氢钙的形式存在。矿泉水经矿泉水厂的深井汲取到水处理设备中,再经过灌装和运输,水温已经变化,钙开始分离析出。如果再经过加热,水中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等沸水降温后,碳酸钙很快就会沉淀,但不影响矿泉水水质的清澈爽滑,更不会影响饮用。如果慢速加热,一般看不见白色粉末,但容器多次使用后底部就会有形同结垢的沉淀物。
矿泉水烧开后的白色漂浮物是什么?
矿泉水烧开静置后表面产生了白色漂浮物,这是因为矿泉水中富含偏硅酸的缘故,水在加沸时形成硅酸镁、硅酸钙,这种矿物质即使沸腾后也不溶于水,而是变成中空的微小颗粒浮在水面上,在水的表面形成白色漂浮物。这完全属于正常情况,对人体没有害处,可放心使用。
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中特别规定:肉眼可见物允许有少量的天然矿物盐沉淀。碳酸钙是人体的重要钙源之一,在人体内的留存率达34%,高于其它钙剂,是价廉物美的补钙剂。
那么,常喝矿泉水会得结石病吗?
有人会把我们日常生活中矿泉水结垢的现象与人的结石病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水壶内的结垢与结石病是毫不相干的。水壶中的结垢现象只是单纯的化学现象,它的形成是有一定条件的。水经过煮沸后才出现白色沉淀物,这种现象在人体内并不会发生。
(图片来源:CCTV13《每周质量报告》-瓶装水调查)
还有人认为饮用矿泉水喝多了,摄入的钙就多,就会得结石。这种说法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钙是人体最丰富的元素之一,钙如果摄入不足最直接后果就是血钙降低,从而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病理反应。有人实验表明,正常人长期服用足量的钙剂不仅不会使血钙持续上升,反而是使血钙转为正常的唯一途径。结石形成的机理虽不完全清楚,但正如上述所述,钙的长期摄入不足只是原因之一。而常饮矿泉水则可以起到很好的补钙作用,因为矿泉水中的钙是以离子状态存在的,它更易被人体吸收。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常饮天然矿泉水非但不会引起结石,反而会起到预防保健的作用。
饮水贴士
国外许多地区有生饮矿泉水的习惯,所以比较少有白色沉淀物出现。而中国人向来有熟食的习惯,常常将矿泉水煮沸饮用,自然出现钙镁浓缩凝结的情况就相对较多。其实,除了烹饪需要,常温饮用矿泉水还可保留水中诸多的微量元素及含氧量,对人体骨骼、血管均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