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正文

利息费用各项分摊依据(利息费用各项分摊依据是什么)

本文目录等额本息年化和月利息的关系如何计算关联企业间借款不能扣除的利息支出等额本息的本金和利息的比例等额本息利息如何计算平均分摊法计算公式等额本息年化和月利息的关系月利息。...

其实利息费用各项分摊依据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利息费用各项分摊依据是什么,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利息费用各项分摊依据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等额本息年化和月利息的关系
  2. 如何计算关联企业间借款不能扣除的利息支出
  3. 等额本息的本金和利息的比例
  4. 等额本息利息如何计算
  5. 平均分摊法计算公式

等额本息年化和月利息的关系

月利息,想必这个词汇应该是最近几年贷款公司发明出来的。为什么这么讲?

最近两年,我经常会收到贷款公司的来电。电话中,他们的口头禅普遍是:“姐,你需要贷款吗?我们公司现在贷款利息可以做到3.5哦”

3.5的年化,是不是利息很低?

因为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说话套路,需要资金的一方就会继续与这个贷款公司的人密切接触。

但是等到接触之后,你才会发现:所谓的利息只有3.5,并不是年化,而是月利息。

如果一个月的利息是3.5,那么一年的利息就是4.2,当然,我这里只是做一个比喻,并不是说市场上所有贷款的年化只有4.2,多数都是比这个高的。

特别是像现在贷款相对比较难审批的时候,那么贷款利率肯定相对更高

贷款公司以月利息的方式来诱惑那些需要资金的人,一来所谓的利息只有3.5,并没有直接阐明自己是年化,这并不构成欺骗消费者。二来以更低的利息来自报门户,也更容易发展潜在客户,促成贷款交易。

所以所谓的月利息,无非就是把年化分成了12个月来划分,而等额本息,无非就是贷款之后选择的一种还款方式。

举个简单例子,如果贷款十二万,贷款期限一年,年化是6.0,那么利息就是5.0,按等额本息还款,每个月除了还本金1万,然后还要支付5.0的月利息

说白了,就是把总的本金和利息,平均分摊到每一个月去还款。

如何计算关联企业间借款不能扣除的利息支出

新《企业所得税法》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其接受关联方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的比例,金融企业为5∶1,其他企业为2∶1。但是如果企业能够按照规定提供相关资料,并证明相关交易活动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或者该企业的实际税负不高于境内关联方的,其实际支付给境内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一个企业同时向多家关联企业借款,同时借款利息超过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该企业不能税前扣除的关联利息支出时,一般要分四步进行。第一步,计算出超过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所支付的利息。第二步,用关联利息支出总额扣除第一步计算出的数额(以下简称不超金融利率利息),再计算超过关联债资比例的利息支出。《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第一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不超过以下规定比例和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计算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在发生当期和以后年度扣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9〕2号)第八十五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六条所称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利息支出,应按以下公式计算:不得扣除利息支出=年度实际支付的全部关联方利息×(1-标准比例÷关联债资比例)。其中:年度实际支付的全部关联方利息,包括实际支付的利息、担保费、抵押费和其他具有利息性质的费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实际支付利息”是指企业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计入相关成本、费用的利息。标准比例,是指财税〔2008〕121号文件规定的比例,即:金融企业为5∶1,其他企业为2∶1。对于标准债资比例部分的利息支出,准予税前扣除。关联债资比例,是指企业从其全部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简称关联债权投资)占企业接受的权益性投资(简称权益投资)的比例。计算公式如下:关联债资比例=年度各月平均关联债权投资之和÷年度各月平均权益投资之和。其中:各月平均关联债权投资=(关联债权投资月初账面余额+月末账面余额)÷2各月平均权益投资=(权益投资月初账面余额+月末账面余额)÷2权益投资为企业资产负债表所列示的所有者权益金额。需要强调的是,企业报表的所有者权益与税法上的权益投资不同。具体有三种情况:1.若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则权益投资=所有者权益;2.若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则权益投资=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3.若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实收资本(股本),则权益投资=实收资本(股本)。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公式中“年度实际支付的全部关联方利息”不应包括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多付的利息,因其已经先行作为不得税前扣除的利息处理,不应再作为计算基数来计算另一项不得税前扣除利息。这一点税法规定尚不明确,需要企业与税务机关进行沟通。第三步,超过关联债资比例的利息支出在各关联企业间分摊。正确的方法是按支付给各关联方的不超金融利率利息占关联方不超金融利率利息支出总额的比例进行分摊。分配比例=实际支付给各关联方利息支出÷实际支付给关联方利息支出总额。对分配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部分,按下列原则处理:1.分配给境内关联方的利息支出。若境内关联方的实际税负高于本企业的,超过比例部分的利息支出允许扣除;若境内关联方的实际税负低于本企业的,若企业能够按规定提供相关资料,并证明相关交易活动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超过比例部分的利息支出允许扣除。对不符合上述条件的,超过比例部分的利息支出不允许扣除。这里注意两点:一是实际税负,是指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的通知》(国税发〔2008〕114号)中的《对外投资情况表》(表八)的规定,计算方法为:实际税负=实际缴纳的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二是对境内关联方取得的上述超过比例部分的利息收入,应作为关联方的应税收入计征企业所得税。2.分配给境外关联方的利息支出,不允许扣除。财税〔2008〕121号文件规定企业的实际税负不高于境内关联方的,其实际支付给境内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那么企业支付给境外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如何扣除呢?国税发〔2009〕2号文件第八十八条规定,直接或间接实际支付给境外关联方的利息应视同分配的股息,按照股息和利息分别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差补征企业所得税,如已扣缴的所得税税款多于按股息计算应征所得税税款,多出的部分不予退税。第四步,计算借款利息支出不允许税前扣除金额。不允许税前扣除的关联借款利息支出=不符合相关性原则的利息支出+超过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标准的利息支出+超过规定债资比例不允许税前扣除的利息支出。注意,这里说的不允许税前扣除,是指不允许在本期和以后纳税年度进行扣除,会产生永久性应纳税差异。如果企业存在向非关联方借款,又向关联方借款,既存在股东出资不到位,又存在向关联方借款债资比例超限情况,计算不得扣除的利息时,应分别计算。企业年度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支出=因向非关联方的借款利率超限不得扣除部分+股东出资未到位因素的不得扣除部分+向关联方借款债资比例额超限不得扣除部分。

等额本息的本金和利息的比例

没有固定比例,等额本息是每月还款金额相同的还款方法,由于该算法是将贷款的本金总额与利息总额相加,然后平均分摊到每个月中,所以在前期等额本息的还款额中,本金比例小,利息比例大。当还款期限过半以后,会转变成本金比例大、利息比例小。基本上到了中期,就已经偿还了大半的利息。

等额本息利息如何计算

买房贷款的,还款方式有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等额本息与等额本金还款法。那么,等额本息计算公式是怎么算出来的?

等额本息计算公式:每月还款额=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等额本息还款法即把按揭贷款的本金总额与利息总额相加,然后平均分摊到还款期限的每个月中,每个月的还款额是固定的,但每月还款额中的本金比重逐月递增、利息比重逐月递减。

平均分摊法计算公式

平均分摊法是租资租赁过程中的一种计算方法,是指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先以商定的利息率和手续费率计算出租赁期间的利息和手续费,然后连同设备价款一起按支付次数平均的计算方法。

平均分摊法的计算公式

R=frac{PV imesi}{n}

R表示每期租金;

PV表示租赁资产的货价或概算成本;

i表示租金常数;

n表示期数。

即:平均分摊法

好了,关于利息费用各项分摊依据和利息费用各项分摊依据是什么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