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正文

睡觉流口水是怎么回事(当心是这3种疾病上身)

桌子上会有一滩水迹……小孩子嘴唇力量弱、牙齿挡不住口水、吞咽能力不成熟,4神经调节障碍睡前用脑过度或服用某些药物(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类药物)后,会出现交感神经异常兴奋的情况,有些疾病也常伴随流口水的症状,2特殊的流口水可能是疾病的信号1单侧流口水,因为血栓能造成咽喉部位一些肌肉功能失调,而睡梦中人体失去对肌肉的主动控制,①早起后眩晕如果...

睡觉流口水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事情:有人早上起来,发现枕头湿漉漉的;也有人午睡之后,桌子上会有一滩水迹……

小孩子嘴唇力量弱、牙齿挡不住口水、吞咽能力不成熟,流口水是正常现象;但是成人了,为什么还会流口水?

1

成年人,为什么睡觉还会流口水?

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唾液的分泌量大致为0.5~1L,即使在没有食物或者其它外界因素刺激的前提下,大约每个小时也能分泌30ml左右的唾液。

人在睡着时,大脑皮层收到“睡觉信号”会减少口水分泌,并将一些口水赶到食道里。若此时有大量口水流出,可能和以下情况有关:

1生理功能退化

随着老人生理功能退化,面部和嘴部的肌肉松弛甚至萎缩,肌张力减退,睡觉时容易有口水流出。

2牙齿畸形

有些凸面型牙齿畸形患者,其前牙向前凸出较明显,睡觉时唇部很难完全覆盖前牙面,上下唇常常自然分开,就容易流口水。对于这部分朋友,如有需要,可矫正牙齿。

3睡姿不对

有的人睡觉的时候喜欢趴着睡,而这样的姿势会使自己的胸腔受到挤压,身体中氧气的供应量明显要少很多,人就会不自觉张开嘴巴,通过嘴巴进行呼吸,与此同时,口水就会顺着嘴巴流出来,这也是很多人都存在的一种正常的状况。

4神经调节障碍

睡前用脑过度或服用某些药物(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类药物)后,会出现交感神经异常兴奋的情况,可能让大脑发出错误信号,引起唾液分泌增加,从而流口水。

因此,睡前别看太刺激的影片和书籍,避免大脑兴奋过度。

除了上述四种情况,有些疾病也常伴随流口水的症状,我们要学会辨别。

2

特殊的流口水

可能是疾病的信号

1单侧流口水,可能是血栓前兆

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中风危险因素的老年人,如果总是单侧流口水,可能是脑出血或脑血栓的先兆。

因为血栓能造成咽喉部位一些肌肉功能失调,而睡梦中人体失去对肌肉的主动控制,口水便会流下来。

除了流口水,还可能同时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①早起后眩晕

如果老人3天内出现眩晕的次数较多,或劳累工作后经常出现眩晕,就要考虑是不是血栓引起的。

②手脚发麻和肿胀

如果长期感到腿部存在麻木、肿胀感,可能是血栓流入动脉所致。

③胸部发闷和发痛

血栓如果掉落并随着血液流入肺部,会使患者出现胸部发闷和发痛的现象。一旦形成肺栓塞,跟心脏病发作的症状非常像,随着呼吸,疼痛会逐渐加重,而且一般是刺痛或锐痛。

2流口水+面具脸,或是帕金森找上门

帕金森病是一种脑部特定区域缓慢发生“老化”的疾病,它会影响到身体的多个方面,包括咀嚼和吞咽功能,进而出现流口水现象。

此外,患者常常还会伴随“抖”、“笨”、“僵”这三大症状。

①抖(静止性震颤)。这是常见的首发症状,这种震颤往往都是从上肢开始更多见一些,安静的时候,走路的时候,情绪波动的时候(如紧张、疲劳等)比较明显,病人在做动作的时候,震颤反而可能消失。

②笨。这是帕金森病的一个核心症状,主要表现为行动迟缓、思维迟缓、反应迟钝。

③僵。病人的感受往往是腿发沉、发硬、活动不灵活。早期阶段单侧肢体出现僵,慢慢地可以发展到四肢,一般都是从手开始。

另外还常常面部肌肉僵硬,笑不出,毫无表情,也被称为“面具脸”。

出现上述情况一定要及时进行规范治疗,可以延缓病情发展。

3流口水+胃部不适,警惕胃食管反流

中国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数量高达1.65亿,其中约10%的患者还可能进展为更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且可合并食管狭窄、溃疡和消化道出血等。主要表现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痛。

胃酸或胆汁反流至口腔可直接刺激唾液腺,或只反流至食管下段,通过迷走神经反射作用,间接刺激口腔唾液腺分泌唾液,使口水增多。

需要注意的是,胃食管反流的表现症状多达70多种,其中近30%表现为消化系统以外的症状,所以极易被误诊。因而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也要提高警惕:

①久治不愈的咳喘。长年发病没有季节性;多在夜间发作;伴有呼吸困难。

②查不出心脏病的胸痛。胃食管反流也会导致胸痛,不过不会产生放射疼痛,只是胸骨后疼痛或沿着食道走行的部位疼痛。

③牙齿损坏

靠后面的大牙,因为靠近咽后壁,胃食管反流的物质更容易侵蚀这个部位,表现为牙龈肿胀、牙周病、牙齿松动疼痛等。

④口苦

口腔里老有异味、苦味,有可能是胃食管反流或者胆汁反流造成。

建议有以上迷惑症状的人群,可以到医院做胃镜检查。

总之,引起流口水的情况有很多,所以大家在生活当中,一定要学会细心观察,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更加要多多注意。

(我是大医生官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