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药物峰谷浓度差,长效降压药一定是清晨起床后吃吗?
我们的血压在一天24小时内是呈现一个昼夜节律性的,大多数人血压会出现一个两高一低的峰谷现象。也就是早晨六到十点左右和下午三四点会出现血压最高,而夜间凌晨两三点血压最低。这种血压波动也称作杓型血压,对于此类高血压患者来说,发生心脑血管危险事件也大多发生在血压峰谷这一时间段。比如出血性脑卒中可能发生在血压最高时,而缺血性脑卒中可能发生在血压最低时的凌晨。
而还有很少一部分人的血压波动为非杓型,此类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也比较高,所以夜间也可能发生出血性脑卒中风险。
因此服用降压药也是要按照血压生理变化来服用,使药物发挥最大疗效的时间正好在两次血压峰值时,掌握正确的服药时间至关重要。
服用长效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缓控释片,氨氯地平等,每天服用一次,在晨起时六到八点服用即可,药物通常在两三个小时后血药浓度会达到一个稳定的高值,正好可以使血压降低,从而降低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
如果是一天需要服用两次药物,一般在早上七八点和下午两三点服用为宜。
如果服用短效药物的话,还可以根据动态血压监测情况来选择用药时间,比如测上几天全天动态血压,根据动态血压值找出血压高峰处,那么就可以在这几个血压高峰来临前2小时服药。
欢迎关注无名药师,我会分享更多健康知识硝苯地平控释片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有什么不同吗?
硝苯地平缓释片
这个药有3种剂型,药的名字后面有(І)、(Ⅱ)或(Ⅲ),这分别代表不同剂量,10mg,20mg,30mg。10mg和20mg的吃一粒能维持12个小时,所以一天需要吃两次。30mg的降压时间管24小时,这里面技术含量更高一点。每天吃一次就行。这个药便宜,像20mg的,国产的算下来一粒药5毛,一年也就不到200元。10mg和30mg的禁止掰开,也禁止嚼碎了吃,直接咽下去就行。20mg的有的厂家有个中心线,可以掰开,但是要小心操作,分仔细了!
有人说,一天吃一次这么方便,我为什么要一天吃两次?
因为每个人24小时血压是波动的,血压的高峰时间不同,医生根据你的血压特点,一天吃两次,可以灵活调整剂量和服药时间。一天吃1次的降压效果一直很平稳,有的人早上高,有的人下午高,所以存在就有道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硝苯地平控释片市面上最常见的就是拜新同,这个药有个特点,贵,一粒药4元,一天吃1次,一年就这一个药得1200多;现在也有国产的,是上海现代制药生产的,商品名叫做欣然,一粒药2元左右。
人家贵有人家的道理,这个药制药技术高,把药装到了一个带有很多小孔的壳子里面,药物会缓慢释放,达到降压效果,所以降压效果长达24个小时,这个药千万不能嚼碎吃,也不能掰开。一口咽下去就行了。吃这个药的患者细心的话,可以发现自己的大便里面有小白片,这就是那个药的外壳,这是正常现象,这个药壳人体吸收不了。
大家有没有觉得硝苯地平缓释片(Ⅲ)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差不多,还真是这样,它虽然是硝苯地平缓释片(Ⅲ),其实和控释片一样,也采用了控释技术,只是名字不同罢了。
它们两个都属于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所以不良反应差不多,主要包括:1.头痛,面色潮红,这和药的作用机制有关系,是扩张血管引起的。
2.下肢水肿,这个水肿吃利尿剂效果不好,需要睡觉的时候把脚抬高。
3.牙龈出血,牙齿不舒服,它的副作用是牙龈增生,所以要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4.便秘,相对少见,可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譬如梨,来预防。
5.心率增快,一方面血压低了,人体会保护性的心率增快,吃药同时也要检测血压,如果血压小于90/60就要调整剂量了;另一方面,这个药可以引起反射性心率增快。
6.有个别人出现血糖升高。不一定是糖尿病,可以停药复查一下。
整体来说,这些副反应不严重,而且可以预防,硝苯地平控释片,就是贵的这个,副反应比硝苯地平缓释片发生率低!
但是还有一个药,叫做硝苯地平,这个药降压速度快,降压持续时间短,一天得吃3次,2元100片,又叫做心痛定,这个药副作用大,容易引起低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容易导致面色潮红,头痛,恶心等,而且会加重心肌梗死风险。这个药舌下含服起效非常快,经常被小医院,基层医院用来紧急降压,这个做法是不合适的,会导致心率增快,导致心梗,脑梗发生。
现在好多降压药都降价了,譬如国产氨氯地平,2元一盒,降压效果更好,副作用也小,所以不建议继续用这个药。这个药迟早会退出市场,被禁用!
注意事项:吃硝苯地平类药物的时候不要吃柚子,柚子会导致血压进一步下降!如果同时在吃胺碘酮,地高辛,他克莫司,二甲双胍,止痛药,法莫替丁一定要给医生说,这几个药和硝苯地平合用有反应,所以要调整剂量,密切监测。譬如和胺碘酮会抑制心率,导致心跳过慢;同时增加硝苯地平的的不良反应发生机会。
医生建议:降压药需要长期服药,不能自行停药,所以结合药品价格,自身经济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长期坚持服用下去,才是硬道理!
关注我,了解更多健康小知识!
如何正确地裂片?
口服药物最常见的剂型是片剂。
片剂也分很多种类,最简单的是素片,就是将药物原料和辅料混合均匀后直接压制成片状。优点势携带方便、成本低,缺点是……太苦了QAQ!
于是乎,包衣片被发明出来,除了简单的掩盖异常味道外,还具备减少药物化学刺激的作用(糖衣片、薄膜衣片)和定点释放作用(肠溶衣片)。
再往后,为了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减少血药浓度峰谷波动大(不良反应明显)和半衰期短(需要多次用药)的问题,除了研发长半衰期药物外,缓控释材料的发现也使得缓控释片横空出世!
扯远了,我们再回来说说裂片的事。
在理论上,可以随意裂片的是素片,因为没有祛除异味、定点释放和缓释释放等特殊制剂需求。
包衣片在理论上不建议裂片,裂片后除了可能在气味和口味上引起服药者的排斥之外,增加对消化道(尤其是食道和胃)的刺激以及破坏定点释放功能(肠溶衣作用消除)也会增加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程度。
缓控释片剂,一般情况下都是不能“裂片”的,因为一般缓控释片剂的单剂量远大于素片或包衣片,如果破坏其结构,会导致药物大剂量迅速入血,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应。除非部分采用微丸系统的缓控释片,在药片上有刻痕,在刻痕处“裂片”不会影响缓控释系统,但是不能将药品碾碎;可是不见得有刻痕的都能裂片,具体能不能裂片需要看药品说明书上是如何描述的!!!(切记!切记!切记!)
所以,能不能裂片必须先看说明书,没有明确要求不得掰开服用的理论上是可以裂片的,有明确要求不得裂片千万不要裂片。
如果需要裂片,现在某宝上还有药片分割机来帮忙,终于可以不用像以前一样用刀切的大小不一样了!!o(* ̄︶ ̄*)o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对于众多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是非常必要的,但低血糖也是一种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
为何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低血糖,有什么危害呢?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是由于糖尿病所致的胰岛素分泌下降,进而使得血糖继发性降低的一种疾病。现在临床上通常是通过停用胰岛素和降糖药,让血糖恢复至正常的水平来治疗此病。
实际上,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的诱因很多,病因不同,低血糖的发生概率也会不同,最常见的低血糖的诱因就是药物,比如胰岛素治疗、磺脲类药物治疗导致低血糖的概率为20%,尤其是第一代磺尿类药物氯磺丙脲,非常容易引起低血糖。比如注射胰岛素后不能按时进餐(通常应该在注射后30分钟准时进餐),或者注射剂量把握不准,就很有可能发生低血糖事件。
低血糖的危害性远远超过高血糖,其原因是低血糖对人的大脑有伤害,而且这种损害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人的大脑是由大量神经中枢细胞组成,这些细胞无再生性,如果低血糖时间较长,性质较重,脑细胞将会因为缺氧而造成永久性的损坏,继而出现低血糖神经内分泌反应,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严重的低血糖可出现昏迷,若超过6个小时,则可能导致死亡。同时低血糖时体内对抗胰岛素的激素,比如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分泌显著升高,因此每次低血糖后,血糖升高,尿糖增多,可导致糖尿病病情加重。
糖尿病患者怎样预防低血糖呢?
按时进餐,灵活运用缓冲饮食,比如预防性进食,少量的食物即可防止低血糖的发生。缓冲饮食的数量及加餐的时间因人因时而异,需要病人自己摸索,一般应在可能发生低血糖的半小时前进食主食,晚上睡前加餐也是特别重要。也可以根据尿糖量的多少增减加餐,比如尿糖量多,可用豆制品或蛋类食物代替粮食。
胰岛素用量大的,一定要按时进餐,特别是午餐,如果早饭前注射混合胰岛素,除按时进餐外,晚上睡前一定要加餐。
及时调整胰岛素的剂量,若能提前知道当天某顿饭后体力活动比平时增多,应该把该顿饭前胰岛素的剂量减少4-12单位。如果事先不知道,可在活动时临时加餐。每天的体力活动要有规律,这不仅对于糖尿病的恢复有益处,而且也能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住院病人情况好转后出院,活动量会逐渐增加,这时常常需要将胰岛素用量减少4-12单位。
在胰岛素作用最强及劳动强度增加时,应适当加餐。
大家有什么看法或者想法,请在下方留言,动动你的手指请为我点个赞或者关注,谢谢!
膏药治病的原理是什么?
膏药一般的治病原理有以下4点:
1:贴于体表刺激神经末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
2:通过神经反射促进抗体形成,提高免疫力。
3:药物穿透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产生了全身性药物作用。
4:透皮给药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
膏药经皮肤发挥作用,贴膏药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效、主治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药直接敷贴于体表,而制作膏剂的药物大多气味较浓,再加入辛香走窜极强的引经药物,通过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脏腑,起到调气血、通经络、散寒湿,消肿痛等作用。据现代药理研究,黑膏药在吸收、疗效方面优于橡胶膏。但由于黑膏药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没有统一标准,不易进行质量控制,导致黑膏药的质量参差齐。因黑膏药的制作费时费力,中医医院多开展中药外敷,即用中草药粉碎后调入蜂蜜、凡士林等基质呈软膏状外敷后以棉纸、绷带固定,每24小时换药次,使用成本较高。黑膏药每贴可使用3—5天,揭下后可再次贴敷,不影响疗效,因此费用较低。由于膏药用于肌表薄贴,所以膏药中取气味具厚的药物,并加以引药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因此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功效。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同时药物在患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此外,因膏药中有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强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可以调节肌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也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
能使患处快速止痛,并对患处活血化瘀,打通血脉从而使中药成分快速有效吸收,最终达到调气血、通经络、散寒湿,消肿痛止痛长期治疗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