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考古发现的良渚遗址位于哪,与良渚文化相似的红山遗址?
5000年前的某一天,红山先民在西辽河流域扎根定居,他们修坛建庙,崇龙尚玉,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乐章在这里奏响;5000年前的某一天,良渚的先王们,率众来到太湖之滨,他们修城筑坝,琢玉祭天,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序幕从这里拉开。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代表性文化,南北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穿越千年历史,凝望彼此。1月12日,“双璧同辉——红山·良渚文化展”在赤峰博物馆开幕。旧石器时代,人类开始运用自己的智慧制作一些简单的工具,这些粗糙而又实用的工具陪伴先民们度过漫长的蒙昧期。随着制作经验的增长,先民们开始制作精致的磨制石器,并发明了陶器,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先民们的手工业水平已经到达了整个原始时代的顶峰,为文明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红山文化是距今约6500年~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广泛分布于西辽河流域,因内蒙古赤峰红山后遗址而得名。良渚文化是距今约5300~43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分布于环太湖地区,因浙江杭州良渚遗址而得名。两种文化一南一北,都有着发达的祭祀系统和精美的玉器,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文明起源格局提供了实证。
据了解,《双璧同辉——红山·良渚文化展》以浙江省博物馆、赤峰博物馆及赤峰地区多家博物馆的馆藏精品文物为主体,以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主题,分为“礼天法地”“乐趣天成”“珠环玉绕”“社会生活”“琢石成玉”五个单元,展出了一百四十余件(组)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精品文物。在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中展出一件玉斜口筒形器,该玉器呈扁圆筒状,斜口外敞。斜口靠长璧的一边较平,缘面磨制较薄;内壁近中部有掏取内芯时的钻痕;平口端缘面磨平。其功能尚不清楚,有人认为是束发用的玉箍,也有人认为其为璧饰或腕饰,此外,还有实用器的说法。
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展出的是玉琮,该器身近似圆柱体,中间对钻孔,孔壁打磨光滑。以转角为中轴琢刻两节神人兽面纹,上下相叠的神人与兽面之间以浅槽分开,以此使纹样呈现出立体造型。兽面纹两侧各雕刻有一鸟形象,鸟首朝外,有小尖喙,鸟首下有垂囊或鸟爪样纹饰。
“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精美的玉器、分明的等级制度、完善的农业手工业体系,彰显着那个时代人类文化所能达到的高度。虽然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最终走向了衰落,但他们的文化因素并没有完全消亡。”赤峰市文物局相关领导表示,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与中华大地上的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一道,化作涓涓细流共同汇聚成中华五千年文明长河之源流。在满天星斗般闪耀的中国新石器时代,不论是红山文化、良渚文化,还是其他的文化,都有着更多的故事和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了解。
“本次展览是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首次在博物馆里相见,二者虽素未谋面,却一见如故。”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介绍,展览通过对比展示的方式,展现两种处于文明起源阶段的不同文化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共性与特性。红山文化的坛庙冢与玉龙,良渚文化的祭坛与琮璧钺,各有特色而殊途同归,用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曙光。
良渚文化时的玉石是用什么打磨出来的?
良渚文化玉器,是中国史前一支相当优秀的玉雕文化,距今5500年至4300年,分布在今天的江苏,浙江两省的太湖流域地区,1936年首次在折江省余杭县良渚镇被发现。
良渚文化玉器雕琢纹饰细腻、繁缛、抽象,分为直线纹,细阴线纹,凸起的线浮雕纹,以神人,神人兽面,鸟纹图案最常见。
我们先从良渚文化玉器的切割开始谈起。良渚玉璧多,玉璧表面对切留有台痕,还有一些弧形条痕,说明切割是以片状石质工具和兽皮类线状工具加沙加水来回研磨切割。神人兽面纹阴线放大观察,线条是断线,而且特别细,线条是来回磨,一段一段磨接。兽面纹的眼睛圆而整齐,眼睛纹周边笔直,如同金属管钻钻出来的圆眼,如果说是用竹管或细小的圆形兽骨加沙来钻,似乎不会那么圆而整齐,而且眼睛周围也不会钻的那么笔直,有些眼眶还有椭圆形的,圆管钻无论如何也无法钻出椭圆形眼眶。考古报告也没有发现任何金属,仅发现了少许弯形的、尖锐的鲨鱼牙和野猪牙。现在的研究者对良渚文化琢玉的工具越来越感觉扑朔迷离。壁、琮的中孔对穿,孔壁很直形成台面,有的台面在加工打磨形成弧度,从痕迹上来看还类似金属管钻对穿所形成的。琮四角突出的射表面稍有弧度,不是平的。
下面这张图是香港苏富比已经成交的拍品,出土的时间比较早,所以表面的状态已经很熟。这琮工细如发丝,很明显能看出来,古人用很尖细的工具来回磨接出来的阴线。
距今四五千年新石器时代的良渚玉器,微雕工艺做到极致。工具上虽有争议,我认为还是采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柔克刚,在后期的打磨上用了大量的时间,下了很大的功夫磨制整形。只要功夫深,铁棒都能磨成绣花针,何况是玉石。
您认为那时候用到金属工具吗?或者您有什么更深的见解?欢迎讨论。
苗族人是最早的中原土著人吗?
我是长安视界,我来回答:
(一)
没错,苗族是最早的中原人,可以叫「中华族」。苗族、瑶族、畲族的特征血统,是O3d-M7。帮助苗族蚩尤打仗的夸父,特征血统是O3d-M159。在5000年前,蚩尤和夸父,被轩辕黄帝和神农炎帝联军,驱逐到南方,所以成了「南蛮族」。
3万年前,盘古向北迁徙、抵达山东泰山,血统O3。盘古在泰山打猎,生育伏羲。伏羲原名庖牺,是煮牲口的厨子。伏羲生育太昊、太昊生育少昊,血统O3γ-F11,继承地盘、留在泰山,为东夷族。伏羲的其它后裔,只能向西迁徙,散播到各地去。
其中,蚩尤夸父O3d,迁徙到中原,到1万年前,农业兴起、种植小米/粟,物产丰饶。O3α-F5迁徙到西安,从西域学会小麦,法号神农,为西戎族。O3β-F46迁徙到北京,从漠北学会马车,法号轩辕,为北狄族。
轩辕黄帝和神农炎帝联军,战败中原的蚩尤夸父联军,于是乎,苗族、瑶族、畲族,成了南蛮族,不再是中华族。经过尧舜禹的多次南征,目前,蚩尤夸父血统,已经流落到了湘西湖南、广西广东、东南亚柬埔寨。
(二)
只能说说自己的看法,不保证完全正确。
苗族的基因中,O3M7几乎占到一半。
而O3M7不是中原的基因,是从西南进入黄河长江流域后,才出现的。
有些专家考证,O3M7是苗族的祖先进入湖北西部山区后突变出现的。
在鄂西一些少数民族基因中,就能发现O3M7。但中原的民族,尤其是汉族没有O3M7基因。
也就是说,苗族的祖先应该进入长江或者黄河流域,但没有站住脚,很快被击败又退回了西南。
在今天西南的苗族瑶族等民族,O3M7基因很寻常。
基因的分析,也符合历史的介绍。
苗族早在原始社会,就从长江上游的四川省,逐步沿着长江到中游地区,进入汉江平原。
此后,苗族的祖先在这里繁衍,形成了“九黎”。九黎共有九个部落,每个部落有9个氏族,蚩尤是他们的大酋长。
结果和炎帝黄帝决战中,九黎打败,蚩尤被杀,苗族的祖先被迫逃离中原,有的逃回西南,有的则逃到南方建立三苗部落联盟。
所以说,苗族是历史非常悠久的民族,和汉族有相对亲密的关系。
苗族也算是中原的土著,不过只是中原边缘的土著而已,很早之前就已经离开了。
(三)
东亚大陆早期人类迁徙史与今天的状况有很大不同,南方族系曾经深入北地,后来又出现回迁,都存在世界史背景,需要用很广域的视角才能看清。
早期中原土著:中华田园
这些民族在文献上最早见于夏代,被称为“九夷/九黎”,九泛指数量多,实际上见于文献的多达12种,由北向南分别是:鸟夷、堣夷、畎夷、夷、淮夷、岛夷、和夷,以及《竹书纪年》所见的白夷、玄夷、风夷、赤夷、黄夷等等。可以肯定的说,这些就是最早的中原土著居民,他们过着田园农耕生活,按照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现,还有家庭畜牧(禽、犬、猪等),还有米酒,甚至还有音乐(贾湖骨笛和五声音阶)。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了几千年中国人的文化背景辐射。
《史记·夏本纪》:禹行自冀州始。……鸟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海。……海岱维青州:堣夷既略,濰、淄其道。……厥贡盐絺,海物维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夷为牧,其篚酓丝。浮於汶,通於济。海岱及淮维徐州:……淮夷蠙珠臮鱼,其篚玄纤缟。浮于淮、泗,通于河。淮海维扬州:……岛夷卉服,其篚织贝,其包橘、柚锡贡。均江海,通淮、泗。……沱、涔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古本竹书纪年》:帝泄,二十一年,命畎夷、白夷、玄夷、风夷、赤夷、黄夷。但是需要看到,夏人跟这些中原土著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比较紧张的。九夷纳贡称臣,但也时常反叛,即所谓“太康失德、夷人始畔”(后汉书东夷传),竹书纪年记载,夏桀时,畎夷曾经攻入岐地。
苗人与九夷
苗人与九夷是什么关系呢?文献上仅有“苗民”一词,《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苗民是一种长着翅膀的民族,姓厘,其祖先为颛顼。这就暗示苗民是北方族系,与通说的南方民族有了矛盾。《国语》提到苗人时,与九黎并称,西汉时期的学者就认为三苗是“九黎之君”(皇甫谧)。先不管荒诞的传说,比较可信的说法,苗、黎是并存于世的南方族系,很可能三苗的地位还稍高一些,且德性、勇武亦有过之。
《国语·周语》:王無亦鑒於黎、苗之王…《国语·楚语》:及少昊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其後,三苗複九黎之德,堯複育重黎之後,不忘舊者,使複典之。问题是,从颛顼帝开始,苗黎民族就与轩辕氏发生了严重冲突,继黄帝与蚩尤大战之后,颛顼、尧、舜、禹都先后与苗黎作战,将苗黎族群压缩到荆襄、洞庭一带,稍后又从川东和沅江进入云贵。另外,又将苗人分为三部,流放于三危之地(今河西敦煌一带),融入西戎之中。
因此,说苗族是最早的中原土著并不完全正确,应该说早期的中原广泛分布着南方族系,进入历史时期之后,大部分融入了华夏族,少部分南迁长江和西南地区。
同意请点赞
欢迎关注长安视界。更多纪录片、知识推送给您
古越国的文字?
鸟虫篆汉字。
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及其融合后所产生的良渚文化,均应属于“越文化”范畴。“良渚文化和玉器刻画符号”同样“应是中国汉字的源头”。这一1936年被发现的、由发现地余杭良渚镇而得名的“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铜石并用
在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陶器有哪些文化遗址?
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开始于1936年,目前发现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等。这一期我们将介绍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
(一)大溪文化
大溪文化主要分布于长江三峡和汉江平原一带,因发现于四川巫山大溪附近而得名。湖北宜昌、宜都和江陵等地也有类似遗存。
器型:杯、碗、钵、盆、罐、壶、瓮、瓶、豆、釜、鼎、簋、盘、器盖等。
纹饰:这一时期陶器多为素面或磨光,少数有划纹、弦纹、蓖纹、戳印纹、附加堆纹或镂孔等。
彩绘纹饰:波浪纹、玄线纹、横带纹、齿形纹、人字纹、菱形纹、竖线纹、几何纹以及变形漩涡纹等。
这一时期陶器主要以红陶为主,然后是黑陶和灰陶,也有少量白陶。陶土中掺加石英末或碎稻壳,烧成后变为黑碳或出现大量空隙。黑陶烧制温度较高,才用手制,口沿部分有的经过慢轮修整,少数器物还留有泥条盘筑的痕迹。此外还有少量的彩陶和朱绘陶,彩陶多用细泥红陶,主用黑彩,间用少量红彩,多绘与器外,只有个别器物里外加彩,纹饰也比较简单。朱绘只见于部分黑陶,这个时期的陶器以大量应用圈足,还有一些制作精美的陶球等小器物。
大溪文化折曲纹红陶盘
(二)屈家岭文化
屈家岭文化主要分布于长江北岸的江汉地区。
时间:约公元前3000年前后。
器型:碗、杯等中小型日用器。
纹饰:卵点、叶形、方块、弧点、条纹、网纹、菱形格纹等。
这一时期的陶器黑陶和灰陶比较多,并且有蛋壳黑陶和朱绘黑陶,也曾发现过少量的仰韶文化彩陶,当时的彩陶薄如蛋壳,器型规整,反应了当时陶器工艺已有相当高的水平,亦有蛋壳彩陶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