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正文

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开始出现在哪个朝代 食用菌栽培技术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人工栽培食用菌出现于哪个朝代,1、古田的食用菌历史悠久2、黑木耳有多少年的养殖历史了3、食用菌的栽培技术是什么时候出现的?4、我国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开始出现于哪个朝代5、食用菌栽培6、人工栽培食用菌出现于哪个朝代-简短介绍古田的食用菌历史悠久因为古田的食用菌生产在国内发展历史是比较早的县之一,在国内外食用菌市场是比较有...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人工栽培食用菌出现于哪个朝代,以及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开始出现在哪个朝代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古田的食用菌历史悠久

因为古田的食用菌生产在国内发展历史是比较早的县之一,其银耳,香菇产量也是位列前茅的。已经形成了科工贸一体化发展的食用菌产业模式。在国内外食用菌市场是比较有名的

古田的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据县志所记载,早在1300多年前就有人从事香菇人工栽培。但古田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目前,古田食用菌产业普及千家万户,主要品种有“十菇两耳一皇后”,其中银耳、香菇、竹荪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特别是银耳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古田已成为全国开发品种最全、生产规模最大、菌类产量最高、科技实力最强的食用菌生产大县。

据统计,去年,古田食用菌产量达2万吨(干品),总产值5亿元人民币,其中香菇产量5500吨,银耳产量8000吨,其他菌类产量6500吨。

古田食用菌产业已具有了生产大众化、区域化、周年化,产品结构合理化,实现多品种系列开发,生产技术专业化,产品市场国际化等突出的特点。古田人不仅在国内各大中城市建立起食用菌销售网络,而且还把产品远销至日本、东南亚、欧洲、美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黑木耳有多少年的养殖历史了

黑木耳人工栽培,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起源于中国,是世界上人工栽培的第一个食用菌品种,至 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唐朝川北大巴山、米仓山、龙门山一带的山民,就采用“原木砍花”法种植黑木耳。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我国在认识和利用真菌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以前,蘑菇?木耳等真菌就已成为我国人民所喜爱的食品,茯苓?灵芝也早已成为广泛应用的重要药材?

在距今1300多年前的唐朝,就已经有了关于栽培食用菌的记载;而根据日本江户时代的《温故斋王端编》记载,日本的香菇栽培技术就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草菇栽培技术也是早些年经华侨先带到了当时的马来亚,后又在东南亚和北非一带广泛传播开来的?结果,草菇成了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备受人们钟爱的蔬菜品种,在国外获得了“中国菇”的美称?这些都是我国人民对食用菌栽培技术所作的巨大贡献?

草菇

我国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开始出现于哪个朝代

我国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开始出现于唐朝。据唐代韩鄂所著的《四时纂要》中记载,我国在唐代时就已经有了人工栽培食用菌技术,是我国蔬菜生产中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

我国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开始出现于哪个朝代

食用菌是一种可食用的大型真菌,目前中国已知的食用菌类多达350多种,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等。

人工栽培食用菌是我国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我国不仅拥有着非常丰富的食用菌资源,也是最早栽培食用菌的国家之一。

目前可以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约有60多种,主要包括了黑木耳、平菇、金针菇、双孢菇、毛木耳、杏鲍菇等。

食用菌栽培

食用菌品种多样,特性各异。只有经过栽培管理,生产出各种食用菌产品,才能显示出它们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供人们享用,因此,食用菌栽培具有重要的意义。

食用菌依其生长习性可分为木腐型和草腐型。木腐型食用菌是以木质材料为主要原料,分解木质素能力较强的一类食用菌,如香菇、侧耳、黑木耳和金针菇等。木腐型食用菌的栽培方式分为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草腐型食用菌是以秸杆类物质为主要栽培原料,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一类食用菌,如双孢蘑菇、草菇、鸡腿菇和竹荪等。

所谓“代料”,是指代替段木栽培木腐型食用菌的各种有机物。代料栽培食用菌,不仅可以保护林木,而且具有生产周期短、生物学效率高、便于工厂化生产等优点。生物学效率是指食用菌鲜重与所用的培养料干重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如100kg干培养料生产了80kg新鲜食用菌,则这种食用菌的生物学效率为80%,生物学效率也称为转化率。利用农林业的秸杆、枝杈及酿造工业的副产品栽培食用菌,还可以消除环境污染,所以,人们说食用菌生产是一个“一箭三雕”的产业。第一只雕是食用菌产品;第二只雕是减少了秸杆的剩余量,降低了焚烧秸杆对环境的污染;第三只雕是生产了大量的有机肥,促进了有机农业的发展。

第一节 平菇栽培

一、 概 述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rotaceae),侧耳属(Pleurotus)真菌。侧耳属的子实体菌盖多偏生于菌柄的一侧,菌褶延生至菌柄,形似耳状而得名。侧耳属是一个大家族,共有30多种,有很多名优品种,除平菇外,还有阿魏菇、鲍鱼菇、杏鲍菇、风尾菇、榆黄蘑、姬菇等。人们通常所说的平菇泛指侧耳属中许多品种,俗名冻菇、北风菇等。其中较著名的为糙皮侧耳、美味侧耳、紫孢侧耳、金顶侧耳等,普遍栽培的大多为糙皮侧耳。

平菇是世界四大食用菌之一,总产量仅屈居蘑菇之后,列为第二。人工栽培起源于德国,始于1900年。我国始于20世纪40年代,在1972年由河南省刘纯业用棉籽壳生料栽培成功

后,栽培生产迅速发展。棉籽壳在平菇栽培中的成功利用,是食用菌栽培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改进。

平菇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强、栽培技术简易、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已发展成为世界性栽培菇类。平菇是我国目前食用菌生产中生产量最大、发展最快、产量最高、分布最广的一个菌类。因为其栽培原料广泛(凡是含有木质素、纤维素的原料,如稻草、麦秆、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等皆可以用来作为栽培平菇的原料),生物效率高(每100kg干料,经50~60天的培养,可产近100kg~150kg的鲜菇),资金回收快(成本低、出菇快、产量高)等特点,是目前推广栽培最多的菌类。

平菇肉质肥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30.5%(其中粗蛋白19.5%,纯蛋白11.0%)是鸡蛋的2.6倍,避免了动物性食品的高脂肪、高胆固醇的副作用。所含氨基酸达18种之多,谷氨酸含量最多。此外,还含有大量维生素,其中VC的含量相当于西红柿的16倍,尖辣椒的1~3倍。平菇能补脾健胃助消化,除湿邪,具有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列为解决世界营养源问题的最重要的食用菌品种。

五、平菇栽培技术

平菇栽培有多种栽培方式。

1.依栽培原料处理方式不同,可分为①生料栽培:栽培原料不需灭菌直接装袋接种;②发酵料栽培:栽培原料不需灭菌,但经过建堆发酵后装袋接种;③熟料栽培:栽培原料经过灭菌后装袋接种。

2.依装料方式不同,主要有①袋料栽培:将料装入塑料袋内进行培养;②畦床栽培:将栽培料铺成畦床状进行接种培养。

3.依出菇方式不同,主要有①室内栽培:在室内将菌袋垛成菌墙进行出菇;②室外半地下土温室栽培:在室外大棚(外半地下土温室)将菌袋垛成菌墙进行出菇。 但以半地下土温室栽培方式效果最好,也比较简单易行。这种方式,已被广大菇农普遍采用。半地下土温室内,昼夜温差比较大,菌丝体生理成熟以后很快就会在袋口内产生菇蕾,容易出菇,并且在低温季节栽培平菇,病虫危害轻,杂菌污染率低,高产稳产性能好,菇体盖大、盖厚,柄短,色质好,质量高。

栽培季节为春、秋两季,一般多为秋季8~10月份进行栽培,因秋季栽培出菇时间较长,可延长到昱年春季。

管理措施:

(五)发菌管理

袋栽平菇在温室内具有保温性能好,发菌快等特点,但若管理不当,易造成杂菌感染和烧菌。正如菇农们说的:“能否成功在发菌,产量高低在管理。”因此搞好发菌期管理是取得稳产高产的重要基础。必须把菌袋放在20~25℃,空气湿度在65%~75%的条件下发菌。气温低时,菌袋可堆高5~7层;气温高时,可堆高2层或单个摆放。菌袋总体积应掌握在有效空间的20%左右。10天翻一次菌袋,翻袋时应注意把上下层翻到中间,中间的放到上下层,同时要将每个菌袋翻转180度。如菌袋内温度上升到35℃,则要及时翻袋,并同时打开门窗通风散热,以防烧菌。精心管理25~30天即可发好菌丝,其标准:一拍即响,菌丝浓白,手掰成块,大多出现菇蕾。

(六)出菇管理

将菌袋两头松开,适量通风,以供给菇蕾新鲜空气,并每天向地面、墙壁、空间喷少量雾状水,温度应保持在85%~90%。温度低时,子实体易干,损失料内水分,影响出菇产

量。湿度过大,子实体易腐烂,喷水时切记不要直接喷洒在子实体上面。随着菇体的生长,要适当加大通风量。

采取以下措施可提高产量:

1、温差刺激法 在平菇子实体形成阶段,每天给予7~12℃的温差刺激,可促使出菇提早,子实体发良整齐。方法是:白天盖膜保温,晴天傍晚或早晨揭膜露床,通过降温,加大温差,并结合高温浇水诱导出菇。

2、高温刺激法 先将菌床(或菌袋)敝开干燥1~2天,然后连续进行重喷水,使菌面上有大量的积水存在,让菌床(或菌块)慢慢吸收,每天喷水2~3次,连续2~3天,在此期间,一般可敝膜通风。菌床表层培养基含水量以手握有水滴下时为适宜,最后用棉布吸干料面上的积水,盖上地膜保温,几天后便可现蕾。采取高湿刺激法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菌丝体必须吃透整个培养基,而且必须达到生理成熟,主要标志为吐黄水、结菌膜、菌丝体略呈黄褐色,甚至出现个别菇蕾,二是培养基结块要好,不能过于松散。

3、光照诱导法 菇房种植平菇,子实体在形成时,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平菇播种后宜在黑暗条件下发菌,待菌丝发好后再曝光可诱导出菇。

在缺少光照时,可用电灯上光代替,也有很好的刺激作用。

4、覆土出菇 采完头潮菇后,清除老菌皮,脱去塑料袋,把菌袋切成两段,截面朝上放入深40厘米、宽100厘米、长度不限的坑内。菌块间的空隙用营养土填实,用1%的复合肥、1%的磷酸二氢钾、0.5%的尿素、97%的水配成营养液浇入菌块通气孔内,并浇透土壤,达到存水不渗为宜。然后盖上薄膜和草帘,保温保湿。菌丝恢复生长后,又可长出新菇蕾。采完二潮菇后,补充营养液和水分,盖薄膜和草帘,还可收3~4潮菇。玉米芯栽平菇生物转化率一般在180%以上。

六、病虫害防治

随着食用菌专业化、规模化、周年化生产的发展,食用菌病虫也日趋严重。

危害平菇的杂菌主要有绿霉、毛霉、曲霉、根霉、细菌、病毒病、细菌性褐斑病、黄斑病等,主要以防治绿霉和黄斑病。

绿霉是侵害食用菌最严重的一种杂菌,凡是适合食用菌生长的培养基,均适宜绿霉菌丝的生长。平菇在培养料中灭菌不严格、接种时消毒不严格、出菇期环境卫生差,均能产生绿霉。

绿霉侵入到培养料和菌丝及菇体内严重时即报废。 防治方法:

1、培养基内水份控制在60~65%,过高水份极易引发木霉;

2、保持环境清洁干燥,无废料和污染料堆积。保持出菇场所的卫生,菇棚保持通风,适当降低空气湿度,减少浇水次数,防止菌棒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出菇,应干湿交替,菌棒应有较低的湿度环境养菌和转潮期;

3、及时采菇、摘除残菇、断根和病菇,清除污染菌棒; 4、用绿霉净注射绿霉处或用立信菌王或用菌绝杀注射。

其它病害的防治与防治绿霉的防治方法基本相似,只有用药有所选择。另外,在操作过程中对工具和手要用酒精或高锰酸钾严格消毒。

主要虫害有:多菌蚊(又称菇蚊或菇蛆)、瘿蚊、粪蚊、蚤蝇、果蝇、家蝇、食丝谷蛾、夜蛾、螨虫、线虫。

它们主要在秋季的11~12月,春季3~6月是繁殖的高峰期,在温度适宜情况下,卵期5~7天,幼虫期10~15天,它们在料中取食、产卵、孵化,繁殖率极强,对平菇生产危害极大

人工栽培食用菌出现于哪个朝代-简短介绍

人工栽培食用菌出现于唐代,唐代韩鄂所著的《四时纂要》中有记载关于人工栽培食用菌的技术,是中国蔬菜生产中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食用菌是一种可以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我国目前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包括香菇、草菇、木耳、银耳等。

人工栽培食用菌出现于哪个朝代

人工栽培食用菌在我国已经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我国不仅有着非常丰富的食用菌资源,也是最早栽培食用菌的国家之一。据《四时纂要》的记载,我国在唐代时已经有了人工栽培食用菌技术,是我国蔬菜生产的重大成就。

《四时纂要》中提到“取烂构木及叶,于地埋之。常以泔令湿,两三日即生。”寥寥几十字的记录,包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并兼备现代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基本要素——基质、菌种和湿度控制,表明此时已经有人工栽培食用菌的技术。

食用菌的种类

食用菌顾名思义就是可以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我国目前已知的食用菌多达350多种,其中我们比较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平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茸、口蘑、红菇、灵芝、松露等等。

人工栽培食用菌出现于哪个朝代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开始出现在哪个朝代、人工栽培食用菌出现于哪个朝代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