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饲料分摊,以及饲料分摊运费用开入库单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 1、猪粮比怎么计算,猪粮比多少才能保本
- 2、饲料企业的产品成本核算用哪种方法好
- 3、在农村搞养殖的话,应该从鸡鸭鹅中选择哪样呢?
- 4、养殖兔子的成本与利润
- 5、14830只鸭子从小到出栏总共吃了82.8吨饲料,哪么一只鸭子养到出栏要吃多少斤饲?
- 6、饲料生产企业成本如何结转,最好举个例子
猪粮比怎么计算,猪粮比多少才能保本
; 猪粮比:生猪价格(元/斤)/玉米价格(元/斤)
肉料比:生猪价格(元/斤)/配合料价格(元/斤)
饲料消化能含量:饲料消化能含量(5%预混料)=3.5×玉米含量+2.46×麸皮含量+3.5×豆粕含量+5×5%预混料能量含量......
一、猪粮比怎么计算
1、猪粮比
计算公式为生猪价格(元/斤)/玉米价格(元/斤)。
2、肉料比
计算公式为生猪价格(元/斤)/配合料价格(元/斤)。
3、饲料消化能含量
计算公式为饲料消化能含量(5%预混料)=3.5×玉米含量+2.46×麸皮含量+3.5×豆粕含量+5×5%预混料能量含量。
4、饲料粗蛋白含量
计算公式为饲料粗蛋白含量(5%预混料)=8.5×玉米含量+14×麸皮含量+44(豆饼41)×豆粕含量+5×5%预混料蛋白含量。
5、饲料赖氨酸含量
计算公式为饲料赖氨酸含量(5%预混料)=0.2×玉米含量+0.47×麸皮含量+2.5×豆粕含量+5×5%预混料含量。
6、增重总成本
计算公式为增重总成本=增重饲料成本+仔猪分摊成本+药费分摊成本。
二、猪粮比多少才能保本
1、保本比值
猪粮比(生猪价格和玉米价格的比值)一般要处于5.5:1才能保本,在此基础上,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若猪粮比越高,则表示养殖利润越好,反之则越差。
2、比值情况
(1)绿色区域,猪粮比价在9:1-6:1之间(价格正常)。
(2)蓝色区域,猪粮比价在6:1-5.5:1之间(价格轻度下跌)。
(3)黄色区域,猪粮比价在5.5:1-5:1之间(价格中度下跌)。
(4)红色区域,猪粮比价低于5:1(价格重度下跌)。
(5)生猪价格异常下跌的其他情况。
饲料企业的产品成本核算用哪种方法好
分步法
产品制造成本构成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⒈直接材料成本
⑴采用实际成本方法核算
获取成本计算单、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材料明细账中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等资料。
①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相关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审查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非生产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如果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金额大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的分配金额,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审查材料使用对象有无将非产品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但企业会计人员如果有意识地挤占产品成本,在耗用材料进行分配时,就会将非生产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产品成本,使得成本计算单和材料分配汇总表金额相等。核对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问题,可采取通过非生产性项目的审查,即采用“反查法”的方法进行审查,查明问题后,按照谁耗用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纳税调整。账务处理: 借:在建工程
应付福利费
贷:本年利润(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第二、混淆不同产品成本。通过材料分配率混淆不同产品的成本,相应降低本期畅销产品成本,以调节跨年度的利润。审查注意那些不能确指产品耗用的共同混合使用原材料,分配时应科学地选择分配标志、计算方法及会计记录。
正确方法:在消耗定额比例法下,通常采用按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计算处理:
分配率= 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
也可以采用其他分配方法。如:产品产量或重量比例分配法。
②抽取材料发出汇总表,选主要材料品种,统计直接材料的发出数量,将其与实际单位成本相乘,计算金额数,并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该种材料成本比较,看其是否相等。审查注意下列问题:
第一、企业是否采取提高成材料单位成本,多计产品成本。
第二、审查领料单授批准及领料人是否签字,防止虚假领料多计成本。
第三,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调节成本或利润。如果企业年度内改变计价方法,应按原计价方法计算发出材料结转成本,其差额调整材料成本或当期利润。
审查方法参见“材料成本的审查要点”。
⑵采用定额成本法
抽查某种产品的生产通知单若产量统计记录及其直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根据材料明细账中各该项直接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直接材料总消耗量和总成本,与有关成本计算单中耗用直接材料成本核对,看其是否相等。并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生产通知单是否经过授权批准,防止虚假业务产量增加材料耗用;
第二、单位消耗定额和材料成本计价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改变方法而影响成本。
⑶采用标准成本法
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记录,直接材料单位标准用量,直接材料标准单价及发出材料汇总表。
根据产量、标准用量及标准单价计算出标准成本,与成本计算单价中的直接材料成本核对是否相符,有无利用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以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前后期是否一致。
除此之外,还应审查废料及多料的返库是否及时,是否办理“假退库”手续。通过查看“生产成本”账红字冲减成本金额,判断其正确性。
⒉直接人工成本
⑴对于采用计时工资制的,抽取实际工时统计记录、人员工资分类表及人工费用分配汇总等,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
①从成本计算单中选择核对直接人工成本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相应的实际工资费用是否相符,查明 有无将非生产人员工资计入成本。
②选 取某月资料核对实际工时记录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相应的实际工时是否相符,查明有无虚报工时、多列工资扩大成本,减少利润。
③抽取并核对生产部门若干期间的工时台账与实际工时统计是否相符,追溯原始工时记录,确保工资核算真实性。
④当没有实际工时统计记录时,根据人员工资分类表,计算复核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的直接人工工资费用是否合理正确,有无出现与生产量偏离太大的数据,如有,应进一步查明原因。
⑵对采用计件工资制的,抽取产量统计报告、个人(小组)产量记录和经批准的单位工资标准或计件工资制度,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
①核对按统计产量和单位工资标准计算的人工费用与成本计算单中直接人工成本是否相符。
②抽取若干直接人工(小组)产量记录,审查是否被汇总计入产量统计报表中。
⑶对于采用标准成本法,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报表、工时统计报表和经批准的工时、标准工时工资率、直接人工的工资汇总表等资料,运用核对法进行审查。
①根据产量和单位标准工时计算标准工时总量,再乘以标准工时工资率,以审查其是否与成本计算单中的直接人工成本相符。
②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账务处理是否正确,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的年度内有无重大变更。
⒊制造费用成本
抽取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按项目分列的制造费用明细账、与制造费用分配标准有关的统计资料及其相关原始记录。
⑴审查“制造费用”账户借方发生额归集的制造费用内容是否正常,开支的标准、发生的费用是否是应归属于本期的生产费,不符合规定的应剔除计税处理。制造费用成本项目中,固定资产折旧为其中的主要内容,其审查方法在第五节中讲解。
⑵在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中选择一个产品,核对其分摊的制造费用与相应的成本计算单的制造费用是否相符。
⑶制造费用的分配、计算选择的标准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分配的方法有无变更,防止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多分配应税产品成本,相应少分配免税产品成本。审查发现此类问题应重新正确计算,作出会计调整。
二审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辅助生产成本核算内容是为企业生产车间、管理部门、在建工程及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和劳务的车间所发生的费用。从服务的对象上看,部门多、非生产性占有一定的比例,正确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关系到正确计算产品成本。
抽取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生产统计表等原始记录资料,从分配标准、费用分配方法、费用分配金额三个环节查证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是否真实、正确。
⒈审查各车间的费用分配标准。审查有无将为基本建设、专项工程、福利部门提供的水、汽、机械加工、修理修配等劳务费用计入辅助生产;审查是否按实际受益对象进行分配,分配率是否正确,采用复算方法重新计算,对少分配或非生产性费用挤入生产成本的情况 ,调增计税利润。
⒉审查分配方法。辅助生产分配方法较为复杂,审查进注意有无年度内任意改变分配方法,使各部门分配金额发生不正常波动的情况。如果存在这样情况,应按原方法进行计算,其差额调增(调减)计税利润。
⒊审查费用分配金额。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与辅助生产车间统计表对照,当费用分配表中的分配金额大于生产统计表中的费用额时,应进一步查明辅助生产费用归集有无虚假,抑或统计有差错。如证实生产统计表正确的情况下,即为多转生产成本的费用,应调增利润。
三审查费用确认的原则
会计制度规定,确认费用应遵守权责发生制原则。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已收到或支付,均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其款项已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处理。由此可见权责发生制才能真正按会计期间来正确反映各期的盈亏情况 。
主要审查发生的费用是否归属于本期产品负担,影响当期利润。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跨期费用,在“预提费用”、“待摊费用”科目进行核算,审查该科目发生的费用是否应由本期产品成本来负担。应从费用真实性、合法性、计入成本时间和方法加以审查,审查时应注意两点:
⑴待摊费用应严格划清资本性与收益性支出的界限。
⑵审查预提费用计入当期成本的真实性、合法性,是否符合成本的列支范围、标准,计提金额是否正确,支付对象是否合理。
⒈“待摊费用”科目的审查
待摊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已经支付或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期按照费用支付或发生的受益期限平均摊入生产成本,且摊销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为了正确贯彻权责发生制 会计核算原则,分行业的会计核算制度都相应地设置了“待摊费用”会计科目,便于企业准确核算应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和费用摊销的具体结果。
⑴“待摊费用”科目会计核算方法
该科目主要核算企业已经发生或已经支付的应由本期及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且分摊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预付保险费、预付的固定资金资产租金、固定资产修理费用,一次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交纳印花税税额较大需分摊的数额,以及预付报刊订阅费用等(若数额小,也可一次性列入支付期相关费用)。“待摊费用”账户的借方反映企业已经发生或支付的费用,贷方反映已经摊入相应期间生产成本、费用的金额,该科目的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一定期间内尚未摊销完毕的各项费用。为了便于准确划分各项费用受益期限和摊销期限,“待摊费用”除设置总账外,还应按各项费用的发生时间和种类设置“待摊费用”明细分类账。
账务处理:
发生时:借:待摊费用—XXX
贷:银行存款(现金、现金、低值易耗品....)
摊销时。
借: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营业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待摊费用—XXX
⑵“待摊费用”的审查重点及审查的思路
在日常税收审查工作中,由于“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反映企业分期摊入生产经营成本的实际摊销金额,因此其金额摊销的正确与否,关键是确认受益期或使用期限与摊销期限是否一致,因而产生纳税审查的重点;但切不可忽视对该科目借方发生额的审查,因为,通过该科目借方发生额的审查,能够便于审查人员及时 、准确的掌握和了解需摊销费用的形成或来源是否真实以及费用的性质。因此在日常的税收审查中,对“待摊费用”科目的审查,其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都应作为审查的重点,不能有所侧重,更不能有主次之分。
⑶审查“待摊费用”账户借方发生额
企业发生待摊费用时,在正常情况下,“待摊费用”账户的借方与“银行存款”、“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账户贷方发生额对应。如果与“在建工程”、“其他应收款”等账户的贷方发生对应关系,则属于异常现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审查。
①区别生产性费用和非生产性费用的界限
重点审查企业“待摊费用”科目借方发生额中是否有人为混淆成本界限的行为,是否存在将固定资产的购建支出项目列入待摊费用,从而分期摊入生产经营成本。常采取的手段的:
a.企业人为地将本期固定资产购建支出项目金额化整为零,分期、分批列入“待摊费用”账户进行摊销;
b.企业将本期固定资产购建支出金额的部分项目有意识地列入“待摊费用”账户实现摊销。如有规律地将基建人员的工资列入“待摊费用”、基建项目领用的材料、基建项目的借款利息等等。
②严格划清资本性与收益性支出的界限。
a.审查企业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资本性支出 有无假借固定资产大修理的名义 ,将从事固定的购建支出费用列入“待摊费用”科目的借方,实现摊销。
b.审查企业是否有将应列入“递延资产”核算的开办费用,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不能单独归属于一个会计期间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支出列入“待摊费用”核算的行为;
c.审查企业有无将应记入“无形资产”科目核算的无形资产受让及开发性支出费用一次性直接记入 “待摊费用”科目。
通过对“待摊费用”科目借方发生额的审查,从中发现企业是否有人为调节期间生产经营成本的现象。
对企业将“待摊费用”科目作为“蓄水池”人为地调节生产经营利润的审查重点应放在实行“工效挂钩”的企业和实行利润承包企业,审查企业是否有采用调节手段达到承包目标的实现和多计提效益工资的目的。
在农村搞养殖的话,应该从鸡鸭鹅中选择哪样呢?
"鸡、鸭、鹅,养哪个风险小利润大?"针对这个问题,愿意与你分享一下个人看法。
鸡、鸭和鹅,基本上都差不多。要以风险小利润大为选择标准,真有点儿难以抉择。下面,详细分析一下。
养鸡效益分析
一只肉鸡,从雏鸡开始养殖,大概4个月出栏。那么,在养殖的过程之中,产生的成本如下:
雏鸡,3.5元/羽;
饲料,22元;
药品防疫,0.4元;
鸡舍分摊,平均每只鸡占地0.25平方,造价40元/平方,小计10元。以5年为折旧年限,平均每年分摊2元;
水电费,0.2元;
垫料费,0.2元。
总成本:28.3元。利润:成鸡出来体重4斤左右,按照9元/斤计算,售价36元,减轻成本,获利7.7元。
养鸭的效益分析
肉鸭养鸡,通常40~50天可以出栏,出栏体重在6斤左右。与鸡和鹅相比,养殖周期要短很多。那么,一只鸭的养殖效益分析,如下:
鸭苗,4元/只;
饲料,一只鸭苗,从进栏到出栏,大概消耗13斤饲料,价格1.4元/斤计算,总计饲料成本18.2元;
药费、疫苗,0.17元;
水电费,0.05元;
鸭舍分摊费,与鸡一样,每年分摊2元。
总成本:24.42元。利润:出栏的肉鸭,体重6斤,市场价格是4.5元/斤,售价27元/只。利润为2.58元。
养鹅的效益分析
肉鹅的养殖周期大概是三个月,比鸡的养殖周期短,比鹅的养殖周期长,介于两者之中。那么,养鹅的效益又如何呢?
鹅苗,8元/只;
饲料,包括精粗饲料,总计21.7元;
水电+防疫费,总计3元;
鹅舍,跟鸡鸭的一样,平均每年分摊2元;
总成本:34.7元。利润:肉鹅出栏的体重较重,大概7斤左右,市场价格7.5元/斤,售价49.5元/只,减去成本,获利14.8元。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养鸭的成本最低,利润最小;养鹅的成本最高,利润最大。鸡正好介于鹅和鸭之间,故而建议养鸡。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
养殖兔子的成本与利润
不同地方兔子养殖的成本和利润不太一样,和当地的物价以及养殖出口有关。
可以参考:
1、买种费。购买2.5千克的良种兔每只100元,12只需用1200元。种兔利用期平均2.5年,年均摊销480元。
2、饲料费。种兔每只每天消耗混合饲料平均125克(其他营养不足部分用青草及作物秸秆补充),年只消耗饲料45.6千克,12只共消耗547千克。每千克饲料成本按0.9元计算,饲料费492.3元;小兔从1月龄断奶计算,至90日龄出栏共60天,每只消耗饲料约5千克。每只母兔每年提供商品兔平均按35只计算,10只母兔年提供商品兔350只,共耗料1750千克,饲料费1575元。
3、防疫费。种兔每年每只防疫费2元,商品兔每只0.5元,合计199元。
4、笼舍费。建造笼舍可利用家庭的旧砖瓦、石块、土坯、水泥和白灰等,也可以用铁棍焊成框架,以铁丝编制笼具。每个笼具投资按30元计,12只种兔笼加上20个育肥笼,需要资金960元。笼具利用年限按8年计算,年折旧费120元。
5、投入合计。480元+492.3元+1575元+199元+120元=2866.3元。
兔子养殖利润计算
1、卖商品兔。年出栏商品兔350只,每只平均重2.5千克共计875千克,按国家正常年份平均收购价格12元/千克计共收入10500元。
2、种兔处理费。种兔利用期过后需作为商品兔淘汰,每只平均4.5千克,按12元/千克计算,每只54元,12只648元,分摊到2.5年中,年均259.2元。
3、兔粪。12只种兔及350只商品兔年可生产兔粪2.5吨以上,每吨按50元计算,可收入125元。
4、收入合计。10500元+259.2元+125元=10884.2元。
14830只鸭子从小到出栏总共吃了82.8吨饲料,哪么一只鸭子养到出栏要吃多少斤饲?
按题意,14830只鸭子从小到大出栏,一共吃了82.8吨饲料,那么平均分摊到每一只鸭子的饲料为82.8吨=82800公斤,即,82800÷14830=5.58公斤/只,每只鸭子从小到大出栏需要5.58公斤饲料。
饲料生产企业成本如何结转,最好举个例子
一、制造费用结转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有:
1、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即按照各种产品所用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
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即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
3、机器工时比例法,即按照生产各种产品所用机器设备运转时间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
4、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比例法,即按照各种产品所耗用的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
5、直接成本(材料、生产工人工资等职工薪酬之和)比例法,即按照计入各种产品的直接成本(材料、生产工人工资等职工薪酬之和)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
6、产成品产量比例法,即按各种产品的实际产量(或标准产量)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
具体采用哪种分配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分配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二、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的通知(财会〔2013〕17号)
第三十六条 制造企业发生的制造费用,应当按照合理的分配标准按月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成本。企业可以采取的分配标准包括机器工时、人工工时、计划分配率等。
季节性生产企业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应当在开工期间进行合理分摊,连同开工期间发生的制造费用,一并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
制造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特点和条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作业成本法对不能直接归属于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进行归集和分配。
饲料分摊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饲料分摊运费用开入库单吗、饲料分摊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