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正文

河北河南的河是哪个河

河南是不是东夷和荆蛮的发源地?说河南是不是东夷和荆蛮的发源地,首先要搞清楚东夷和荆蛮的概念。是商朝战争拓展的主要战场(江黄就是黄河,我们今天可以看到江西新干的牛头城遗址具有商代中后期特征。则商中后期的武力或许已经达到了荆蛮之地,对应的是海岱龙山文化之后的山东岳石文化。山东半岛的海岱龙山文化遗址突然大幅度减少,后来兴起的岳石文化的文明程...

河北河南的河是哪个河,河南是不是东夷和荆蛮的发源地?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仔细看完各位大神的神回答,感触有二:

第一,对中国上古史,特别是夏商历史有兴趣的朋友真不少,可喜。

第二,对中国上古史,有研究的朋友真不多,可叹。

说河南是不是东夷和荆蛮的发源地,首先要搞清楚东夷和荆蛮的概念。东夷,又称人方或夷方,最早这个说法出现在商代,荆蛮又称荆方,这个说法出现在夏晚期夏桀时期。

东夷,一般指的是山东半岛的土著居民。荆蛮,一般指的是湖北一代的土著居民,或已经包含湖南,江西等后来的楚国之地。

商王武丁时期,有很多卜辞都涉及到征伐东夷的战争。而与荆蛮的战争,在《竹书纪年》中商汤伐夏之前,有过商汤征讨荆,荆降的记载。

武丁时期的疆域,史料记载:“东不过江黄,西不过氐羌。南不过荆蛮,北不过朔方”。也就是说,东夷所在的山东半岛地区,是商朝战争拓展的主要战场(江黄就是黄河,黄河从山西河津龙门出来后,一下子变得非常宽,所以从河变为江)。而南不过荆蛮,我们今天可以看到江西新干的牛头城遗址具有商代中后期特征,则商中后期的武力或许已经达到了荆蛮之地。

东夷文化,对应的是海岱龙山文化之后的山东岳石文化。据考古发掘表明,大约在4300年前前后,山东半岛的海岱龙山文化遗址突然大幅度减少。后来兴起的岳石文化的文明程度明显相对于海岱龙山文化大幅度后退。考古发掘表明,山东半岛直到西周中期以后才重新繁荣发达起来,中间经过了长达数百年的衰落。

对应于这种考古发掘发现的奇异现象,我们有理由相信,4300年有一场大洪水,毁灭了大量的海岱龙山文化的聚落(良渚,石家河文化也是如此)。大量的龙山遗民被洪水冲毁,文化倒退,此时只剩下以陶寺为代表的华夏族庙底沟二期类型文化保留和发展下去,后来成为了夏商周之王朝正统。而残存的龙山遗民和不属于龙山文化的山东夷等剩下的人,倒退数百年成为了商王朝的东夷。东夷也就是甲骨文中的人方,是岳石文化的代表。

而荆蛮,则是大洪水后石家河文化残留下来的人口。这群遗民开始占据着河南南阳盆地一代,后来败退到湖北石家河一代。研究表明,石家河继承的是屈家岭文化,湖南澧县城头山也属于这一派,则河南南阳并不是石家河人发源之地,而是石家河人在湖南湖北兴旺发达后北上,最后与华夏族在河南南阳地区相遇并且发生战争。史书上记载的舜流放三苗于三危,禹伐三苗,说的就是这段历史。夏建立后,三苗被彻底打垮,向南败退,有的躲进了深山老林,完整的政权形式应该已经丧失。

后来的荆蛮,是被分封到此的楚国先人。楚国,号称帝高阳之苗裔,高阳就是帝颛顼,也就是黄帝之孙,华夏部落联盟第二位领袖。所谓苗裔,就是因为他被放到原三苗之地的湖北地区,当时湖北地区远隔中原,属于千里之外的蛮荒之地,楚国自称为蛮夷,其实更多的是愤懑罢了。

看到这,你还会说河南是东夷,荆蛮的发源地吗?

分享真知识,传递正能量!

如果你也喜欢收藏和中国历史传统文化,欢迎关注瓷器鉴定真知堂!谢谢你的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历史文化和文物鉴定知识和图片,可以百度瓷器鉴定真知堂!去笔者博客寻找。

河南省对比河北有哪些优势?

其实题主是想问郑州对比石家庄有哪些优势吧?!

因为整体来看河北的区位优势是大于河南的…… 1.河北靠近渤海湾,是临海省份,有出海口,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而河南是个纯粹的内陆省份。 2.靠近京津两大直辖市,其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河北廊坊、沧州等周边城市的发展。

但是,河南为什么发展得比河北要好一些呢?最重要的就是河北缺乏向心力,由于靠近京津,河北省会石家庄的地位显得可有可无。另外就是,一些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会放在京津而不是河北,所以大项目带动作用不明显。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作为唯一一所成功外迁到河南的大学?

感谢邀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新老校区我都去过,其实它的建筑和水利专业在河南省内是非常牛的,要说为什么发展不起来,我想更多的是历史原因和环境因素吧。

从历史原因上看。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可以说是一路坎坷才来到河南,华水一开始是在北京办学,由水利部长傅作义创建。后来周总量看到华北缺失水利教育资源,便将华水迁至河北,在河北华水历经坎坷,直到80年代末才开始迁往河南郑州,并且在迁来前,研究生部已经被划走。所以90年代刚刚在郑州落户的华水早已不是当初从北京搬出来的华水,一路经过改建、挫折等,元气大伤。

从环境因素上看。当时的河南虽然缺乏高校教育资源,但郑州大学经过快速发展已经逐渐成长起来,河南大学也是省内高校的佼佼者,所以华水那时入驻郑州并不是最好的高校。再者华水创办的初衷是培养水利人才,当时河南在开封就有黄河水利,与华水形成了很大竞争力。

时至今日,河南高校资源匮乏的矛盾非常突出,华水也是河南省内水利专业最好的学校,所以只能说华水在河南分担了的特色专业,并不是没有发展起来。

我是河南这些事儿,持续更新更多河南本地问答,喜欢请加关注,欢迎评论点赞,谢谢!

黄河流经过河北吗?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上古时与古黄河下游在河北的中南部,入海口位于津南与沧东地区。今天发源于太行山地的各条河流,如淇河,漳河卫河,泜河,滹沱河。都是黄河的远亲,古时的河北中南部地区,与河南省的北部地区,太行山东侧山前区域有一条呈串珠性凹地地势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断趔带。远古时期的黄河夹带者黄土高原的泥沙与发源于太行山地的各条河流,都汇积与山前凹地带上共同流向东北部的最低点注入勃海。可以这样说今天流淌于河北大平原的诸河,是当年古代时期黄河的支流。因为黄河的不断决口和泛滥,冲积出了河北、河南大块的平原、大块的良田。比如说河北,黄河原来是一直流到河北,从河北入渤海的。它淤一段,中间淤平了,就往低处走,于是,黄河分出个岔,然后到前面又集合入了渤海。分开岔的中间,有一块黄河冲击出来的很平坦的沙洲,因为它在分开岔的两条黄河中间,就命名为河间县。所以,河间县就是黄河流经河北冲击出大平原的重要证据。这个就是河间县的源考。

大禹治水治理的是我国哪条河流?

以前学地理的时候,地理老师就讨论过大禹治水治理的哪条河,结果一节课也没讨论完,今天看到这个题目,觉得应该分享下自己学的知识。

首先看看大禹是哪里的人?

其实这个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别说这个,就连有没有大禹这个人都众说纷纭,所以这里就说下大家都认可的,大禹原来的名字叫姒文命,是古涂山氏国人(今安徽怀远人)。大禹出生地却是在郑州登封嵩山的附近。当然万事没有绝对,所以这里说的都是普遍认为的。

接下来再看看大禹治水到底是治理的哪条河?

我认为应该是黄河,也有人说是淮河。五帝时期,黄河流域水患特别严重,百姓经常因为水患而流离失所,庄家更是颗粒无收,正因如此,治理黄河水患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到了尧舜时期,黄河流域流水情况更加不稳定,已经到了不可不治的状况了,尧派遣鲧(大禹的父亲)负责治理洪水灾害,鲧采取障水法,在河岸两旁建立堤坝,也就是把水堵住,水高一寸堤坝就建高一寸,结果可想而知,治标不治本,一旦决堤,危害更严重,九年的治理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加重了,舜继位后就把鲧流放了。后又任命禹治理黄河水患,大禹有了前车之鉴,采用疏导方法来治理黄河泛滥问题,前期工程极大,但是效果却很显著,不断的疏通河道,甚至自行开挖河道,经过13年的治理,水患终于有所好转,乃至以后都可以得到控制。

大禹治水的方法

大禹觉得缓解黄河灾情最佳的方式就是将其水量均匀分布,引导其顺利东流如海,和现在治水方法差不多,就是疏导。大禹还认为要治理黄河水患,必须先把山川地理情况弄清楚,欲治水先治山,大禹命人把土地疏通平整,治理的山也多达十几座,通过治山疏通水路,不造成堵塞泛滥的情况。

(大禹分九州而治)

接着再开始理通水脉,最具代表的就是黄河上游的龙门山河段。龙门山处于梁山北面,大禹原本是通过甘肃积石山来引导水流出,结果被龙门山挡住,大禹就把龙门山开凿了一个大学五十来米的口子,积石山的水成功引入,只是为难鱼儿了,因为龙门山地势高于积石山,很多逆水而上的鱼根本游不过去,但是总有奋力拼搏的鱼儿,它们拼命的向上跳跃,经过无数次的跳跃,终于跃过龙门,所以才有了“鱼跃龙门”的景象。

【羽评历史,欢迎关注评论点赞】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