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将临近了,作为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春节是个非常重大的节日,在人们的心目中,其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阳历的新年。究其原因,主要是农历的是我国传统历史的惯用纪年方式和习惯。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年”?为什么年年都要“过年”呢?关于“过年”的传统文化,真可谓是源远流长,历史久远。
“年”字是个会意字,在最早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年字的形状就好像是一个人,弯着腰,臂膀向下伸着,背上背负着一束成熟禾谷状的庄稼往家走,其意义是象征着谷物粮食成熟了。因为在古代稻谷禾粮等庄稼,都是一年只有一次成熟收获,故引申为一年一个周期的的收成、丰收等含义。因此,即使到了今天,过年仍然含有全家人大团圆,在一起庆祝过去一年来的收获,分享一年来大丰收的喜悦,期望新的一年有更大收成的意思。
可见,年的产生与传统农耕有密切关系,因为它最初是指庄稼的一个生长周期。大约远在西周时,农夫们在农历十一月里庆祝丰收和新年的到来,被认为是过年习俗的最初起源。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正式确定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新年的开始,并定型为春节。而根据历法的规定12个月为一年,从而又引申为年节、年岁、年龄、年度、年代等等。
而过年和除夕则是起源于古代关于年兽的神话传说,年兽又被称为夕、岁、年等,是我国远古时代民间神话传说中的恶兽。说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种怪兽叫“夕”,长相怪异,头大身小,眼如铜铃,来去如风,吼叫还时时发出“年”的声音,故也被叫做年兽。它在每年年关的时候都要出来伤人,好心的灶王爷请来了一位法力高强的神童,用红色的兽皮等和放在火中烧得劈啪作响的竹竿吓跑了夕兽,于是这一天就叫“除夕”。
年代久远以后,人们逐渐学会了赶走年兽的方法,用它害怕的三样东西,红色、火光和响声来除去夕兽。再后来,又渐渐演变成家家户户过年时,在大门上贴上红纸、门贴、桃符、年画、对联等,并且都会用红对联和红爆竹,还高高地挂起大红灯笼,燃放红色的鞭炮、烟花等等,目的都是为了吓跑害人的年兽。当然,这种做法无疑也增添了过年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而每当年兽被赶走以后,人们总是会高兴地说,“又过一个年关”。慢慢的就有了“年关”、“过年”的说法,也由此出现了沿革至今的过年习俗。
祈求平安祥和,有所收获,渴望安康幸福,喜庆热闹,是从古到今每一个人朴素而美好的理想,也应该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因此,年是庆祝颇有收获的旧年,也是祈盼更多丰收的新年。因此,过年更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随着除夕和春节的到来,而“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只是在此温馨提醒一下,为了环保和安全,千万不要违禁燃放烟花爆竹哦。预祝朋友们过年快乐,阖家幸福!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