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
那么,哪种运动最有利于健康长寿?
国际卫生组织将进行步行运动
定义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之一”
但要适当运动,掌握科学的方法
运动能让生命保持活力,也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良方。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固然重要,除此之外,强度也是影响运动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消耗同等能量的情况下,到底哪种强度的运动对健康更有利?
多走路,有助于长寿
国际卫生组织将步行运动定义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之一”。科学的步行,能起到抗衰老、控血糖、消脂、预防动脉硬化等多重功效,对人体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那么,我们每天走多少步,健康性价比最高呢?
年龄大于60岁的人:每天走6000步~8000步就够了,超过这个步数,预防死亡的好处就不会额外增加了。
年龄小于60岁的成人:每天走8000步~10000步,获益基本达到“上限”。
高强度运动更有利于健康
国际顶级权威期刊《自然·医学》发表了剑桥大学Søren Brage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1]。
这项涉及近10万人的研究表明,虽然任何强度的身体活动都有益健康,但高强度的运动好处更大。也就是说,在运动消耗同等能量的情况下,中度和强度的运动占比越高,获益越多。
这项研究分析了参与英国生物样本库(UKBiobank)研究的96476名中年人数据。研究期间,这些受试者在腕部佩戴了研究级的活动追踪器,为期一周。基于可穿戴设备记录的数据,研究人员计算了他们的活动持续时间、强度和总活动量,还评估了中等强度和剧烈运动量在总活动量中所占百分比。
在平均3.1年的随访期间,共732人死亡。排除随访第一年死亡,并考虑糖尿病、心脏疾病和癌症等可能影响活动的基础疾病因素后,研究人员分析了身体活动水平(包括强度和总量)与死亡风险的关联。
数据表明,无论强度如何,活动总量都与死亡风险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在同等运动量情况下,将活动强度提高中度至高强度水平,还能进一步大幅降低死亡风险。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也并非运动量越大运动强度越大越好,当运动达到一定水平后,降低全因死亡率的好处就不再明显增加了。
研究第一作者,剑桥大学Tessa Strain博士表示,“我们的结果表明,通过更高强度的运动来消耗卡路里,改善健康的效果更好。”
研究通讯作者,剑桥大学Søren Brage博士表示,近10万人数据验证了高强度活动对健康的好处不仅仅在于增加总活动量。当然,通过低强度活动累积足够多的活动量,仍然可以将死亡风险减半。综合来看,维持健康的途径有多种,人们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不运动的人变成了什么样
不爱运动不利于健康的道理人人都知道,但总有人抱着侥幸心理逃避。
世卫组织调查发现,运动不足是造成全球过早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长期不运动的人,给健康带来以下风险。
研究表明,常常运动的人和完全不运动的人比较,一般有以下不一样:
(1)可以活得更久、活得更年轻
每个人的身体体器官机构都是一个总体,常常运动可以锻炼人体骨骼、全身肌肉,增加肺活量,促使心血管的供奉获得提升。
代谢,促使大家更加乐观豁达,心身都有获利,自然相对来说,使用寿命会活得更久。
随着年纪的提高,身体的全身肌肉骨骼会越变越弱,最后在抵达一个临界点以后通常会丧失正常生活的能力。
可是规律的运动可以改进大家全身肌肉以及骨骼,让身体运动系统的衰老来得更晚一点。以明星为例子,大家了解的谢霆锋和华仔,她们和同年龄人对比,看上去要年轻许多,可以说冻龄生长,这就是她们喜爱运动、坚持锻炼的原因!
(2)不容易焦虑、失眠
社会心理学科学研究感觉:通过运动,可以令人更为集中精力、保持乐观心态、清除令人感觉难受、焦虑、难过或恼怒的负面情绪和想法。
假如坚持锻炼,还可以提升身体、认知能力、感情方面的魅力,进而减少焦虑、失眠的几率。
运动后,人的肌肉会变萎缩,骨关节力量变弱,可能增加骨折、骨关节炎、血栓等患病风险。
(3)不易得病
大家都知道,常常锻炼可以提高免疫力,并且的确有调查分析,常常适量、轻微负载的运动比久坐不动的人群呼吸系统疾病的几率更低。
运动不但可以增加抵抗力,还有利于缓解体重,降低过高的人体脂肪对身体内脏器官、血管的损害,促使患血压高、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病症的几率也减少。
有人在医院上班,发现有很多30几岁40几岁的人,由于不重视身体健康,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不太好的关系造成了严重的脑梗塞或心肌梗塞等病症。
慢慢地还会引发糖尿病、血脂高、血压高、尿酸高。之后就变成严重的心血管病症。假如她们积极锻炼,也许可以预防病症!
(4)有助于儿童以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有的人认为你刚说的都是中老年人要考虑到的,我只是个小孩,可以等年龄大了再锻炼。
可是针对少年儿童而言,运动获利更高,由于运动能够有利于小朋友们的对世界的认知和成长发育。
并且,现代社会过重的小孩也愈来愈多,运动有利于改善体重,并且还能够缓解青少年儿童的抑郁状态。
与此同时,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到,常常室外运动的小孩比少运动的小孩,通常更少感冒得病,总而言之,益处多多。
此外,长期不运动还会导致大脑认知功能下降,并且会严重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适合懒人的短时高强度运动
有人认为运动太耗时,会占用工作、休息时间。如果你懒得出门运动,或者没有时间运动,也可以尝试以下几种“短时高效运动”。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刊文指出,即使是30秒的高强度运动,也对心肺功能有好处,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下面这些均属此类运动,可以随时抽点时间练起来。
开合跳
跳起时,双腿向外,手臂伸展打开,呈“大”字型;合并双腿时,双手在头顶拍合,呈“1”字型。注意开合跳时要前脚掌先着地,减少对膝关节的冲击。高抬腿跳
保持上半身挺直,两腿交替抬高至水平。长期练习可改善手臂“蝴蝶袖”,增强腿部力量,提升手和腿的协调性。俯卧撑
“标准俯卧撑”是手掌支撑水平面,头、背、脚后跟在同一平面,在最高点时呼气,最低点时吸气。
“跪式俯卧撑”,即膝盖着地,小腿上翘,头、背、膝盖在一水平线,这种方式难度较小,适合女性。交叉跳蹲
以迈左腿伸右臂、迈右腿伸左臂的方式,向上发力跳起,双臂随腿部动作前后摆动,整体动作要保持连贯。登山跑
双手支撑平面,上半身基本保持不动,腿部交替踩踏,使腹部、大腿保持紧张状态。
以上运动,一般做30秒休息60~90秒,即保证休息时间是高强度运动时间的1~1.5倍。运动的30秒内重复动作次数越高,强度就越大。
张一民建议初练者每个动作以舒适方式做20下,慢慢熟悉强度后再增加重复次数。普通人群最好每次训练4分钟左右。
如果运动初期难以完成以上动作,还可尝试下面两种方式来练习耐力。靠墙蹲
头背部贴墙,下蹲,保持小腿与墙平行,膝盖不要超过脚尖。自行选择身体下蹲程度,当大腿与地面保持平行时即可充分锻炼大腿力量。该运动不限于30秒,可根据自身膝关节承受强度和身体状况调节下蹲时间。平板支撑
手臂弯曲,支撑于平面上,头、腰及脚后跟在一条线上。最好在瑜伽垫上进行。该运动不限于30秒,可根据自身耐力逐渐增加支撑时间。
运动务必把握好强度
运动强度可划分为小强度、中等强度和大强度三个级别。监测运动强度的指标有运动中心率、运动中呼吸变化和运动中自我感觉等。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全民健身指南》中,总结了运动强度划分与监测运动强度指标。
运动时不必勉强一定要达到高强度,年轻人周末突击运动、老人每天“溜达”十公里、孩子每次玩得精疲力尽……过量运动对健康的作用可能会适得其反。
横纹肌溶解症、贫血、心肌缺血、肝肾损伤等都可能是过度运动惹的祸。
不少人运动过量却不自知,可从以下几点判断。
1 肌肉持续酸痛
运动时左胸、肩、颈或手臂疼痛,可能是心脏疾病的征兆,必须马上停止运动、尽快求医。肌肉持续酸痛或肿胀,即使休息3天或以上都无法恢复,小伤口愈合缓慢。
2 饮食习惯改变
出现食欲下降、暴饮暴食,或嗜吃甜食。
3 心情变得低落
运动后,感到紧张、焦虑、烦躁、缺乏自信心等情绪;运动后第二天,甚至连续几天疲劳,精神状态不佳。
4 身体出现不适
脸色明显苍白或潮红,失眠并伴有夜间盗汗。
此外,如果第二天的晨脉(清晨起床前清醒、安静、空腹、平卧时的脉搏)比平时高,且超过每分钟120次,可能是运动过量了。
小贴士
需要提醒的是,高强度运动并不适合所有人。
在开始前,建议花5~10分钟进行原地慢跑或其他低强度运动,让身体微微出汗,避免造成运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