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工资成本分摊协议书范本的问题,以及和想投资一个短视频公司,需要准备什么投入成本大概多少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6层楼加装电梯45万分摊方法
目前各地加装电梯费用分摊的几种方式:
以下是广州官方加装电梯费用分摊比例方案,是现阶段普遍使用一种按照楼层系数的计算方式,也是比较科学的。
这种方案唯一可变的因素是:如果加装电梯对1楼和2楼采光影响非常严重,要考虑给予被影响的业主进行补贴(补偿金额没有具体规定,靠业主们协商)。
如果同一层住户面积不一样,分摊的金额也不一样,比如5楼一共有2家住户,按照上面的分摊方案算下来5楼住户每家需要出资4.5万元,但是这2家住房面积一家是50平方,一家是100平方,本来5楼一共出资9万,但是分摊到他们两家就变成一家50平方的只需要出资3万元,100平方的要出资6万。
费用分摊的比例永远是:受益越多,出的金额越多。电费和电梯维护费用同样是按此比例出资。
(二)一楼二楼不出资,三楼及以上按比例分摊
余杭区某小区加装电梯分摊方案:
一楼二楼不分摊费用,三楼8%,四楼20%,五楼31%,六楼41%。
(三)一楼不出资,二楼及以上按比例分摊
上海某小区补贴方案:
旧楼加装
一楼不出资,二楼6%,三楼12%,四楼20%,五楼28%,六楼36%。
(四)一楼二楼有补偿,三楼及以上按比例出资
以每部电梯造价约69-76万元计算,扣除财政补贴24万元(上海是24万,其余的具体根据实际情况),业主实际共需承担45-52万元。
如何分担这笔费用,5种方案供参考:
1.一层两户底层无住户共计10户:六楼每户出资9万,五楼每户出资8万,四楼每户出资3.5万,三楼每户出资2万,二楼每户补偿2.5万。
2.一层两户共计12户:六楼每户出资10万,五楼每户出资9万,四楼每户出资4万,三楼每户出资3万,二楼每户补偿2.5万,一楼每户补偿3.5万。
3.一层三户共计18户:六楼每户5.95万,五楼每户4.53万,四楼每户3.1万,三楼每户2.05万,二楼不投资不奖励可使用0万,一楼每户补偿2.3万。
4.一层四户共计24户:六楼每户出资4.75万,五楼每户出资3.75万,四楼每户出资2.125万,三楼每户出资1.375万,二楼不投资不补偿可使用0万,一楼每户补偿2万。
5.一层六户共计36户:六楼每户出资3.335万,五楼每户出资2.335万,四楼每户出资1.5万,三楼每户出资1万,二楼不投资不补偿可使用0万,一楼每户补偿1.5万。
想投资一个短视频公司,需要准备什么投入成本大概多少
短视频内容创业,归根到底还是一门生意。要想经营好一门生意,首先考虑的就是投入产出比。在卡思学院第一次线上培训课程结束后,有CP在评论区里留言说:了解了这些算法渠道的流量运营规律,但不知道具体要花多少钱。我会分两期内容帮大家详细梳理和分析,看看如果要经营一门“短视频创业”的生意,究竟要投入多少,以及如何合理的控制成本?
这一期我们先来梳理短视频创业需要投入多少成本?我从两方面来为大家详细解答:一、会有哪些方面的成本;二、各阶段成本投入情况分配。
1、短视频团队在哪方面会产生成本?
所谓的投入,可能不仅仅是金钱的形式,尤其在现今的社会,你的精力、你的时间,还有对于人才的招募和使用,都是一种非金钱形式的重要投入。可以大概将短视频内容创业分解成几个步骤和组成部分,分别看下各自需要什么样的投入。
备注
1.时间成本和脑力成本属于虚拟成本,但是对于短视频内容创业团队来说,是非常需要重视和纳入成本的范畴中。比如可以通过机会成本的计算方式量化。比如如果我没有选择短视频创业,那么目前我应该获得的日收入会有多少,可以同等衡量出相应的成本投入。
2.劳动力成本可以分解为工资*人数。
3.固定成本指的是除人员工资之外的投入,比如办公场地、器材购买与租赁等。
4.宣发成本指的是有些CP为了更好的传播效果,选择付费的方式请专业的团队负责宣发,如果不需要可以不考虑。
每个团队的情况不太一样,针对自己的团队情况,将单期节目的投入情况,用这个表格做统计,就可以大概看出你制作一期节目的基本成本投入。
2、短视频创业各阶段成本投入详解
接下来帮大家算算表格里各阶段可能产生的具体投入,这里参照的是团队成长较为正常的案例,先不考虑有深厚行业资源的CP方。
内容研发制作阶段
这个阶段类似于一款面向C端的互联网产品的从市场调研到产品研发、样品测试到正式上线、规律化批量生产的过程。会投入大量时间、脑力、人力、金钱。对于专业度比较高的创业团队,可能在视频内容制作本身已经掌握基本技能,并且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但是短视频和传统影视综艺类的长视频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可能之前的经验反而会限制内容原创度,以及对用户、市场的敏感性。所以这个阶段的筹备周期会比较长,目的也是为后面几个阶段打下基础。
需要注意,短视频内容产品是非标品,不变的是你的核心受众定位,但内容形式和表现方式、包装、类型,都应该大胆尝试求新。不用害怕会“伤粉”,因为短视频内容最怕的就是“审美疲劳“,一年365天看的都是一种节奏的视频节目,换谁都会腻。
以《办公室小野》为例,在最新一期中,他们已经不再做办公室暗黑料理了,变成一个恐怖悬疑的短片,虽然广告植入痕迹明显,但给用户的感受是耳目一新的。
在家庭沙发上使用笔记本电脑的美丽的年轻夫妇的肖像
所以,在这个阶段,核心投入在于脑力层面的,需要CP团队脑洞大开,不要拘泥于现有的内容类型和模式,积极探索新颖的表达方式,一定会有所收获。而围绕脑力的投入,相应的其它成本投入都可以变相的进行调整,所以各个成本组成比例也是会时刻发生变化。
内容分发阶段
互联网时代虽然强调去掉中间环节,打破信息的不对称,但其实大部分的线上交易还都需要所谓“中介”平台来完成,对于短视频内容产品来说,这些“中介”组织就是目前出现的大大小小的视频网站、短视频平台、垂直领域的带有视频播放功能的APP等。而CP需要关注的是,当目标用户定位后,就要深入分析这些线上渠道平台所聚拢的C端用户属性,尽量选择那些和自己的节目相匹配的渠道进行发布,会提高节目到达目标用户的效率。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节目有可能会有谁看,或者你也不清楚各个渠道的用户情况,也没有关系,可以尝试全网全平台进行分发。
这件事情在2015年以前可能对于小规模的内容视频创业团队是比较困难的,举个实例,我在之前待过的公司参与过一个内部创业项目,同时研发了几档短视频节目,内容制作阶段单期的投入成本还是很高的,在上线时需要寻找各个视频网站的频道编辑,首先要问一圈这个节目比较适合上哪个频道,然后还要申请账号和开通,和编辑搞好关系后有可能会拿到推荐位,但几率不大。关键是在内容上传时,专门雇了一个人每天只负责视频上传,最多时同时上传了4个平台,就已经把这个同事累的够呛了,这些都是很大的成本投入。
如果当时火星云分发成功研发出来,那可能对于我们这个创业项目的帮助就会很大了。
所以要学会了解最新的内容视频创业的相关互联网开放工具,接触到之后马上学习和试用起来。可以说,在内容分发这个阶段,原先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更多的视频上传人员)、时间(寻找渠道和视频上传的时间)、脑力(海量渠道的筛选和判断)都可以节省下来,把精力放在分发策略的制定上了。
宣传推广阶段
如果银子足,前期要花的流量费和推广费还是最好花一些。火星文化目前有针对不同内容的付费渠道推广的产品服务,可以针对纯内容、含有客户植入信息的商业化内容、长视频内容(网综、网剧网大)进行付费的渠道运营和宣传推广服务。通过付费内容传播,可以保证一个基本的单集曝光量和播出量,获得平台的推荐位和流量资源支持。
在这个阶段,对于中小型CP,可以衡量下时间成本投入和金钱投入与脑力投入的分配方式,如果觉得时间上耗的起,自学能力又比较强,那就需要加强运营的能力。通过运营的方式实现很好的宣传推广和内容的曝光。
产品的运营阶段
短视频内容创业团队,一定要重视团队的整体运营能力。这一点已经在很多头部CP身上得到了印证。从互联网产品的角度来说,一款成功的面向C端的产品,运营是个长跑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调整策略,发现问题,保持新鲜感,对于用户要做到忠诚和热情,视用户为上帝。或者说,运营就像之前传统企业针对自己的产品和企业品牌所做的市场、公关、营销等等一系列工作,就是和消费者打交道,和竞争对手抢夺市场,和行业发生对话,持续打造内容产品的影响力和价值观。
优秀的运营人才可遇而不可求,首先需要这个人非常熟悉和了解你的内容产品以及这个垂直领域,他的个人兴趣与性格特质,在以后的运营过程中会被迅速放大,他不仅仅是你的最直接的“客服”,还要肩负着为你的内容策划、定位、市场趋势洞察、战略规划提供最一手的最有价值的信息的使命。很多传统企业在面临新媒体时代来临而不知所踪时,往往选择代运营,以为只要文章写的好,图片配的好,热点蹭的好,就可以做好运营了。但是就目前为止,企业背景的做的好的自媒体号,除了杜蕾斯是代运营外,像海尔、支付宝都是团队内部选拔出来,而且往往都是90后。对于内容视频创业团队,最好的运营人才可能就在你的团队里,甚至在你的粉丝里。
就像追星族为捧红爱豆时自发的运营行为,其持久力和创造力,超过了大部分在职的运营人员,究其原因就是兴趣和爱好以及内在驱动力的不同。运营人员的选择至关重要,有时候好的运营可能比一个好的高管还要重要。
所以在运营方面的投入,人力成本可能是最高的(招人+培训+高薪酬)。团队的脑力成本投入也不容忽视,因为运营一定是要和内容研发深度捆绑的。你所有运营策略的制定,都和每一集的内容研发相辅相成。在时间的投入上,可能不是净时间的考量,而是单位时间所产生运营效果的考量。所谓的运营效果,就是你节目的曝光量,全渠道的点击量,用户的点赞评转的数量。这些数据最好每天都做监测,以往感觉不可能实现的数据收集和查看,现在通过卡思数据就可以一目了然。
商业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有计划,敢探索,勇实践,灵活调整,才能找到符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发展之路。在金钱上和团队人力上的投入,要随着阶段性的目标去加大和调整,比如要往mcn模式转了,就需要考虑融资,扩大人员,投资签约网红,孵化小型视频自媒体IP。此外,多查找下头部CP的相关成长案例和经历,多多分析和研究他们的成功经验。
在时间和脑力的投入上,要时刻思考当下的商业模式发展的计划与执行效果,切勿大撒把地一门心思扎到内容研发上。这部分脑力的投入是很重要的。多学多看多问多整合,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商业化思路。
企业最大的成本是什么
企业有五大显性成本与三大隐形成本。
1.显性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财务成本、管理成本、采购成本。
2.隐形成本:沟通成本、试错成本、决策成本。
一、显性成本中最大的成本是五种成本的弊端交集——人效、库存。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效率——管理从根本意义上是为了解决效率的问题。
科学管理阶段,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劳动效率最大化。行政组织管理阶段,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组织效率最大化。人力资源管理阶段,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个人效率最大化。
企业盈利的方法有且只有三种:增加营业额,降低成本,降低库存。
1.所以,员工工资高并不是企业的成本负担,人效低、人效浪费才是企业最大的成本——是否能有效利用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利润率的高低。
因为无论汽车流水线运转与否,流水线上的汽车工人都可以拿到薪酬;无论亚马逊网站有多少消费者下单,库房的工作人员都要按时来上班。在制作一幕戏的时候,灯光师和渲染师(这只是动画产业中诸多职业中的两种)必须等其他人各自尽到自己的职责后才能着手做自己的工作。
如果因为效率低下而使别人的等待时间过长,或是你的人员没能把精力投入到最能创造利润的任务中,那么你的企业就有可能从内部被蚕食掉。
2.人效低有八个特征。
2.1关注公司业绩的人少,关心自身利益的人多。
2.2制度执行不力,却无法改善。
2.3假设减少20%的人力,公司部门可以正常运行。
2.4公司投诉较多的都是内部协作之类问题。
2.5多数岗位实行相对固定薪酬。
2.6工资费用率居于高位。
2.7缺乏目标管理。
2.8正激励少,负激励多——做减法多过做加法。
3.衡量人效的标准有:
3.1人创绩效(销售额、毛利、利润)
3.1.1人创销售(元)=销售额÷年平均人数
3.1.2人创毛利(元)=毛利额÷年平均人数
3.1.3人创利润(元)=利润额÷年平均人数
3.1.4年平均人数=每月末人数相加÷12
3.2每百元工资绩效(销售额、毛利)
3.2.1每百元工资销售(元)=销售额÷员工工资总额×100
3.2.2每百元工资毛利(元)=毛利额÷员工工资总额×100
3.3人创绩效增长率
3.3.1人创销售增长率(%)=(当期人创销售÷上期人创销售-1)×100%
3.3.2人创毛利增长率(%)=(当期人创毛利÷上期人创毛利-1)×100%。
3.3.3人创利润增长率(%)=(当期利润毛利÷上期人创利润-1)×100%。
3.4工资费用率
3.4.1工资销售费用率(%)=员工应发工资总额÷销售额×100%
3.4.2工资毛利费用率(%)=员工应发工资总额÷毛利额×100%
3.4.3员工平均工资增长率与销售(毛利)增长率之比=(当期平均工资÷上期平均工资-1)÷(当期销售额/毛利÷上期销售额/毛利-1)
在上述指标中,工资费用率是相对常用与重要的衡量标准。工资费用率多指“工资销售费用率”。实际操作中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来设定。
3.4.4人工成本与公司营收的比例为多少合适?
在知识密集型行业,这一比例为6%~8%;在咨询行业,这一比例可能高达40%;在制造业,这一比例为13%左右。并没有固定答案。
需要结合行业特点、企业特点以及利润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奖金的来源就是利润池,企业提取一定比例的利润用于奖金的发放。
人力成本太高会降低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太低则无法招揽和吸引人才。
3.4.5人工成本管控的突出问题:等待的浪费、工作无序的浪费、不懂协调的浪费、责任心的浪费、无效动作的浪费、工作无计划的浪费、组织架构的浪费、人才闲置、人才配置错位、人才高消费、内耗、排斥竞争、人才隐形、人才流失、大材小用、小材大用、学非所用、英雄无用武之地、平均主义。
4.轻松、舒服、满意,是每个人都希望的工作环境。
4.1劳动效率是让人更轻松地工作,提高工作的便捷性,降低工作难度,主要指劳动方法与技巧,对于工厂管理,可围绕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
4.2组织效率是让人更舒服地工作,人人平等,员工得到尊重,主要指工作流程和标准,从精益角度理解,就是物料流和信息流两方面。
4.3个人效率是让人更满意地工作,付出与回报对等,得到认可和奖励,主要指员工激励措施、职业发展体系,对员工的努力做好引导,并及时地予以激励。
很多时候看起来成本高的一些政策,实际上往往可以帮公司省去更多不必要的开支。
在可以节省员工大量时间、改善他们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生产效率的福利方面不能贪小失大。
我们一直把各种福利当成工资的一部分,但是,福利其实是公司作为一个整体,创造的一种有利于提高效率的工作环境。
很多时候,我们都过多地关注表层的信息而非本质;对于组织来说,最宝贵的成本应该是时间和稳定,而不是短期的利益。
想象一下,员工不会带着焦虑和绝望来找你,而是来感谢你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简单,感谢你们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在这两种情况下工作的感觉差别是多么大。
5.库存率是衡量资产投资回报、经营效率、利润价值的核心指标之一。
5.1实业企业,应将库存率当作头等大事,做出相应要求。
例如,前10名爆款商品可不做库存率要求。第1~20名的商品要求库存率不自能超过80%。30名以后的商品要求库存率不能超过50%。
5.2库存定义:
5.2.1凡商品到达仓库,未完成销售前均为库存。
5.2.2商品到达仓库后,给出一定销售周期(如30天)正常销售周期内不计入库存。
5.2.3超过销售周期的,库存超过1年以上的为呆账商品。
5.2.4库存率=超过正常销售周期的商品÷单位周期内的销售额。
6.管理者需要亲自到现场,观察正在发生什么事,识别出浪费现象,落实“三现”“六原则”,采取行动,消除浪费。
6.1三现:现场、现物、现状。
6.2六原则:
6.2.1发生状况:现象、申诉内容、发生次数、5W2H处置内容。
6.2.2把握事实:对零部件的确认结果、原因分析、现在正在生产的该零部件的品质状况。
6.2.3查明原因:连线问五个“Why”的分析、发生的途径、问题再现试验。
6.2.4适当的对策:对策内容、效果预测、PPA。
6.2.5确认效果:确认对策的实际效果。
6.2.6对源头的反馈:需要落实到体制、组织或标准化的内容。
6.3民营企业常见的8大浪费:
6.3.1生产了无需求的产品。
6.3.2不必要的工序。
6.3.3需要纠正的错误。
6.3.4员工盲目的走动与无效的工作。
6.3.5货物从一个地方盲目搬运。
6.3.6传达信息不及时造成的等待。
6.3.7无效库存。
6.3.8员工的实际能力没有发挥,潜力浪费。
二、隐形成本中最大的成本是沟通成本。
1.沟通成本的降低,可以通过经营流程梳理、工作分析、组织架构优化来实现价值创造,效率可提升30%。
有效提出需求,倾听他人想法,才能提高办事效率。
宁愿在同频上多花些时间,反复校正,也不要最后推倒重来——开始的慢是为了后面的快。重做,耗费的不仅是时间精力和财力,更消耗的是客户的信任及员工的自信。
管理的目标之一是消除各种浪费。这个浪费包括一切管理行为中会导致重来的言行。这样沟通看似低效,但是解决了由于沟通或者理解不到位,最终产生无法预期结果的弊端。
2.试错成本可以通过人才配置与发展的优化来实现价值升值,效率可提升20%。
试错的成本怎么降到最低?大概有一个想法之后,马上行动。
这样,在感知到错误之后,可以马上调整方向,调整航道。在经过几次调整之后,方向可能就会变得更为明确。
如果举棋不定,犹疑不决,时间一点点消耗之后,留给试错的空间会越来越小,会越来越束手束脚,不知所措,找到正确方向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尽早犯错,越早错误,成本越小;只有反复尝试,才能不断调整。
大部分的商业计划都无法在与真实客户碰撞的过程中存活。所以,关键是要让你的想法尽快和现实亲密接触。
3.决策成本可以通过薪酬体系、绩效体系、晋升体系的优化来实现价值评价与分配。
3.1高级人才是企业的硬性投资,如何提高这一层面的投资回报率,是企业在薪酬设计层面需要重点考量的,例如,管理奖、管理提成、年分红、年奖金、超产奖、增产奖、增产提成、分红和股权设计以及人才的晋升、荣誉、小组织的扩张、裂变等方式有针对性的设计。
高管团队薪酬设计好,带来的是企业核心利润。
职能部门高级人才薪酬设计好,带来的是稳定的成本利润。
营销部门高级人才薪酬设计好,带来的是业绩快速利润。
高级人才股权设计好,带来的是企业的稳定持续利润。
凡事亲力亲为,辛辛苦苦一年挣100万的100%,与责任下沉,配以薪酬激励机制,整合内部人才资源,为高级人才营造在企业内部创业的平台,打造自己的管理铁军,激活自己的嫡系部队,用平台型组织、系统解放自己,相对轻松地拿到1亿的1%,哪一种是相对平衡的投入产出方案?
3.2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饺子,还占据一个茶壶,这就是高成本。因此,学历、认知能力、工龄、内部公关等,不能作为薪酬的评价依据。需要强调以实现持续贡献的能力来评定。有潜力的人可以多给机会,但只有在机会上做出贡献才会考虑其晋升或奖励。
3.3合理的目标,是能看见山顶,也能看见登山的路。在一种分明的环境中把握一种“度”。接地气的饼才是最好吃的,也是最有信服力的,员工有足够的安全感相信企业可以支付奖励机制。
3.4个人付出和团队付出需要分开激励,没有一个人的额外付出是理所应当的。很多矛盾的起因都来自于追求公平与平等。但职位的差异势必造成权力的不同,所以我们能要求的不是平等,而应该是每件事的公平。
与此同时,辩证角度看,预算是为了企业的增长,而不是单纯的控制成本的投入。制定增长预算的基础是如何制定用于实现公司短期(本年度)、中期(2~5年)以及长期(5年以上)增长的资金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经营需要的是系统性思维,而不是跷跷板思维。成本的控制一定要导向企业的增长,如果成本控制住了,而企业没有任何增长或增长甚微,那这种成本控制等于判了企业死刑。
成本的增加带来企业更大的增长,则就是钱花在了刀刃上。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参考阅读:管理的本质是什么?
关于折旧如何分摊的问题
1.如果是生产用机械设备,折旧计入制造费用,月末与其他制造费用一样,在产成品,在产品,半成品之间分摊。借: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
2.一般在月末,制造费用会按一定的标准分配到各产品成本中做:借:生产成本:甲产品;借:生产成本:乙产品等:贷:制造费用;
3.某产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数量;
4.生产机器的折旧费用就是这样分配到单位成本中。
想知道大家对现在的工资分配有什么看法
退休了,就意味着在家养老了。我想无论是何人,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享受一样的养老金。这个和之前担当职务没有关系。因为,在担任职务期间,你已经享受了职务津贴或补助。既然退下来了,就不给国家做贡献了,就享受一样的工资。还未退的不包括。这样,比较公平。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