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前两年防晒喷雾火起来后,一个新的防晒产品又开始崭露头角。大家应该在生活中或多或少见过了,或许是在小区附近买东西,或许是外出旅游时,穿一身防晒衣的几率随着夏天的温度一路升高。
作为减少或阻隔太阳紫外线直接照射的产品,防晒衣的本质是和遮阳伞一样的,更规范的称呼应该是防紫外线纺织品,并不是什么新的产物。早在2007年国外就有防晒服装兴起,在进入中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应用于户外产品,直到近几年在普通服装领域开始流行。
在网络上的种草文里,防晒衣的优势很明显。据说平日里防晒衣一穿,帽子口罩一戴,连防晒霜都不用擦就可以出门,又方便又不怕晒。有读者就心动了,想下手但又一脸懵,“教授,这防晒衣很薄,真的能防晒吗,是不是智商税啊?”
这…单拿普通衣物来说,也是有一定的遮挡防晒效果,同种情况下,穿着短袖的手臂被晒的情况多少会比穿长袖的要严重一些。但普通衣服即使能抵挡一些紫外线,也是经不住长时间的暴晒。#广州伊站水光护理
从这个角度来看,本质上属于衣物的防晒衣,防晒效果算是有的,但至于能不能达到我们外出时想要的防晒效果,就得看是不是专业的产品了。之所以很多人怀疑防晒衣没用,主要是因为用的产品不是专业的防晒用具,不能很好地抵挡紫外线。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T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规定,只有UPF(紫外线防护系数值)大于40,并且UVA(长波紫外线)透过率小于5%时,才能称为防紫外线产品。#广州伊站水光护理
不过即使是专业的防晒衣放在面前,有同学也会觉得这种产品的“防晒力”比不上防晒霜。事实上,专业的防晒用具能阻挡光谱上绝大多数的光,而市面上的防晒霜一般对阻挡370nm以上的光就很吃力了,更别说蓝光(400+nm)、红外(800+nm)。
但如何选择“防晒力”更好的防晒衣,就得从影响纺织品紫外线防护性能的因素来分析。这些因素包括了纤维原料种类,纱线表面形态及结构,织物组织结构,面料织造紧密度,面料颜色,紫外线屏蔽剂的种类、添加量、加入方式等。
以纤维原料种类为例,同种情况下,各种纤维的防晒系数大小为聚酯纤维>棉纶>人造棉、丝。
目前防晒衣的主要制作方法,是在纤维内部掺入吸收紫外线整理剂,或在后整理阶段加入防紫外线整理剂,如纳米二氧化钛或二氧化锌等。其中,存在防晒衣多次浸水或洗涤后,防晒效果会减弱的问题。#广州伊站水光护理
说了这么多,可能大家还是有点懵。比起一个因素一个因素地去分析,教授倒觉得下面这个方法对非专业人士更友好。比如购买时查看衣物标签上是否有国家的标准编号GB/T18830,且查看UPF、UVA透过率。
UPF值是紫外线对未防护的皮肤的平均辐射量的比值,UPF值越大,表明防紫外线性能越好,40+UPF表示紫外线过滤为98%。另外,合格的防晒衣一般会有声明,表示在长期使用以及在拉伸或者潮湿的情况下,产品所提供的防护性能可能减少。
穿防晒衣也要注意场合哦,像在海边度假的时候总不可能全程套着衣服玩吧。根据专业防晒衣上的标注合理使用,这个夏天也是能解放双手了,不用打伞也不用防晒霜,不过可能会热一些。
来源: 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