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正文

人的根本属性(“礼”的根本是什么)

娴清最近《礼记》的一句话火了起来:是历代儒家学者解释《仪礼》的典籍?《礼记》更注重的是对礼制的根源思想的阐释,礼是用来辨明是非的道德规范,《礼记正义》的序言曰,齐之以礼,道德是本乎人情“礼要符合道。应该也是指符合道义的邻居”再以规范形式将先辈们朴素的道德和情感”究其礼的根本则是以内在的道为主。如《春秋左氏传》记载赵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

作者:娴清

最近《礼记》的一句话火了起来:“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那我们就说说《礼记》本来是做什么的,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礼记》记载先秦的礼制,是历代儒家学者解释《仪礼》的典籍,包含着丰富的儒家政治,伦理,道德观念,与《周礼》《仪礼》相比,《礼记》更注重的是对礼制的根源思想的阐释,《论语》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礼记.曲礼》开篇就云:“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重点来了,礼是用来辨明是非的道德规范,这是儒家学者的一种理想,礼以教人,孔子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对于统治者要“为国以礼”,必须有一定的道德约束,不能胡乱作为。

《礼记正义》的序言曰:“载道以德,齐之以礼”,道德是本乎人情,是内蕴在“礼”之中的,礼要符合道,不能悖道而行,这是必须的。因此,“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应该也是指符合道义的邻居,这是古人有恻隐之心的意思,而不是不分黑白,都生敬心。

可见,“礼”是要有发自内心的情感。“礼仪”的“仪”与“礼”不同,这是分开的,“仪”更多是典范、形式等。“礼仪”是以“礼”为核心,重视内涵、培养人的道德情怀,再以规范形式将先辈们朴素的道德和情感,深刻理解,不断反省之后,再传承下去。

礼制的基础是“道”,与情有关,并不是把人的行动程式化,进而约束人的思想的工具,究其礼的根本则是以内在的道为主,不是机械地背诵,如《春秋左氏传》记载赵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管子.心术》曰:“礼者因人之情缘,义之礼,而为之节文者也。”《十三经注疏》曰:“郑作序云礼者,体也,履也,统之于心曰体,践而行之曰履。”表明了礼的根本是人的情感属性与社会要求相结合的产物。而不是僵化的教条,这是礼的核心基础。

“克己复礼为仁”,“仁”才是孔子想要追求的人格至高境界,也就是礼最终的指向是“仁”。“仁”,并不是无差别的爱,孔子的爱是有分别心的,对于敌人,不能“以德报怨”。没有道德和情感基础,纯为利害关系,那不符合礼的本质,则为“巧言令色,鲜矣仁”。

《礼记.曲礼》也是“不共戴天”这个成语的出处,云“父之雠,弗与共戴天。兄弟之雠不反兵。交游之雠不同国。”就是说父为子之天,杀了你的父亲,不能与杀父仇人共处一片天,不能相容于世间,无论逃到哪里都要杀了报仇。对于杀了兄弟的仇,如果随身带兵器,那就马上报仇,如果没有带兵器,也不必等回家取兵器,直接上去就干,遇见就杀。对于杀害朋友的仇人,不应该和他同国,见即杀之。

做人要是非分明,以直报怨,以公平正直的心来对待敌人,如果“以德报怨”,不能表达正常的情绪,那就没有道德准绳,就是不遵守礼,与禽兽无异了。

《礼记》的宗旨也是为了“以德辅刑",刑罚的手段调整不了的地方,需要道德礼法来约束,礼是在刑罚之前的一种定位,“先礼后兵”,而不是将刑罚视为无物。

《礼记.檀弓上》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和前者的意思一样,也是说为报父母之仇,为人子女要处心积虑,睡不能安寝,随时准备兵器,等待机会。

“礼者,君所自尽者也”这是清代学者徐述夔在文章中论述礼的观念,即是以宗法社会一些道德观念来制衡政治权力,实际是对统治者进行礼法约束的。他因此而获罪皇帝,但也不能说无理。儒家讲求的“内圣外王”,没有道德约束,哪里来的“内圣”?

《礼记.祭统》曰:“祭者泽之大者也,是故上有大泽则惠必及下顾上无下后耳非上积重而下有冻馁之民也。”“君有蓄积不独食之亦以施惠于竟内也。”但君主必须将恩惠施及境内,身为君王必须要遵守礼,这对君主的道德自律要求是极高的,再以君主的祭祀行为作为一国之表率,而形成礼让之风尚,行公道而抑私欲,是民为邦本的思想的体现。

所以,不要总拿《礼记》来断章取义,明辨是非,知道如何对待不同的人和事。更重要的是强大自己,不要沉迷在幻想中,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才是最应该做的事。

【小青锐评】简介:小青,点评历史、影视等等,犀利看世事,妙语解古典。已出版原创作品《辛弃疾:从来诗剑最风流》,《朝天阙》(三部曲)等图书。官方微信公众号:小青闲话(readingtea)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