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正文

会计电算化设置工资分摊(会计电算化设置工资项目)

自动转账的基本原理会计电算化捐赠怎么做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输出的主要内容会计,外部转账是指将其他核算子系统(如工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等子系统)生成的凭证转入总账系统中;...

大家好,关于会计电算化设置工资分摊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会计电算化设置工资项目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会计,自动转账的基本原理
  2. 会计电算化捐赠怎么做
  3.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输出的主要内容

会计,自动转账的基本原理

会计核算期末结账前,有许多成本、费用需要进行结转。转账分为外部转账和内部转账。外部转账是指将其他核算子系统(如工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等子系统)生成的凭证转入总账系统中;内部转账是指在总账系统内部把某个或几个会计科目中的余额或本期发生额结转到一个或多个会计科目中。本文讨论内部转账。一般期末转账有如下特点:

1.期末转账业务主要在各个会计的期末进行;

2.期末转账业务不同于日常核算,不必附有反映该业务的原始凭证,是由会计部门自己填制的凭证,且凭证的摘要、借贷方科目固定不变,金额的来源、计算方法也基本不变;

3.期末转账业务的数据大多来源于账簿,这就要求在处理期末转账业务前必须先将其他具体业务登记入账;

4.有些期末转账业务必须依据另一些期末转账业务产生的数据,这就要求期末转账需要根据业务的特点分批按步骤来进行处理。由于期末转账业务的以上特点,使其转账的内容和形式一般都相对固定,具有固定性、重复性的的特点,现有的财务软件正是利用这一特点,将会计期末所要进行的固定的、程序化的工作进行整理,制作出一些通用的凭证框架,这些框架包含凭证摘要、会计科目、借贷方向、金额计算公式,预先存入系统中,告诉系统进行转账的数据是从哪里来的,如何进行分配,放到哪里去。每到月末要进行结转时,只须调出这些预先定义好的凭证框架,系统就会自动生成相应的转账凭证,完成相应的结转工作,使得会计人员的重复性工作大为减少,极大地提高总账系统的使用效率。在会计电算化中把凭证的摘要、会计科目、借贷方向及金额的计算公式称为自动转账分录。用友ERP-U8期末自动转账工作一般分为两个步骤。1.设置自动转账分录,即自动转账凭证取数公式的定义。包括自定义转账、对应结转、期间损益结转等。自动转账分录的定义完成后可长期使用,只有在所定义的转账内容发生变化时,才需要重新修改。2.执行自动转账,即生成自动转账凭证。

会计电算化捐赠怎么做

借: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捐赠物资一般情况下,

借: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小规模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

(一)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二)销售代销货物,

(三)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四)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五)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六)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七)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八)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下列情形视同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

(一)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提供服务,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

(二)单位或者个人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

(三)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输出的主要内容

(一)一般控制,是指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组织、鉴定、应用环境等方面进行的控制

一般控制是应用控制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控制。组织控制是指通过部门的设置、人员的分工、岗位职责的制定、权限的划分等形式进行的控制,其基本目标是建立恰当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制度,以达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目的,防止或减少错弊的发生。其中较重要的岗位有系统管理和审核岗位。

系统管理主要负责系统的硬软件管理,从技术上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包括掌握网络服务器及数据库的超级口令,负责网络资源分配,监控网络运行;按照主管人员的要求,对各岗位分配权限,对数据的安全保密负责;负责对硬件、软件、数据的管理与维护。系统管理岗位应保持相对稳定,若有变动应办理严格的交接手续。

审核岗位主要负责监督计算机及电算化系统的运行,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具体包括:审查机内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性、合法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存在漏洞等。

2、系统操作控制。系统操作控制主要表现为操作权限控制和操作规程控制两个方面。

操作权限控制是指每个岗位的人员只能按照所授予的权限对系统进行作业,不得超越权限接触系统。系统应制定适当的权限标准体系,使系统不被越权操作,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操作权限控制常采用设置口令来实行。

操作规程控制是指系统操作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标准操作规程包括:软硬件操作规程,作业运行规程,用机时间记录规程等。

3、系统文件安全及文档控制。系统文件应由专人负责保管,使用和修改必须经过有关领导审批,与系统无关的人员和按规定不得接触文件的人员,不得使用这些系统文件。文档控制应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的管理制度。

4、系统工作环境控制。为保证系统安全,应建立硬件设备的定期维修制度,特别是对关键设备,要定期检测,发现问题,即时解决。例如,对不间断电源装置定期检测,以防止在电源发生故障时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5、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保障内部控制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通过内部审计,可以了解现有的内部控制是否能满足保证系统提供准确可靠信息的需要,以及这些控制能否有效地运作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从系统开发到日常运行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内部审计。在系统开发阶段,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参与开发,指出现有措施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还要对开发工作本身进行审核和评价;在电算化系统的日常运行阶段,内部审计人员要检查电算化部门的各项规章是否符合整个单位的基本政策和规定;同时,还负责对业务处理、记录保存、报告产生和环境安全及相关的控制进行评价和验证,并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对计算机程序进行测试,以检查业务处理过程是否正确可靠。

(二)应用控制,是指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具体的数据处理功能的控制

应用控制具有特殊性,不同的应用系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和处理环节,因而有不同的控制问题和控制要求。但是,一般来说,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控制包括以下几项控制:

1、输入控制。常用的控制方法包括:建立科目名称与代码对照文件,以防止会计科目输错;设计科目代码校验,以保证会计科目代码输入的正确性;设立对应关系参照文件,用来判断对应账户是否发生错误;试算平衡控制,对每笔分录和借贷方进行平衡校验,防止输入金额出错;顺序检查法,防止凭证编号重复;二次输入法,将数据先后两次输入或同时由两人分别输入,经对比后确定输入是否正确等。

2、处理控制。常用的控制措施包括:登账条件检验,即系统要有确认数据经复核后才能登账的控制能力;防错、纠错控制,即系统要有防止或及时发现在处理过程中数据丢失、重复或出错的控制措施;修改权限与修改痕迹控制,即对已入账的凭证,系统只能提供留有痕迹的控制,和留有痕迹的更改功能,对已结账的凭证与账簿以及计算机内账簿生成的报表数据,系统不提供更改功能等。

3、输出结果控制。控制措施包括:控制只有具有相应权限的人才能执行输出操作,并要登记操作记录,从而达到限制接触输出信息的目的;打印输出的资料要进行登记,并按会计档案要求保管。

0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