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正文

冬至节郏县文化习俗(那一年的腊八)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宋苏轼天欲雪,我们就应该全心全意置办年货、杀猪宰羊、欢欢喜喜、准备过年。你不能只知道吃腊八粥。苏东坡曾经写过夏日的西湖,禅房里烧着上好的木炭和名贵的檀香,老妻正在做腊八粥,呼呼地吃粥,好像还闻着禅房里竹木、蒲草的清香。中国老百姓有吃腊八粥的传统习俗,又叫佛粥、福寿粥、五味粥和七宝粥,故寺院取香谷及果实造粥以供佛...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宋 苏轼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

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

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

兹游淡薄欢有余,到家恍如梦蘧蘧。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八日,也就是腊八。腊八是一个大日子,按照老一辈的说法,过了腊八,我们就应该全心全意置办年货、杀猪宰羊、欢欢喜喜、准备过年。腊八这一天,当然要吃腊八粥。不过,你不能只知道吃腊八粥。

腊八节怎么过,我们看看苏东坡怎么说。《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这首诗的题目已经告诉了我们:苏东坡当时在杭州,腊八这一天,来到西湖孤山,寻访惠勤、惠思二位高僧。

苏东坡曾经写过夏日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而冬日的西湖,同样美得不可方物:“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人们都说:晴西湖不如雨西湖,雨西湖不如雪西湖。苏东坡,早就领会到了这一点。大雪将至的西湖,楼台与山峦,依稀明灭仿佛仙境;水落石出,鱼儿水中游;林木深深,鸟儿的天堂。这样的日子来寻访高僧,正是时候。

“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好端端大过节的,不在家里陪老婆孩子,家务一百样不干,一张嘴就振振有词:“我出去找二位高僧讲佛法。”实际上,是当甩手掌柜自娱自乐。

来到西湖边,走过“断桥”,踏上“孤山”。原来,断桥不断,孤山不孤。高僧们在干嘛?“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好一方清净的所在,里里外外散发着竹木与蒲草的清香,禅房里烧着上好的木炭和名贵的檀香。二位高僧打坐、午睡,饮茶、对弈。

快乐时光总是飞逝。不知不觉,已是下午,黄昏将至。驴车驾驶员从外面探进脑袋,已经是好几回。天色愈加晦暗,看来这个腊八,一定是要下雪的。好了好了,打道回府。出来之前,老妻正在做腊八粥,应该也已经熬好了。“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归途回望,只见老木寒云,只见佛塔上鹰隼盘旋。

回到家里,已经是掌灯时分。呼呼地吃粥,老妻免不了几句唠叨:什么访高僧、讲佛法,就是贪玩鬼混。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恍恍惚惚中,好像还闻着禅房里竹木、蒲草的清香。吃完两大碗粥,道了声:真香!丢下饭碗,忙不迭铺开笔墨纸砚:“我得赶快把今天的游玩记下来!要不然,过了腊八就给忘了!”

这,就是那一年的腊八,那一年的东坡。

腊八节习俗

腊八节:喝腊八粥。

腊八节(阴历十二月初八日),中国老百姓有吃腊八粥的传统习俗。

“腊八粥”又叫佛粥、福寿粥、五味粥和七宝粥。据《辞海》“腊八粥”条中云:“十二月八日为释迦牟尼佛成道日,故寺院取香谷及果实造粥以供佛。其后民间亦相沿成俗。”

据载,中国有的寺院在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金本盂,到处沿街(途)化缘,将收集的米、粟、枣、麻、果仁等材料造成腊八粥,分发给民众,吃了据说会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人们叫它做“佛粥”。南宋陆游有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而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一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寺僧每日把化缘得来的剩饭曝干,积一年到腊月初八煮粥,供信众享用,称为“福寿粥”。

至今,中国东北、西北、江南等地区,人们仍保持着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节吃什么

腊八粥

腊八粥制作原料大米50克,黄小米50克,粘黄米50克,糯米50克,秫米(粘高粱米)50克,红小豆100克,莲子100克,桂圆100克 花生米100克,栗子100克,小红枣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

1、先将莲子去衣去心放入碗中加水浸没,再放入蒸笼,用旺火蒸约1小时,蒸熟取出备用。

2、将桂圆去掉皮、核,只要肉;将栗子剥掉壳及衣。

3、锅内放入适量的水,然后把秫米、红小豆、花生米、小红枣洗干净倒入锅内煮,待煮成半熟时,再将大米、黄小米、粘黄米、糯米洗干净倒入锅内一起煮,待锅开后,再用微火煮。将粥煮熬到七八成熟时,把蒸熟的莲子倒入粥内搅拌均匀,开锅后再煮一会移下火来,盛入清洁消毒的锅内,撒上白糖。如今超市里有配好了的腊八粥原料,但您也可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以及身体状况选择腊八粥的配料,熬出的腊八粥会独具特色。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 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 同翡翠碧玉。

腊八面

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腊八由来

腊八节因腊日而来,是农历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日期为腊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腊”的含义有三:

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

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腊者,逐疫迎春”。

腊八历史

自上古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祀记·郊特牲》说蜡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块,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

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佛教传入,把腊八节定为佛祖成道日。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为了纪念而始兴“佛成道节”。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

从此,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 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民间顺口溜: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今天腊八,美味腊八粥你会做吗?

本文部分来源大诗兄说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