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于2022年4月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此次语文新课标将文化自信列于核心素养之首,并强调了学习语言文字对学习语文和文化的重要性。在语文新课标下,语文教学该如何致力于学生文化自信的培植与发展呢?
本期《越谈》中,新学说CEO吴越对话上海诺美学校校长王普、广州市番禺区诺德安达学校校长杨琳琳、成都霍森斯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彭艳琳,多维度共同讨论“树立对汉字文化的坚定信心——新课标讨论之语文”。
扫描上图二维码回顾本期《越谈》精彩内容
✦
核心变化与底层逻辑
✦
请各位老师谈谈2022版语文课标比2011版有哪些重要变化?这些重要变化产生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本次新课标与以前的课标相比,有一些突破:第一,整体来说,新课标对语文的核心素养基本上属于是“官宣”了。过去我们还是在学术层面或民间层面去研究、探究,这次新课标则从文化自信、语言应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的角度来定义语文核心素养,同时它坚守着原来对语文核心素养定义的最基本的要素词语:“人类社会”“重要的交际工具”“信息载体”。
第二,从整体评价和观感上,我认为这个理念有一个回归,这可能与我们的“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相关,也就是再次回到了中国古典文化强调的“文以载道”传统上来,所以说从价值观引领的角度,强调文化自信、回归传统,但又不仅仅是回归传统。新课标里对新时代的文化和价值引领也有明确表述:增加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内容。这种变化,是对原来以改革开放之名行对文化进行否定之实的修正。
因此我认为,从“道”的角度是有回归、有坚守、有自信;从“术”的角度,也有更多的开放和借鉴。过去一段时间,一些有探索精神和研究精神的学校或者一些国际学校自主建设的语文类学科有很多的有意义的探索,但这些探索能进入到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之中,如动态性过程性的评价标准、项目式学习等等,我想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也是更开放更自信的直接体现。
从新课标语文学科来看,最主要的变化就是需要我们把知识本位的想法转换到育人本位。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变化,从我自身的经历来讲。
在最初接触IBDP时,如何平衡学生年龄层与IBDP课程知识层面要求成为难点,所以我选择以“中文之美”这个点,让孩子从造字、起源等让学生看到中文之美,看西方作品翻译后如何呈现中文独特美感,让学生体会出色写作带来的文字力量,学生被文字感染的同时,慢慢点燃学习的兴趣是很重要的。
这一次的新大纲,让我们看到了四个核心素养,其中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我认为非常重要,在此之前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较少,而新课表的这一核心在对学生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是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意味着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保持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好奇心等非常重要。
另外,对于审美创造过去是很少提及的,这一点恰恰是能够让学生选择最恰当最高级语言水平来传播文化中国文化。
同时,新课标提到六大语文学习任务,把原来的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的处理,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在虽然国际化学校已经有了很久的运用,但我们希望让更多中国学生受益,充当起文化传播者。
今年的新课标和2011年的课标相比有非常大的变化,首先,新课标将文化自信提到了核心素养的首位,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另外,新课标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上,首次采用了学习任务群的方式,这与2011版课标是完全不同的。
✦
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
✦
从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呈现角度,提出了构建三个语文学习任务群,分别是: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拓展性学习任务群。请三位老师分别从三个任务群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作为第一层面,是另外两个学习任务群的基础,同时也贯穿于其他两个学习任务群中。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主要包含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两方面。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又有机融合。
语言文字积累包括语言材料积累和语言经验积累。一线教师对语言材料积累并不陌生。识字写字、成语、古诗词等语言材料积累都已在2011版课标以及统编教材中多次出现,一线教师也已经在课堂上进行了实践,例如让学生在课堂上用各种方法识字,或在生活中让学生通过观察路牌、广告牌的方式去识字。这也印证了新课标中提倡的“识字写字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另外,新课标重视随文识字的方法。随文识字,学生才有学习文字的语境,才能更有效地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仍然要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
新课标特别强调了对语言经验的积累。长期的一线教学让我们发现,学生学习语文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语言的学习需要运用到解决真实的问题中去。新课标强调,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在情境当中通过语言实践去积累语言运用的经验,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语感,进而提高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正如您刚才说的一样,这次新课标有很多突破。如果熟悉IB大纲、美国各州共同课程标准或者BC课程标准等国外同类型文件,我们会发现这次新课标是很开放的。我认为此次学习任务群概念的提出是一大进步。
从发展型任务群来说,它有三个层面的表述:最基础层面的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那实用性是否是传统的应用文、应用写作呢?第二是“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这就回到了语文中的审美角度。最高级别的定义为“思辨型表达”,进入到了思维层面。
用三个层面对发展型任务群进行解读我认为核心逻辑是对,但是,作为语文课标我认为在表达逻辑上有些含蓄。首先在拓展性任务群中有两个解读:第一叫整本书阅读,第二叫跨学科学习。基于它的理解,发展型任务群的三个层面显然是针对零散的、单篇的阅读所提出的,但是我们现在的孩子很早就已经进行整本书的阅读了,我们甚至鼓励小学阶段都要进行完整的阅读。所以我认为它的表达逻辑需要我们教研人员创造性、理解性地去理解本次新课标,不能简单地就文字去理解。
其次,发展型任务群强调“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作品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都是从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输出这两个角度提出的。但从新课标文字所传达的表面信息看,输入与输出的逻辑是不对的:文化与交际,是一个复杂的循环,因为我们所有的输出与阅读积淀直接相关,是信息整合与再造,是基于人的个体价值观与审美的二次加工与筛选,是厚积薄发。而对于发展型任务群,我们不应该机械理解或限定它,完全可以就以一整个项目来做。
既然已经提到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提到审美与创造,那么在发展型任务群里为什么不直接把审美加进来呢?这就需要我们教研人员创造性地理解这个新课标,我们的教师要把三个任务群当成一个整体中的三个层次要素而不是三个层次任务机械性地去执行。
如果把新课标与IB大纲比较,IB课程并没有专门的教材,而对于新课标,我们可以从教材当中窥探基础任务群、发展任务群等等的要求和设置,而拓展型任务群便是通过学习教材之后的一种运用和补充。
关于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恰恰是很多国际化学校的特点。以我校为例,我们阅读一本书时,比如《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老师会先让学生进行前期评估,画出心目中的狐狸爸爸是什么样子的,之后在导读阶段,选择以作者经历出发,让学生积极猜测故事会发生什么?是否会跟作者的经历有关?老师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之后再进入阅读,验证自己的想法。
在知识运动与输出阶段,我校老师会让学生自己绘制画面卡,加深对于故事的理解,为更好理解整个故事逻辑与发展,老师会带领学生一起绘制思维导图或鱼骨图。
最后,让学生输出也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选取模拟朋友圈的方式让学生输出自己的思想,除此之外,各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可以让教学情境化、实践化,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兴趣。
所以,基于新课标的拓展型任务群,我们应注重让学生学习的知识能够真正服务于学生生活,为真实生活解决问题。我认为新课标中的这一点,真正满足了帮助学生成长的育人需求。
✦
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
本次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的情境性与实践性,如何理解“语文学习的情境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如何实施?
新课标课程理念的第四条提出“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关于“情境”一词,在新课标中总共出现了46次。如此高频的出现,可以看出新课标对于该理念非常重视。
在理解新课标时,首先应理解真正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是什么?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的学习情境是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是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
真实的情境分为两种:当下生活的真实情境(节日、节气、风景名胜、新闻热点等)、创设出的真实生活情境(在语文课堂中创设的交际语境、角色扮演等)。
两种情境都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联结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促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和有效学习。
我们的统编教材十分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口语交际、习作和综合性活动等,都尽量紧扣学生的生活开启话题,这样才能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例如口语交际:向班级推荐一个春游的地方、如何劝说、请教,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好不好等。习作也是如此,例如向别人介绍一个你熟悉的人,猜猜我是谁等。教师创设写作情境,学生才能感受到写作的目的是交流,而不是被动完成任务,当学生身处交流的场景中,才能产生创作欲望,积极投入到写作中,提高学习效率。缺乏真实情境的学习,知识是没有生命力的。
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和生活中的场景是有差别的,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需要融入语文的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例如,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基于单元整体教学,可以设计“趣味故事会”这一学习情境,在此情境下,设置学习任务:【朗读者大会】1.读故事,寻找最有意思的地方;2.分角色朗读,体会故事中的趣味;【讲故事擂台】1.借助表格、示意图、关键词句,复述故事;【编故事大王】1.确定角色,按照一定的顺序,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2.评选故事大王。这里的任务情境,融入了复述故事的语文知识,并提供相应的操作支架(抓住最有意思的地方、注意读出有趣的语气、借助表格、示意图、关键词句),助力学生掌握复述的要领。
好的学习情境,应该包含任务、学习资源等多个学习要素。因此,学习情境的创设是指向教学目标的,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系列包含学习元素和学习任务的场景。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语言实践,进而达成学习目标。
另外,新课标强调,教师要整体规划学习内容。相对于2011版课标,新课标更强调基于单元整体教学下创设学习情境。在单元学习情境之下,设置学习任务和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创设的最终目的,是探索学习内容主题化、学习主题目标化、学习目标问题化、学习问题任务化、学习任务活动化、学习活动程序化的“六化”路径,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本次新课标有不少地方借鉴了国际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比如跨学科学习,探究学习等。那么语文跨学科教学如何开展?
目前所有教研活动都是以学科为单位开展的,跨学科教研比较少,而对IB课程来讲跨学科是精华之处,需要我们动用全校人的力量。对于跨学科,我有两个层面的理解:
第一,语文如何成为跨学科拼图中的一部分至关重要。
想要进行一个跨学科的活动,首先要有一个主题出来,然后动员所有学科思考,语文学科在这里需要担任什么样的角色,比如,我校开展的极端天气气象控制主题的学习,那么语文学习应该担任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发现,这一主题需要学生不断研究最终汇总成报告,而报告环节就是语文教学可以充当的角色。语文与数学、艺术、体育,甚至道德法制课程一起合作,共同完成这一主题,就是跨学科的完整过程。
第二种,从语文本身出发,如何链接到其他学科。
我认为对于语文学习,情境化非常重要,在进行跨学科教学的时候,老师不仅需要课堂上教学,更需要策划一个项目让学生共同完成。比如最近,我校六年级学生正在做告别毕业的项目,这时候,语文老师就可以从一首诗歌或一段文字让学生从各种学科来进行诠释。这种将学生带入情境的方式,有利于把语文知识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自身成长、高效运用知识。
新课标出现之后,我希望语文课堂可以走出教室,更好落实核心素养。
本次语文新课标强调项目式、跨学科、综合性的课程设计,请王普校长为大家分享一下诺美项目式教学的经验。
首先,说到项目式学习,更主要的不是在专家层面去研究,而是在任课教师层面去设计教学方案。
我们学校在教学时提出了一个很简单的标准,即学校“活动课程化”、“课程活动化”。“课程活动化”如何理解?如何实施?如何评估?我提出了一节好课的四个“有所”:“有所乐、有所为、有所思、有所得”。
研究项目式学习的目的主要是让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具有架构、驾驭项目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基于现在的很多孩子是躺平状态,或者仍然唯分数论,我们就应该从评估的角度入手去引领。所以要让孩子热爱学习,我们要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方法而非项目来培训老师,让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不再是简单的备教材、备学生,而是根据对学生的了解,与学生一起设计基于项目的活动,把要完整的内容和任务装到活动的口袋去,而不是把活动与教学对立起来。
要想把项目学习应用好,师训是关键。各个层级的教师都需要自我学习。比如最近诺美教师培训活动,活动主题是“二十一世纪的创意主题策略”。其中专家演讲提到了利用教育技术改善教学;我们一个美国文学老师也提出了老师的技能的重要性。而我在教语文时发现,虽然学生会背李白杜甫的诗歌,但不能够或者支离破碎的了解李白、杜甫,得到人生经历与不同时代的思想情感状态。对此我设计了“忧患诗圣——杜甫的诗歌与人生”“流浪诗仙——李白的诗歌与人生”这个项目活动,让学生自己去选择项目,去设计学习过程,去个性化的展示学习成果。把对诗人的生活与时代与作品紧密的整合为一个整体,而不是零散的在不同学段背诵理解几首诗歌作品。这样,孩子有方向,有选择,有动力,有成果。
所以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国际教育由于没有羁绊,它确实在语文学科方面有一定引领性、创新性和开拓性的。诺美的很多做法不一定对所有学校都有启发,但是我认为在实施上关键的是对教师的培训。县级以上的城市有很多专家,但是在县级以下的乡村,存在有些老师的素养低下不能跟着新课标走、由于升学羁绊有些老师不愿跟着走、有些老师职业发展倦怠不想跟着走的情况,所以专家应该把关注放在师训这儿。
✦
改进教育评价
✦
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语文学科无论是过程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都要从知识导向向任务导向转型。任务向导型评价如何做呢?比如考试命题情境化,这种命题方式的难点是什么?如何测量?
基于“双减”政策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我们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评价采用表现性评价和检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检测性评价占70%、表现性评价占30%。
表现性评价主要考察学生日常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在学科活动中,学生表现出的能力水平和学习结果展示情况。
1-2年级我们推行期末乐考,通过情境化、游戏化的方式检测学生在识字、写字、背诵积累、口头表达等方面的学习情况,再结合表现性评价,综合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水平。
任务导向型要求可测量可评价,在强调所谓的绝对公平面前,这的确是一个难题。但是,让每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才是我们的核心任务。
我们诺美在评估体系再造与设计,强调动态、过程性评价这几个方面去完成任务型导向,并且考虑了动机性因素,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年级、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做出个性化的评估方案。正如不能用爬树这样一个标准来评价猴子与大象。
在这里我给大家几个关键词:1、因材施教,不同学生设计不同内容;2、合理规划,不同阶段做与价值观和思维水平相匹配的项目;3、分项目分层次,让孩子有选择的空间;4、动态性过程性衡量,不仅仅看结果;5、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有时候做了与做好一样重要。将这几点融合起来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第一次成为IBDP老师的时候,没有教材成为了问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方式都不相同,如何考试评估成为难点,后来发现,IB的考核方式非常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的是有独立思想的人,学习内容只是支撑自我观点的证据。
在新课标之前,双减政策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学生每个阶段学习成果的意识,所以,我们在学生每个学习阶段都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评估手段可以是很丰富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找到自己擅长的或者想要挑战的方式,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拿到个性化的成果。
我认为,在考量一个学生的时候,不要只看到做得好的部分,还需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短板并且反思。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只存在于纸上的考试是远远不够的,IB课程当中具备很多创意表达的考核方式,如模拟法庭、改编电影等等,都是值得借鉴的。语言学习一定不仅局限于写作,也应该需要包含听说读写在内的更全面的评估方式。
✦
粉丝提问
✦
过多的探究性学习是否会拖慢学生的学习进度?
在进行探究性学习之前,前期准备工作非常多,目前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时代对于我们的教学来讲是有益的,学生有很多方式可以提升准备速度。从学习效率来讲,探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达到更好的效果,从这一点来讲反而是加快了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