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国际空间站如何分摊费用的一些知识点,和国际空间站如何分摊费用的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外国人用中国太空空间站要付费吗
当然,这肯定是要费用的,一,国外宇航员乘坐我国神舟飞船去空间站,至少在飞往空间站的前半年是要来我国统一培训的,其中包括中文学习,培训费、吃的,住的都是要钱的,这至少得要个几十万吧,当然这是小钱。
二,乘坐神舟飞船是要购置席位费,这个起步在千万美金之上,比如在2018年,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单个席位报价是8110万美金,我国如果报个4000万美金,这不算多吧,一去一回就是要8000万美金。
三,空间站上的宇航员一天至少消耗100万美元之上,为什么这么贵,比如一公斤物品运送到太空,光火箭成本就要差不多2万美金,如果要运送到空间站,成本再增加1倍,那就是需要4万美金,如果一名宇航员一天消耗3斤物体和3斤饮用水的话,那就是需要24万美元。
这只是伙食费,人还需要呼吸氧气,还需要租借科学设备,所以一名国外宇航员给报价100万美金根本就不多,如果它们的宇航员在太空待1个月,就是需要3000万美金。
所以国外一名宇航员要进入中国空间站没有个把亿美元,肯定是行不通的,别以为这很贵,其实中国空间站的研发投入要以100亿美元来计算,个把亿又算得了什么呢!
中国空间站将来能否对全世界开放
2024年左右位于40万米太空外且重达400吨的国际空间站就会报销。那么太空中将只剩下中国建造的空间站。由于各个航天大国都知晓国际空间站即将报销,且大家都没有想法继续爆射新的国际空间站。只好把主意打到将于2022年完工的中国空间站身上。不过,我们并不像某些人为了自己一己私利,专门把个别航天大国排除在外。而我们早早就阐明中国空间站对外开放。这不,近期就有成果向大家展示。
来自17个国家的9个项目从最初的申请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批次进入中国空间站。同时也向大家阐述中国空间站不仅属于我国,还属于世界。以及标志中国空间站的国际合作进入到新阶段。
事实上,我国打造空间站不仅是为了自己使用,同时还给全世界提供便利。然而,就在这次合作项目出来之前,我国向大家宣布要把中国空间站对外开放使用时,有两个国家突然非常激动,认为我们是想把他们拒之门外。这俩国家分别是美国和日本。相信大家都清楚美国当年为了自己利益,直接拒绝我们参与国际空间站项目。目的就是为了打压我们。然而,它们没有想到我们单凭一己之力就搞出空间站,虽然说体格没有国际空间站那么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实验设施还是有的。
不过,我国对外开放国际空间站是有前提和标准的。无论使用自己研制的航天器,还是使用我们提供的航天器都必须按照我们的标准来执行,否则恕我们不接待。这样的标准也气坏美国人,他们直言自己在空间站项目上有很多先进的标准,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标准来,为何要参考中国标准呢?那是因为这是中国空间站,必须由我们说了算。如果你们嫌弃要准守中国标准,那么你这个号称经济科技的头号强国完全可以自己再造一个空间站。何必在这寻求跟我们的合作呢?
还有日本一直嫌弃我们收费标准贵,单次费用在1亿元左右。但是他们也知晓空间站带来的好处。这不,忍痛花费1亿巨资急忙提交项目。而首批合作国家中就有日本,却没有美国。可能是因为美国放不下高冷的面子。
中国空间站这是首次向世界开放,这体现了中国的自信和担当。完完全全不是小心眼国家所能比拟的。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航天局早早就让宇航员学习汉语,毕竟在中国航天站上工作,不会汉语能行吗?要想加入中国空间站,除了严苛的标准外,汉语也是一道关卡。小伙伴你们说是不是,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为什么我国空间站不建造成国际空间站那么大
中国空间站从整体规模上看比国际空间站要小的多,但是空间站内部可供使用的空间,和国际空间站内美国、欧洲航天局以及日本三个舱段之和差不多,所以我国空间站并不小!
神舟十三号已经发射十多天时间了,中国空间站第二批航天员正按照既定规划,有序的进行着空间站建设和验证工作。按照目前的建设进度,我国空间站有望在2022年底建成并投入正式运营。
而国际空间站服役时间早已经超过了设计年限,虽然还能继续运营,但很多零部件已经老化,预计2024年前后会退役,届时中国空间站将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在轨运行大型空间站。
很多朋友可能比较关注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空间站既然是后来建设的,为什么建造规模要比国际空间站小很多?是资金不足还是技术有限?我们来分一下这个问题。
1、中国空间站比国际空间站小多少?国际空间站是以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和加拿大为主导,16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建造运营的大型空间站,它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耗时最长且涉及国家最多的空间国际合作项目。
国际空间站以桁架为主轴,各个参与国家的舱段挂靠在桁架上,面积最大的是16块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功率在110千瓦左右,能够为空间站各个国家的舱段提供运营所需的所有电力。
国际空间站总长109米,宽88米,面积相当于两个足球场那么大,空间站内部空间总计约为1200立方米,总重超过了420吨,这简直就是座庞然大物。
也正是因为规模庞大,美国和俄罗斯从1998年开始建造,到2010年建设完成,前后一共耗时十多年时间,实施了30多次大型火箭发射,才把各个舱段以及组装所需的零部件,全部运送升空。
相比之下,我国空间站就要小的多,目前已经在轨的舱段是天和核心舱,这是航天员在轨生活的主要舱段,舱内配备了完整的航天员生命保障系统。今后还有两个实验舱将分别发射升空,承担主要的太空实验任务。
天和核心舱的空间一共有110立方米,这跟一个套内面积40平米、房本面积5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大小。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对接完成之后,我国空间站的总重量将达到100吨出头,这在整体上要比国际空间站小很多,光重量就相差320吨。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空间站太小呢?其实不是的!国际空间站虽然大,但它是16个国家共同参与运营的,也就是说这些国家分摊之后所能使用的空间并不大,哪怕是占主导地位的美国舱段,其空间大小都没有我国空间站的可利用空间大。
所以说从,整体规模上来比较,我国空间站比较小,但从单个国家可利用空间的大小来看,我国空间站拥有绝对优势。
2、为什么我国空间站不造那么大?接下来看看我国空间站为什么不造那么大,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理由:
1、节约成本
建造空间站是需要花费高昂成本的,不仅前期研发费用高,而且建成之后的运营阶段,每次发射任务都需要花费巨额资金。
国际空间站从研发到建成,再到运营至今,16个参与国家先后一共花费了1600亿美元,这对任何单独一个国家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
而我国空间站不造那么大,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成本考虑,在满足太空实验的前提之下,建造一个大小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空间站是有必要的。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空间站包括研发费用在内,初步预计需要500亿人民币,虽然也是一笔巨款,但相比国际空间站的费用不值一提。
当然了,空间站建成后全面运营阶段,还会产生一些运营费用,但整体上比国际空间站要少的多。所以我国空间站不造那么大,节约成本是主要原因之一。
2、够用就好
建造空间站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科研,在距离地面400公里左右的太空上,空间站内可以长期保持微重力环境,这在地面上是无法做到的。
我国建造空间站,当然也是为了进行各种太空实验,验证生物在失重环境下的生长繁衍,研究人体在太空环境下的变化,还有太空医疗等前沿科技。
中国空间站建成之后,三个舱段一共将安放16个实验柜,其中天和核心舱安放4个,两个实验舱分别安放5个和7个,大部分太空实验都将在这些实验柜里完成,这些实验柜完全够用了。
从航天员生活空间来看,天和核心舱配置了工作区、生活区、睡眠区、卫生区、就餐区、医监医保区和锻炼区六个区域,完全足够3位航天员长期在轨生活。空间站建成之后,又会增加两个实验舱,届时在轨轮换都不成问题。
所以说,无论是从科研方面考虑,还是航天员长期在轨生活上看,我国空间站的大小完全够用。
3、我国空间站有哪些优势?由于我国空间站建造时间比国际空间站晚十几年,这让我国空间站拥有后发优势。也就是说我国空间站使用的各种零配件要更加先进,拥有更多的优势。
比如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国际空间站只有15%,而我国空间站达到了30%,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空间站的太阳能电池板面积虽然小一倍,但发电功率跟国际空间站是一样的,都是100千瓦左右。
另外,国际空间站是16个国家参与建造的,涉及国家众多,这让它的建造进度非常缓慢,先后花了10年时间才完成。而我国空间站是完全独立自主研发运营的,在发射任务更加紧密,建造过程也更加可控,建造速度也就更快,预计明年就可以建成。
除此之外,中国空间站装配的各种望远镜的性能参数也都是当前航天器上最先进的,中央电脑的性能也远远超过了国际空间站。所以说,我国空间站相比国际空间站而言,具有后发优势和独立自主的优势。
4、结语我国空间站已经进入建设与验证的关键阶段,神舟十三号三位航天员将用六个月的时间,完成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任务。
至于我国空间站为何不建造那么大,相信大家都心中有数了,中国空间站是我国独自拥有的空间站,可使用空间比任何一个国家的空间站舱段都大。
关于这个话题就介绍到这里,读者朋友们还有其他问题的,可以在下方评论区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