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减值二次分摊比例计算公式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2. 本文将介绍减值二次分摊比例计算公式的概念、应用和实际操作。
1. 概念
减值二次分摊比例计算公式是指在资产减值测试后,对于已经计提减值的资产,按照其原始成本与现价的比例,计算出再次分摊的减值金额所占比例。该公式是企业进行资产减值计提和分摊的重要依据。
2. 应用
减值二次分摊比例计算公式主要应用于以下两个方面:
(1)资产减值计提:企业在进行资产减值测试时,需要根据资产的预期收益能力和未来现金流量情况,计算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并与其账面价值进行比较。如果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价值,则需要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而减值二次分摊比例计算公式则可以帮助企业合理确定减值金额的分摊比例。
(2)资产减值分摊:当企业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后,需要将减值金额分摊到各个资产账户上。减值二次分摊比例计算公式可以帮助企业合理确定各个资产账户的减值金额占比,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亏损。
3. 实际操作
减值二次分摊比例计算公式的实际操作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确定资产的原始成本和现价;
(2)计算出资产的减值金额;
(3)按照资产的原始成本与现价的比例,计算出资产再次分摊的减值金额所占比例。
具体而言,假设某企业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已经计提了20万元的减值损失。如果企业认为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只有60万元,那么需要再次分摊的减值金额就是20万元-60万元=40万元。此时,企业需要根据该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和现价,计算出其再次分摊的减值金额所占比例。
1. 减值二次分摊比例计算公式是企业进行资产减值计提和分摊的重要依据。
2. 该公式主要应用于资产减值计提和分摊两个方面。
3.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确定资产的原始成本和现价,计算出减值金额,并按照原始成本与现价的比例,计算出再次分摊的减值金额所占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