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工资分摊为什么没项目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将教师工资全纳入财政预算,统一标准按教龄发基本工资,怎么样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教师的绩效工资有多少是怎样分配的
三种绩效,三种分配。方法决定绩效的高低!
从2019年1月1日起,我们这里开始实行用于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的绩效工资政策,其实行的原则就是“奖勤罚懒”。
一种是随着工资按月发放的基础性绩效工资,属于个人的基本工资,它是随着个人的职称、工作年限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调整而调整的。也就是说,职称高,教龄长,当地经济比较发达,那么,教师个人的这块工资就非常理想。
这块工资属于个人,占个人总绩效工资的70%,别人没有机会享受它的。
——这是第一种绩效工资。完全属于自己。还有一种绩效工资,就是所谓的奖励性绩效工资。
这种绩效工资原来也是按照个人的职称教龄等等各方面决定高低的,应该是按照人头分配的属于个人的一部分工资。不过,个人没有支配权,不能由某个教师来决定。
这块工资的分配办法是有明确规定的。在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的基础上,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协商决定分配办法,在学校公示一周之后,所有的教师没有异议,即可上报,经过上级领导批准后,即可发放。这是某校2018年秋季拟订的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办法和结果。请看下图:
这块绩效工资如果处理不好,不少的教师一定会有说法的。
——这就是第二块绩效工资,有时候产生争议最大的就是它。还有一项绩效工资就是最近几年刚刚开始实行的年终效能奖。
有个地区是在2015年开始实行的。2015年和2016年的年终效能奖是一起发放的,是按照平均值即每人每年15000元的标准统一发放的。包括退休教师和离休教师都有,并且,标准相同。下面是这个地方的某位教师两年一次发放的效能奖。请看:
下面是某个地方2017年的效能奖:
有些地方已经把2018年的效能奖发到教师的手里了。
这种绩效工资的分配办法各地不一样,有的地方是按照个人的月应发工资的3~6倍不等的标准执行,具体的要看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好一些的地方肯定会高一些的。
有的人也把这种工资称为绩效增量工资。
——这就是第三种绩效工资,与当地经济有直接的关系。三种绩效工资,三种分配办法,办法的不同,教师得到的结果就会不同。
绩效工资越多,教师的生活水平就会越好!从而也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
三种绩效你都领到手了吗?
大家都来说说你的看法和想法吧!
职称工资包括什么内容
职称工资包含并且时时刻刻决定着在职与退休教师工资待遇的高低!
公办中小学教师的职称由低到高依次是:中小学三级、二级、一级、副高级和高级教师五个等级。它是对教师的一种专业技术人员职务的称呼,简称为教师职称。
一般情况下,刚入职教师在试用期内是没有职称的。在安徽省,硕士、博士研究生刚入职分别是二级和一级教师;本科毕业生试用期满即为二级教师。大专毕业须经过两年以后考核合格,才能定为二级教师。
实际上,职称本身没有工资的,不过,由于教师的工资都会受职称的影响,因而,很多教师习惯地把教师工资称为职称工资。
一般情况下,某位教师的职称越高,那么他的工资待遇就越高。
——岗位工资——从2010年实行岗位管理以后,教师的职务工资就改成了岗位工资。在此之前,工资中有四块,分别是职务工资、薪级工资、教龄津贴和职务薪级之和的10%。
现在教师月工资构成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教龄津贴(据说,现在已经没有了这块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
以上这些工资报酬都受到职称的决定性影响。
低职称的教师,他的岗位就低,高职称的教师,他的岗位就高。岗位高则岗位工资高。
看看吧,一眼就能看清楚的。职称是不是决定着岗位工资的高低?
——薪级工资——2006年是一次大的工资改革,将教师工资分为四块,其中的薪级工资就是一大块。
薪级工资是这样确定的:同样的工作年限,同样的任职年限,高一级职称就比低一级职称薪级级别低了很多,因而,薪级工资也就差了很多。请看下图:
看看吧,同样是7~8年的任职年限,二级教师和一级教师的薪级相差3个等级。这相差的就是工资。
所以说,职称决定着薪级工资的多少。
——绩效工资——在2009年1月1日实行的绩效工资也是和职称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同样是21年以上的教龄,一级教师和二级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明显是不同的。同时,绩效工资的调整也和职称(岗位)有关系。
这个是绩效工资有关文件中的内容。就是说,除了必须考虑的外部因素(所有的教师都一样要考虑)外,个人的因素主要还是岗位即职称问题。因此可以说,职称决定着绩效工资的多少。
——年终奖(绩效增量工资、效能奖等等)——很多地方已经实行的年终一次性工作奖励,也叫效能奖或者是绩效增量工资,也是当年最后一个月应发工资的若干倍数发放的。而应发工资与职称有什么关系,就不要再讲了。从而知道,这项工资也是被职称决定着。
以上是在职教师的工资,下面看看退休教师的养老金与职称有没有关系。
现在退休教师的养老金实行“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那么,长缴多得是指教龄长的教师肯定缴纳时间长,个人账户存储额必然多。但是,同样的教龄,不一样的职称,在职时工资相差甚远,那么,在同样的时间内,工资高的教师积存的个人账户存储额一定比职称低工资低的教师多得多。
这个道理或者说这个帐一般人应该都会计算。那么,退休后的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只要他们同时退休,在职时高职称教师就要比低职称教师领取的养老金高出来不少的数额。
所以说,职称工资决定着养老金的高低。
结语:这种与职称有关系的职称工资,只要你时刻地领取着,那么,你就会时时刻刻地受到决定性的影响!职称高,则职称工资高,那么,不管在职还是退休,你都会受到职称工资的深刻影响。
也就是讲:在职工资和养老金是由职称工资决定的!
年终奖金分配不合理怎么处理
我认为这种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要么烂在肚子里装作不知道,要么抓住要点,一击致命!以我嫉恶如仇的性格,我更倾向于后者!
首先,我先分享一下我今年刚经历的一件事今年我也刚刚碰到这种情况,因为公司重视所谓的新业务,奖金向从事新业务的新员工严重倾斜。我们一帮工作十几年二十年的老员工,虽然给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是奖金最高的仅仅能与新业务奖金最低的员工持平。
传统业务老员工几乎集体造反,然后公司副总过来压阵。基本的态度是:奖金分配是部门领导统计分配,公司领导开会讨论通过,不能变;员工如果继续闹事,明年奖金绩效按照50%发放;愿意辞职的,公司绝不挽留;留在公司的,就好好干活。当场,就有两个工作十几年的老员工递交辞职信,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我也是其中的一个,但是我没有另外两个那么冲动。我的打算是先把今年的绩效拿到手,工作呢能应付就应付,最重要的事是:找工作!我们留下来的十来个老员工几乎都是这种状态。
所以,以我们今年的经验来看,找领导能改变自己奖金数额的几率不大。
其次,你还有三年退休,情况特殊如果没有换过工作还有三年退休,应该是公司的元老级别的人物,有可能你们公司的总经理都没有你资格老。既然这样还怕什么?
年终奖表面上虽然是部门领导定的,其实背后一般都有分管副总压阵,对奖金分配方案有审查的权利。对于奖金的分配,是部门领导全面权衡之后做出的决策。
面对这种情况,你认输装作不知道,分管领导会觉得你软弱可欺;如果你去找部门领导,领导只会给你打哈哈。你要做的就是要么不出手,装孙子,要么一击致命。
根据我的分析,部门领导没用,找分管副总可能有点效果,找总经理绝对一击致命。
最后,针对问题的逐条分析1、部门领导分配年终奖了,因为我负责人事绩效,分配清单到了我这准备上报。
负责人事绩效的员工不参与部门年终奖分配这是有问题的,领导制定以后仅仅让你把绩效方案上报公司,这绝对不是公司设立人事绩效岗位的初衷。
这是攻击点之一。
2、我发现由于今年几个单项奖分别由几个领导分配,存在对不少人不合理的分配(包括对我)。
部门人事绩效负责人一方面对部门领导负责,另一方面也要对员工和公司负责,这应该是公司设立人事绩效岗位的初衷!当你发现不合理之后,有责任和有义务向部门领导反馈这一消息,并且有权利向分管副总和公司人力资源反馈。
这是攻击点之二。
3、我再3年就退休了,处理方法应该与年轻人有不同吧?
既然还有3年就退休了,一定跟公司签的是永久劳动合同。对于老人这么不尊重,部门领导绝对是新手,没有人在这方面犯错误。对于这种老人,有经验的部门领导就是把这种人供起来,我不找你的事,你也别给我添麻烦!
一方面公司不能辞退你,另一方面你也不会有什么晋升的希望,总之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谁怕谁!
这是攻击点之三。
综上所述,对这件事的处理方式就是:大大方方的去找领导,通知他这个年终奖方案存在问题,需要整改,我拒绝上报;如果不整改,我有责任和义务向分管副总和公司人资反应;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决,我会直接向公司总经理陈述上述事情。
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如何分配
大家好,我是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一起谈谈高校教职工的奖励性绩效工资。
工资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的核心内容。2011年出台的《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就提出:工资分配要体现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特点和分级分类的管理要求。过了没多久,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开始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将原来的工资体系改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基础性绩效、奖励性绩效和其他津补贴几部分,其中前两项比重很小,奖励性绩效成为了大头。我个人也是从那个时候实现了收入的跃升,以前养一套小房子都困难,涨了工资都准备换大房子了。
那奖励性绩效在高校是怎么分配的呢?简单来说就是分级、分类、看贡献分级很好理解,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实行以来,事业单位每个人都聘用在相应的岗位,比如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分为一二三四的岗位级别,一级一般是院士,二级一般是长江杰青等。相应的管理岗也有分级,比如正处一般是五级职员,副厅就是四级。当然,由于职务职级分离,教授聘期考核不合格,也会被聘为副教授岗位,正处年限长了也可能会聘为四级职员。而绩效津贴标准,是按所聘岗位来确定的。
分类也好理解,在高校,一般分为教师岗、其他专技岗、管理岗和工勤岗,每个岗位序列是不一样的,对应每一级的绩效津贴标准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专技高于管理、管理高于工勤。比如同样7级,专技7级是副教授三级,管理7级对应正科,前者工资标准高出后者很多。
看贡献就要多解释一下了。上面两点说的都是绩效标准,看的其实是一个人的身份,也就是以前的贡献。但这还不够,奖励性绩效津贴是一年考核一次,如果当年业绩突出,可能超标准享受津贴,如果当年业绩不合格,则可能降标拿津贴,甚至一分钱都拿不到。换句话说,奖励性绩效就是奖金。
高校教师的奖励性绩效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向
第一,奖励性绩效中有一部分为固定绩效。一般来说,除非是脱产进修、全年旷班、病休等情况,高校教师每个月都能固定领一部分奖励性绩效。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不能完全看业绩,也要看工作量,平时只要按要求上课,就可以拿到至少50%的奖励性绩效。此外,由于奖励性绩效金额比较大,如果集中到年底来发,扣税太多,平时基本工资部分又太少。所以,奖励性绩效都是平时每月发一部分,年底再发一部分。
第二,高校教师的年度绩效考核非常复杂。管理岗考核很简单,到年底大家一起来投票,评个优秀合格,由于管理岗的业绩很难评价,所以就算优秀也不会多发(个别高校可能会多发5%到10%)。但教师岗位就不一样了,有一整套计算公式,一篇论文,四区算几分,二区算几分,顶级期刊算几分,一节课,教授上算几分,讲师上算几分,还有项目、奖励,带学生实习、指导研究生、指导本科毕业设计、指导大学生竞赛,等等,内容太多了,很多老师自己都搞不懂怎么算出来的。虽然考核体系如此繁琐,老师们也常常吐槽,但真考核起来,老师们比什么时候都较真。毕竟真金白银。
总的来收,高校薪酬制度改革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很多人对职称评审关注更多一些,对绩效了解不多。实际上,绩效津贴也是影响老师收入的一大关键,绩效工资改革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将教师工资全纳入财政预算,统一标准按教龄发基本工资,怎么样
支持!因为这样做比按职称定基本工资公平多了。因为教龄是真实存在的事物,它可以概括一个老师所有劳动的总和,这个概括是职称所无法做到的。
另外,教师职称只是反映一个人的专业技术能力,至于某位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况到底怎样,职称是反映不出来的。职称低者做得好、做得多,职称高的人做得差、做得少,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因为教师的工作是一项主动性很强的工作,他是一个良心活,职称的高低并不能成正比地决定某位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工作业绩。
因此用教龄来发工资,比用职称来发基本工资要公平合理得多,而且会有效消除"职称评聘"给教育带来的诸多矛盾和困惑,使教育回归和谐和安宁。
那么教龄少的年轻人就有点不高兴了,正是血气方刚、大显身手的时候,工资少了,也就没了干劲。这个矛盾,可以通过奖励性绩效工资来解决,干得多,干得优秀,可以给予较高奖励。这样,年轻人的积极性也就能调动起来了。
有人说,有的教师是中师毕业,就业早,教龄长,而现在的教师大多是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在教龄计算上就有点吃亏。中师从事教育事业是历史原因造成的,随着中师生的逐渐退休,大学毕业生的占比将越来越高,而且可以在工资上单列学历津贴,学历越高,津贴越多。因此,从长远来看,从大局着想,以教龄为主、以学历为辅来计发基础工资这个方案应该能够普遍接受。
总之,要让教师静心工作,基础性工资分配要尽量做到普惠性、均等性和贴近工作实际,这样是最有利于和谐稳定的,而以职称来确定基础工资是无法达到以上三点的,反而使教育内部带来很多矛盾和产生一些不和谐甚至不稳定的因素。那种以为靠职称来拉开工资距离就能促进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观点,纯粹是理论上的推演,是纸上谈兵,根本不符合教育实践。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