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正文

冬天早上为什么要热车

不进行热车会加速发动机及其它部件的磨损,启动时车辆发动机的上半部分得不到润滑,发动机的机油才会因机油泵的运转而将机油运送到引擎最需要润滑的活塞等部件。汽车的引擎达到正常温度需要七八分钟左右,当行车时才会因齿轮的运转而将底部的齿轮油带起,之后我们就可以慢慢上路使用低速热车来代替怠速热车,如果想要不怠速热车还需要配合合适的机油粘度,如果使...

冬天早上为什么要热车,新车热车危害发动机?

新车冬天用热车吗

建议热车。冬季车辆停放一夜后,发动机内的机油会流回壳底,汽车冷启动后,发动机内部得不到充分的润滑,容易出现异常磨损现象,加上新车未经过充分磨合,不进行热车会加速发动机及其它部件的磨损,影响发动机的正常润滑。

附:热车原因:

1、汽车经过长时间停放后,发动机内的机油流回壳底,启动时车辆发动机的上半部分得不到润滑,大约要在发动后30秒左右,发动机的机油才会因机油泵的运转而将机油运送到引擎最需要润滑的活塞等部件。

2、当发动机的引擎温度不够高时,供油系统温度低,无法有效地将汽油完全气化,容易出现油耗上升的现象,当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后,自动阻风门自然会因机械的动作而恢复正常状态,汽车的引擎达到正常温度需要七八分钟左右,车型不同导致车辆的引擎温度上升的时间也不同。

3、变速箱齿轮油同样需要进行润滑,当行车时才会因齿轮的运转而将底部的齿轮油带起,进行变速箱的润滑,当车辆进行原地热车时,变速箱得不到润滑。

冬天现在气温零下10度°左右?

怠速热车是老款化油器发动机的操作流程,现在的车辆都是电喷发动机,根本不需要怠速热车的,我们只要在冷启动以后怠速1-3分钟,让机油充分达到发动机各个位置就可以了,之后我们就可以慢慢上路使用低速热车来代替怠速热车,这样对发动机升温会更快,磨损会更低。如果想要不怠速热车还需要配合合适的机油粘度,如果使用机油粘度不合理就需要延长发动机怠速时间了。在冬季我们需要用5W或0W开头的机油粘度,这样机油低温流动性才能更好,不怠速热车机油也会有很好的流动性,如果气温很低,你使用的是10w/15w的机油粘度,那就需要适当延长热车时间了,避免机油太黏发动机润滑效果不好。

汽车启动为什么需要预热?

汽车启动后预热是很有比要的,特别在冬天,因为停车后润滑油处在高温状态,油质比较稀,机油很快就流到发动机底壳里了。在启动发动机时,因润滑系统处于缺油状态,这时候发动机转动显得很吃力,噪音大,怠速也高,不过这种情况很短,大约用不了半分钟时间,冷天时间应该稍长一点,润滑油就升上来了,这时发动机运行就平稳了,怠速也降了下来。这时候观察一下仪表盘,各种指标都正常时就能起步了,不过这时发动机内部温度还没升起来,燃油还不能完全气化,要先轻踩油门,中速行驶,否则汽车很容易冒烟,等水温升到80度左右时就可以正常行驶了。汽车热车其实很简单,不要搞的太复杂,也不要刻意的等待水温升起来,只要发动机运行正常就可以起步走了。这是我对汽车预热的一点看法,仅供参考,谢谢!

原地热车对车有伤害吗?

原地热车是电喷汽车时代最错误的驾驶行为,对车辆存在伤害。

原地热车目前并不是为了润滑发动机,而是在化油器时代为了汽车能正常驾驶;化油器有理想的运行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则无法有效的雾化喷射燃油。燃油以液态为主则会导致与空气混合不充分,进入气缸内的混合油气浓度过低而导致发动机怠速不稳,甚至驾驶中会熄火。所以为了保证驾驶过程中不出现熄火意外情况才要原地热车,与所谓的有效润滑风马牛不相及。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依靠的是机油泵,机油泵是依靠发动机在利用曲轴带动运转,那么只要曲轴运转则机油泵则能开始泵油,而且曲轴的转速越快油泵的转速也会越快,只要转速足够高则能在全部转速范围内实现有效润滑。而发动机的启动是依靠启动电机带动,电机通电后在单向离合器的作用下齿轮与飞轮齿轮圈结合(飞轮是曲轴的输出端),在3秒左右由电动机将发动机转速带动至500转以上。

所谓的发动机润滑会在3秒左右形成,指的正是发动机启动过程中润滑的形成阶段,在启动后机油泵已经在机油送入各个管路实现有效的压力和飞溅润滑,怠速的800转真的不算慢了。

所以原地热车为了润滑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杞人忧“机”,为什么说电喷时代无需原地热车了呢?

因为电喷发动机没有化油器这一部件,而是依靠电控喷油嘴控制喷油,喷油嘴的本质是一个电磁阀;启动车辆后油路系统在汽油泵的作用下建议油压,电磁阀通电打开的一瞬间会喷射燃油、断电后闭合停止喷射并建立有效油压,之后再次喷射和闭合形成无限循环。依靠电控制闭合完全不受温度影响,只要燃油不解冻喷油嘴是冻不住的,在化油器汽车禁售之后的电喷时代:没有热车的理由。

热车会造成的损害主要指产生积碳降低发动机工况,发动机的热效率严重受温度的影响,因燃油燃烧时产生的温度在低温时会被缸体和冷却液吸收一部分,本应该转化为机械能的热能被吸收了,所以低温时发动机的功率(动力)会下降;为了保证低温冷机时发动机也有充足的动力,于是ECU会主动加大喷油量并且适当提高转速,其目的为提高单位时间内燃烧做功的次数,让缸体更快吸收热量达到理想最高温度,之后燃烧的热能则可以以最大比例转化为动能了。

为了快速热机不论什么类型的内燃热机都会加大喷油,喷油量在热机阶段会大于理论14.7:1的空燃比需要油量,油和空气的比例失调会导致部分燃油缺少空气中的氧气实现助燃,这部分燃油无法充分燃烧则会形成游离碳,与机油蒸汽以及杂质混合后则成为积碳。

在冷启动升高温度的阶段任何发动机都会产生积碳,但原地热车因排气压力小积碳会在气缸内聚积,正常驾驶高转速排气压力大则能有效的驱离积碳,而且高转速正常驾驶等于单位时间内燃烧做功次数的提升,燃烧产生的温度快速聚积还能加速热机速度。

所有启动车辆后正常驾驶才是最正确的用车方式,原地热车只是化油器导致的无奈,所谓润滑只是因不了解而刻意找一个错误的理由,尽量不要原地热车!

(上文由天和Auto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

还是低速行驶热车好呢?

冬季热车要看实际情况,目前北方冬季早上温度可以达到-20℃以上。这种情况下室外露天存放的车辆启动后有两个选择:一是按照专家学者汽车厂商推荐的一分钟热车法,低速行驶热车。二是启动后原地怠速热车。

我们先看一下第一种一分钟热车办法:这个办法很多品牌汽车随车附带的用户手册已经做出标示:要么不需要热车,要么热车不超过一分钟。启动后低速行驶,发动机不要超转速,行驶过程中水温上升的更快一些。其实这样做也无可厚非,生产厂家是汽车的父母,孩子的脾气如何父母最了解。因此不用担心这样做会对汽车造成损伤。

其实厂家一分钟热车法背后还有其他原因,一方面是考虑环保问题、另一方面是考虑积碳问题。

环保问题是因为冷车怠速运转时尾气排放不达标,冷车启动时喷油量增加、发动机处在开环状态下工作,三元催化、氧传感器在温度上升之前都不会工作,这时候尾气排放处在无人管理状态,有害物质也就无法控制。积碳问题。怠速运转时节气门全关,空气从旁通阀进入,进气量低、混合气浓,而此时发动机温度低、燃烧不充分,发动机转速低等因素造成积碳生成的更快一些。

所以经过多方面考虑后,厂家给出了无需热车/一分钟热车的方案。如果抛开怠速排放问题,就剩下怠速热车积碳问题。其实发动机是无法避开积碳问题的,只有没有爆发过的全新发动机内部没有积碳。其他发动机只要爆发过、运转过那么就会有机碳,积碳是内燃机不可避免的产物,没有必要谈积碳色变。这个问题也很容易解决,几乎所有的知名汽车专家、讲师都在卖清除积碳的燃油添加剂,随便买一个产品就可以解决积碳问题。

下面我们再看看第二种热车方法,也是大东北经常使用的原地怠速热车办法。当外界环境温度特别低的时候,发动机、变速箱润滑油活性降低、流动性变差。因此机械运转会有一定的阻力,发动机水温上升到73℃之前会一直处在加浓状态,燃油喷射量增加。这时候发动机虽然动力足够,但是发动机运转并不流畅,只是依靠高油量来克服发动机阻力。而变速箱也是如此,低温状态下阻力高,为了保护变速箱会延迟升档,也就是低温保护模式,限制车速。这种情况下,车辆开起来会有一种负重感,加速不畅快、不流畅,发动机转速高而车速低。这时候只能低转速低速度在路上慢慢行驶来热车。

可能会出现下面场景:

走的慢阻碍后车通过,后车按喇叭示意你加速,也就是被人“滴滴”。信号灯明明可以过去,结果速度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信号灯由绿变黄变红。车内温度低,空调吹冷风,玻璃雾气严重。为了除雾或者降低气雾生成,不得不把玻璃开一条缝,导致车内温度进一步降低。

如果原地怠速热车,水温升至60℃以上在行驶呢?那就会是另外一个结果。车辆开起来没有拉扯感、提速顺畅、变速箱升档积极、车辆更轻快。而且车内暖风吹出来的是热风,车内不冷,玻璃没有雾气。但是代价也是非常大的,怠速至少运转二十分钟才能让发动机水温上升到临界值,也就代表提前二十分钟下楼发动车辆。发动后是在车里冻着呢?还是跑回楼上?二十分钟需要消耗多少燃油?这些都是原地热车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原地怠速热车可以根据温度来决定时间,热车后开着更爽一些,但是需要提前启动车辆,燃油消耗量大。低速行驶热车可以降低燃油消耗量,减少积碳问题,但是初期只能在马路上“龟速”行驶,很是不爽。因此,到底采用哪种办法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发。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