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正文

孩子经常看手机的危害(刷手机损伤的不仅是视力)

原因就是因为孩子喜欢玩手机,都能看到孩子拿着一部手机全神贯注地刷着。孩子不用手机,孩子玩手机就和我们小时候看电视一样,所以对孩子使用手机颇为放松,手机带给孩子的,手机毁掉的不仅仅是孩子的眼睛、颈椎和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毁掉了孩子的大脑和能力,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花太多时间用在阅读社交媒体上,视频带给孩子都是瞬时快感,孩子始终处于瞬间快...

前几天带孩子做视力日常检查,诊室满满的都是人,一位妈妈和我说,他家的孩子刚8岁,刚刚检查近视已经达到了600多度,原因就是因为孩子喜欢玩手机,尤其是最近放暑假,家长平时工作忙,没空管他,孩子更是玩得肆无忌惮,有几次竟然半夜躲在被窝里面打游戏。

结果现在一查,眼睛已经600多度。后悔也来不及了。

一到寒暑假,各地的眼科医院都挤满了患者,而且年龄越来越低,导致孩子近视的最大原因,就是电子产品使用过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平板已经成为了家庭的标配,甚至是孩子的标配。不管你走到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孩子拿着一部手机全神贯注地刷着。

中国城市亲子调查数据显示:有三分之二的儿童与手机、ipad为伴,这是多么可怕的数字。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不用手机,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孩子玩手机就和我们小时候看电视一样,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对孩子使用手机颇为放松,尤其在暑假里,认为孩子忙了一个学期,暑假玩手机放松一下,却不知,手机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视力的下降,更是大脑的损伤。

手机毁掉的不仅仅是孩子的眼睛、颈椎和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毁掉了孩子的大脑和能力,甚至心理健康。

刘擎教授在一次采访中说,现在的学生,阅读能力都下降了,很多学生都有阅读障碍,他们读文字类的书籍变得特别困难。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 花太多时间用在阅读社交媒体上,笑话段子和小视频。他们沉迷在这种快速得到的快感中,慢慢地形成了“成人幼稚化”。

刘擎教授指出,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应该是一种深长缓慢的阅读,长程深入的思考,而不是短平快。

请问,你上一次读完一本书是什么时候?

实际上在短视频没有出现之前,因为手机的使用,很多人已经出现了长篇文字的阅读障碍,只能看短文字。短视频的出现后,燥热的BGM,炫酷的视觉效果,提炼好的现成观点,根本不需要读字,就可以完成一次快速的输入,看似很方便,却极大地摧毁了阅读能力。

当孩子习惯于丰富的元素输入,一旦转向单调的文字,孩子就很难集中精神,对阅读也没有耐心,会感到枯燥无趣,对书产生抗拒。不喜欢读书,怎么会喜欢学习呢?

美国战略思想家布热津斯基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理论——“奶头乐理论”。

在80%的人嘴中塞一个“奶嘴”,用游戏化,娱乐化,机制化,低成本就能获得的快乐,让他们丧失思考能力,慢慢丧失热情、抗争欲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以此来化解他们的不满情绪。

手机就是那个“奶嘴”!

孩子沉迷在直播,视频,游戏带来的快感中,认为自己看到了一个更多元化的世界,实际上,视频带给孩子都是瞬时快感,大脑还没有来得及思考消化,就被下一个视频所覆盖。

孩子始终处于瞬间快感带来的刺激中,看完哈哈一笑,貌似身心愉悦,实际上大脑始终处于停滞的状态。

孩子的大脑正处在发育期,一旦得不到充分的刺激成长,就可能导致发育不良,思考力下降,经常玩手机的孩子双眼无神,呆滞发木,反应迟缓,智商也受影响。

沉迷在手机中的孩子都很宅,他们不愿意出门社交,整天窝在家里。

可是这个年纪的孩子,本该与伙伴们疯跑疯跳,在玩耍中刺激大脑发育,提高身体素质,全面人格发展。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同伴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失去同伴,就会陷入一个自我封闭的状态。

一旦青春期的孩子沉迷在手机中,不仅学习成绩狂掉,性格也会出现极大的转变,不少外向的孩子性情突变,变得孤僻,怪异。

而内向的孩子,因为没有正确的情绪释放出路,会导致性格更加的阴郁。

在孩子的心里,手机成为最懂他的人,他通过玩游戏获得成就感,和网友聊天获得满足感,看视频收获精神满足,如果这个时候父母才开始重视手机问题,对孩子严加管制,家里只会鸡飞狗跳,没有一天安稳日子。

有一位心理学专家说,来找他咨询的家庭中,有的孩子因为手机和父母吵架砸烂家里所有的东西,有的孩子因为手机离家出走,甚至选择自杀。

一位30年教龄的初中老师说“孩子沉迷手机的弊端进入初中后尤为明显,手机,是青春期孩子和父母矛盾的导火索之一,父母们千万不要小看手机的威力,在小学阶段,务必要对手机进行严格的控制!”

到今天为止,依旧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出现问题,手机只是“背锅侠”,那么你们真的太高估了孩子的自制力,也低估了手机的破坏力。

孩子一旦手机成瘾,戒掉很难,想让孩子远离手机,从孩子小学时期,甚至幼儿园时期就要开始重视。

实际上孩子沉迷于手机,暴露的其实就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想让孩子远离手机,家长要做到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玩伴,父母拿着手机坐在孩子旁边不叫陪伴。放下手机关掉电视,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讲故事,聊天,才是高质量的陪伴。

有父母的陪伴,孩子的内心不会感到空虚,对于父母的引导和教诲孩子也更容易听进去。

很多孩子沉迷于手机,就是因为太无聊,无所事事只能和手机为伴。

李玫瑾教授曾分享过一个案例:一位爸爸发现高二的儿子迷上游戏,他马上给儿子报了一个乒乓球班。

每到周末,爸爸就和儿子比赛。结果为了赢爸爸,儿子不得不加倍努力练习,也渐渐摆脱掉了网络游戏。

想让孩子脱离手机,就要让孩子充实起来,看到生活的丰富多彩。运动,读书,动手制作,旅行等等都可以让孩子体会生活的美。家长要以身作则地带领孩子做起来。

孩子不是不能用手机,但是一旦沉迷成瘾,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危害不是一星半点儿,特别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手机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矛盾的定时炸弹。

作为父母,一定要做好监督监管的作用,不要太早让孩子使用手机,更不能过早拥有独立的手机。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