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在实验中。何书远摄
星河浩瀚,北斗闪耀。
在国防科技大学采访,同时肩负多个课题攻关任务的“北斗”创新团队专家倪少杰,挺“难约”。一个研讨会结束后的夜晚,记者终于等到了倪少杰,却被他拉着出来“数星星”。
“北斗现在就静静地闪耀在头顶这片星空中。”不知从何时起,倪少杰有了仰望星空的习惯,他说:“总想找找看,属于我们的那颗星在哪里。”
星光在闪烁,嘱托在回响。2013年11月5日,习主席视察国防科技大学时,参观了学校科研成果展示,并勉励创新团队成员们埋头苦干、再接再厉,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取得更大成绩。这份嘱托,为跋涉在攻关之路上的团队成员们定向赋能。
走进矗立着“北斗”大字的科研大楼,每间实验室角落里,都摆放着折叠行军床;每个人办公桌下都备有行李箱,随时准备出差……
几年间,“北斗”创新团队先后突破“卫星抗干扰”“系统高精度测量”等重大技术瓶颈,攻克多项关键技术。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习主席出席仪式,并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千里之外的国防科技大学北斗科研楼内,爆发出阵阵欢呼。这一天,比之前定下的开通目标,提前了半年。
关键核心技术买不来,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自主发展、独立运行、全面可控,这既是“北斗”系统的最大优势,也回应着统帅的深谋远虑:“要牢牢扭住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这个战略基点,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为战而研,自主创新,国防科大人向着统帅指引的方向,发起集团冲锋。
向着世界科学之巅冲锋!
尽管是假期,但走进计算机学院“天河”大楼,呈现在记者眼前的却是一番紧张攻关场景。
刚刚出差归来的肖立权研究员,带着最新得出的实验数据,拎着行李箱就进了实验室。“只有不断创新超越,才能让‘中国速度’越来越快。”肖立权说,“天河”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正向着每秒百亿亿次计算的目标迈进。
2013年6月17日,“天河二号”以每秒5.49亿亿次的峰值计算速度和每秒3.3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登上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首。习主席作出重要批示,勉励大家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坚持以我为主,勇于自主创新,不断强化前沿技术研究,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如今,以“天河”为业务主机,已建成天津、广州、长沙三大超算中心,构建起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生物计算与个性化医疗、装备全数字设计与制造、能源及相关技术数字化设计、天文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智慧城市大数据和云计算等6个应用服务平台,为国内外近3000家用户提供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服务,支撑2000多项重点课题研究。
向着未来战场冲锋!
浪花翻涌,一辆无人战车破浪而行,车轮迅速转换为履带模式,从泥泞的滩涂中快速通过。这是该校“无人作战系统”创新团队的最新成果——某型两栖无人平台。不久前,团队成员徐小军教授带着该成果,前往多个战区部队演训一线展开水上试验。
“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各种无人作战平台大量出现,我们必须跟上这一未来作战新趋势。”徐小军说,“跑”是他所在团队的真实写照——跑部队做试验、跑厂家做样机、跑评审会鉴定项目。“跑”更是大家心中强烈的紧迫感——发展机遇稍纵即逝,只有全力以赴冲刺,才能不负重托,在军事高科技的竞速中夺得先机。
研究员孙振平在无人作战领域深耕20多年,积累的笔记本有厚厚一摞。然而每次换新的笔记本,他都会把一页泛黄的笔记小心地放在最前面。上面记录的是习主席当年参观学校科研成果展示时所作的重要指示。每当团队新成员加入,这页泛黄的笔记就是最生动的教材。
肩负嘱托前行,团队把无人作战领域研究的“无人区”,跑成了 “丰产田”。几年间,团队瞄准无人作战领域前沿技术聚力攻关,研发出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作战装备,猛士无人驾驶系统、班组战斗支援无人车、某型自动化武器站等成果已投入应用。
向着部队急需冲锋!
“武器装备搭载了激光陀螺,犹如在迷雾中,有了一盏永不熄灭的指路明灯。”该校“激光陀螺”创新团队成员杨开勇教授告诉记者,激光陀螺被誉为惯性导航系统皇冠上的“明珠”,有了它,飞机、舰艇、火箭、导弹等运动载体,就可以不依赖外部导航信息,自主进行导航、定位、定向和姿态控制。
多年来,“激光陀螺”创新团队的一系列创新成果,使我国跻身世界上极少数能独立研制生产高精度激光陀螺的国家行列。如今,他们着眼科研成果向战斗力生成转化,不断发起新的冲锋。
“小一寸,难万分。”为了更好地适配某新型装备系统,突破小型化、高精度难关,张斌教授扎在一人多高的数据纸堆中,一干就是9个月。他回忆说:“整个人像着了魔,睡觉都在想方案,深夜想出来了,穿上衣服就往实验室跑。” 为了做好某新型激光陀螺产品的定型海试,大病初愈的龙兴武教授,坚持跟随舰艇从渤海湾到南海收集和掌握第一手数据。
伴随着一次次奋力冲锋、一项项技术突破赶超,一件件国之利器横空出世。
在国庆70周年阅兵中,搭载了“某型自动化武器站”的新式装备米秒不差地通过天安门,接受统帅检阅;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北斗导航系统为建设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提供精确标绘,为车队运送物资提供精确导航;在某型导弹试射中,搭载了激光陀螺的某型导弹,实现了“点穴式”打击……
冲锋,是一种状态,更是国防科技大学一代又一代创新人才的接续与传承。伴随着一系列科研成果的诞生,一个个青年创新团体迅速崛起。
今年8月,由该校青年教员和研究生自主研制的天拓五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研发创新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不到35岁。团队成员以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主,这些年轻人已经成为我国“天拓”系列微纳卫星设计研制的骨干力量,被誉为航天领域的一支“新军”。
无独有偶,在“天河”大楼里,一张张青春面孔随处可见——从2012年开始,一些创新能力强的高年级本科生,就在导师指导下参与“天河”超级计算机研制。在整个“天河”创新团队中,在读研究生占了近60%。
“如果没有实践平台的锻炼,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今年刚满30岁的团队技术骨干陈照云,本科阶段两次参加国际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两次获得“最高计算性能奖”。仍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袁木子,在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研制中崭露头角……
超常举措,超前培养。学科综合实验中心、研究生创新基地、本科生创新实践基地、主题科技文化节……在国防科技大学着力营造的成才环境中,每一名本科学员都有自己的全程导师,“课程学习+工程实践”已成为研究生的成长模式。
“建设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高地与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该校领导告诉记者,几年来,在习主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模式”思想引领下,学校先后实施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一流团队建设计划”等一系列加强人才建设的新举措,探索有利于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成长的新路。
头雁领飞,雁阵紧随。2019年,年仅34岁的该校电子科学学院青年科技专家陈思伟,被第39届IEEE国际地球科学与遥感大会授予年度青年成就奖。由此,他成为亚洲第4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在光学领域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的青年科技骨干周朴,29岁晋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4岁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
在该校,承担国家和军队重点课题的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完成人,85%为40岁左右的年轻专家,担任国家级专家的平均年龄为44岁。
近日,记者又获知一条喜讯:由该校3名硕士研究生研发的“电磁狙击手”,在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中一举夺冠。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今天,国防科大科技创新团队的成员们,正用面向战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冲锋,站上一个又一个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书写“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壮志豪情。
短评
百舸争流 奋楫者先
习主席指出,创新能力是一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
在统帅关切的目光中,国防科大科技创新团队牢牢扭住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这个战略基点,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这些年,他们一次次创造“中国速度”,登上世界超算之巅;一次次刷新“中国精度”,把我国光学制造加工技术带入亚纳米时代;一次次实现“中国创造”,研制出北斗导航关键设备等高新技术成果和装备。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伴随着一系列科研成果的诞生,一个个青年创新团队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选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材,来天下之良工,则有战胜之器矣。”国防科大将人才培养与创新实践有机结合,打通“产学研用”一体化链路,在建设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高地与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的道路上,实现双轮驱动、比翼齐飞。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浪潮奔涌,不进则退。自主创新更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信心,有咬定青山不放松、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定力与坚韧。广大军队科技工作者要牢记统帅嘱托,矢志强军报国,向着引领世界潮流的创新高地奋力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