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城堡王室旧臣冰峰谷,明代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吗?
在《明史·郑和传》“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根据史书记载郑和下西洋确实有寻找建文帝的记录,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对此编者有不同的看法,现陈述如下。
第一 明朝的朝贡朝贡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一直存在,当时的中国自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对其他民族的称呼如:“南蛮、北狄”等。但是明朝却是中国朝贡制度的巅峰,为什么呢?
这就要从朱元璋推翻元朝说起。我们都知道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非汉族所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但是当时的中原汉族认为大好山河被异族所占有
所以朱元璋推翻元朝以后向世人宣布,其大概内容:中原近百年为外人所统治,致使纲常破坏,现在由我朱元璋所推翻建立明朝恢复中原其正统,当时通信不发达没有手机没有微信朋友圈,所以就派遣使者四处通信。
明朝作为当时的宗主国就要求了其朝贡国前来朝贡,于是明朝的朝贡制度达到了其巅峰。
所以说明朝朱元璋时期的朝贡本质是汉人正统的问题。
介绍朱元璋以及朝贡是为了为下文做铺垫。
朱元璋死后建文帝朱允文继位,所以朱允文是大明第二任正统皇帝
建文帝在位期间任用儒生采取削藩政策,这大大损害了各地藩王的利益。
于是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由发动了“靖难之役”。最终从侄子手中夺取了大明江山,燕王朱棣也就成了明成祖。
由于朱棣是以谋反夺取的皇位,其位不正。所以明成祖对内改造资料,对外宣布我燕王朱棣现在是皇帝,也就有了史书记载的郑和下西洋。
所以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
其一 宣布自己是正统(这和他老爹朱元璋时期朝贡的目的是一样的,也就是自己是正统)
其二 宣布大明富强。
所以说郑和下西洋的朝贡本质是明成祖朱棣解决自己的正统继承人的问题。
只不过朱元璋是解决的汉人与外族的正统问题而朱棣是大明皇位继承人的正统问题。
第二 寻找建文帝编者认为郑和下西洋寻找建文帝的可能性不大,理由如下:
第一个理由
假如我们寻找一个人如果我们知道这个人的藏身之所,那么可以多派些人进行地毯式搜索,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个人的藏身之所那么就只能秘密搜索,反观郑和下西洋声势浩大,假如寻找建文帝的话,这么声势浩大的动静建文帝不可能不知道吧?这不就是打草惊蛇吗?如此一来恐怕建文帝要是活着的话估计早就跑了。
第二个理由
郑和一共七下西洋难道都是寻找建文帝吗?我们都知道郑和下西洋是非盈利性质的,船队靠的是大明国力的支持,难道为了找一个人值得耗费如此的人力物力财力吗?
所以我不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明成祖确实在寻找建文帝,只不过是秘密的寻找,那么为什么朱棣一直想知道建文帝的下落呢?靖难之役时朱允文那么多兵马都没有平叛燕王朱棣,更何况现在的朱允文要是活着的话还能有什么作为呢?为什么朱允文的下落之谜始终困扰着明成祖朱棣呢?
答案还是因为正统这两个字,不管朱棣怎么去遮掩也不能掩盖他谋反篡位的事实。纵观明成祖一生在位期间始终以建功立业为己任,其目的无非是通过自己建立的伟业来使世人承认自己的价值自己的地位。
那么为什么史书会记载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呢?
我们都知道《明史》是由清朝张廷玉负责的,但是张廷玉只是署名。其真正的编篡者是万斯同等人,万斯同这个人是一位有志之士同时也是一位史学家万斯同像他的老师黄宗羲一样,很有民族气节。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因诏请黄宗羲修《明史》,被黄宗羲拒绝。朝中大臣便推举万斯同为博学鸿词科,万斯同也坚辞不就。以后,大学士徐元文出任修《明史》总裁,又荐他入史局。黄宗羲觉得修《明史》,事关忠奸评判和子孙后世的大业,有万斯同参加,可以放心,便动员万斯同赴京城进行编写。
从上述材料介绍我们不难发现万斯同对清朝的统治不认可,我们都知道清朝也是非汉人所建立的王朝,也就是说清朝“非正统”。
史书的编纂有“明喻”和“暗喻”之分,所谓“暗喻”就是作者通过自己的文字把自己的想法糅合的里面,使读史者通过自己的细细品味才能读懂,我想正是万斯同通过记录“郑和下西洋寻找建文帝”的这一说法讽刺明成祖朱棣非正正统进而讽刺清朝的“非正统”。
我是趣味史书一名爱好历史的上班族,以上内容是我对此问题的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不足之处请指点。
历史上土尔扈特到底是东归还是东征?
土尔扈特是我国一个比较古老的蒙古族部落,是四卫拉特(清朝称厄鲁特)之一。部落祖上曾担任过成吉思汗的护卫。卫拉特在明朝时被称为瓦剌,明朝对鞑靼用兵,瓦剌崛起,到也先时势力一度达到极盛,曾大举进攻明朝,发动让明朝大伤元气的土木堡之变,后被于谦击退。
也先死后,瓦剌逐渐衰落,迁移至我国西北的新疆地区。至明末清初时,卫拉特蒙古主要有四个最大的部落:土尔扈特、和硕特、杜尔伯特,另一个是后来让康熙很头疼的准噶尔部。还有一个较小的辉特部。准噶尔部实力最强,逐步统一其他部落,土尔扈特部迫于准噶尔部的压力,西迁至伏尔加河沿岸。
当时伏尔加河沿岸地区尚未被沙俄占领,土尔扈特部在那水草丰美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并建立了国家---土尔扈特汗国。土尔扈特人在伏尔加河流域幸福地生活,但是好景不长,因为沙俄开始了对外扩张的步伐。
沙俄政府认为土尔扈特汗国是个威胁,因为土尔扈特汗国强盛时期曾是和俄国平起平坐的。但是后来沙俄强大以后,最想要削弱、控制的就是土尔扈特汗国,毕竟东方游牧民族(成吉思汗)对俄来说曾经是场噩梦。
1761年,年仅19岁的土尔扈特汗王渥巴锡继位,沙俄强行控制土尔扈特汗国权利机构,扶植傀儡,对土尔扈特分化瓦解,削弱渥巴锡汗。同时,逼迫信奉佛教的土尔扈特人改信东正教,对土尔扈特人进行迫害。这还不算完,沙俄又指使哥萨克人疯狂抢夺土尔扈特的地盘,碾压土尔扈特人的生存空间。
为了进一步的削弱土尔扈特,沙俄大肆征用土尔扈特青壮年,让他们去土耳其的战场上当炮灰。每次作战,土尔扈特骑兵十万就有八九万死在战场上。关键是不是一两次,而是一次一次又一次,沙俄和土耳其打了二十多年,土尔扈特人再多也不够沙俄填坑的。土尔扈特强盛时期有7万帐,到18世纪60年代,只剩下4万帐左右。沙俄铁了心地把土尔扈特往残废里整,如此下去不被灭绝也差不多了。
打又打不过,只剩下一条路就是回归了。1770年,首领渥巴锡召开绝密会议,决定返回祖国。1771年,渥巴锡动员全体土尔扈特人东归,结果消息走漏,不得不提前行动,伏尔加河西岸的一万多户,因未能渡河而只好留下。渥巴锡率领东岸的部众三万多户约17万人,离开生活了140多年的伏尔加河流域,开始了艰难的东归之旅。
沙俄为阻止土尔扈特人东归,派出大批哥萨克骑兵一路围追堵截,因为土尔扈特人拖家带口,赶着牛羊骆马,行进比较缓慢。途中不断的和沙俄、哥萨克、哈萨克兵进行战斗,造成大量伤亡,另外由于严寒、疾病、饥饿等因素,而失去大量的部众。
但是在首领渥巴锡的鼓励下,土尔扈特人浴血奋战、克服重重困难一往无前地向着祖国的方向行进。历经半年多,跋涉万里,等回到祖国时,只剩下三万五千多人,和出发时相比,十成只剩两成。
好在清廷得知消息后,乾隆皇帝顶住沙俄的压力,坚决对一心东归的土尔扈特部进行了接纳并按东、西、南、北四路进行分盟安置。渥巴锡所领的南路土尔扈特人后代生活在如今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和硕县一带。
和静县、和硕县汉朝时属于焉耆国,地处天山中段南麓,是新疆南北交通要道,地理位置优越。如今南疆铁路纵穿南北,国道216、217、218以及省道206、301、305、321等线路从境内穿过。在和静县城的满汗王府就是土尔扈特部第二十七世汗王满楚克扎布的居所。
东、西、北三路的土尔扈特后代生活在乌苏,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勒泰地区的布尔津、富蕴县、青河县以及塔城地区的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等地。
而未能和渥巴锡汗一起东归的土尔扈特人,如今生活在高加索山脉北边的俄罗斯联邦卡尔梅克共和国境内,成为卡尔梅克人。他们原本生活在伏尔加河沿岸,但在大部队东归之后,留下的这些备受哥萨克和沙俄人的欺压,最终迁移到埃利斯塔一带。
埃利斯塔是欧洲唯一的佛教城市,被称为欧洲小拉萨,就是因为土尔扈特人信奉佛教。二战期间,卡尔梅克人因被怀疑和德国有牵连,曾被流放到西伯利亚,1958年平反后才迁回并恢复卡尔梅克共和国。
仙剑4通关后关于结局?
仙剑4是仙剑系列游戏中的精品,感人的故事,优美的音乐和三维的美丽画面使多少人置身于故事当中, 随着游戏中人物命运的变化激动或凄然泪下。故事的大结局给游戏玩家留下了无尽的想象。
仙剑4有唯一但开放的结局,在天河射下天火昏迷后,百年后梦璃来到青鸾峰,思念而成的梦璃的影子随风消散,见过紫英后来到小木屋前半跪在菱沙的墓前,手抚望舒剑心中百感交集,这时木屋中的天河闻见梦璃特有的异香,手扶门槛走出木屋,梦璃听到脚步声后站起转身,此时的天河青春依在但双眼紧闭,梦璃则形容略为憔悴,两人对面相望,时间就此定格,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由于是开放式的结尾,于是人们就有了不同的想象。当然,如果我是作者也会采用开放式结尾。
人们好奇的是在这百年之间发生了什么,天河和梦璃的最终结局如何,仙剑4的策划者在游戏中掩盖和透漏了什么?
一般的理解是,梦璃和天河最终走到了一起,这是仙剑4故事剧情中梦璃和天河相互的承诺。在幻暝界梦璃和天河告别时承诺和天河来生一起度过,此时的她不知道天河获得了神龙之息, 寿命将比普通人长。天河并不愿意等到来生,他和梦璃约定十九年后昆仑山见,因为十九年后是幻暝界再次靠近昆仑之时。梦璃说这是不可能的,但天河仍然坚持。
仙剑4中没有明确说明梦璃在十九年后是否出现,但根据天河的性格,他肯定在每个十九年时到昆仑山去等梦璃。天河因为对菱沙的承诺在这期间和菱沙结合为夫妻,并与紫英一起隐居在青鸾峰。但百年之后梦璃来了,面对的是仍然年轻的天河,已成剑仙的紫英和韩菱沙之墓。
其它的理解有,天河在用射日弓射碎天火后,昏迷不醒百年,菱沙和紫英结合为夫妻,一起照顾天河,以此解释爱妻韩菱沙之墓的字是紫英所刻,因为天河的眼睛瞎了。这种解释其实忽略了韩菱沙作为望舒剑的宿主身负阴寒,如果没有天河的神龙之息支持是支撑不了几年的, 天河的母亲夙玉就是例子,没有玄霄和义和剑的支持来抑制望舒剑的阴寒,只能冰封于山洞之中。
有的解释为,衔烛之龙在给天河神龙之息时已经得道九万九千九百年,还差一百年就可升仙,所以天河的神龙之息只能管一百年,在天河临死之前,梦璃赶来告别。
但你看仙剑4结尾时的天河青春笑脸依然,像一个垂死之人吗。神龙之息在衔烛之龙升列仙班后只会更强大。在天河仍在之时,紫英应该没有和梦璃的机会。
有的解释为梦璃和奚仲育有一女接班后,才从幻暝界来找天河。因为,梦璃的母亲似乎给她安排了与奚仲的婚姻。仙剑4中并没有明说有这桩婚姻,只是梦璃的母亲让奚仲辅佐梦璃,并说:我的安排,你们明白了吗?梦璃答道:孩儿知道了。
用旧臣辅佐新主是中国传统的政权交接方式,但并不意味着婚姻。梦璃的母亲还在,并不需要一个女儿来继承梦璃。 依梦璃这个人物的性格而言,她是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安排,在寿阳时都是她的养父母听她的。梦璃作为大家闺秀,所接受的教育必然为传统的从一而终,一旦她爱上天河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我相信仙剑4的故事策划深得中国文化的传承,他们对梦璃的人物性格安排一定如此。因为人的寿命短于妖的寿命,她又承担复兴幻暝界的重任,她也知道菱沙和天河的情谊,必须把今生让给菱沙,所以她和天河相约来生。在天河的来生去寻找他。但她当时不知道天河得到神龙之息可以延寿。
有人解释因为资金短缺,仙剑4的故事被大为删节,还另有第三个女主角。这个我相信,如果有资金支持,仙剑4的故事和结尾肯定和现在的不一样,但现在的故事和结尾肯定基本上是一致的。
网上有所谓北软对仙剑4故事结尾的解释,全文引用如下:
1:故事梗概:
云天河催动神龙之力以神器之主之力引发“后裔射日”将下落的琼华派击碎,射出的由慕容紫英锻造的“天河剑”在爆炸的瞬间反射出大量光线致使云天河双目失明,暂时的昏倒。
之后,3人回到青鸾峰生活,毫无疑问的,天河与菱纱结为夫妻,而慕容紫英继续修仙。
天河与菱纱婚后菱纱的身体再次恶化,于是天河催动自身的灼热之气,无奈望舒寒气过于强大,韩菱纱婚后6年仙逝。
悲伤的天河再次不能承认天定的存在,他想起了衔浊之龙的话语,于是天河御剑来到不周山,发现此事神龙早已升仙。刚要离开,衔之龙现身,一番交谈之后成仙后的衔浊之龙仍然无法让天河放弃。
令神龙惊骇的是双目失明的天河竟然能以天眼观看世界,也许是真正的天道所无法看透。之后神龙答应天河将赠与神龙之息——九转龙炎。天河欣然答应,却不知道神龙说出了条件,那就是天河与菱纱不得再入轮回。
轮回乃生存世事之本,不入轮回以为着只能度此一生,神龙的解释也无法撼动天河,沉默后神龙消失,天河御剑飞回青鸾峰。
九转龙炎使韩菱纱从新复活。原本剧情中的《韩菱纱之墓》所修乃是复活前所修,左旁未刻乃是云天河埋葬欲死后安葬自己与其中之墓。
剧情的结果是衔浊之龙当日所说的玩笑,是想让云天河拥有长生之身,等菱纱过世,再看云天河如何看待世事。结果打出神龙之所料,于是自己跟自己打的赌输去,甘愿奉出九转龙炎救回菱纱。
剧情结尾动画,菱纱生产。天河虽双目失明却已开天眼,得知故人相逢,他于菱纱不如轮回则意味不生不死,不衰不老。柳梦璃一眼看出,惊讶只见露出阵阵苦涩,看来今生与天河有缘无分。
慕容紫英飞去剑冢乃是当年天河“天河剑”下落后引发的异地,剑气弥漫之地,对修仙百利,自知时日无多的慕容紫英潜心修仙,意图得以长生从而得与天河,菱纱,梦璃在一起。匆匆交代之后,迅速飞往剑冢飞仙。而语顿则是天河接生的尴尬,慕容紫英自然是无法前去。天河以天眼得知梦璃到来,思念断绝,于是梦见尊幻想消失,天河推门而出。
韩菱纱已死,活下来的是重生的菱纱,望舒之剑跟随着原本的幻像,天河将望舒插于菱纱之墓前,望舒之气也锁定在坟墓中。不生不死不衰,在常人看来也许美妙,也许乏味,也许厌倦,成仙的衔浊之龙认定永世一起会厌倦,但却低估了天河违背天意之念。
于是天河,菱纱与剩下的孩童——云忆璃三口生活。
梦璃得与重逢,片刻后慕容紫英修仙回归,4人家一小孩,过着永世不灭,永世不分的生活。
六界为之震撼,人之爱情,友情,亲情达到极致,终于倒反了,人之生死轮回天意,分分合合之天意。
至于我们制作的画面定格在天河与梦璃的对面寓意是:天河虽瞎但天眼已开,看的更加透彻,梦璃也回来不再离开,对于慕容紫英草草的离去,主要是没有提及自己即将成仙之事。房中的菱纱生产完毕未能出门,孩子——云忆璃正安享母亲的怀抱,不知房外的梦璃阿姨即将到来。
上面给出的解释似乎全面,但有很多疑点。首先,对一个游戏公司来说,给出一个开放故事的结尾有画蛇添足之虞,有什么比留给大家无穷想象更好呢。其次,故事的发展与其文化内涵有结构性矛盾,如果天河和菱沙都是不老之身,不堕入轮回之中,不生不死,那么为什么生孩子呢?因为有生就有死,不能例外。再其次,如果天河和菱沙永生不老,则梦璃不能践来生之约,此举置天河于负心之地,不符合人物本身的性格发展。 最后,如果菱沙一百年后仍在世,则梦璃不会在一百年后出现来找天河践来生之约,因为梦璃是可以通过进入天河的梦境来了解他当时的境况的,后面将论证这一点。因为梦璃要的是男女之情,而不只是朋友之情,在仙4中梦璃一直想让天河明白这一点。这也不符合仙4中的人物性格的发展。我不相信仙剑故事的策划者会编出这样一个有深刻结构性矛盾的结尾, 应该是某网友的即兴之作和对结尾的想象。
根据我对仙剑4中人物和NPC提供的信息的分析,在天河射下天火之后的故事应该是这样的。
天河在使用后羿弓后,凡人使用了神弓被天罚,所以失明。
菱沙和紫英把天河带回了青鸾峰隐居。天河和菱沙结了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抑制菱沙作为望舒剑宿主积累在体内的阴寒。天河对菱沙也有照顾一生的承诺, 但菱沙在世时可能照顾天河更多,这都在仙剑4中被多次提到。
天河菱沙和紫英每隔十九年都会去昆仑山等梦璃来相会,这符合天河的人物性格,因为那是人进入幻暝界的唯一入口。梦璃是否在此出现,仙剑4中没有透露线索。但梦璃后来的确曾经出现。
菱沙在青鸾峰活了一百年后去世,所以天河给她修了爱妻韩菱沙之墓,至于墓碑上的文字可能是天河自己写的,也可能是请紫英代写的,因为他们一起在青鸾峰生活了一百年。另一无字墓应该是给天河自己修的,天河的父亲也是在天河的母亲死后为自己提前修建了墓室。天河父母的墓室在坍塌后应该没有再被移动,在仙剑4中当时已提到不要在打搅他们了。
衔烛之龙给天河神龙之息的目的让天河活到自己爱人的离世之后,以体验世态炎凉和人生痛苦。韩家人的寿命应在二三十岁之间,韩菱沙活了一百一十七岁是很奇怪的。
可能的解释为,天河梦璃和紫英曾经为菱沙的寿命奔走鬼界和天界之间,在仙剑4的最早的宣传片中有天河,梦璃和紫英一起大战衔烛之龙的场景。这个场景证明了梦璃的确在这百年之中来过。大家知道天河等当初去不周山时是为进鬼界找翳影枝来进妖界寻找梦璃的,即使后来和梦璃的影子一起去不周山,但衔烛之龙不再出现也不可再前进。所以天河射天火后的剧情由于资金短缺被删掉了,但战斗部分的大战衔烛之龙已经完成了。当然,最能接受的解释仍是梦璃的影子和天河紫英一起去大战衔烛之龙,但我喜欢前一种解释。
当然,因为这件事是发生在天河射天火之后,也有可能是梦璃的影子参加了战斗。因为故事的主人公们都是朋友一言生死相许的人,我更倾向于柳梦璃亲自回来参加了这次战斗。问题还有,失明的天河是如何参加战斗的。可能的解释为天河开了天眼,因此能在大结局和柳梦璃对望。
梦璃是可以随时知道天河菱沙和紫英在青鸾峰的生活情况的,尤其是她那么爱天河。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通过梦, 因为梦璃是梦貘一族。在仙剑4中梦璃曾多次显示出进入梦境的能力。
在寿阳时,天河可以遇见一个小孩NPC在数鸭子,他对天河说,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县令家的柳姐姐是个仙女哟。梦璃在后来曾告诉天河和菱沙,她从小在柳府长大,从未出去过,对人有很强的戒心。那么这个小孩NPC是如何见到柳姐姐的呢,答案是在梦里。
柳府的丫环NPC也曾经谈到,自从到柳府后不做恶梦睡得很好梦里还有花香呢。答案是,柳梦璃身带异香,丫环是在梦中闻到她的香味。柳梦璃每天都进入寿阳人的梦境,吃掉噩梦同时了解了寿阳人的生活及困难,帮助柳县令治理寿阳。所以,柳府的一个仆人NPC说,寿阳的第一号人物不是柳县令。那么这个第一号人物是谁呢,当然是柳梦璃了。
在陈州和狐仙居的支线剧情里,梦璃两次进入明珠的梦境试图解救她,但功亏一篑。那么在幻暝界里能进入人的梦境吗?当然,柳梦璃在里幻暝宫对天河菱沙和紫英展示了玄霄在禁地里十九年来反复不停的梦境,解答了和昆仑琼华派的恩怨。
所以,最终的答案是,柳梦璃在梦境里关注着天河菱沙和紫英。因为天河一直思念梦璃,所以和梦璃每天在梦里相会。当韩菱沙寿命将尽时,她毅然回来和天河紫英一起到不周山见衔烛之龙,上下天界和鬼界为韩菱沙争取到一百一十七岁的寿命。
这时的梦璃已经知道天河的神龙之息的延寿作用,所以她有一天会到青鸾峰来和天河再续前缘,这就是为什么在大结局里,梦璃为什么会出现在她以前从未来过的青鸾峰。为了菱沙的友情,为了自己的来生之约的承诺,梦璃在菱沙在世时,没有和天河在梦外再相会,除了为救菱沙去不周山大战衔烛之龙。但这对梦璃是度日如年,斯人独憔悴,这就是为什么梦璃出现在青鸾峰时显得那么憔悴的原因。
当菱沙过世后,已经是一百年之后。梦璃的母亲此时已经恢复,可以主持幻暝界了。梦璃应该可以离开去追求自己的个人幸福了,所以,梦璃来到了青鸾峰。
大家一直有一个误解,以为只有每隔十九年幻暝界才能来到人间。一百年不是在每个十九年的时候。其实那是对人来说,每十九年可以接近幻暝界一次,对妖则不在此列。否则,梦貘是如何来吃掉人的梦的,玄霄的梦又是如何得到的。
大家也不会忘记,天河菱沙和紫英是如何离开幻暝界的。当时的妖界已被解除双剑束缚,梦璃亲口告诉天河,妖界就要离开了,入口就要关闭,所以天河放弃了从夙瑶手中夺取望舒剑的打算,回到幻暝界内。天河他们已不可能通过入口离开,所以柳梦璃命令奚仲从祭神坛把天河等人送返人间,到达月牙村。由此可知,柳梦璃在菱沙去世后就可立即离开幻暝界,到达青鸾峰,去践自己的来生之约,而不是等到下一个十九年妖界再次靠近昆仑山时。这也就是解释了为什么梦璃会在一百年后出现在青鸾峰而不是昆仑山的原因, 同样也解释了梦璃为什么会出现来大战衔烛之龙的原因。
当梦璃来到青鸾峰时,这次是永远不走了。紫英也了解这一点,因此由思念而成的梦璃的影子随风消散,并无在存在的必要。如果是此时天河的阳寿将尽,梦璃前来告别,那么紫英的思念也会使梦璃的影子继续存在,因为紫英已成剑仙,也有很长的寿命,这个影子在大结局时是跟着紫英而不是天河的。这也反映了紫英在梦中是见不到梦璃的,所以思念强烈,思念而成的梦璃影子自然跟随思念强烈之人。而天河在梦中是可以见到梦璃的,因此思念不如紫英强烈,所以梦璃的影子没有跟随他。
后面的故事就很清晰了,梦璃和天河一起度过了以后的岁月,仍然有紫英这个最好的朋友陪伴。如果说菱沙曾喜欢过紫英的话,梦璃却心中只有天河一人,从无改变。
仙剑4的故事策划者从始至终都表明了这一点,所以大结局时唯一的,只是部分故事由于资金短缺不得已而删去,留给了玩家无穷的想象余地。
康熙为什么为去世的周培公守夜?
在《康熙王朝》中,周培公是”民间康熙”伍次友的两个徒弟中最优秀的那个,在全剧之中,也只有周培公是近乎完人。他的死令康熙自责愧疚,同时他也是唯一值得康熙为其停朝守夜的人。
周培公为人处事“只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他光明磊落,擅长使用阳谋推动事情的发展。他也是该剧中唯一按此路径成功的人。周培公出身寒门,心怀天下。当他拿着老师伍次友给当朝首辅明珠明中堂的书信来到京城赶考。但是他却拿它来给卖豆花的女孩锁儿写诉状。
伍次友之所以替周培公写介绍信,是因为他非常了解自己这个学生的才华,也非常了解这个学生分秉性,他是为康熙举荐人才。但同样也是伍次友给周培公设计的一道毕业考题。
因为如果真的拿着这封举荐信去找明珠,周培公根本没有机会得到康熙的重视,就更别提为康熙效力了,从而自己实现抱负了。
因为伍次友非常了解自己这个同科,他是不会将一个比自己更厉害的角色真正介绍给康熙的。
绕开这封举荐信,周培公用了另外一个途径让康熙主动来找自己。那就是对朱国治此次京城之行有惊无险的“预测”。分毫误差,让朱国治视为奇人,向康熙要人,而这更引起了康熙的兴趣。用康熙的话说,你把周培公说得那么好,朕都舍不得给你了。康熙舍不得,就得留在身边自己用。
可是人在哪里?等不及开榜,就得自己去找,于是又引出来康熙“吃豆花”,发现了那封推荐信,于是对周培公更是刮目相待。而当康熙发现周培公,邀请其酒楼一叙,而周培公第一时间便认出了康熙。
周培公与康熙认识的整个过程,全程都是康熙主动发掘周培公,而不是周培公”曲中求”来的。
在《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功勋卓著,可谓凭一己之力挽救大清于危亡,功成身退,境界无人可比。从康熙决定撤藩的那一刻起,实际上已经是祸起萧墙。但是在整个危局面前,连康熙自己都开始动摇的时候,只有一个人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平定内宫太监作乱,稳定中枢秩序;带着一帮孝庄的家奴,平定察哈尔3万叛军稳定身后局势;带着所部人马一路向南平叛,遏制吴三桂势力一面倒的局势;只身劝降王辅臣,使得彻底改变敌我局势,为平叛胜利奠定基础。可谓功勋卓著,无人可及。
而就在功成之时,迎接周培公的是一封交权回京的指令。这种不公正的待遇,连副将图海都出离愤怒了,然而周培公则坦然接受,并且反过来劝导图海。
能够达到这等境界,历史上也就郭子仪以及后世的曾国藩了。但是,郭子仪和曾国藩好歹都还是封了王和侯的。而等待周培公的,不但没有封侯,结果还被贬到盛京11年之久,并且在那边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几年。
周培公看待问题,目光之深邃;考虑问题,目光之长远,绝无仅有。为收台湾、平准噶尔奠定了视野基础。在围困王辅臣,兵临平凉城下之时。图海欲用红衣大炮炮轰平凉城,逼王辅臣投降。周培公劝图海的那段话,可见其目光深远之一斑。
“图海兄,你现在用大炮是轰个痛快,但是但是几十年之后,这时候没有了战争,那时的人体会不到现在战争的残酷,到那时别人只知道你我屠杀了30万平凉百姓。”
当图海还在考虑过程的时候,周培公已经考虑到了结果;当图海考虑到了结果,周培公已经考虑到了影响。周培公总是高屋建瓴,先人一步。
因此当康熙把周培公贬到盛京的时候,他已经对康熙的用意十分清楚了。他知道康熙还有更大的目标,等待他的辅佐去实现。那就是平定准噶尔。
而暂时的委屈是微不足道的,如果纠结于这个委屈之中,那他就是朱文正了,而不是周培公了。所以在冰天雪地的盛京的11年里,周培公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在修《大清皇舆全图》,为康熙开拓辽阔幅员的大清江山奠定视野基础。
然而这冰天雪地的11年来,也在慢慢消耗着周培公的生命。就在周培公临近生命终点的时候,终于迎来了康熙。眼神没有抱怨,只有遗憾,遗憾自己不能替康熙去实现那宏图伟业了;遗憾自己不能亲眼看到功成的那一天了。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为康熙献计献策。“欲平准噶尔,必先收复台湾”,一来东南乃大清财税保障;二来只有收复台湾,才能防止祸生肘腋。为此向康熙推荐了姚启圣。
对待周培公这样的臣子,康熙首先感到的是发自肺腑的钦佩;其次感到的是愧疚自责。这也最终影响到康熙对待姚启圣和伍次友的另一个学生李光地的态度。从某种程度上,给予了他们比周培公更多的保护。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为何刘备做的第一件事是称帝?
事实上,关羽被杀后,刘备之所以不第一时间去替他报仇,反而是忙于称帝,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看看你都了解几个?
关羽被害
襄樊之战中,关羽一套组合拳用下来,直接打出了水淹七军的战绩,令华夏震动。当时的曹魏众人,几乎都被关羽的勇猛给吓到了,底层的人认为,关羽犹如神兵天降,他们纷纷起兵响应关羽,反对曹操,有些起义军,甚至已经打到了许都附近,而曹魏高层的人则认为,关羽已经势不可挡了,曹操只有迁都来避开关羽的锋芒!
在这种情况下,曹魏的败亡,似乎已经是定局了,然而令众人没想到的是,就在大家以为关羽必胜时,孙权却在背后捅了关羽的刀子!孙权趁着关羽在前线和曹军鏖战之际,直接让吕蒙和陆逊出兵偷袭了荆州,捉住了关羽手下的家人,迫使关羽的手下投降。在孙权和曹操的夹击之下,关羽只能无奈撤退,最终战败。
按照常理来说,刘备和孙权有姻亲关系,且曹操当时是最强大的势力,孙权没办法和曹操抗衡,孙权要想逐鹿天下,只能和刘备联手,在这种局势下,孙权即便偷袭了荆州,也不能诛杀关羽,因为只要杀了关羽,就相当于彻底和刘备撕破了脸皮,到时候刘备必定和孙权死拼,曹操将会坐收渔翁之利!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孙权竟然真的会不顾自家前途,他竟然真的会把关羽给杀了,彻底的摧毁了吴蜀两家的信任基础!天下人都知道,关羽和刘备的感情非常好,刘备几乎是将关羽当作兄弟看待的,且关羽资历老、能力强,在刘备集团排名非常靠前,孙权此举,不仅仅是在打刘备的脸,更是在打刘备集团众人的脸,在这种情况下,刘备以及刘备集团众人,必定要向孙权讨一个公道!不过后续的事情发展,却又一次惊呆了众人!
关羽被杀后,刘备以及刘备集团的人,并未在第一时间起兵伐吴,替关羽报仇,反而是忙着称帝的事宜,这太令人意外了!不是说好的兄弟情吗?为何刘备不在第一时间替关羽报仇呢?
事实上,刘备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起兵替关羽报仇,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一、刘备集团实力不足
刘备打下益州后,实力暴涨,隐隐有了和孙权扳手腕的能力。而后的汉中之战,刘备首次于正面战场击败曹操,再次让天下众人见识到了他的实力,可以说,经过汉中之战后,刘备已经具备了逐鹿天下的能力!然而汉中之战虽然以刘备大胜而告终,但此战也让刘备集团损耗极大!
整个汉中之战持续了近乎三年时间,这三年时间中,不仅曹操在汉中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刘备也在其中投入了近乎倾国之力,大战打到后面,益州几乎到了“男子战,女子运”的地步,以至于诸葛亮都对此战产生了怀疑。
说白了,刘备虽然在汉中之战击败了曹操,但那也是惨胜,获胜后的刘备集团,已经失去了再次发动大战的能力,他们急需休养时间!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当关羽在荆州发动大战时,刘备根本没办法给予有效的支援!
关羽被杀是在汉中之战结束后不久,此时的刘备集团,仍然处于休养期间,暂时无力对外发动大战,所以说刘备根本没有那个实力在第一时间为关羽复仇!
二、曹丕称帝,刘备需要赢得政权合法性
刘备集团的政权合法性,是匡扶汉室,在刘备眼中,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刘备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效忠汉室。然而就在关羽去世后不久,曹操也去世了,而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位,很快就对汉室动手了。当时的汉献帝,也不是一个有血性之人,为了自身安危,他竟然选择了放弃汉室,选择了禅位于曹丕,令人大跌眼镜!
刘备的合法性就是打击曹操集团,为匡扶汉室而效力。现在以汉献帝为代表的汉室,直接放弃了自己的合法性,把江山禅让给了曹丕,这就让刘备非常被动了。要是刘备不做应对,就相当于承认了曹丕的正统性,而这种行为也相当于否定了自身的合法性。所以说,这一期间,刘备必须得尽快想出办法证明自己政权的合法性!最终,刘备想出的办法便是称帝,且他建立的政权仍然是汉,仍然以汉室自居!汉献帝代表的汉室不是怂了吗?禅让了吗?刘备代表的汉室可不怂,他压根儿不承认汉献帝的禅位行动,他认为汉献帝是被曹丕逼迫的,曹丕是在篡位,真正的汉室仍然存在!于是在刘备的一整套说辞下,蜀汉建立了,汉室继续在益州存活,刘备集团开始以汉室自居,获得了最大的合法性!
称帝这件事,涉及到方方面面,刘备集团必须以高度的注意力来完成这件大事,以防止出现纰漏,而在这件涉及到刘备集团前途的大事面前,替关羽报仇这件事,则相对变成了小事,所以刘备只能在第一时间先把称帝这件事情办好,再思考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之事!
三、刘备并不想真正的和孙权大战
刘备这个人,乃是东汉末年仅次于曹操的军事家,其军事战略能力,远超常人!在刘备看来,荆州丢失以后,蜀汉已经沦为了魏蜀吴三家中最弱的一家,要想匡扶汉室、逐鹿中原,刘备决不能和东吴彻底撕破脸皮,虽然孙权目光短浅,偷袭占领了荆州,并诛杀了关羽,但是刘备不能这么短视,一旦他和孙权彻底撕破脸皮,爆发大战,无论胜负,便宜的都是曹魏!
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刘备和孙权真正的交起手来,无论胜负,对于刘备来说,都是一种损失!按照当时的实力对比来看,要想击败曹魏,蜀汉和东吴必须联合在一起,任何一家单独对抗曹魏,都不可能有获胜的希望!然而孙权偷袭了荆州、诛杀了关羽,严重伤害了蜀汉众人的感情,如果刘备不表示一下,根本无法服众,所以刘备又必须得对东吴动武!
另外,在诸葛亮的谋划中,荆州乃是刘备北伐的另一个桥头堡,只有荆州和益州同时出兵,刘备才有北伐获胜的机会,所以刘备必须得想办法拿回荆州!于是在形势的逼迫下,刘备只能不断的对东吴施压,尽量避免和东吴发生热战!
刘备一开始的打算,是想要联合曹丕共同向东吴施压,也就是假装和曹魏和好,共同图谋东吴,逼迫孙权将吃进去的荆州吐出来。然而曹丕这个人也不是浪得虚名之辈,面对刘备抛出的橄榄枝,他根本不予理会,更甚者,他直接宣布了和刘备决裂,摆明了不和刘备联合,不想给东吴施压。而孙权见曹丕没有站在刘备一边,也不再惧怕刘备,于是他的态度再次强硬起来,迫使刘备不得不出兵伐吴,威慑东吴!
刘备出兵前期,直接吊打吴军,然而就在刘备获胜之际,他却并未乘胜追击,快速杀入荆州,反而稳扎稳打,慢慢推进,发展到最后,他甚至还离开了战场前线,跑到后方去了……很明显,刘备并不想彻底击溃吴军,并不想让曹丕捡便宜。在刘备的看法中,他还是想和孙权谈一谈,尽量通过外交的手段拿回荆州,结果最终刘备玩脱了,在夷陵之战中被打得大败,就此断送了蜀汉的前途,令人遗憾……
结语
总的来说,关羽被杀后,刘备之所以不在第一时间替关羽报仇,反而是忙于称帝,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一、刘备集团刚刚打过汉中之战,损耗极大,短期内没有实力出兵伐吴;二、曹丕称帝,刘备也必须称帝抢夺政权的合法性;三、刘备站在大局考虑,并不想和孙权爆发热战,并不想让曹丕捡便宜!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