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每天为了学习和工作早出晚归,吃饭点外卖,在室内一呆就是一整天。大家户外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晒太阳的时间也就自然而然地减少了。
但实际上,晒太阳对人的身体健康十分有益,与其通过吃药和营养品来养生,还不如通过晒太阳来让自己远离疾病。
曾有研究显示,晒太阳可以使人心情愉悦。大脑内存在一种叫做血清素的神经递质,它可以给人带来幸福和愉悦感,而晒太阳可以增加大脑血清素的周转率,使人产生快乐的感觉。充足的日照还可以促进人体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帮助改善不良的情绪。所以心理医生经常会建议抑郁症患者多出去晒晒太阳,可以帮助抑郁症的恢复。
情绪可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经常拥有愉快的心情可以延缓衰老,而消极的情绪会引起某些疾病的发生。消化系统就是很好的情绪表达器,很多人在生气之后会感觉气得胃疼、吃不下饭,就是因为生气可以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胃酸分泌,损伤胃粘膜。
除了胃肠道疾病,不良的情绪还能引起很多其他系统的疾病。因此,晒太阳带来的好心情可以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保持身体的健康。
晒太阳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让身体少生病。经常晒太阳可以增加单核细胞的增殖,促进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的转化,增强体内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当有病毒和有害细菌入侵体内时,免疫细胞的活跃可以吞噬并杀死这些细菌和病毒,以达到预防病毒性感冒等免疫性疾病。
另外,经常晒太阳还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经常晒太阳可以帮助维持体内的高水平维生素D,而维生素D可以减少体内炎症的发生,从而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大多数的心血管疾病最初都是由血管壁损伤引起的,血管壁损伤的下一步就是炎症的发生,继而导致血液循环出现问题。
维生素D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细胞发挥功能,逆转心血管系统受到的损伤,更好的防止了心血管的硬化和堵塞,保持了血管的弹性和血液流动的畅通,起到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效果。[1]
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身上最常出现的慢性疾病,经常晒太阳可以降低心脏病和心肌梗死发生的风险。拥有了健康的身体,寿命自然而然也就延长了。
除了心血管系统的疾病,骨质疏松也是中老年人要面对的问题,而晒太阳就可以起到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有报道显示,在我国有超过7000万人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而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就是日照不足。
首先我们要知道骨质疏松是怎么出现的。人体的骨头是“活”的,它会不停地吸收和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代谢能力下降,新骨的形成减少,钙流失过多导致骨密度下降,骨骼的脆性增加,最终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骨的代谢需要钙的参与,当体内钙含量不足时,就会影响骨的合成,再加上为了维持血钙浓度,骨骼还会释放一部分钙到血液里,加速了骨质疏松的发生。
人体主要获取钙的方式是食物,当含钙食物进入胃肠道之后,钙离子会通过小肠黏膜上的离子通道进入血液。维生素D可以增加小肠粘膜上钙离子的通道,增加钙的吸收量,提升血钙水平,有助于骨骼中的钙盐沉积。
在太阳的光线中,主要分为红外线和紫外线,而紫外线可以增加体内活性维生素D的转化,从而起到补钙的效果。
另外,骨细胞主要分为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顾名思义,成骨细胞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骨骼的生成;而破骨细胞主要负责骨骼的破坏分解。维生素D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生成,增加骨骼的坚硬度,来起到改善骨质疏松的作用。
另外,处于更年期的妇女也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因为在绝经前后体内雌激素水平大幅度下降,无法有效抑制破骨细胞,导致骨的破坏溶解加快,加速形成骨质疏松。
人体的骨量在30岁达到顶峰以后就持续下降,缺乏户外活动、饮食不均衡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可以促进骨质疏松的形成。
有的人就会想,“既然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那我多吃点补充维生素D的食物不就好了?”。但是,对于补充维生素D来促进钙的吸收,单纯靠食补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人体内的活性维生素D,只有10%来源于食物,其他的大部分都是通过阳光照射转化而来的,因此食补并不能代替晒太阳。
婴幼儿多晒太阳还可以预防软骨病、佝偻病,青少年多晒太阳可以促进骨骼的发育,老年人多晒太阳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减少骨折的概率。[2]
晒太阳不仅可以改善骨骼情况,还能促进大脑发育,锻炼大脑的能力。
经常晒太阳有助于促进儿童大脑智力发育,延缓老年人的智力衰退。这也离不开维生素D的作用,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使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维生素D3就是活性维生素。
维生素D可以通过对钙的调控,诱导神经生长因子的合成,间接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发育,促进神经突触的分裂。维生素D与多种大脑蛋白质的合成有关,起着保护神经的作用。如果体内缺乏维生素D,或许会导致神经疾病的发生。
维生素D可以使大脑中的谷氨酸水平升高,而谷氨酸可以维持为大脑提供能量,保护神经中枢和大脑皮质。大脑皮质可以维持神经间的正常传导功能,提高人对事物的认知,支撑人体的语言、运动及精神活动等功能。
维生素D还可以作用于海马体,有促进其活动的功能。常发生于老年人身上的老年痴呆,就是大脑中海马体退化的结果。海马体主要负责记忆的形成和储存,当海马体发生退化后,会导致人的记忆丧失,认知能力障碍等。所以,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对于老年人的海马体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也就从一定程度上辅助预防了老年痴呆。
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来说,这个时期正是大脑发育的黄金阶段。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不仅可以预防佝偻病的发生,还可以促进大脑神经元的发育,提升孩子的智力和学习能力。多进行户外活动还可以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提高孩子对大自然的感知能力。
晒太阳也是有学问的,怎么晒才能把它的好处最大化呢?
晒太阳也是门“技术活儿”,不同的年龄段人群有不同的晒法,把握好晒太阳的技巧才能更好地维持身体健康。
在一天当中,最佳晒太阳的时间就是上午10点以前和下午4点以后,这两个时间段的阳光比较温和,既能补充维生素D,促进新陈代谢,又能防止紫外线太强晒伤皮肤。
婴幼儿每天晒15-3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青少年可以适当延长至每天1-2小时,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中老年人每天晒太阳的时间可以控制在30-60分钟。在夏天时,可以适当地缩短晒太阳时间,秋冬季节晒太阳时要注意保暖,不要吹冷风避免受凉。
多晒后背可以增强免疫力。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人体的背部皮肤下有很多免疫细胞,晒太阳可以激活它们,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还能帮助钙的吸收。
多晒头顶可以减少细菌滋生。阳光晒在头顶还可以促进儿童的大脑发育,对于婴儿的前囟闭合也有帮助。
晒手心可以帮助睡眠。手心上有一个很特殊的穴位——劳宫穴,按此穴位有安神、助眠的作用。多晒手心可以帮助缓解疲劳,改善失眠,提高睡眠质量。
多晒双腿可以防止抽筋。很多人都有“老寒腿”,双腿多晒太阳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驱除腿部的寒气。多晒双腿加速下肢骨骼对钙的吸收,有效预防腿抽筋,还可以消除双腿的疲劳感。
有研究表明,玻璃可以阻挡阳光中的紫外线,隔着玻璃晒太阳会影响紫外线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作用,使晒太阳的功效大打折扣。
在晒太阳时也尽量不要穿白色衣服,因为白色衣服可以将杀伤力较强的短波紫外线反射到脸上,伤害皮肤。
晒太阳可以说是最简单又最省钱的养生方式了。虽然对身体有益,但是凡事过犹不及,晒得太多反而会伤害皮肤、增加皮肤癌的风险。如果户外活动时间太长,可以适当涂抹防晒霜,做好防晒措施。晒完太阳后记得多喝水,补充体内蒸发的水分,还可以多吃水果蔬菜,抑制黑色素的生成,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皮肤变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