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正文

李贺被称为什么

李贺和杜牧似乎没有关系,没有听说李贺和杜牧被合称为。2、李贺严羽的沧浪诗话称之为什么“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赞美李贺说”是南宋诗论家、诗人“据其诗推知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间,严羽论诗推重汉魏盛唐,孟郊和贾岛被称为什么诗派,孟郊和贾岛属于苦吟诗派的代表人物“后来人们将斟酌炼字称作”评价他和同时代的诗人孟郊,最著名那首《游子吟》慈母手中线:...

李贺被称为什么,李贺与杜牧合称什么?

李贺和杜牧似乎没有关系,好像也不能并称什么。

鬼才李贺生于公元790年,卒于公元816年,而杜牧生于公元803年,卒于公元852年,时间跨度很大。

所谓的“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大李杜”指的是:李白和杜甫。

没有听说李贺和杜牧被合称为:“小李杜”。

李贺严羽的沧浪诗话称之为什么?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赞美李贺说:“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

严羽,是南宋诗论家、诗人。字丹丘,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邵武莒溪(今福建省邵武市拿口镇严坊村)人。生卒年不详,据其诗推知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间,严羽论诗推重汉魏盛唐,号召学古,所著《沧浪诗话》名重于世,被誉为宋、元、明、清四朝诗话第一人。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

孟郊和贾岛被称为什么诗派?

孟郊和贾岛被称为什么诗派?

孟郊和贾岛属于苦吟诗派的代表人物,合称“郊寒岛瘦”。

贾岛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先(亦作阆先),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中国唐朝诗人。贾岛贫寒,曾经做过和尚,法号无本。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著名的典故“推敲”即出自此人,传说他在驴背上苦思“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反复斟酌用推还是用敲字,以至错入了韩愈的仪仗,他自己后来也说这两句是“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后来人们将斟酌炼字称作“推敲”。贾岛有《长江集》10卷、录诗370余首、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蓬溪县)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他较为擅长五言律诗,意境多孤苦荒凉,司空图说贾岛:“贾浪仙诚有警句,视其全篇,意思殊馁,大抵附于蹇涩,方可致才,亦为体之不备也。”

苏轼在〈祭柳子玉文〉中提到:“元轻。白俗,郊寒岛瘦。”评价他和同时代的诗人孟郊,遂成千古定评。孟郊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年轻时就有青云之志,但不善人际交往的他,一直没有遇到功名路上的贵人,直到四十六岁时才进士及第,欣喜若狂的他情不自禁地高唱:“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可惜的是他一生沉沦下僚,任溧阳尉期间经常闭门作诗,被人冠以“诗囚”的称号。

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他也因此被罚去半数的工资,在接连遭受饥饿、疾病、丧母、失子的打击和摧残之后,最终因病而终。

最著名那首《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在中唐的社会与文学的大背景下,有相当一部分诗人,以苦吟的态度作着“清新奇僻”的诗,代表人物是以“苦吟”著名的孟郊、贾岛和姚合。他们在创作态度上的共同表现是苦吟,即着意于音律、对偶、字句的推敲锤炼。其诗多写琐细的日常生活情景,内容比较狭窄,有佳句少佳篇。

与盛中唐诗人相比,他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已大为减弱。在他们的作品中,大量集中的是反映羁旅行役、思乡念亲以及酬赠送别的诗篇,在对山川形胜、月露风云的吟咏中,抒发自己的失意穷愁之感。由于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有屡败科场、长期漂泊的惨痛经历,备尝生活艰辛和孤独寂寞之苦,因此当他们用细赋的笔触,真实的情感,交和辛酸的泪水,凝结成一篇篇独特的生活感受时,是那样的凄切,又是那样的动人。读他们的作品,可以领略晚唐下层寒士普通的生活场景,倾听他们痛苦的心声,体味他们萧索的意绪和哀伤的情怀。完全可以这样说,苦吟诗人的歌唱,代表了晚唐下层寒士的典型音调。

“苦吟诗派“为晚唐诗歌,尤其是五律艺术的完美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审视他们在艺术上所做的不懈追求,表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是情感的雅正平和。姚合在诗歌主张上标举“六义”和骚雅,作为一代诗宗,其理论对苦吟诗人的影响巨大而深刻。综观他们的诗作,不涉艳情,极少大悲大喜的情绪流露,无论何种题材,均力求以恬淡的感情加以表现。就连他们的穷愁哀恨也被诗意化而不至流于愤急。他们尊崇骚雅,但并未真正从精神实质上继承《诗经》、《楚辞》关怀现实,讴歌人生理想的优良传统,而仅仅只是在情感表现及写作技巧上吸取了它们善为怨苦之音的长处。因此,他们极少关注自身之外的社稷命运和民生疾苦,而注重个体情怀、感受的抒发,尤其是羁旅穷居的失意悲郁。在雅正平和的情感状态下,他们善于进行精神上的自我调节,化解愁闷,从而与艰辛孤寂生涯和不合理现实妥协相安。

2、是诗境的冷峭清幽。苦吟诗人惨痛的人生遭遇,使他们对时世、人生和社会生活,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认识和感受,由此在诗歌创作上形成了极具个性的美学理想和艺术探求。与孤峭冷寞、低沉灰暗的心态相适应,致力营构冷峭清幽的诗境,成为他们通贯始终的审美取向与创作特色。在这里,他们与大历诗人的艺术取向正相一致。生活环境的限制,造成他们眼界的狭小,而求新求变的自觉意识,又使他们不愿重复王、孟和十才子的老路。由于才短气弱,缺少卓然屹立,开宗立派的魄力,因此他们只得在王、孟和大历诗人平淡清空的诗境传统中,沉思苦吟,兀兀穷年,经营意象,锤炼语言,力求变化出新,以避前人蹊径。力索穷搜的努力,孤寂凄寒的心境,使他们注目于周围常常被人忽视的、而与自己的情绪颇为协调的琐屑之物、荒寒之景,经过自己内心的艺术过滤,配以一种生活情调,创造出理想的诗境。

3、是思致的新颖精巧。苦吟诗人在诗歌艺术构思上务极精巧,以力避前人窠臼,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姚合善于运用平淡的语言,刻画为人忽略的景致和细节,造成新异效果。如《别贾岛》中“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笔因写作时间长而渐觉沉重,枕头因眠少而一直如新。一写细微的心理感觉,一写一般人很少注目的日用卧具色泽,巧妙表现诗人勤奋刻苦,废寝忘食。《武功县中作》其三中“到处贫随我,终年老趁人”,以拟人手法表现终年为贫穷和衰老所困扰的烦闷和无奈,《历代诗发》评之曰:“设想最超异,而措词明净恰当。”刘得仁在诗中多用奇僻意象和精巧的构思以造成惊警效果。

晚唐苦吟诗派以自己富有个性的创作,奠定了他们在晚唐诗坛的历史地位。他们继承孟郊、贾岛在诗歌艺术上讲求工巧,刻意苦吟的精神,并适合时代政治和社会审美的心理加以灵活运用,最终形成以苦吟求意味,融清丽于冷峭的诗风。他们的诗作,不仅形象具体地展现了不幸时代下层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而且以独特的视角映现出晚唐的时代特征、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精神风貌,从而成为晚唐寒士的典型音调。他们的作品从内容到风格都为唐末和五代诗人所取法,进而对宋初乃至整个中国诗歌的历史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李贺王维杜甫资料?

诗仙、诗圣、诗鬼、诗佛分别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圣杜甫、诗鬼李贺,诗佛王维。

诗圣;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作为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多次参加科考都没考上,后来得到贵人相助顺利当上官,但是在官场一直不得志,后来亲眼目睹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等到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先后辗转多地躲避战乱,依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诗佛,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

诗鬼,李贺,字长吉,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仕途不顺,热心于诗歌创作。作品慨叹生不逢时、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反映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社会剥削的历史画面。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后人誉为“诗鬼”。著有《昌谷集》

怎样评价李贺的性格?

唐才子传记载有一段:旦日出 ,骑弱马 ,从平头小奴子 ,背古锦囊 ,遇有所得 ,书置囊里 。凡诗不先命题 ,及暮归 ,太夫人使婢探囊中 ,见书多 ,即怒曰 : “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 ”上灯 ,与食 ,即从婢取书 ,研墨叠纸足成之 。非大醉吊丧 ,率如此 。

李商隐的李贺小传里也有说到这个。

李贺被称为诗鬼,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由于生活在中晚唐时期,是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因此他写的诗很多是表现民间疾苦和生不逢时的苦闷,以及抒发自己抱负得不到施展的感伤,写诗是出门骑着瘦马,带着书童,想到什么就写了放囊里,且不命题,等到了晚上才取出来做成完整的。由于写的多,太夫人看见了说这是要把心呕出来的节奏啊!由此可见李贺性格上也有潇洒的一面。

贺诗稍尚奇诡 ,组织花草 ,片片成文 ,所得皆惊迈 ,绝云翰墨畦径 ,时无能效者 。乐府诸诗 ,云韶众工 ,谐于律吕 。尝叹曰 : “我年二十不得意 ,一生愁心 ,谢如梧叶矣 。 ”忽疾笃 ,恍惚昼见人绯衣贺赤虬腾下 ,持一版书 ,若太古雷文 ,曰 : “上帝新作白玉楼成 ,立召君作记也 。 ”贺叩头辞 ,谓母老病 ,其人曰 : “无上比人间差乐 ,不苦也 。 ”居倾 ,窗中勃勃烟气 ,闻车声甚速 ,遂绝 。死时才二十七 ,莫不怜之 。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