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12月7日,农历冬月(十一月)初四,大雪,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指冬季的第2个月,包含大雪、冬至两个节气)时节正式开始。
那么,问题来了,大雪的日期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大雪具体是什么含义?大雪和小雪有什么区别?大雪时节有什么特征和习俗?
一般来说,每年12月6日-8日,当太阳到达黄经255°时,就是大雪节气。
大雪紧随小雪之后,是冬季的第3个节气(每个季节有6个节气),它和小雪、雨水、谷雨、小满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降雪也是降水的形式之一,和下雨同属于垂直降水)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需要注意的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大雪的解释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其实,节气中的大雪只是一个气候概念,与天气预报中的大雪意义并不相同,它和小雪一样代表的都是降雪的可能性,而不是降雪量的大小。
虽然大雪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大,但是通常情况下,大雪节气的雪往往还不如小雪节气来得大。而且,全年下雪量最大的节气通常也不是在“小雪、大雪”节气。
比如,黄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全年下雪最大的节气,既不是“小雪、大雪”,也不是“小寒、大寒”,而是在春季“雨水”节气。
因此,简单来说,大雪代表的是大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即气温与降水量),它的到来只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雪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但不意味着“雪”下得最大!
前文我们讲了,大雪和小雪一样,代表的都是降雪的可能性,而不是降雪量的大小。这是他们的共同点。
那么,大雪和小雪又有什么区别呢?
与小雪节气相比,大雪“其盛其大”,未必是降雪量的增大,而是降雪的概率增大,同时积雪的概率也增大(也就是说雪下下来之后不太容易马上融化了)。
总之,除了降雪可能性的大小之分外,大雪与小雪,最大的区别在于:大雪时,雪随下随积;小雪时,雪随下随融。
用老百姓的话来讲,就是大雪时节雪可以“坐住了”!所以大雪节气,不是降雪多了,而是有了积雪。
因此,有学者认为,可以将小雪解释为初雪来临的时节,大雪解释为积雪出现的时节。这个解释,我认为是非常合理的。
就如同小寒、大寒之小大,不是形容天寒程度,而是形容地冻程度一样;小雪、大雪之小大,也不是形容降雪量之多少,而是形容积雪之有无。
在中国古代,一般会将一个节气分为三候,而且各候均与一物候现象相对应。
大雪自然也不例外,也有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那么,大雪三候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一候鹖鴠不鸣”就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鹖鴠是一种鸟名,就是我们俗称的“寒号虫”,读音为hé dàn,现在一般写作“鹖旦”。
“二候虎始交”的意思是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为什么老虎在这个时候开始求偶呢?因为此时阴气最盛,但这就意味着阳气也已有所萌动,“盛极而衰”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老虎才会在这个时候开始求偶。
“三候荔挺出”是指马兰花开始抽出新芽。这里的“荔”不是“荔枝”,而是指马兰花(也说“马兰草”)。据说,马兰花能感受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最后,我们简单来讲讲,大雪时节民间有什么习俗和注意事项呢?
所谓“冬天进补,开春打虎”,在大雪时节,人们一般都会开始准备过冬食材、进补身体。
古人认为,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因此,就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
需要注意的是,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因此,大雪的时候吃火锅是个不错的选择。怕冷的朋友,还可以常喝喝姜枣汤抗寒。同时,大家还可以适当吃些当季水果,比如南丰蜜桔、琯溪蜜柚、脐橙、雪橙等,而且有防治鼻炎、消痰止咳的效果。
当然啦,很多人是无肉不欢,谚语也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所以,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都会忙着腌制鸡鸭鱼肉等“咸货”、“腊肉”。不过各地的腌肉做法不太一样,有烟熏的,也有用盐揉搓、用开水煮的。
不过,由于大雪时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长,大家就会有几乎要连着做三顿饭的节奏了。所以,农谚就有“大雪小雪、煮饭不息”的说法。
同时,古人认为,到了大雪,就到了封藏时节,这个时候人们就要“处必掩,身欲静”、“宁身体,安形性”。所以,各地就会封河、封船,不再提倡激烈的户外活动,而要休养生息、观赏封河。因此就有“小雪封山,大雪封河”、“小雪封田,大雪封船”的说法。
正所谓“冬腊风腌,蓄以御冬”,所以冬令时节不仅意味着寒冷,也意味着很快你就可以大饱口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