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时最先感受到的地震波叫什么波,地震最先到达地面的是什么波?
地震最先到达地面的波是纵波。
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
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
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
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地震波分两大类,体波与面波,体波又分为横波与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为横波,横波穿透能力较弱,速度较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振动方地震波的传播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横波是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面波又称L波,沿地面传播的地震波称为面波,分为勒夫波和瑞利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当体波到达岩层界面或地表时,会产生沿界面或地表传播的幅度很大的波。面波传播速度小于横波,所以跟在横波的后面,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地震震波原理?
地震波(seismic wave)是由地震震源向四处传播的振动,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周辐射的弹性波。
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P波)、横波(S波)(纵波和横波均属于体波)和面波(L波)三种类型。地震发生时,震源区的介质发生急速的破裂和运动,这种扰动构成一个波源。由于地球介质的连续性,这种波动就向地球内部及表层各处传播开去,形成了连续介质中的弹性波。地震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研究地震波所带来的信息。地震波是一种机械运动的传布,产生于地球介质的弹性。它的性质和声波很接近,因此又称地声波。
但普通的声波在流体中传播,而地震波是在地球介质中传播,所以要复杂得多,在计算上地震波和光波有些相似之处。
波动光学在短波的情况下可以过渡到几何光学,从而简化了计算;同样地,在一定条件下地震波的概念可以用地震射线来代替而形成了几何地震学。
不过光波只是横波,地震波却纵、横两部分都有,所以在具体的计算中,地震波要复杂得多
地震波分为哪2种?
地震时最先到达的是纵波。
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
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
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
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为什么横波是左右晃?
横波的含义是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地震波中有横波也有纵波,当地震发生时,地震波由地震中心向地面传播,因为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所以地面上的物体或者人感觉是左右摇晃。而纵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纵波来临时是上下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