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死亡的谈论是讳莫如深的,因为它的到来意味着一个人的逝去。
近日,深圳市将生前预嘱首次入法,规定如果病人立了预嘱“不要做无谓的抢救”,医院要尊重其意愿,让终末期的病人平静走完最后时光。
从此,临终抢救由患者说了算。
“临终”是个很沉重的话题。我们接受的所有教育中,没有一门课程是告诉终末期病人的家属,该如何面对终末期病人?是否要告诉TA所有真相的。「告诉」仿佛是一门艺术,让家属难以开口,或许是怕病人承受不住,亦或是家属自己难以承受,有些病人甚至在生命终结的最后一刻都不知道实情。然而也有些病人自己不想知道真相,留下或多或少的遗憾和未了的心愿。
面对“临终”话题,最难的不是病人、不是医生,而是终末期患者家属。当有一天医生对家属说「你们可以跟TA聊聊死亡,让TA有所准备了」,这之后,你会怎么谈呢?直接一点还是委婉一点?告诉TA全部真相还是有所隐瞒?如果TA接受不了崩溃怎么办?不能接受死亡怎么办?
当一个人没有医疗手段可以救治,我们还能做什么?还能向谁求助?那就让TA获得专业、有尊严、生前有品质的照料与关怀,选择专业的安宁疗护服务团队介入,让终末期病人安宁渡过最后的时光。
在幸福指数的多个维度中,我们不能忽略“死亡质量”也应该是一个核心指标。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有了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南汇护理院。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中心的成立,这标志着我国有了专门的临终关怀研究机构。
临终关怀也称“安宁和缓医疗 ”、“善终服务”、“安宁疗护”、“姑息疗法”。相比于延长患者的生命,临终关怀更强调生命的质量,关心患者身心健康,希望患者可以有尊严地度过人生最后的旅程。这种理念,为癌症晚期患者的医治,注入了更多的人性关怀。
我国一直倡导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守护,为提升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让死亡更有尊严,“临终关怀”是给予患者最温暖的关照。在国家卫健委的推动下,安宁疗护服务快速发展,自“健康中国2030”提出后,逐渐形成了全生命周期照顾的医疗保障体系,在癌症的治疗过程中,重视早期的筛查和晚期的安宁疗护。
据2019年全国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的人数约为392.9万。我国癌症新发病例占全球的23.7%,死亡率占全球的30.2%。在这种情况下,了解并重视临终关怀,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中国忌讳谈死,也就没有死亡教育。死亡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我们从小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教我们救死扶伤,教我们如何生活得更有质量。但让我们「正视死亡,如何提升死亡质量」的“死亡教育”却是没有的。因为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生是美好的,死就是不好的,它是一个敏感话题。我们过多地渲染了死亡所带来的悲痛与哀伤,对死亡避之不谈,却不知「人生,除死无大事」。
前不久,一直关注「生死」命题的导演韩延,继《滚蛋吧,肿瘤君》、《送你一朵小红花》电影作品之后,为观众带来了一部关于死亡的电影《人生大事》上映,获得广泛好评,题材新颖、引人共情,同样是沉重的死亡话题,但因为剧情却也不那么沉重。观众热议不断,启发了大家对生与死的理解:不枉此生就是我们的人生大事;人生除死无大事;好好的活着最重要。或许这也是面向国人进行死亡教育的一小步。
何为“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正确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教育人们坦然面对死亡。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常务理事、北京清华大学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路桂军,在一次关于死亡教育的演讲中提到:“死亡教育并不完全是悲观、失望、绝境的,可以让那些痛心疾首的生死两厢憾转为生死两厢安;死亡教育的真谛是爱的教育,珍惜身边的人,爱自己所爱。只有把“死”这个环节谈透了,“生”的空间才会更有意义。”
【CC讲坛】路桂军:关于死亡的教育,生命尽头切莫让爱如此纠结_腾讯视频
认识死亡,才懂得生命的意义,在我们活着的时候,你是否能大胆地写下自己的墓志铭呢?
,生命末期的关注一样很重要。愿所有人在有生之年都能获得死亡教育,知晓自己生命的变化,做自己生命的最后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