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固定资产分摊到成本的方式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固定资产成本怎么摊销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为什么要区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按照成本习性可将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类。
变动成本:凡成本总额在相关范围之内随着业务量的增减成正比变动的称为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凡成本总额在相关范围之内不随业务是的增减的成本,称为固定成本。
在成本习性分析“本一量一利“方法中运用,以及其他有关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业绩考核中广泛应用。
企业常见的合理避税方式有哪些
合理避税是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用合法的手段和方法,来达到纳税人减少缴纳税款的经济行为。但并不是所有的税都能规避,有些税是企业不得不交的,另外一些税是可以通过技术系统来操作少交或者不交的。
下面介绍一下如何避税,企业老板们应该知道的7个避税的方法!
1,注册地避税
注册地避税是根据某一地区或城市的优惠政策,你可以去那个地区注册企业,这样,你就可以享受在那个城市的税务优惠政策。在目前,只要是经济特区或者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老市区以及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区、或者保税区设立的生产、经营、服务型企业和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的企业,都能够享受到较大的优惠政策。
2,优惠政策避税
优惠政策来说,要看国家的税务政策方法,比如,高新技术企业,申请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减少缴纳10%的企业所得税,按照利润的15%缴纳,注意,如果是非高新技术企业,则需要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
3,管理费用避税
一个企业的经营,想要合理合法的避税,可以尽量缩短折旧年限,这样折旧金额增加,利润减少,所得税少交。
4,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避税
a,每月开票额不超过十万,免收增值税及附加税。(适用于增值税普通发票)
b,每月开票金额不超过十万,免收教育费以及地方教育费附加。(适用于增值税普通发票)
以上是2点小微企业优惠政策避税条件。
5,专利避税
如果一个公司里面,老板或者员工拥有个人专利,并且将这项专利提供给了公司使用,公司在对待个人的专利时,可以为其合理估价,并以有价入股的形式,签订合同纳入公司使用。这样的话,专利就会成为公司的无形资产,会计人员则可以采用合理摊销的方式,将其计入成本费用,从而减少利润,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6,进项抵扣税
一家公司,一项销售行为,如果又涉及服务,又涉及货物,那么就是混合销售,要注意的是,这其中又两个要素,一个是必须是同一项销售行为,另一个是必须要涉及服务和货物。
比如说,一家生产设备并且提供安装服务的商家,肯定是想做低材料价格,做高安装服务价格,让原本应该征收17%材料增值税销售额变成了征收11%的建筑服务销售额,以此可以提升税后收入,降低增值税负担。虽然对于购买方来说,则更加希望获得更多的进项抵扣税,从而提高报销额,在双方的想法发生冲突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在税务往来中被对方筹划,导致自家多缴税。
所以,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最好的方法,就是依法计税,分别计税。
7,法人与股东关系避税
比如,一些公司出资买了房屋或者汽车,却将权利人写成了股东,而不是付出资金的单位,并且这一笔资金,也没有在账面上列示股东的应收账款或者其他收款。
以上7种方法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企业,但是不管你的企业目前必须交了多少税,特别是电商企业,目前多数电商企业未来一定是有税务风险的。
1,网上交易的累计金额大
2,仓储面积和仓库存货数量大
3,办公场所的人员和设备数量多
4,个人金融账户因资金流动量较为频繁
5,办公场景、纳税身份和纳税申报额度存在反差
6,纳税申报数据(A值)与实际交易数据(B值)不符,A/B值10%以下
可以说,目前多数电商企业都有以上6个问题中的其中一个,只要存在一个,绝大多数早已列入税务局的稽查名单,也就是说,你的电商企业存在税务风险。
如何把产品生产成本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是成本核算的最后一个步骤。企业应当根据月末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产品成本中各成本项目费用比重的大小,以及企业成本管理有关基础工作的好坏等具体条件,选择合理的分配方法。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算法、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算法、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约当产量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法、定额比例法等。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有些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例如采矿业、食品业等,月末虽然有在产品,但在产品数量很少,算不算在产品成本对于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很小,此时,为了简化产品成本计算工作,可以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因而,当月归集的生产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即每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就是本月完工产品成本。【例8-1】某食品加工企业采用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进行产品的成本计算。某月该企业共发生生产费用29074元,其中原材料费用19036元,直接人工费用6780元,制造费用3258元,本月企业完工产品100公斤,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故忽略不计。要求:计算企业当月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由于该企业采用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进行产品的成本计算,所以本月企业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即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29074元(或19036+6780+3258=29074元)其中,直接材料项目总成本:19036元直接人工项目总成本:6780元制造费用项目总成本:3258元本月完工产品单位成本:29074÷100=290.74元其中,直接材料项目单位成本:19036÷100=190.36元直接人工项目单位成本:6780÷100=67.80元制造费用项目单位成本:3258÷100=32.58元二、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算法有些企业生产的产品,例如钢铁业、化工业,各月末在产品的数量较少,或者月末在产品的数量虽大但各月间在产品数量比较稳定,此时,可以采用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算法,即各月末在产品成本按某一个固定数计算。如果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少,则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就较小,两者的实际成本的差额也较小,对于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没有多大的影响;如果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但各月间数量稳定,则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也相差不大,对于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的影响同样不大。所以,为了简化产品成本计算工作,在这两种情况下,各月在产品成本可以按某个固定数计算。采用这种方法,由于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一样,当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就是该月完工产品成本。一般情况下,为了避免在产品成本与实际成本相差过大,企业应当在每年年终时,对在产品进行实地盘点,根据盘点的在产品的数量情况,重新计算确定本年末在产品成本和下一年度各月的在产品成本。【例8-2】某企业主要生产A产品,其生产较为稳定,各月间月末在产品数量平稳,变动不大,故企业采用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算法计算A产品成本。经测定,企业各月末在产品总固定成本为9800元,其中直接材料5000元,直接人工3200元,制造费用1600元。本月月初在产品90件,本月投产800件,本月完工805件。本月发生生产费用144900元,其中直接材料84525元,直接人工40250元,制造费用20125元。要求:将生产费用在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企业采用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算法,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相同,均为9800元,故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为1449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为9800元。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144900元其中,直接材料项目总成本:84525元直接人工项目总成本:40250元制造费用项目总成本:20125元本月完工产品单位成本:144900÷805=180元其中,直接材料项目单位成本:84525÷805=105元直接人工项目单位成本:40250÷805=50元制造费用项目单位成本:20125÷805=25元月末在产品总成本:9800元其中,直接材料项目成本:5000元直接人工项目成本:3200元制造费用项目成本:1600元三、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算法有些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直接材料费用在成本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间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如酿酒、造纸和纺织等行业,月末在产品可以只计算材料成本,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因为,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间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的产品,每月末应当计算在产品成本。且该产品成本结构中材料费用所占比重较大,人工费和制造费用所占比重较小,月初、月末在产品的加工费用相差也较小,对于完工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不大。所以,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在产品可以不计算人工费和制造费用,只计算原材料费用。采用这种方法,本月完工产品成本等于月初在产品成本(材料成本)加上本月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再减去月末在产品成本(材料成本)。【例8-3】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此产品成本结构中原材料费用约占总成本费用的70%—80%,为简化成本核算,该企业采用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算法计算产品成本。某月企业月初在产品成本为5150元,本月发生生产费用68000元,其中直接材料费用为54000元,直接人工费用为9000元,制造费用为5000元。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企业月初在产品100件,本月投入1200件,本月完工1000件。要求:将生产费用在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企业月初在产品100件,本月投入1200件,本月完工1000件,则月末在产品数量为:100+1200-1000=300件。企业采用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算法计算产品成本,故企业月初在产品成本5150元为月初在产品中所包含的原材料费用。直接材料项目本月费用合计:5150+54000=59150元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故直接材料项目本月费用合计数59150元应按本月完工产品数量和月末在产品数量的比例进行分配。直接材料项目费用分配率:59150÷(1000+300)=45.5元本月完工产品应负担直接材料费用:45.5×1000=45500元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直接材料费用:45.5×300=13650元或:59150-45500=13650元本月发生直接人工费用9000元,制造费用5000元全部由本月完工产品负担。则,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45500+9000+5000=59500元本月完工产品单位成本:59500÷1000=59.5元其中,直接材料项目单位成本:45500÷1000=45.5元直接人工项目单位成本:9000÷1000=9元制造费用项目单位成本:5000÷1000=5元
固定资产折旧完了怎么办
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基础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产业革命)以前,会计上几乎没有折旧概念,此后,由于大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铁路的发展和股份公司的出现,使人们产生了长期资产的概念,并要求区分"资本"和"收益",因此而确立了折旧费用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费用。固定资产模拟卡片式管理折旧概念的产生即是企业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转变的重要标志,其概念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以及体现这一制度要求的配比原则。按照配比原则,固定资产的成本不仅仅是为取得当期收入而发生的成本,也是为取得以后各项收入而发生的成本,即固定资产成本是为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期内取得收入而发生的成本,自然与收入相配比。折叠编辑本段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是用来生产产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价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计入到产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摊销。这就是固定资产为什么要计提折旧的原因。固定资产折旧但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他的成本摊销的期限不应该仅仅是一年,而是他的使用期限。因此需要合理估计每个期限要摊销的成本,这就是每年的折旧额和摊销额。如果在购买时直接全部摊销,则当年费用很高,利润减少,而以后年度利润高估。这都是会计所不允许的。固定资产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能够连续在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而其价值则是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逐渐地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这部分转移到产品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就是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完了怎么处理?一般,提完折旧后,如果继续使用,先在账上挂着,账面价值为固定资产的残值。如果固定资产提完折旧后,不再使用,则由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等清理申请,按公司内控程序将固定资产清理,残值变卖后,做账:
借: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借: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借:现金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将固定资产清理余额转入营业外收入/支出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或: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结转后,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无余额。
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完后,残值如何处理?
1、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残值挂账,等到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再进行帐务处理。残值就是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剩余的价值,也就是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之前预计的残值。
2、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残值帐务处理
(1)将固定资产转出
借:固定资产清理(原值-折旧)
借: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2)结转残值时(暂不考虑残值变价收入)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财务固定资产折旧已经提完,原值怎么办?
折旧已提完,应停止计提该设备的折旧,设备可继续使用。即已计提完折旧但仍然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在计提折旧...账务上不需做处理,因为,既不需要计提折旧,也不需做固定资产清理处理。待设备报废时,做固定资产清理即可,即在报废时按固定资产清理处理账务。
借:固定资产清理(原值-折旧)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原值)
出售取得收入: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结转固定资产清理:
收益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损失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降低企业内部成本的方法有哪些
成本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开支和支出。由于企业成本涵盖的内容广,驱动成本的因素多,往往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核心,也是最让管理者头疼的难点。
经历了在企业长期成本管理的实践,我总结下来,企业降低内部成本,需要坚持以下四项基本原则和步骤:
1.保持初心
2.分治原则
3.因本施策
4.PDCA
一、保持初心曾经干出两个世界500强企业的日本神级人物,稻盛和夫说,收入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利润就会跟着来。企业降低成本的目标,是为企业的根本目标,增加利润而服务的。
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忘记了这个根本目标,变成为了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则会本末倒置,导致最后浪费了资源反而没有达到增加企业利润的目标。
比如,研发人员为了降低产品的设计成本,选用了低成本劣质的器件,最终导致公司的产品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不仅没有降低企业产品成本,反而导致企业要支付高额的赔款,还影响了产品的价格和销量。
因此,企业所有的成本降低是要为企业的利润目标服务的。企业在做任何成本降低的工作,需要抬头先看清楚自己的大方向是否跑偏。
二、分治原则分治原则,用在企业的成本管理方面,就是说把企业复杂多样的成本,分类分要素来管理,降低单个问题的复杂性。也就是俗话说的“定一个小目标“。
企业成本的形态是多样化多层次的,采取向下穿透的分治原则,可以分成两个维度。
不同行业的企业,成本构成也不同。我们下面就以成本管理最为复杂的制造业企业为例来说明,分治原则下,成本的两个维度。
1.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分类)
制造成本是指为了制造具体产品而产生的成本,或者能够对象化到具体的产品上的成本。比如,产品的物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与企业的经营期间更相关,不能或者不易于对象化到产品上的支出。
狭义的成本,往往是指制造成本。而广义的成本则包括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开支,包括期间费用。
2.物料成本和服务成本(要素)
物料成本,是企业为了经营而采购的实物,可以是生产物料、研发物料。(企业投资固定资产,是投资活动,通过折旧的方式进入成本,这个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中。)
服务成本,是企业采购服务的支出。包括了支付给内部员工的劳务支出,及支付给外部向第三方采购的各种劳务支出。比如,企业支付的房租是向房东采购的租赁服务,企业支付住宿和交通费,是向酒店、交通运输服务业采购服务。
企业具体在进行成本管理的时候,还要对物料和服务成本按照具体支出行为进行细分。比如,生产物料、制造人员工资、厂房租金、生产电费、销售人员工资、广告费用、等等
三、因本施策按照不同分类和不同要素的成本,找到驱动成本的动因。对应不同的成本动因,选用不同的成本降低方法。同样重要的是,降低成本的策略是对着人的,因此降本的策略是要对应到企业不同部门的人员。
比如,驱动产品物料成本的是研发设计、物料采购、生产耗用。那么对应的成本降低策略就要从,研发设计降本、物料采购降本、生产耗用降本的来具体部署降本的策略。
下图是从方法和思路方面总结的企业降成本和成本管理的结构例子。
具体的降成本策略是从哪里来呢?当然是要激发具体实施的部门来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步骤。
这就是华为任正非说的,”小建议,大奖励!“,也是稻盛和夫”阿米巴“的精神。
外部专家提供的是工具和思路,而真正有效的具体降本的措施,需要激发出每天都在具体做事的人主观能动性。
另外,在进行成本动因分析的时候,涉及到企业中的每个部门和人员,最容易在复杂的成本分摊、大量的数据和动因拆分中迷失了降成本的方向。
巴菲特说:“宁愿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
这个时候,抬头往上看,保持初心!
四、PDCA最基本的原则,走到哪里都适用,而且是相互印证的。科学管理方法戴明环PDCA和管理大师德鲁克的目标管理在企业成本管控应用中有其异曲同工的意义。
PLAN计划:在成本管控中,要树立目标和计划,这是P(Plan)计划的过程。比如我们要降低企业的制造成本中的产品设计成本,那就要跟产品研发和设计团队,制定设计成本降低的目标和计划。
在计划的阶段,需要说明的是该项降成本工作的目标、具体动作和措施、时间要求。比如研发设计降低的具体研发部门和人员、产品成本的下降的目标金额、采用是器件替代还是设计优化,老产品库存消耗时间、新产品生产和销售时间等。
DO执行:按照在计划中规定的动作和时间、部门和人员执行。
CHECK检查:这个检查,和很多管理中说的控制、跟进是类似的。就是在成本降低计划执行的过程中,不断的对比实际完成的情况和计划、目标的一致性。并在过程中,对执行的效果和差异,进行分析、评价、讨论。
比如,在研发设计降本的过程中,设定固定的检查时间点。视企业的设计周期而定,可以是每周、每月、每季度。
ACT处理:在这个步骤中,要对检查步骤中发现成本降低过程的差异和问题点进行处理。处理具体分两个方面,对于检查发现正确的动作,可以进行加强和固化;对于发现的问题点,可以根据原因对成本降低计划、目标进行修正和优化,从而进入到下一个PDCA的升级循环中。
如此周而复始,但企业在这个循环中,是在不断学习、验证、修正中不断迭代升级。这样不仅仅是降低了企业的某项成本,更重要的是形成了成本控制的组织和流程,能够确保企业不断优化成本,持续提升竞争能力。
上面介绍的就是企业在成本降低中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步骤。
成本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种类繁多,驱动原因复杂。
尤其是制造企业,往往还和财务的成本核算和计量方法交织在一起,让管理者对成本管理仿佛是雾里看花。
但无论成本的管控的表现和过程是什么,我们解决问题都需要,回到企业的基本目标。
回归基本面!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固定资产分摊到成本的方式和固定资产成本怎么摊销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