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谷歌待遇,应该找机会进大企业还是找工资看着还过得去的小公司?
感谢邀请,其实对于广大毕业生而言,比起生存还是毁灭更让他们头疼的应该就是到底是去一家大公司发展,还是去一家创业公司去磨练。
对于这种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会油腻且圆滑的给你掰开揉碎了分析一大堆,最后再说一句“无论是哪种企业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哟”这样无关痒痛的话。
但是,今天香哥我就想对各位求职者说:
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要轻易的去创业公司,应为这样公司太容易让你丢掉前途是的,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除非你可以找到那种有能一炮而红潜力的创业公司(比如facebook,携程这样),刚走出象牙塔的你最好还是要去大企业历练。
1大企业往往可以为你的职业生涯背书每一次的求职面试,无论是怎样的形式,面试官最想要知道的就是你是否能胜任他所提供的岗位。一纸简历和几十分钟面试有时候可能还无法让面试官对你有百分百的信心,所以他可能还需要一些“标签”来对你进行考量,比如“985或211”、“知名企业”、“本土独角兽”。
香哥我承认这种做法不见得十分科学,可是就是有许多的HR在这么做。在刚开始做面试助理帮一些大型企业进行面试的时候,我见过许多小公司的出色人才,也见过许多二本三本的优秀毕业生,但职场就是这么现实,大多数面试官寻找的不是最优人选,而是最稳当最不会犯错的选择。
2靠谱的职业背景才是你的好靠山马云、俞敏洪这样的成功企业家都说过,学历不重要,重要的是个人努力……听到这个说法,我不禁发出杠铃般的笑声。你去阿里的网站上看看,他们招什么样的人才,他们去哪些学校校招就知道了。嘴上说一套,身体依然是诚实的。
考研辅导名师张雪峰在《演说家》上有一段关于学历的精彩分享:9-10月走进大学看看,什么企业去齐齐哈尔大学招人,什么企业去北京科技大学招人,什么企业去清华北大招人。他们给学生多少薪水,去看看就知道了。所有企业都在说学历不重要,但他们不会去齐齐哈尔大学招聘。他们说的都是假话!除教育背景外,能给我们履历背书的最核心的是工作经历,包括企业以及我们在企业做的事情/项目。
想象一下,毕业后你进了麦肯锡,工作3-5年后,你决定看看外部机会,市场上大部分公司的战略咨询部都会愿意给个面试机会了解你做过哪些项目。工作满10年后,你在招聘网站上更新一下简历,电话就会被猎头和企业HR打爆。这是麦肯锡的光环,小公司给不了。初创公司啥时候能有这光环?等他杀成市场巨头……
举个例子,知乎成立于2011年,打出响亮的名头大约是2016年。也就是说2011年进知乎的小伙伴起码要等4-5年,这前提还是你选的是知乎这样风口上的优质企业。
同样的,BAT之于互联网;宝洁、可口可乐之于营销;四大之于财务;美世之于人力资源,这些业内人士耳熟能详的企业都有这种光环,可以成为我们职业生涯的好基石。
所以我们会发现,大公司跳小公司,很容易;反过来,很难;所以我们会发现,初创企业,也在网站/招股书上强调:核心团队有BAT背景;所以我们会发现,那些口口声声学历不重要的企业主,他们招人时也会要求本科学历起步。
3其实在大公司学得更多职场人常见的误区是:大公司里做螺丝钉;小公司里做多面手,学得多,成长更快。乡亲们,这是碗毒鸡汤啊。
有钱有资源的大企业不是傻子,如果小公司真的是人才印刷机,那大企业的首选不应该是招应届毕业生,而是去小公司挖人才对。
让我们反思一下:做得多做得杂,等于成长和提升吗?
的确,小公司里一个岗位可能身兼数职,你既要写文案,又要管运营,又要做设计,但本质上没有一点是专精的,没预算,没培训机会,没团队和供应商一起头脑风暴,见得世面很有限,真正创新的玩法只能在朋友圈围观大公司的作品,根本没法落地到自己公司。
不仅如此,经历过小公司的小伙伴们回想一下,有没有因为老板的摇摆不定或反复无常,做过很多无用功和杂务。做杂务能提升多少核心技能?
相反,大公司资源多平台大,有培养新人的成熟体系,你能做的项目,管理的预算,合作过的团队,都是专业性不足的小公司远远无法比拟的。
我一个HR朋友,从大企业跳槽到了小公司,和我分享过她的体会:同事都说忙不过来,天天加班。我很想不通,200人的团队,能有多复杂?我原先管几万人的团队也不至于天天加班啊,讲真,现在这点活我一周上3天班就能做完。再说眼界,我一位做线上营销的朋友,在公司管着数千万的营销预算,合作的是知名4A广告公司,能玩的营销方法,他们公司都第一时间尝鲜。他虽然不是每个项目都涉及,但仅仅是开会时旁听,就能收获很多有趣新鲜的营销技巧。他在面试时一开口,那就是给雇主普及知识。
而大公司提供给我们的眼界,小公司也需要,等有了足够资历后,跳槽去小公司,用我们的眼界和经验帮助小公司成长,这是双赢。
一毕业就去小公司,老板喜欢的是你不讲条件的加班,是你鞍前马后的勤快,但如果他的企业成长到新的高度时,他需要的眼界和格局,你提供不了。
4小公司并不能让你挣更多的钱如今,有天使/风投支持的初创公司,也会时不时从大中企业挖人。大公司开1万,小公司咬咬牙开1万2。对于不少独创北上广的年轻人来说,2000块也不是小数目,至少能管房租了。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真缺钱,需要钱补贴家用,那去吧。但也须有心理准备:
小公司是咬着牙给你涨薪,对你的期待会更高;而且进去后的调薪力度也是疑问,毕竟你的薪资已经高过市场水平了
如果你不缺这两三千元税前工资,最好在大企业磨砺3-5年,等到你30来岁再往市场上看机会的时候,各方面能力都提升到位,在市场上的话语权更足,更受关注和欢迎,薪资谈判的空间也更大。
至于期权和财务自由,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大约是2年。这还是平均了同仁堂这样的百年老店。刚刚毕业踏入社会的你有多大自信就看出未来10年的风口在哪里?同时也清楚了解你加入的企业就是风口里最出色的企业之一?
其次,和你同期毕业大约有900万同龄人,你有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能够让创业者从自己手里让出期权给你?他具体给你多少?做满一年锁定多少?多少年可以兑现?行权价多少?这些细节老板能说清吗?你能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吗?可别是口头期权,不落到笔下吧。
《How Google Works》里谷歌创始人的职场建议:在职业生涯初期,能获得的股权激励很有限,因此 在正确的行业磨练技能要比在某家公司赌上自己的命运更加合算。在此之后,随着经验(以及年龄)的积累,挑选合适的企业变得越发重要。那时,股票在你的薪酬构成中所占比例大幅提升,因此你也应该将挑选公司放在优先位置。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先磨练自身技能,再争取财务自由的机会。次序不能乱。
5认为已经入坑,退出就吃亏了能不能去小企业赌一把?能;是不是划算?我们心里大概也清楚。很多时候,出色的小伙伴已经在初创公司荒废了大量心血精力和青春年华,觉得付出巨大,走不划算,所以还抱着赌一赌的心态再等等。
心理学家做过研究,人们赌马时,若当天亏损较多,快结束时常会将赌注下在希望不大的“马”上。 因为他们试图挽回损失。他们不是根据以前的结果或对未来的预期做出下注决定,而是根据当天自己已有的损失而做决定。
已经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沉没成本。希望大家做职业发展规划时,要从现在着眼,不要根据已经投入的资源做不理性的决策。
四级没过考研复试会不会有麻烦?
谢谢悟空邀请!
麻烦肯定有,但绝对不致命!
考研复试包含两部分,一是专业课笔试,二是面试。
首先,在专业课笔试这一部分你一定不会因为英语四级在大学没有通过而有麻烦,你只要能够顺利的将专业课笔试顺利的这一部分考试通过即可,但这一部分也绝对不能忽视,不然也是麻烦。
其次,就是复试中的面试环节,众所周知这是一个大学生展示自己大学四年荣誉的几家机会,所以你如果没有通过英语四级的话,你必然会遭到导师的反问.
因此会有导师问你为什么在大学期间没有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呢?如果你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一个很正确的解释的话,那你的复试分数一定会受到影响,所以麻烦还是有的。
尤其是当你保考的是985高校的话,你没有通过英语四六考试,你的麻烦一定会很大,甚至会因为没有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而被被淘汰。
所以,如果你有考研的打算,请一定要在大学期间顺利的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这或许是你参加考研复试最基本的荣誉了。
同时,在考研面试中,有一个环节是用英语自我介绍,而在开始这项内容的时候,你的英语水平一定已经是被专业课老师所熟知了,所以在英语介绍的时候,你的分数又会降低一些。
但不管怎么说,没过英语四级在考研复试中一定会有麻烦,但很难因为你英语四级没有通过就将你淘汰。
2020年考研报考热门专业有哪些?
最近,2019年的考研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复试阶段,有已经学校已经复试完成,基本上2019年的研究生招生快接近尾声了。马上随之而来的就是2020年的考研,那么,对于即将参加2020年考研的学生,哪有些专业非常热门?又如何开始准备?今天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跟大家唠唠。
一,金融类要说考研最火的专业,那一定是金融类,这个从报名人数,复试分数线就能看出来。每年报名这个专业考研的学生五花八门,有本来就是学金融的,有学经济管理或者会计财务的,还有学冷门专业跨专业过来抢饭碗的,什么样专业的都有。
于是,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每年金融专业的复试分数线高得一踏糊涂,复旦大学2019年的金融专业复试线就高达400分,清华396分,北京大学385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其它普通大学的金融专业也是高分频出,很多人报考这个专业,目的很单纯,就是冲着未来高薪工作去的,无它。
二,计算机类计算机专业最近几年也是非常火,除了金融外,很多人转专业的最主要选择之一,就是读计算机专业,未来当个高薪的码农。目前这个专业主要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方向。但也温馨提醒大家,学计算机专业,未来确实可以有机会进入到BAT,或者微软谷歌这些大公司,也能拿到高薪,但收获总是与付出成正比的,程序员的工作辛苦程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三,法律类法律类专业最近几年就业压力很大,但仍然无法阻止很多人前赴后继地赶上学法律,目前研究生考试阶段主要有两类,一个是法学硕士,一个是法律硕士,前者主要针对本科是法律专业的学生,研究生阶段侧重于理论研究,后者主要针对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报考,未来侧重于法律应用更多一点。
除此之外,还有人工智能,经济类,会计类,新闻传播,电子信息类,电气工程类等,专业都非常火爆。
最后再谈谈考研准备,一般来说,很多人考研都是从暑假开始,但鉴于目前考研人数多,竞争压力大,建议最好是从大三下学期就开始准备,以充足的时间来打赢考研这场攻坚战。
如果大家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也欢迎评论区提问
点击头像关注我,查看更多专业考研回答,总有跟你情况相近的
你的转发,我的10w+
高考志愿填写应该怎样才靠谱?
刚刚结束高考的考生和家长都度过了一段轻松的时期,但接下来的高考出分以及填报志愿令人不得不再次严肃对待。
我在之前写的一篇文章曾提到,之所以许多考生和家长对报志愿感到头疼,一方面是对相关信息了解匮乏,另一方面在于缺乏对孩子从小建立自己人生规划的教育以及相关引导。
但事已至此,考生家长只能抓紧时间补习相关知识,为即将到来的报志愿做准备。接下来向各位考生和家长提出一些建议,可供大家参考。
于各个省所采用的试卷并不统一,教育水平也不尽相同,不存在平行比较的空间,因此用高校间阶梯式划分来表示各自分数在省内所处于的位置。
这里大概将国内大学由高到低逐渐划分以下几类:国内外顶尖学府(清华、北大)、双一流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一流学科高校、重本(一本)高校、普本(二本)、三本(自费本科,实际状况根据个别省份而定)、专科。
首先谈谈上述所列举的第一个层次: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对于分数能够进入这等学校的考生来说,根本无需四处去寻求建议。清华北大不仅拥有响亮的招牌,更毋庸置疑地具有与之相媲美的教育实力。这两所高校可以独居一档,其他高校总体上难以与这两所高校比拟,因此清华、北大是这一类考生的不二选择。
至于选专业,能够达到这种层次的考生,初高中阶段大多早已规划好自己人生目标或者感兴趣的方向,这些考生的家长、老师和学校能够为考生提供最详细、周密、多方位的建议以供考生选择,几乎不必为报考志愿而担忧。
接下来首先解释一下“双一流”。所谓的双一流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双一流高校共有42所,另有95所建设一流学科大学,共137所高校入围。
对于分数能够上双一流高校的考生,选择的空间比较大,有不少学校可供选择。这类考生即便分数达不到心中理想的学校,也可以退而求其次,选择分数稍低一点的高校,这样就能比较稳妥地进入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
众多双一流高校都拥有不俗的实力,彼此相差不会特别大,即便众多学科水平参差不齐,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在这里还要提到一点建议,尽管双一流大学比一流学科大学高一个级别,但最好不要为了更高层次的追求而使自己进入一所不熟悉或不喜欢的学校,被调剂到一个不熟悉或不喜欢的专业。
因为在众多一流学科高校中,同样存在着不少优秀的学府,并不一定比双一流大学差,甚至有些院校在各种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排名多次超过了一些双一流高校。
每一所一流学科院校几乎都拥有自己的强势学科,专业排名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经常位列前茅。因此分数在这一段位,却对某些特定专业感兴趣的同学,需要对一些权威的官方学科排名多加注意。
接下来谈到上述第三个层次,即高考分数达到众多一流学科高校水平的考生。对这一部分人来说,选择的空间就变得更大了,但有一点需要多加考虑,这就是高校的地域影响力问题。
有些学校在自己所在的区域知名度较高,实力不俗,录取分数也不低,但因为距离间隔较远和信息不畅通,到了一个相对较远的地方,知名度就大打折扣,容易被人所忽视。
例如:一所东北地区某实力不俗的一流学科高校,在一些西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仅仅刚过一本线的分数就能够录取,但经常有些年份招不满考生。
对于一些不太在意地域以及追求性价比的考生和家长,可以多多去关注此类高校及其相关信息。
有些考生及其父母由于不想离开所在地域,一味追求在省内高校念书。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孩子一旦进入大学也就是半步脚踏入了社会,去一个陌生的地域都可以丰富阅历、增加见识,更好的磨砺一个人的心性,有助于考生更好的适应社会。
接下来这个分数段或许会让不少人感到为难,因为有些考生在重本(或一本)能够选择一所一流学科高校,但因为分数较低可能会被调研到不喜欢或冷门的专业。
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刚谈到的上个层次,因为有些考生为了追逐排名更高的一流学科高校而忽视了对专业的选择,最终也导致这一状况。
这就引出一个实际问题的探讨:当两者不能兼顾时,优先选择一流学科高校还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一流学科高校多为各部属或省属院校,自身所享受的各种资源是普通院校所不能比拟的,这意味着一流学科乃至双一流院校,拥有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更雄厚的师资力量、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更积极的学习氛围,种种条件令考生及其家长都难以抗拒。
对于勉强能上一流学科院校却不能选择专业的考生该如何抉择呢?
面对这种选择应视情况而定。如果考生不在乎或者没有特别感兴趣的专业;或者专业对考生自己所设立的人生规划没什么影响;再或是父母有能力为孩子安排工作,且不受所学专业影响,又不被孩子所抗拒。在这几种情况下,可以暂时不去考虑专业而优先选择学校。
但如果考生有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方向,那么专业的优先级绝对要大于对学校的选择,毕竟大学所学的专业与以后的职业道路息息相关,关系到自身的发展前途。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中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兴趣,保持持续学习的动力,更有机会在所从事的领域大展拳脚,取得职业生涯上的成功。
在这里还要插一句,有些家长认为进入大学后可以让孩子调剂专业。在这里奉劝一句,最好不要过于乐观,尽管各个学校的调剂政策不同,但通常情况只有少数几个名额,如果被调剂到一个冷门专业,就会出现整个专业学生争夺有限的几个名额,压力可想而知。
对于分数在普通一本到二本之间的考生,个人的建议是优先选择专业。
既然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那就选择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专业,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那就选择一个热门专业,以便日后能够找到一个不错的岗位。
只要在大学期间肯在专业学习上努力,同样有机会取得一番不俗的成就,既然本身起点就比一些人低,更应该用坚持不懈的努力来填补这份差距。
当你在大学期间用功努力之时,那些你曾追赶的目标,可能早已沉浸在享乐中而放弃学习。只要持之以恒,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身后,早已甩下了众多曾经自己羡慕不已的名校学生。
最后来谈一下三本(自费本科)以及专科。在有些省份,考生分数低于二本分数线少许分数内,可以通过自费的方式选择本科的专业,毕业后也自然是本科学历。
对于一些家庭条件不错的考生来说大可选择这条路,因为不少好的岗位可能会需要本科学历。
但对于家境贫寒或者家境一般的考生来说就需要谨慎考虑。当今社会本科学历遍地都是,如果想仅仅凭借一纸文凭就想找到一份理想工作,无疑是有些异想天开了。
对于广大专科生来说,自然也不必丧气。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专升本考试获得了本科学历,甚至有人继续深造考进了清华、北大的校园,尽管这样的例子不是很多,但也屡见不鲜。这说明只要个人肯努力,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最后总结一下,个人报考志愿应结合自身状况,一旦地域、学校、专业三者不能兼顾,只需选其中的一或两点满意即可,毕竟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
再者就算不小心去到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或学校,还可以通过考研的方式再次为自己理想的学校奋斗,毕竟现在考研变得越来约普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条道路。
无论最终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学校与专业,都无需悲观失意,因为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点赞,发表下评论,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