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作为温带果树中对气温适应性较强的树种,即可在高温高湿的南方生长发育,也可在东北零下30℃-40℃的环境下生长。因其果实酸甜适中,外观艳丽,做鲜食水果很适应南北方多数消费者的味蕾,这样明朗的市场前景,导致近年来李树栽植面积不断扩大,截至2016年全国李子栽培面积达190万公顷左右,年产量达到了649万吨。随着李树栽植面积的扩大,以前对李果影响并不严重的病虫害也日益凸显,在防治措施上多数果农进入了被动局面,基于此,笔者将以此文给果农阐述下李子“袋果病”的防治策略。
1. 李“袋果病”的病害鉴别
2. 李“袋果病”的防治依据
3. 李“袋果病”的防治策略
李“袋果病”正常情况下主要危害植株的果实器官,只有当环境湿度较大的情况下才会对嫩梢以及叶片产生危害。
李果实感病后,初期果实会畸形膨大,病果扁、狭长,中部大,两端小,果面纵向可见明显浅纹,果皮光滑,色泽为淡黄色,果个方面会比正常果实大1-2倍;病情继续加重的情况下,病果的色泽会变为暗褐色,并伴随有果实皱缩、干枯、褐变和脱落的现象,此时掰开病果会发现果实中空,内有未正常发育的雏形核,部分区域果农称之为“豌豆果”。
受危害嫩梢的病菌侵染部位会逐步膨肿,略微弯曲畸形,组织松软,枝条的色泽变为容易识别的浅黄色或灰色,秋天来临时这些危害枝条会相继枯死。受危害的叶片色泽变黄或变红,叶面皱缩不平,与桃缩叶病的症状有点类似。不管是嫩梢受危害,还是叶片受危害,当环境湿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些器官的危害部位都会着生一层灰白色的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子囊层。
鉴于李“袋果病”的发生较少,果农重视程度不够,进而对该病害的具体发病原因不是十分了解,所以笔者在此段会重点讲解李“袋果病”的隐形发生规律,帮助果农“对号入座”进行防治。
不同品系的李子对“袋果病”的抗性不同,比如红心李和猴李的抗病性就明显低于芙蓉李,这一现象已在浙江永康县有所报道。同一品系的不同李子品种的抗病性也存在很大差别,比如近年来在北方区域栽植面积比较大的黑李品种,相对于黑琥珀、黑宝石来说,安皇后以及安哥诺等品种的抗病性明显更强,发病率更低。
对于不同立地环境的果园来说,西北部比东南部的发病重,高海拔的比低海拔的发病重;对于同一果园来说,往往坡上部的比坡下部发病重,低洼平地的比坡地发病重;对于同一品种来说,往往2-3年幼龄树的梢病率大于成年树和老龄树。
通常来说,李树开花发芽时节遇到低温阴雨天气的时候,李“果袋病”较易发生且流行,这主要与果园的湿度环境有关。对于果农生产来说,可以通过判断李树开花萌芽期的外界温度以及降雨情况来分析该病害发生的概率,比如在这个时间段外界的温度集中在10-15℃,并且降雨较多,这时候就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对“袋果病”进行预防了。除此之外,李“袋果病”的初始期多集中在每年的3月份,流行多集中在4-5月份,这一发病规律可作为果农观察果园是否有“袋果病”发生依据。
李“袋果病”的病原菌属于子囊菌亚门真菌,其越冬多在李树芽鳞片外表以及芽鳞片间进行,每年发生也只有一次,所以果农做好初期的预防工作就可有效避免后期的不变要损失。
李树落叶修剪过后的园区打扫工作格外重要,这是减少来年病虫基数的重要环节,果农要格外重视。此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剪除树体上残留的病枝以及摘除其上附着的僵果、病果,并及时清扫地上的枯枝、落叶,然后将这些清理出来的杂物一并进行烧毁或者掩埋处理。此项工作完成后,要全园喷施1-2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这对于降低来年李“袋果病”的发病机率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由于该病害每年只发生一次,所以为了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重病区的果农应该在冬季清园的基础上,春季喷好这2次药,其一是发芽前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的喷施,目的与冬季清园时相同,都是为了降低越冬菌源,减轻发病;其二是李芽开始膨大至露红期,这时候需要喷施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等杀菌剂,以此杀死遗漏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