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中,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自“试行第四版”到最新的“试行第七版”,连续4次被列为医学观察期乏力伴胃肠不适者的推荐中成药。
藿香正气类药物是许多家庭的常备药,一般用于治疗胃肠型感冒。藿香正气治疗新冠肺炎的消息一出,很多小伙伴都有些惊讶,这一耳熟能详的中成药对传染病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近年来,藿香正气类药物频频走上抗“疫”一线,多次被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入“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诊疗方案。它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
藿香正气方来源于我国第一部官方颁布的药典——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藿香正气散,是驱邪化湿扶正名方,临床应用已达上千年。
藿香正气方由藿香、紫苏、大腹皮、白芷、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甘草组成。藿香为正气类药物,以藿香为君药,能够化湿醒脾,辟秽和中,又有辛温解表散风寒的作用;半夏曲、陈皮理气燥湿,和胃降逆以止呕;白术、茯苓健脾运湿以止泻,共助藿香内化湿浊而止吐泻,俱为臣药。佐以大腹皮、厚朴行气化湿,畅中行滞,且寓气行则湿化之义;紫苏、白芷辛温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紫苏醒脾宽中,行气止呕,白芷兼能燥湿化浊;桔梗宣肺利膈,既益解表,又助化湿。
藿香正气方为祛湿剂,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多用于外感暑湿引起的发热、胸闷、腹胀、吐泻,不仅能够和胃止呕,用于湿浊过盛引起的恶心呕吐,亦可芳香化浊,用于脾湿胃浊引起的食欲不振、舌苔厚腻、腹泻等症。
那么,藿香正气方是如何应用到新冠肺炎治疗中的呢?
此次新冠肺炎属于中医范畴的“疫”,“疫病流行也”。根据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级专家组对新冠肺炎患者的诊治经验,新冠肺炎属于“寒湿疫”,系感受寒湿疫毒而发病。寒湿之邪最容易伤害脾胃。据报道,纳入医学观察期的患者,脾胃寒湿重,周身倦怠乏力,食欲不好,很多都有胃肠道疾病。所以,对有这一类症状的观察期人群的治疗原则应是散寒除湿、避秽化浊、驱邪扶正。
千年名方藿香正气中的“正气”二字,即是能“正”体内的“不正之气”——邪气。所以,只要有乏力伴胃肠不适的症状,不论是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还是高危人群、隔离人群,都可以应用藿香正气类药物。
软胶囊:一次2~4粒,一日2次。
滴丸:一次2.6g,一日2次。
水、口服液:一次5~10mL,一日2次,用时摇匀。
藿香正气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药疹、紫癜、休克等过敏反应及肠梗阻、上消化道出血、过敏性哮喘、过敏性休克等。服药期间如若出现恶心、呕吐、皮疹、瘙痒、头晕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停药或及时就医。
藿香正气类药物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使用前应接受医师或药师的专业指导。风热感冒者,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及孕妇应谨慎使用。
藿香正气水因含酒精,酒精过敏者禁用。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不可与替硝唑、甲硝唑等药物合并使用。
中药须辨证论治。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应清淡,不宜同时服用滋补类药物。
霍香正气是中医治疗寒湿内阻的经典处方,平时多用于治疗人们在暑季贪凉饮冷、感受寒湿引起的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中医认为,新冠肺炎归属为“疫”病。“疫”病多由湿邪内侵所致,依据侵袭人体的疫毒特点以及每个人自身的体质情况,可表现为寒湿或湿热。病属寒湿时,就可以用霍香正气方治疗。
乏力伴胃肠不适者用祛寒湿的中药治疗,如果寒湿减轻,即可避免进一步损伤体质甚至危害生命;如果寒湿消除,即可病愈。这是采用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患者后,较少出现危重症的原因,也是中医“治未病”的体现。
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光明网科普事业部联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